1.含风雨的诗句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宋志南和尚《绝句》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约客》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伶仃洋》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王禹偁《点绛唇》
粉蝶双双穿槛舞,帘卷晚天疏雨.-毛熙震《清平乐》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晴却有晴.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等等
2.描写风雨的诗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伶仃洋》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4.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5.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8.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9.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0.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3.诗句“小楼昨夜听风雨”的全诗是什么
《临安春雨初霁》
【作者】陆游 【朝代】宋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昨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白话释义:
近年来做官的兴味淡淡的像一层薄纱,谁又让我乘马来到京都作客沾染繁华?
住在小楼听尽了一夜的春雨淅沥滴答,清早会听到小巷深处在一声声叫卖杏花。
铺开小纸从容地斜写行行草草,字字有章法,晴日窗前细细地煮水、沏茶、撇沫,试着品名茶。
呵,不要叹息那京都的尘土会弄脏洁白的衣衫,清明时节还来得及回到镜湖边的山阴故家。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南宋诗人陆游晚年时期所作的七言律诗。诗开篇即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世态炎凉的无奈和客籍京华的蹉跎,直抒胸臆,情感喷薄,整首诗的情绪在开篇即达到高潮,后面三联逐渐回落。
无论是夜不能寐听春雨,天明百无聊赖“作草”“分茶”,还是自我安慰说“清明可到家”,都是开篇两句的注脚,都是本已厌倦官场却又客籍京华的无奈之举。整首诗在情思的气势上由高到低,而又浑然一体。
陆游的这写这首《临安春雨初霁》时他已六十二岁,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赋闲了五年。诗人少年时的意气风发与壮年时的裘马轻狂,都随着岁月的流逝一去不返了。虽然他光复中原的壮志未衰,但对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的软弱与黑暗,是日益见得明白了。
陆游自王炎调离川陕后,也于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在蜀东归,在福建、江西、浙江一带做低级官吏。“怖惧几成床上伏,艰难何啻剑头饮”的处境,和在王炎手下得以重用的情形是大不一样的。
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春,作者奉诏入京,接受严州知州的职务,赴任之前,先到临安(今浙江杭州)去觐见皇帝,住在西湖边上的客栈里听候召见,在百无聊赖中,写下了这首广泛传诵的名作。
4.描写风雨的古诗词
关于风雨的古诗如下:
1、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黄梅。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竟日蛟龙喜,盘涡与岸回。—-杜甫(唐)《梅雨》
2、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簟纹平。水精双枕,傍有堕钗横。—-欧阳修(宋)《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
3、回塘雨脚如缫丝,野禽不起沈鱼飞。耕蓑钓笠取未暇,秋田有望从淋漓。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崔道融(唐)《溪上遇雨二首》
4、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濛隔钓船。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温庭筠(唐)《咸阳值雨》
5、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万俟咏(宋)《长相思·雨》
6、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但觉衣裳湿,无点亦无声。—-顾夐(唐)《醉公子·漠漠秋云澹》
7、花时闷见联绵雨,云入人家水毁堤。 昨日春风源上路,可怜红锦枉抛泥。—-徐凝(唐)《春雨》
8、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李商隐(唐)《春雨》
9、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徐俯(宋)《春游湖》
10、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佚名(先秦)《风雨》
5.带有风雨的诗句
1、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宋代:李清照
释义:昨天夜里雨点虽然稀疏,但是风却劲吹不停,我酣睡一夜,然而醒来之后依然觉得还有一点酒意没有消尽。
2、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五代:李煜
释义:昨天的夜晚,风雨交加, 遮窗的帐子被秋风吹出飒飒的声响,窗户外传来了令人心烦的风声雨声,整整响了一夜。
3、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宋代:苏轼
释义:细雨斜风天气微寒。淡淡的烟雾,滩边稀疏的柳树似乎在向刚放晴后的沙滩献媚。
4、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
《渔家傲·小雨纤纤风细细》
宋代:朱服
释义:绵绵的细雨微微的风,千家万户掩映在杨柳密荫青烟绿雾中。
5、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
《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宋代:吴文英
释义:听着凄风苦雨之声,我独自寂寞地过着清明。掩埋好遍地的落花,我满怀忧愁地起草葬花之铭。
6、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
宋代:辛弃疾
释义:从梦中醒来才感觉远离了许多忧愁,只是牵挂着风雨中的梨花是否安然。
7、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
《菩萨蛮·萧萧几叶风兼雨》
清代:纳兰性德
释义:风雨萧萧,落叶片片。秋夜里,数着长更,更长愁更长。
8、夜来雨横与风狂,断送西园满地香。
《湘妃怨·夜来雨横与风狂》
宋代:阿鲁威
释义:夜来肆虐着暴雨狂风,把西园的芳菲一扫而空。
9、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
《望海楼晚景·横风吹雨入楼斜》
宋代:苏轼
释义:大风吹打雨水斜着飘进望海楼,壮丽的景观应该用华美的辞句来夸赞。
10、篷窗风急雨丝丝,闷捻吟髭。
《小梁州·篷窗风急雨丝丝》
元代:张可久
释义:急风扑打着篷窗,细雨丝丝,愁闷难遣只有捻须思索,吟诗填词。
6.描写“风雨”的诗句有哪些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年代: 唐 作者: 杜牧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春夜喜雨》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昨夜风兼雨,
帘帏飒飒秋声。
烛残漏滴频欹枕,
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
算来一梦浮生。
醉乡路稳宜频到,
此外不堪行。—《乌夜啼·昨夜风兼雨》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初春小雨)》年代: 唐 作者: 韩愈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绝句》年代: 宋 作者: 僧志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年代: 唐 作者: 李商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