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月亮的诗句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水调歌头》)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苏轼《后赤壁赋》) 举头忘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陆游《游山西村》)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李白《行路难》(其一))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无题》)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张光《天仙子》)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梨花院落融融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晏殊《寓意》)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瞑》)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李白《古朗月行》)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静夜思》 李白)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春望》杜甫)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沈全期《杂诗》)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潜《杂诗》)。

2.有关描写月亮的诗句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9.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11.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1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1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的:《山居秋暝》) 14.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1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6.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 《一剪梅》) 17.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李白:〈玉阶怨〉) 18.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 ) 19.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 20.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21.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 22.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23.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24.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霜月》) 25.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26.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李煜:《虞美人》) 27.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 词《江城子》) 28.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王安石《春夜》) 29.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明月梦中看.(王昌龄《李昌曹宅夜饮》)。

3.描写月亮的诗句七句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之时,正是夜半钟声敲响之际.月出为正午12时,中天为18时,月落为24时,月球在天空中距太阳东90度,诗中描绘的月相应是农历初七、八的上弦月.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欧阳修《生查子》)恋人约会于黄昏时分,此时月亮已经升在柳树枝头.月亮升离地平线不久,离地有一树之高,此时月相应为农历十一、十二的新凸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苏轼《水调歌头》)中秋佳节空中高挂一轮满月,作者借此抒发和亲人的离别之情.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潮涨时分,明月高挂,由于日、月、地三者成一直线,因此形成大潮.此时的月相应为农历十五的满月.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也是描写农历十五的月相.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宋·柳咏《雨霖铃》)作者酒醒之时,晓风拂面,天上挂着一弯残月.此时月相应为农历二十七、二十八的残月.(。

4.有关月亮的诗句+翻译,急

《唐·李白·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解】:天山,甘肃省西北的祁连山,匈奴人称天为祁连,所以叫天山;一说今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境内的天山。

云海,指云气苍茫如海的天空。玉门关,汉置关名,在今甘肃省玉门县东。

此四句写征人望月思乡情景。看到月亮从天山升起,出没于苍茫云海之间,好像万里长风从玉门关内征人的家乡吹来的一样。

《唐·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解】:梁简文帝诗:“夜月似秋霜”。作者化其意而用之,写就寝时见月光洒满大地,地上披上薄银装,还怀疑是降了霜。

举头一望,皎月当空,月是故乡明,不禁勾起无限乡愁,低头沉思。短短四句,画出了一幅月夜图,写出了一种思乡的深情。

语言明白如话而又简洁精炼。 《金·董解元·西厢记》: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

【解】:溶溶,月光荡漾的样子。寂寂,寂寞冷落。

这是张生至莺莺居处侧近口占二十字的前十字。通过对春夜月色的咏叹,表现了张生的寂寞和对爱情的不懈追求。

请采纳 给好评哦 祝福你取得好成绩。

5.带有月亮的诗句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峨眉山月歌》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张九龄《望月怀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王安石《泊船瓜洲》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杜甫《月夜忆舍弟》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 张继《枫桥夜泊 》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 王昌龄《出塞二首》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王维《山居秋暝》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 岳飞《满江红·写怀》

6.有关于月亮的诗句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圆景光未满,众星粲以繁。(曹直《赠徐干》)

圆光过满缺,太阳移中昃。(李白《君子有所思行》)

夜光何德,死则又盲?(《楚辞·天问》)

玉魄中天满,清辉近水多。(何景明《对月》)

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高适《塞下曲》)

团团冰镜叶清辉。(孔平仲《玩月》)

绛河冰鉴朗,黄道玉轮巍。(元稹《月》)

玉轮卧兔初升魄,铁网珊瑚未有枝。(李商隐《碧城》)

汗浸铺澄碧,朦胧吐玉盘。(李群玉《中秋君山看月》)

昨夜风高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王昌龄《春宫曲》)

半夜老僧呼客起,云峰缺处涌冰轮。(苏轼《宿九仙山》)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李贺《南园》)

指点南楼玩新月,玉钩素手两纤纤。(白居易《三月三日》)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王维《秋夜曲》)

桂轮秋半出东方,巢鹊惊飞夜未央。(唐·方干《月》)

慈鸟夜夜向人啼,几度沙窗兔魄低。(元·范椁《赠郭判官》)

玉兔半升魄,铜壶微滴长。(李绅《奉酬乐天立秋日有怀见寄》)

金兔犹悬魄,铜龙欲启扉。(江总《答王均早朝守建阳门开》)

玉杵秋空,凭谁窃药把嫦娥奉。(汤显祖《牡丹亭·闹殇》)

沉钩摇兔影,浮桂动丹芳。(卢照邻《江中望月》)

长河上月桂,澄彩照高楼》(张正见《薄帷鉴明月》)

桂月危悬,风泉虚韵。(庾信《终南山义谷铭》)

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苏轼《念奴娇·中秋》)

桂宫袅袅落桂枝,露寒凄凄凝白露。(沈约《登台望秋月》)

素娥脉脉翻愁寂,付与风铃雨夜长。(宋·范大成《枕上》)

引玄免于帝台,集素娥于后庭。(谢庄《月赋》)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李郢《中元夜》)

玉蟾离海上,白露湿花村。(唐·李白《初月》)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李贺《梦天》)

月浪衡天天宇湿,凉蟾落尽疏星入。(李商隐《燕台诗·秋》)

孤蟾久未上,五写不成归。(宋·司马光《停月亭》)

几回鸿雁来又去,肠断蟾蜍方复回。(刘商《胡笳十八拍》)

出门聊一望,蟾桂向人斜。(唐·罗隐《旅梦》)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古诗十九首》)

夜深星月伴芙蓉,如在广寒宫里宿。(鲍溶《宿水亭》)

曜灵忽西迈,炎烛继望舒。(曹丕《在孟津》)

地与山根裂,江从月窟来。(杜甫《瞿塘怀古》)

万古太阴精,中秋海上生。(张祜《中秋夜杭州玩月》)

阴魄出海上,望之增苦吟。(马戴《中秋月》)

秋韵起,月阴移,下帘时。(宋·毛滂《诉衷情》)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