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带幽字的诗句

夜来幽梦忽还乡 —— 宋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 —— 先秦 · 屈原《离骚》

时暧暧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伫 —— 先秦 · 屈原《离骚》

世幽昧以昡曜兮,孰云察余之善恶 —— 先秦 · 屈原《离骚》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 唐 · 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 唐 · 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 唐 · 杜甫《石壕吏》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 唐 · 王维《竹里馆》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 唐 · 贾岛《题李凝幽居》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 唐 · 韦应物《滁州西涧》

2.含有兰和幽的 古诗句

古 风

李白 (唐)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兰 花

刘灏( 清)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

欲遗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幽 兰

崔涂(唐 )

幽植众宁知,芬芳只暗持。

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

白露沾长早,春风每到迟。

不如当路草,芬馥欲何为!

陈汝言 (明)

兰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

偶为世人赏,移之置高堂。

雨露失天时,根株离本乡。

虽承爱护力,长养非其方。

冬寒霜雪零,绿叶恐雕伤。

何如在林壑,时至还自芳。

兰花

薛网(明)

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

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

3.有幽的诗句(5个字或6个字)

lz一定要5个字或6个字的吗?下面是我记忆中的,暂时想到那么多

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采菊东篱下,幽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王藉《入若耶溪》

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 –邱为《寻西山隐者不遇》

七言的,希望对你也有帮助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 孟浩然《夜归鹿门山歌 》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韦应物《滁州西涧》

4.表示幽静的诗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浪花一叶扁舟,睡煞江南烟雨 ,觉来时满眼青山 ,抖擞绿蓑归去.

兰烬落,屏上暗红焦,闲梦江南梅熟日.

夜船听笛雨萧萧,人语译边桥.

年代:唐

作者:王维

题目: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诏华山处士陈抟

宋太宗

华岳多闻说,

知君是姓陈,

云间三岛客,

物外一闲人;

丹鼎为活计,

青山作近邻,

朕思亲欲往,

社稷去无因”

5.找一下古诗中XXXX幽的句子

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

出处《咏怀》

年代:魏晋 作者: 阮籍

朝阳不再盛,

白日忽西幽。

去此若俯仰,

如何似九秋。

人生若尘露,

天道邈悠悠。

齐景升牛山,

涕泗纷交流。

孔圣临长川,

惜逝忽若浮。

去者余不及,

来者吾不留。

愿登太华山,

上与松子游。

渔父知世患,

乘流泛轻舟。

6.以“幽”结尾的古诗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出处】:王籍《入若耶溪》:“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赏析】:本诗因泛舟若耶溪而触动归思之情。“蝉噪”两句,千年以下传为绝唱。众蝉噪林,应是喧嚣;鸟声在耳,清晰可闻。诗句似觉荒唐。但仔细回味,静而无声,反不觉其静,众蝉的单一噪声,反映衬出环境之静。下句给人的感觉与上句同。这正是诗的独到之处。《颜氏家训•文章》说:“王籍《入若耶溪》诗云:‘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江南以为文外断绝,物无异议。”《诗•小雅•车攻》有“萧萧马鸣,悠悠旆旌”句,《毛传》曰穿肌扁可壮玖憋雪铂磨:“言不喧哗也。”明明是“萧萧马鸣”,反说这是说“不喧哗”,这和“蝉噪”二句有异曲同工之妙,所谓可意会不可言传,正是这个意思。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