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哪首古诗描写冬天大自然的意境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庭霰:落在庭院里的雪花. 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玉:喻白雪. 元•黄庚《雪》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唐•元稹《南秦雪》 1.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2.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3.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4.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5.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6.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陈毅:《梅》) 7.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8.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陆游:《秋日郊居》) 9.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10.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宋·无门和尚) 大雪满弓刀 (唐·卢纶)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清·纳兰性德)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 (宋·周邦彦)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柳宗元) 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 (宋·苏轼) 日暮苍山远,风雪夜归人 (唐··刘长卿) 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无名氏)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唐·岑参) 乱山残雪衣,孤独异乡人 (唐·崔涂) 昔去雪如花,今来花如雪 (南北朝·范雪) 明月照积雪,北风劲且哀 (南北朝·谢灵远) 画家不解渔家苦,好作寒江钓雪图 (明·孙承宗)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宋·无门和尚)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五代·李煜)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唐·王维)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唐·白居易)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宋·卢梅坡)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唐·李白) 渡船满板霜如雪,印我青鞋第一痕 (宋·杨万里) 朝如青丝暮成雪 (唐·李白) 鬓云欲度香腮雪 (唐·温庭筠)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宋·卢梅坡)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唐·韩愈) 窗汗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清冬见远山,积雪凝苍翠 陌路上,北风凛冽.孤旅途,不敢稍歇.大地旷野,瑟瑟败草枯枝,香魂灭.唯剩麦垅,整整齐齐排列.飘飘翻飞雪,应是九天,琼花凋谢.举目望山川,尽著素妆,披盖茫茫一色,渐厚重,层层叠叠 。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寒江近户漫游声,竹影临窗乱月明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露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梅花—-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描写冬天的诗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江 雪 刘长卿 柳宗元 日 暮 苍 山 远,千 山 鸟 飞 绝, 天 寒 白 屋 贫.万 径 人 踪 灭. 柴 门 闻 犬 吠,孤 舟 蓑 笠 翁, 风 雪 夜 归 人.独 钓 寒 江 雪. 雨雪瀌瀌,见晛曰消 瀌瀌:雪盛的样子;一说犹“飘飘”.晛;太阳的热气.曰:语助词,无实义. 《诗经·小雅·角弓》 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凄凄:寒凉.翳翳:阴暗.希:少.在目:眼睛所见.皓:白. 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朔风:北风.劲:猛烈.哀:凄厉. 南朝宋·谢灵运《岁暮》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牖:窗户.风惊竹:风中带雪,打在竹上,发出沙沙的响声. 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庭霰:落在庭院里的雪花. 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轩辕台:相传为黄帝擒蚩尤之处. 唐·李白《北风行》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回风:回旋的风. 唐·杜甫《对雪》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 指直:手指僵直.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 无行:不成行列. 唐·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唐·杜甫《公安县怀古》 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 唐·韩翃《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一作张继诗)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唐·韩愈《李花二首》:“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2.请举出一例,关于鸟的诗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钱起

乍依菱蔓聚,尽向芦花灭。更喜好风来,数片翻晴雪。

崔道融

白鸟波上栖,见人懒飞起。为有求鱼心,不是恋江水。

王建

神鹊神鹊好言语,行人早回多利赂。

我今庭中栽好树,与汝作巢当报汝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杜牧

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作者:李白

白鹭下秋水,孤飞如坠霜。心闲且未去,独立沙洲傍.鸟是大自然的宠儿,在万紫千红的春天,鸟儿放声歌唱,给人们带来春天的信息:“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我国古今很多诗人妙笔讴歌这大自然的使者,写下大量脍炙人口的咏鸟诗篇。

燕子是候鸟,春天飞回旧巢栖息,它的轻盈体态和喃喃燕语,为人们增添了不少生活乐趣。唐代诗人李白有诗赞道:“双燕复双飞,双飞令人羡。”南宋的《燕子》诗云:“燕子营巢得所依,衔泥辛苦傍人飞……不恋雕梁万里归。”南宋诗人陆游也写过一首《燕》:“……争梁碎语惊幽梦,掠地斜飞避画帘。雏食得虫应自喜,巢泥经雨更频添……”诗人通过诗句,把燕子的生活习性刻画得生动传神。

喜鹊喳喳报喜,被人视为吉祥鸟。我国民间还有个传说,每年七月初七,喜鹊相连成桥,让织女、牛郎得以渡河相会,因而它成为喜庆吉祥的象征。宋代文人欧阳修《野鹊》诗赞道:“鲜鲜毛羽耀朝辉,红粉墙头绿树枝。日暖风轻言语软,应将喜报主人知。”直到如今,人们还总是翘首企盼喜鹊飞临檐下,歌兆喜讯的到来。

杜鹃又称“子规”。相传,蜀国国王杜宇在失国身亡后,化为杜鹃,因而杜鹃常被视为凄凉之鸟。李白的“又闻子规啼夜月”,杜甫的“子规夜啼山竹裂”,张泌的“等是有家归不得,杜鹃休向耳边啼”等都是咏杜鹃的名句。杜鹃喜食毛虫、白蚁等,是益鸟,也是候鸟。南宋诗人陆游在《鸟啼》中写道:“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诗人把杜鹃的啼声作为报春的信号,向人们昭示春的信息。春天的早晨,一声声清脆的鸟声是大自然美妙的乐曲。

鸥随潮往来,逐浪轻飞,与湖、海、人亲近,颇得人们喜爱,唐人刘长卿《弄白鸥歌》直抒爱鸟之情:“……归客正夷犹,爱此沧江闲白鸥。”宋代黄庭坚有“江南野水碧于天,中有白鸥闲似我”之咏。在杜甫笔下,白鸥何等自由快乐:“江浦客鸥状,无他亦自然,却思翻玉羽,随意点春苗。”

黄莺是百鸟中的歌手。诗人无不把它与春天联系在一起,杜牧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徐元杰的“花开红树乱莺啼”等都是咏黄莺的名句。而唐代金昌绪在《春怨》诗中云“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则是借咏黄莺,抒发思念亲人之情,构思可谓巧妙。

与黄莺歌喉可相媲美的画眉,它的声调清脆,歌声悦耳,容易让人联想起“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的诗句。歌吟画眉的诗,大概数宋代欧阳修《画眉鸟》写得最动人:“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通过描写画眉在鸟笼啼叫声音不同,道出画眉向往自由广阔的大自然的心声。

还有不少诗人留下了吟咏白鹭、雁、鹰、鹤、朱雀等鸟的诗篇,如唐人张志和的“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王维的“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白居易的“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柳宗元的“苍鹰上击翻曙光”,刘禹锡的“晴空一鹤排云上”。如此百鸟齐飞,简直是个载歌载舞的缤纷天地。

“枝头好鸟皆朋友,落花水面是文章。”鸟给人类文明作出贡献。有了鸟儿,自然界就有生机与活力,宋代石曼卿的“乐意相关禽对语,生香不断树交花”最能体现这种境界。据统计,我国有鸟类1175种,居世界前列,这是一项宝贵的自然资源,应受到人类的重视和保护

3.关于过年喜庆的古诗有哪些

元旦试笔(选一)

陈献章

天上风云庆会时 庙谟争遗草茅知

邻墙旋打娱宾酒 稚子齐歌乐岁诗

老去又逢新岁月 春来更有好花枝

晚风何处江楼笛 吹到东溟月上时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如屠苏。千门万户瞳痛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年代:宋 作者: 陆游

《己未新岁》

饯岁愁虽剧,迎年喜亦深。

桃符带草写,椒酒过花斟。

车马久无迹,儿孙聊慰心。

更欣春意早,处处有鸣禽。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年代:宋 作者: 史浩

《喜迁莺》

雪消春浅。听爆竹送穷,椒花待旦,系马合簪,

鸣鸦列炬,几处玳筵开宴。介我百千眉寿,齐捧玉壶金盏。

最奇绝,是小桃新坼,争妍粉面。女

伴。频告语,守岁通宵,莫放笙歌散。

酒晕朝霞,寒欺重翠,却忆凤屏香暖。

笑拂满身花影,遥指珠帘深院。

待到了,道一声稳睡,明年相见。

年代:宋 作者: 刘辰翁

《鹧鸪天》

旧日桃符管送迎,灯毯爆竹斗先嬴。

鹿门乱走团栾久,才到城门有鼓声。

梅弄雪,柳窥晴,残年犹自冷如冰。

欲知春色招人醉,须是元宵与踏青。

年代:宋 作者: 陈与义

《除夜二首》

城中爆竹已残更,朔吹翻江意未平。

多事鬓毛随节换,尽情灯火向人明。

比量旧岁聊堪喜,流转殊方又可惊。

明日岳阳楼上去,岛烟湖雾看春生。

4.写一句与鸟有关的诗句,并做出简要点评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赏析:诗人以不同的角度对这副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翠是新绿,是初春时节万物复苏,萌发生机时的颜色。以“鸣”发,黄鹂的啼叫,给人一种轻脆,悦耳之感。早春时节嫩芽初发的柳枝上,成双成对的黄鹂在欢唱,构成了一幅具有喜庆气息的生机勃勃的画面。而黄鹂居柳上而鸣,这是在静中寓动的生机,下句则以更明显的动势写大自然的生气: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在这个清新的天际中飞翔,这不仅是一种自由自在的舒适,还有一种向上的奋发,这里用一个“上”字很巧妙。这两句,以“黄”衬“翠”,以“白”衬“青”,色彩鲜明,更托出早春的生机初发的气息。两首句还写到黄鹂的啼鸣,诗人对这幅生机盎然,绚丽多彩的早春图像就分别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进行刻画,而这种有声有色的手法,也增加了诗句的生机。再者,首句写黄鹂居柳上而鸣,与上句写白鹭飞翔上天,空间开阔了不少,由下而上,由近而远,使诗人所能看到的、所能感受到的生机充盈着整个环境,这样就再从另一角度显出早春生机之盛。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