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烛光的诗句

杜牧《赠别》

多情却似总无情,

唯觉樽前笑不停。

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李煜 【句】 乌照始潜辉,龙烛便争秉。(以下《孔帖》)

田娥 【杂曲歌辞·夜夜曲】 愁人夜独伤,灭烛卧兰房。只恐多情月,旋来照妾床。 ***

【杂曲歌辞·第六彻】 闺烛无人影,罗屏有梦魂。近来音耗绝,终日望君门。 张仲素

【杂曲歌辞·宫中乐】 月彩浮鸾殿,砧声隔凤楼。笙歌临水槛,红烛乍迎秋。

薛维翰 【杂歌谣辞·古歌】 美人闭红烛,烛坐裁新锦。频放翦刀声,夜寒知未寝。 陈叔达 【自君之出矣(一作贾冯吉诗)】 自君之出矣,红颜转憔悴。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 陈叔达

【自君之出矣(一作贾冯吉诗)】 自君之出矣,明镜罢红妆。思君如夜烛,煎泪几千行。 杨师道

【咏舞(一作杨希道诗)】 二八如回雪,三春类早花。分行向烛转,一种逐风斜。 蒋维翰 【古歌二首】 美人闭红烛,独坐裁新锦。频放剪刀声,夜寒知未寝

2.形容香魂的诗句

《浣溪沙》(李清照)

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沈醉意先融,疏钟己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秋来》(李贺)

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

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

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金陵十二钗副册——香菱(曹雪芹)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3.东阁小书诗梦破,后堂残醉烛花明

明·马治

[明](约公元一三六七年前后在世)字孝常,宜兴(今江苏宜兴)人。元末与周砥避乱隐居西涧。洪武初,由茂才举授内丘知县,迁建昌府同知。为诗文典雅冲澹。善真、行书,小字法晋、唐。《荆溪外纪、詹氏小辨》

【追和柯丹丘所藏坡翁诗帖五首(洪武辛酉九月)】

东阁小诗书梦破,后堂残醉烛花明。

春风客散茶香在,寂寞人间万古情。

红入两颧春意满,翠笼双袖晓寒尖。

虽知别后情难识,也觉愁中醉易添。

彩笔诗成举座惊,素衣新剪凤毛翎。

多情应是莲花女,留得银筝金字经。

透海丹砂一粒红,前身宜与后身同。

就中只换神仙骨,尘业何由到素风。

沧海桑田复几尘,东风惟见落花春。

须知剩水残山后,冰雪肌肤别有人。

4.含有巴山的诗句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逶迤巴山尽,摇曳楚云行。——李白《荆门浮舟望蜀江》

不眠持汉节,何路出巴山。——杜甫《九日奉寄严大夫》

汉水行人少,巴山客舍稀。——岑参《送蒲秀才擢第归蜀》

平日幽事还拈起,未觉巴山异故乡。——陆游《林亭书事》

巴山今日见清秋,河汉无声天际流。——郭印《秋日即事八首》

唯是相君忘未得,时思汉水梦巴山。——白居易《洛下闲居寄山南令狐相公》

君王台榭枕巴山,万丈丹梯尚可攀。——杜甫《滕王亭子》

巴山不可上,徒驭亦裴回。——戴叔伦《经巴东岭》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