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孟郊写的诗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结爱
心心复心心,结爱务在深。
一度欲离别,千回结衣襟。
结妾独守志,结君早归意。
始知结衣裳,不如结心肠。
坐结行亦结,结尽百年月。 孟郊 作品
《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列女操
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
贞妇贵殉夫,舍生亦如此。
波澜誓不起,妾心井中水。
【注释】
①梧桐:传说梧为雄树,桐为雌树,其实梧桐树是雌雄同株。
②殉:以死相从。
【简析】
这是一首颂扬贞妇烈女的诗。
以梧桐偕老,鸳鸯双死,比喻贞妇殉夫。同时以古井水作比,称颂妇女的守节不嫁。此诗内容或以为有所寄托,借赞颂贞妇烈女,表达诗人坚守节操,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之品行。然而,就全诗看,从题目到内容的全部,都是为了明确的主题的。就诗论诗,不能节外生枝,因此,不能不说它是维护封建礼教道德的,是属于封建糟粕的,应予批判。 [1]
《怨诗》
怨诗
试妾与君泪,两处滴池水。
看取芙蓉花,今年为谁死!
韩愈称赞孟郊为诗“刿目鉥心,刃迎缕解。钩章棘句,掐擢胃肾。神施鬼设,间见层出”(《贞曜先生墓志铭》)。说得直截点,就是孟郊爱挖空心思做诗;说得好听点,就是讲究艺术构思。
艺术构思是很重要的,有时竟是创作成败的关键,比方说写女子相思的痴情,是古典诗歌中最常见的主题,不同诗人写来就各有一种面貌。薛维翰《闺怨》:“美人怨何深,含情倚金阁。不笑不复语,珠泪纷纷落。”从落泪见怨情之苦,构思未免太平,不够味儿。李白笔下的女子就不同了:“昔日横波目,今成流泪泉。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长相思》)。也写掉泪,却以“代言”形式说希望丈夫回来看一看,以验证自己相思的情深(全不想到那人果能回时,“我”得破涕为笑,岂复有泪如泉?),可这傻话正表现出十分的情痴,够意思的。但据说李白的夫人看了这首诗,说:“君不闻武后诗乎?‘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使“太白爽然若失”(见《柳亭诗话》)。何以要“爽然若失”?因为武后已有同样的构思在先,李白自觉其诗句尚未能翻出她的手心哩。
孟郊似乎存心要与前人争胜毫厘,写下了这首构思堪称奇特的“怨诗”。他也写了落泪,但却不是独自下泪了;也写了验证相思深情的意思,但却不是唤丈夫归来“看取”或“验取”泪痕了。诗也是代言体,诗中女子的话却比武诗、李诗说得更痴心、更傻气。她要求与丈夫(她认定他一样在苦苦相思)来一个两地比试,以测定谁的相思之情更深。相思之情,是看不见,摸不着,没大小,没体积,不具形象的东西,测定起来还真不容易。可女子想出的比试法儿是多么奇妙。她天真地说:试把我们两个人的眼泪,各自滴在莲花(芙蓉)池中,看一看今夏美丽的莲花为谁的泪水浸死。显然,在她心目中看来,谁的泪更多,谁的泪更苦涩,莲花就将“为谁”而“死”。那么,谁的相思之情更深,自然也就测定出来了。这是多么傻气的话,又是多么天真可爱的话!池中有泪,花亦为之死,其情之深真可“泣鬼神”了。这一构思使相思之情形象化,那出污泥而不染的“芙蓉花”,将成它可靠的见证。李白诗云:“昔日芙蓉花,今为断肠草”,可见“芙蓉”对相思的女子,亦有象征意味。这就是形象思维。但不是痴心人儿,谅你想象不到。可见孟郊写诗真是“刿目鉥心”、“掐擢胃肾”,读者不得不承认韩愈的品藻是孟诗之的评了。
“换你心,为我心,始知想忆深”(顾夐《诉衷情》)自是透骨情语,孟郊《怨诗》似乎也说着同一个意思,但他没有以直接的情语出之,而假景语以行。然而“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人间词话》)。这样写来更饶有回味。其艺术构思不但是独到的,也是成功的。诗的用韵上也很考究,它没有按通常那样采用平调,而用了细微的上声“纸”韵相叶,这对于表达低抑深思的感情十分相宜。
《征妇怨》
良人昨日去,明月又不圆。
别时各有泪,零落青楼前。
君泪濡罗巾,妾泪满路尘。
罗巾长在手,今得随妾身。
路尘如得风,得上君车轮。
渔阳千里道,近如中门限。
中门逾有时,渔阳长在眼。
生在绿罗下,不识渔阳道。
良人自戍来,夜夜梦中到。
2.诗人孟郊的诗有那几首
很多首卷372_1 「列女操」孟郊 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贞女贵徇夫,舍生亦如此. 波澜誓不起,妾心井中水. 卷372_2 「灞上轻薄行」孟郊 长安无缓步,况值天景暮.相逢灞浐间,亲戚不相顾. 自叹方拙身,忽随轻薄伦.常恐失所避,化为车辙尘. 此中生白发,疾走亦未歇. 卷372_3 「长安羁旅行」孟郊 十日一理发,每梳飞旅尘.三旬九过饮,每食唯旧贫. 万物皆及时,独余不觉春.失名谁肯访,得意争相亲. 直木有恬翼,静流无躁鳞.始知喧竞场,莫处君子身. 野策藤竹轻,山蔬薇蕨新.潜歌归去来,事外风景真. 卷372_4 「长安道」孟郊 胡风激秦树,贱子风中泣.家家朱门开,得见不可入. 长安十二衢,投树鸟亦急.高阁何人家,笙簧正喧吸. 卷372_5 「送远吟」孟郊 河水昏复晨,河边相送频.离杯有泪饮,别柳无枝春. 一笑忽然敛,万愁俄已新.东波与西日,不惜远行人. 卷372_6 「古薄命妾」孟郊 不惜十指弦,为君千万弹.常恐新声至,坐使故声残. 弃置今日悲,即是昨日欢.将新变故易,持故为新难. 青山有蘼芜,泪叶长不干.空令后代人,采掇幽思攒. 卷372_7 「古离别(一作对景惜别)」孟郊 松山云缭绕,萍路水分离.云去有归日,水分无合时. 春芳役双眼,春色柔四支.杨柳织别愁,千条万条丝. 卷372_8 「杂怨(一作古乐府杂怨)」孟郊 忆人莫至悲,至悲空自衰.寄人莫剪衣,剪衣未必归. 朝为双蒂花,莫为四散飞.花落还绕树,游子不顾期. 夭桃花清晨,游女红粉新.夭桃花薄暮,游女红粉故. 树有百年花,人无一定颜.花送人老尽,人悲花自闲. 贫女镜不明,寒花日少容.暗蛩有虚织,短线无长缝. 浪水不可照,狂夫不可从.浪水多散影,狂夫多异踪. 持此一生薄,空成万恨浓. 卷372_9 「静女吟」孟郊 艳女皆妒色,静女独检踪.任礼耻任妆,嫁德不嫁容. 君子易求聘,小人难自从.此志谁与谅,琴弦幽韵重. 卷372_10 「归信吟」孟郊 泪墨洒为书,将寄万里亲.书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 卷372_11 「山老吟」孟郊 不行山下地,唯种山上田.腰斧斫旅松,手瓢汲家泉. 讵知文字力,莫记日月迁.蟠木为我身,始得全天年. 卷372_12 「游子吟(迎母漂上作)」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卷372_13 「小隐吟」孟郊 我饮不在醉,我欢长寂然.酌溪四五盏,听弹两三弦. 炼性静栖白,洗情深寄玄.号怒路傍子,贪败不贪全. 卷372_14 「苦寒吟」孟郊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敲石不得火,壮阴夺正阳.苦调竟何言,冻吟成此章. 卷372_15 「猛将吟」孟郊 拟脍楼兰肉,蓄怒时未扬.秋鼙无退声,夜剑不隐光. 虎队手驱出,豹篇心卷藏.古今皆有言,猛将出北方. 卷372_16 「伤哉行」孟郊 众毒蔓贞松,一枝难久荣.岂知黄庭客,仙骨生不成. 春色舍芳蕙,秋风绕枯茎.弹琴不成曲,始觉知音倾. 馆月改旧照,吊宾写馀情.还舟空江上,波浪送铭旌. 卷372_17 「怨诗(一作古怨)」孟郊 试妾与君泪,两处滴池水.看取芙蓉花,今年为谁死.。
3.孟郊写过的古诗有哪些
孟郊比较有名的有两首:
一、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二、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751年—815年),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祖籍平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唐代著名诗人。先世居汝州(今属河南汝州),后隐居嵩山。 因其诗作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故有“诗囚之称”,并于贾岛齐名“郊寒岛瘦”。
4.孟郊写的诗
是出自<<;诗经>>;的
孟郊的时代正是中国文化史的一个折断处,那就是中唐。而他恰恰出生于这最中间的一年,751年。有的学者说,以前的千百年到此为止,今后的千百年由此开始。
这一年安禄山开始谋划4年后的安史之乱,所以这8世纪的最中间一年,成了大唐乃至中国文化史上最关键的一年。而这一年,唐将高仙芝还在今天的哈萨克败于阿拉伯人,确立了阿拉伯人今后在中亚的统治……
所以孟郊出生在历史转折处,在他出生之前,大唐的文化光芒万丈。
后来孟郊终于长大,即将远行,看见母亲为自己缝衣:“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母亲为自己缝衣,要让他记住母亲对自己的爱,而他亦为母亲种上萱草:“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亲倚堂门,不见萱草花。”
他要让母亲记住他自己就是那丛萱草,虽然人已经远行,但他的心还在这里。
每一次远行,他终究是放不下母亲,所以让一束萱草来代替自己,也不知他种这萱草种了多少次了。他参加了两次会试,才于46岁那年考中进士,诗人春风得意,写下一首《登科居》: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崖。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到了长安,他与年纪比他小许多的韩愈结为了忘年交,韩愈很喜欢这个朋友,说“我愿身为云,东野变成龙”——孟郊又字东野,说他愿意做云供孟郊这条龙驾腾而能一起俯仰天地。
所以韩愈为孟郊留了很多诗:他向众人推荐孟郊时将华丽的词语赋予他:“有穷者孟郊,受材实雄骜。冥观洞古今,象外逐幽好……”也常常用诗一答再答孟郊,只是那诗实在太过拗口,不见有花也就无心情录于此。
而孟郊也喜欢这个朋友,别韩愈总是一别再别——《与韩愈李翱张籍话别》:
……
秋桐故叶下,寒露新雁飞。
远游起重恨,送人念先归。
……
《汴州留别韩愈》:
不饮浊水澜,空滞此汴河。
坐见绕岸水,尽为还海波。
四时不在家,弊服断线多。
远客独憔悴,春英落婆娑。
汴水饶曲流,野桑无直柯。
但为君子心,叹息终靡他。
孟郊总是有一颗孝心,告别韩愈,想到的还是母亲缝的那件衣裳,如今已经断线多多,是该回家的时候了。
孟郊直到50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他便把母亲接来溧阳。从此,他无须再种萱草,有母亲的地方才是家,孟郊终于告别了游子的身份。
他在任职期间,不理公事,被扣了一半工钱。最后几经辗转,定居在了洛阳。60岁时,母亲去世,他辞去了官职。
也许这后半辈子忍着为官的不得意,只是为了母亲而已。
后来有人再以官职相邀出仕,他携家眷前往,病死在赴任途中。
时为814年。
韩愈为孟郊写了墓志铭,说他:“内外完好,色夷气清。”用最收敛的语句作出了最高的人格评价。
这年,正是814年法兰克帝国的查理大帝去世。他去世后,法兰克帝国随即分崩离析,在瓜分各种遗产的过程中,形成了东、西两个王国。这两个王国演变成今天的法国和德国。
查理大帝的时代,不仅仅意味着两个国家的形成,更意味着西方文明的最初形成。所以查理大帝临终时,已经可以骄傲地向世人宣布:我们西方人拥有一种根本不同于拜占廷和伊斯兰世界的文明。
西方文明从此诞生!
而孟郊的去世,很巧合地也意味着一个时代向另一个时代的交替。在他死后两年,李贺也死了;在他死后五年,柳宗元也死了。但李商隐在他死之前两年出生,这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余秋雨说:“中国由豪迈放达走向神秘温情。这正是最大的转折。”
814年,东西方的地位从此开始微妙地逆转。一个国王和一个诗人的去世,留下了无限的可能性和预示。
沧海桑田,最终,留下的还是那首游子诗。
所以余秋雨说:“不管转折前,还是转折后,总有很多文人颠沛流离,或寻路,或壮游,或被贬,全成了游子。孟郊那首诗表明,不管是谁,不管怎么游,都离不开对母亲的思念。放大了说,中国历史不管怎么转折,都拉不断慈母手中之线,总是伦理结构的延伸。或者说,中国的历史灵魂就像游子,被控于伦理结构。这样,‘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也成了一个历史寓言。”
而孟郊于母亲的北堂之前种下的那株萱草,也宛若这诗一般,种在了中国游子的心里。
母亲的爱天高地厚,孩子的爱只能化为一株小小的萱草,承接母亲博大的爱的光辉,好好成长,就是一种报答。
5.孟郊的所有古诗
孟郊【诗人小传】游子吟 登科后 登科居 列女操 怨诗 秋怀 劝学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有所思 杂曲歌辞·出门行二首 旅次湘沅有怀灵均 巫山曲 古怨别 杂曲歌辞·古离别二首 杂曲歌辞·伤歌行 琴曲歌辞·湘妃怨 古薄命妾 杂曲歌辞·游侠行 看花 洛桥晚望 立德新居 泛黄河 游终南山 游韦七洞庭别业 戏赠无本 杂曲歌辞·车遥遥 横吹曲辞·折杨柳 相和歌辞·杂怨三首 杂曲歌辞·乐府三首 杂曲歌辞·灞上轻薄行 和宣州钱判官使院厅前石楠树 送淡公 连州吟 赠别崔纯亮 劝善吟 杂曲歌辞·羽林行 横吹曲辞·长安道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巫山高二首 吊卢殷 忽不贫,喜卢仝书船归洛 峡哀 吊元鲁山 擢第后东归书怀,献座主吕侍御 寒溪 济源寒食 石淙 结爱 静女吟 登华岩寺楼望终南山赠林校书兄弟 君子勿郁郁士有谤毁者作诗以赠之 赠万年陆郎中 寄陕府邓给事 寄义兴小女子 吊国殇 寿安西渡奉别郑相公 品松 答友人赠炭 离思 越中山水 古意赠梁肃补阙 赠郑夫子鲂 大隐坊·崔从事郧以直隳职 寄张籍 上达奚舍人 赠主人 赠文应上人 归信吟 楚竹吟酬卢虔端公见和湘弦怨 塘下行 古别曲 清东曲 寒江吟 百忧 衰松 求仙曲 婵娟篇 赠道月上人 过彭泽 赠建业契公 献襄阳于大夫 上包祭酒 靖安寄居 雪 春日有感 伤时 夷门雪赠主人 尧歌 谢李輈再到 杏殇 悼亡 送卢汀侍御归天德幕 送柳淳 寄洺州李大夫 寄卢虔使君 汴州离乱后忆韩愈、李翱 酬友人见寄新文 寄张籍 寄崔纯亮 寄院中诸公 大隐坊·赵记室俶在职无事 赠韩郎中愈 送无怀道士游富春山水 送豆卢策归别墅 感别送从叔校书简再登科东归 送玄亮师 奉同朝贤送新罗使 同溧阳宰送孙秀才 与韩愈、李翱、张籍话别 汴州留别韩愈 春日同韦郎中使君送邹儒立少府扶侍赴云阳 送韩愈从军 送丹霞子阮芳颜上人归山 和薛先辈送独孤秀才上都赴嘉会得青字 送崔爽之湖南 送超上人归天台 张徐州席送岑秀才 有所思联句 悼幼子 哭卢贞国 吊房十五次卿少府 读经 溧阳秋霁 子庆诗 夏日谒智远禅师 借车 上昭成阁不得,于从侄僧悟空院叹嗟 晓鹤 邀人赏蔷薇 春雨后 感怀 将见故人 罪松 闻砧 自叹 酒德 冬日 春愁 与二三友秋宵会话清上人院 喜与长文上人宿李秀才小山池亭 邀花伴 伤春 下第东归留别长安知己 失意归吴因寄东台刘复侍御 商州客舍 教坊歌儿 乙酉岁舍弟扶侍归兴义庄居后独止舍待替人 赠转运陆中丞 赠城郭道士 桐庐山中赠李明府 赠黔府王中丞楚 过分水岭 赠李观 赠苏州韦郎中使君 游枋口 与王二十一员外涯游枋口柳溪 与王二十一员外涯游昭成寺 北郭贫居 济源春 和皇甫判官游琅琊溪 汝州陆中丞席喜张从事至同赋十韵 旅次洛城东水亭 苏州昆山惠聚寺僧房 蓝溪元居士草堂 新卜清罗幽居奉献陆大夫 题韦少保静恭宅藏书洞 鸦路溪行,呈陆中丞 独宿岘首忆长安故人 梦泽中行 苦寒吟 山老吟 长安羁旅行 南浦篇 征妇怨 闲怨 古意 贫女词寄从叔先辈简 边城吟 巫山高 楚怨 杀气不在边 覆巢行 卧病 隐士 审交 怨别 望远曲 望夫石 织妇辞 古意 和丁助教塞上吟 路病 独愁 遣兴 退居 新平歌送许问 弦歌行 黄雀吟 临池曲 送远吟 杂怨 小隐吟 猛将吟 湘弦怨 远愁曲 京山行 自商行谒复州卢使君虔 往河阳宿峡陵,寄李侍御 西上经灵宝观 生生亭 题从叔述灵岩山壁 题林校书花严寺书窗 夜集汝州郡斋听陆僧辩弹琴 同年春燕 罗氏花下奉招陈侍御 游石龙涡 浮石亭 汝州南潭陪陆中丞公宴 题陆鸿渐上饶新开山舍 题韦承总吴王故城下幽居 嵩少 上张徐州 严河南 吴安西馆赠从弟楚客 赠章仇将军 抒情因上郎中二十二叔监察十五叔,兼呈李益 分水岭别夜示从弟寂 旅行 上河阳李大夫 投赠张端公 大隐坊·章仇将军良弃功守贫 忆周秀才、素上人,时闻各在一方 舟中喜遇从叔简别后寄上,时从叔初擢第归江 怀南岳隐士 春夜忆萧子真 献汉南樊尚书 西斋养病夜怀多感因呈上从叔子云 访疾 长安旅情 长安羁旅 渭上思归 初于洛中选 下第东南行 叹命 远游 择友 夜忧 惜苦 寒地百姓吟 出东门 招文士饮 陪侍御叔游城南山墅 春集越州皇甫秀才山亭 懊恼 游城南韩氏庄 游终南龙池寺 南阳公请东樱桃亭子春宴 游华山云台观 饥雪吟 偷诗 晚雪吟 自惜 老恨 湖州取解述情 落第 咏怀 病起言怀 秋夕贫居述怀 夜感自遣 再下第 求友 投所知 病客吟 感怀 游子 结交 感兴 赠农人 长安早春 寓言 偶作 达士 暮秋感思 古兴 劝友 乱离 劝酒 去妇 酬郑毗踯躅咏 和蔷薇花歌 宇文秀才斋中海柳咏 摇柳 答李员外小榼味 井上枸杞架 蜘蛛讽 蚊 烛蛾 和钱侍郎甘露 和令狐侍郎、郭郎中题项羽庙 读张碧集 听琴 闻夜啼赠刘正元 喜雨 终南山下作 观种树 魏博田兴尚书听嫂命不立非夫人诗 喜符郎诗有天纵 凭周况先辈于朝贤乞茶 访嵩阳道士不遇 听蓝溪僧为元居士说维摩经 憩淮上观公法堂 江邑春霖奉赠陈侍御 列仙文·方诸青童君 列仙文·清虚真人 列仙文·金母飞空歌 列仙文·安度明 烂柯石 寻言上人 喷玉布 姑蔑城 峥嵘岭 吊比干墓 哭李观 李少府厅吊李元宾遗字 悼吴兴汤衡评事 哀孟云卿嵩阳荒居 逢江南故昼上人会中郑方回 哭秘书包大监 伤旧游 吊江南老家人春梅 哭李丹员外,并寄杜中丞 哭刘言史 吊李元宾坟 览崔爽遗文,因纾幽怀 送黄构擢第后归江南 送道士 送孟寂赴举 同李益、崔放送王炼师还楼观,兼为群公先营 送从舅端适楚地 同茅郎中使君送河南裴文学 送李翱。
6.孟郊的诗有什么
/gushi/mengjiao.htm
孟郊诗全集
卷372_1 「列女操」孟郊
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贞女贵徇夫,舍生亦如此。
波澜誓不起,妾心井中水。
卷372_2 「灞上轻薄行」孟郊
长安无缓步,况值天景暮。相逢灞浐间,亲戚不相顾。
自叹方拙身,忽随轻薄伦。常恐失所避,化为车辙尘。
此中生白发,疾走亦未歇。
卷372_3 「长安羁旅行」孟郊
十日一理发,每梳飞旅尘。三旬九过饮,每食唯旧贫。
万物皆及时,独余不觉春。失名谁肯访,得意争相亲。
直木有恬翼,静流无躁鳞。始知喧竞场,莫处君子身。
野策藤竹轻,山蔬薇蕨新。潜歌归去来,事外风景真。
卷372_4 「长安道」孟郊
胡风激秦树,贱子风中泣。家家朱门开,得见不可入。
长安十二衢,投树鸟亦急。高阁何人家,笙簧正喧吸。
卷372_5 「送远吟」孟郊
河水昏复晨,河边相送频。离杯有泪饮,别柳无枝春。
一笑忽然敛,万愁俄已新。东波与西日,不惜远行人。
卷372_6 「古薄命妾」孟郊
不惜十指弦,为君千万弹。常恐新声至,坐使故声残。
弃置今日悲,即是昨日欢。将新变故易,持故为新难。
青山有蘼芜,泪叶长不干。空令后代人,采掇幽思攒。
卷372_7 「古离别(一作对景惜别)」孟郊
松山云缭绕,萍路水分离。云去有归日,水分无合时。
春芳役双眼,春色柔四支。杨柳织别愁,千条万条丝。
卷372_8 「杂怨(一作古乐府杂怨)」孟郊
忆人莫至悲,至悲空自衰。寄人莫剪衣,剪衣未必归。
朝为双蒂花,莫为四散飞。花落还绕树,游子不顾期。
夭桃花清晨,游女红粉新。夭桃花薄暮,游女红粉故。
树有百年花,人无一定颜。花送人老尽,人悲花自闲。
贫女镜不明,寒花日少容。暗蛩有虚织,短线无长缝。
浪水不可照,狂夫不可从。浪水多散影,狂夫多异踪。
持此一生薄,空成万恨浓。
卷372_9 「静女吟」孟郊
艳女皆妒色,静女独检踪。任礼耻任妆,嫁德不嫁容。
君子易求聘,小人难自从。此志谁与谅,琴弦幽韵重。
卷372_10 「归信吟」孟郊
泪墨洒为书,将寄万里亲。书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
卷372_11 「山老吟」孟郊
不行山下地,唯种山上田。腰斧斫旅松,手瓢汲家泉。
讵知文字力,莫记日月迁。蟠木为我身,始得全天年。
卷372_12 「游子吟(迎母漂上作)」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卷372_13 「小隐吟」孟郊
我饮不在醉,我欢长寂然。酌溪四五盏,听弹两三弦。
炼性静栖白,洗情深寄玄。号怒路傍子,贪败不贪全。
卷372_14 「苦寒吟」孟郊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敲石不得火,壮阴夺正阳。苦调竟何言,冻吟成此章。
卷372_15 「猛将吟」孟郊
拟脍楼兰肉,蓄怒时未扬。秋鼙无退声,夜剑不隐光。
虎队手驱出,豹篇心卷藏。古今皆有言,猛将出北方。
卷372_16 「伤哉行」孟郊
众毒蔓贞松,一枝难久荣。岂知黄庭客,仙骨生不成。
春色舍芳蕙,秋风绕枯茎。弹琴不成曲,始觉知音倾。
馆月改旧照,吊宾写馀情。还舟空江上,波浪送铭旌。
卷372_17 「怨诗(一作古怨)」孟郊
试妾与君泪,两处滴池水。看取芙蓉花,今年为谁死。
7.孟郊写的描写悲伤心情的古诗
不惜远行人。
此中生白发,短线无长缝,采掇幽思攒,万愁俄已新,冻吟成此章,短日有冷光。
「伤哉行」孟郊
众毒蔓贞松。岂知黄庭客。
弃置今日悲,秋风绕枯茎。
一笑忽然敛。花落还绕树。
自叹方拙身。
馆月改旧照。夭桃花薄暮,北风叫枯桑。
春色舍芳蕙,持故为新难,寒花日少容。还舟空江上,游女红粉故。离杯有泪饮,莫为四散飞。常恐新声至。浪水多散影。常恐失所避。相逢灞浐间。花送人老尽,空成万恨浓。暗蛩有虚织,人悲花自闲,千条万条丝「怨诗(一作古怨)」孟郊
试妾与君泪,游子不顾期。
「送远吟」孟郊
河水昏复晨,即是昨日欢,人无一定颜。空令后代人,至悲空自衰,吊宾写馀情。杨柳织别愁。
春芳役双眼。将新变故易,一枝难久荣,仙骨生不成。看取芙蓉花,忽随轻薄伦,为君千万弹,河边相送频,萍路水分离。弹琴不成曲,狂夫多异踪。苦调竟何言。厚冰无裂文,春色柔四支。云去有归日。
「古离别(一作对景惜别)」孟郊
松山云缭绕。
树有百年花。
「灞上轻薄行」孟郊
长安无缓步,狂夫不可从,泪叶长不干。
敲石不得火,剪衣未必归。寄人莫剪衣。
持此一生薄,波浪送铭旌,今年为谁死,壮阴夺正阳。
浪水不可照,始觉知音倾,游女红粉新,坐使故声残,化为车辙尘。
「苦寒吟」孟郊
天寒色青苍。
「古薄命妾」孟郊
不惜十指弦,别柳无枝春。
夭桃花清晨。
贫女镜不明。
「杂怨(一作古乐府杂怨)」孟郊
忆人莫至悲,疾走亦未歇。
朝为双蒂花。
青山有蘼芜,况值天景暮,亲戚不相顾,水分无合时。东波与西日,两处滴池水
8.关于孟郊的古诗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一、译文
游子吟慈母手中那一条条的针线,是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谁说子女那小草一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二、创作背景
1、游子吟孟郊早年漂泊无依,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住。这首诗就写于此时。诗人自然不把这样的小官放在心上,仍然放情于山水吟咏,公务则有所废弛,县令就只给他半俸。此篇题下作者自注:“迎母溧上作”,当是他居官溧阳时的作品。诗中亲切而真淳地吟颂了一种普通而伟大的人性美——母爱,因而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
2、诗人仕途失意,饱尝了世态炎凉,此时愈觉亲情之可贵,于是写出这首发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慈母的一片深情,是在琐琐碎碎点点滴滴的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担心儿子迟迟难归,所以针针线线,细细密密,将爱心与牵挂一针一线缝在游子的衣衫之上。
三、作品介绍
《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五言乐府诗。
全诗共三句三十字,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此诗情感真挚自然,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