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柳”的古诗

采 薇 《诗经·小雅》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注]《诗经·小雅·采薇》写的是出征士兵保家卫国怀念亲人和乡土的情思,这是我国古代诗歌中以杨柳作为意象的最早的一首诗。其大意是:当初我们出征啊,杨柳飘拂依依;如今我们归来啊,却是雨雪漫天纷飞。

咏 柳 [宋]曾 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注]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通过对柳树“倚得东风势便狂”“飞花蒙日月”的描摹,写出了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小人;并用“天地有清霜”警告他们必无好下场,难逃灭亡的命运。

如梦令 《红楼梦》

岂是绣绒残吐,卷起半帘香雾,纤手自拈来,空使鹃啼燕妒。

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

此词是曹雪芹所著《红楼梦》中人物史湘云所写的“咏柳”词,读来别有生趣。

鹧鸪天 咏柳

意在闲闲

雨过新晴五月天,一时光景尽清妍。

笼烟流翠添娇态,间有蝴蝶舞蹁跹。

柳腰瘦,叶眉欢。也挽人臂也拂肩。

前人惯作离情诉,我今翻成妩媚篇。

[注]这是一位网友所写的“咏柳”词,有古人遗风,更具时代新意。

带柳的古诗句: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 陆游《马上作》

柳带东风一向斜,春阴澹澹蔽人家。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万井楼台疑绣画,九原珠翠似烟霞。年年今日谁相问,独卧长安泣岁华。

2.关于柳的古诗大全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陆游《游山西村》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 志南《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杜甫《绝句》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 贺知章《咏柳 》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贺知章《咏柳 》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 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 纳兰性德《临江仙·寒柳》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 高鼎《村居》

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 陈亮《虞美人·东风荡飏轻云缕》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 韩翃《寒食 》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 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 王维《渭城曲 》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 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3.找几首关于柳的古诗和相关图片

对柳的吟咏:

“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色青青柳色新”——王维(唐) ——《渭城曲》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刘禹锡(唐)——《竹枝词》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唐)——《钱塘湖春行》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曾 巩[宋]——《咏 柳 》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唐)—《咏柳》

还有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唐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唐 杜甫《腊日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唐 杨巨源《城东早春》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

唐 韩愈《感春五首》

不觉春风换柳条

唐 韩滉《晦日呈诸判官

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

唐·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

唐·刘方平《代春怨》

落花满春光,疏柳映新塘

唐·储光羲《答王十三维》

风弱知催柳,林青觉待花

唐·卢僎《岁晚还交台望城阙成口号先赠交亲

弱柳千条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丝

唐·温庭范《题望苑驿》

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

宋·张来《春日》

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

宋·苏轼《一丛花》

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宋·李清照懈恋花》

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

宋·陆游《马上作》

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

宋·辛弃疾《感皇恩·为范倅寿

春色撩人,爱花风如扇,柳烟成阵

清·洪异《长生殿·禊游》

“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色青青柳色新”——王维(唐) ——《渭城曲》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刘禹锡(唐)——《竹枝词》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唐)——《钱塘湖春行》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曾 巩[宋]——《咏 柳 》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唐)—《咏柳》

4.关于柳美的古诗

《久雪忽晴喜而有作》

年代: 明 作者: 袁宏道

残花残木总精神,才见寅年一日春。

“柳”态“美”如新栉发,山容亲似远归人。

闲追老衲三余辈,更踏冰池五六巡。

江郭早须骑马出,旋呼稚子觅头巾。

下面是赞美柳的古诗:

咏柳 / 柳枝词

作者: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新柳

作者:杨万里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咏柳

作者: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5.关于“柳”的唐诗

1、李白《忆秦娥》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

乐游原⑤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2、杨巨源《赋得灞岸柳留别郑员外》

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好风傥借低枝便,莫遣鑨德华《杨柳枝》

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情人桥上别,更无消息到今朝。

6、李白 《劳劳亭 》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7、罗隐《柳》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6��。

6.带柳的古诗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蝶恋花》)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王维《老将行》)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王维《观猎》)洞门高阁霭馀辉,桃李阴阴柳絮飞.(王维《酬郭给事》)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王维《春日与裴迪过新昌市访吕逸人不遇》)新家孟城口,古木馀衰柳.(王维《孟城坳》)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王维《田园乐其六》)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王维《少年行其一》)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王维《送沈子福之江东》)何许最关人?乌啼白门柳.(李白《杨叛儿》)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其一》)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李白《金陵酒肆留别》)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刘昚虚《阙题》)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戎昱《移家别湖上亭》)弹棋击筑白日晚,纵酒高歌杨柳春.(高适《别韦参军》)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杜甫《哀江头》)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杜甫《后游》)不分桃花红似锦,生憎柳絮白如雪.(杜甫《送路六侍御入朝》)两个黄鹂鸣翠,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7.有关柳的古诗有哪些

天净沙 春 无名

春山暖日和风,阑杆楼阁帘栊。

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

春日偶成 程颢

云淡风轻过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城东早春 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初春小雨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寒食 韩翎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绝句 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8.唐朝李商隐的诗《柳》的讲解

曾逐东风拂舞筵,

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

已带斜阳又带蝉!

诗写的是写秋日之柳,但诗人不从眼前写起,而是先追想它在春日的情景,然后再回到眼前的柳上来。你看,在士女如云的乐游苑上,在繁华似锦的春日,婀娜多姿的春柳和飘然起舞的舞女在热闹的舞筵上结合了起来,分不清谁是舞女,何为柳枝,意境是何等的优美!而眼前的秋柳,却是完全相反的另一种景象。“清秋”“斜阳”“秋蝉”点染了环境的凄凉,春日之柳的繁盛,正反衬出秋日之柳的枯凋;春日愈是繁华得意,愈显出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诗人正是通过这种强烈的对比,表达了对秋柳稀疏衰落的悲叹之情。全诗句句写柳,却不着一个“柳”字。句句写景,又句句抒情。诗人年轻时充满幻想和信心,怀有远大抱负,正如洋溢着勃勃生机的春柳。然而由于党争倾轧,诗人一直过着一种沉沦的生活,诗中经历荣枯悬殊变化的秋柳,正是诗人自伤迟暮、自叹身世的真实写照。作者以柳自喻,借春柳之荣,写秋柳之衰,构成强烈的反差。叹己之少年得志,老来沉沦失意

“逐”有随着之意,用了拟人手法。本来是东风吹动柳枝,用一“逐”字,说柳枝追随东风,变被动为主动,形象更加生动可爱,表现了柳枝的生机可爱。

作者以柳自喻,借春柳之荣,写秋柳之衰,构成强烈的反差。叹己之少年得志,老来沉沦失意。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