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古诗和现代诗的押韵古诗怎么个押韵法
古诗:首先你要有一定的诗词理解能力.平时要多看一些古诗词,文言文之类的.写诗要注重平仄,押韵,对仗等.所谓押韵,是把同一韵部,也就是同一韵母组成的字,放在诗的固定位置上,以构成和谐的音乐美.在绝句中用在偶句的末尾处,即押在句末一字上.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的韵脚就是“光”、“霜”、“乡”.绝句中的第三句最后一字必须是仄音的.押韵是诗歌必不可少的要素.从上古的、,到定型的唐诗,一直到今天的诗歌,都是要讲押韵的.没有和谐的音韵,吟咏起来就不朗朗上口了.可用旧时韵书“平水韵”,但该诗韵有107个韵部,使用不易,因为分韵太窄;也可用新韵,即以普通话语音来押韵,韵目只有18个韵部.正格绝句,平起首句不入韵和仄起首句不入韵,只需二、四句末一字押韵即可;别格绝句,平起首句入韵和仄起首句入韵,必须在一、二、四句末字押韵,以构成和谐而美妙的音乐性.平仄,是声调的讲究.平声即阴平声、阳平声字,仄声即上声、去声和入声字.简单地说就是平声是汉语拼音中的一二声,仄声就是三四声.绝句的格律,有四种格式,分为五言、七言的平起式和仄起式,举例如下:1、平起首句不入韵为正格 碧波·咏树 碧波·小溪即景平平仄仄平平仄,深居沃野枝繁茂,平平平仄仄,岸边风拂柳,仄仄平平仄仄平.碧叶千张似玉雕.仄仄仄平平.雀跃树枝头.仄仄平平平仄仄,本是同根同血脉,仄仄平平仄,放鸭河中漾,平平仄仄仄平平.为何飒飒起风涛.平平仄仄平.清波荡小舟.2、平起首句入韵为别格 包德珍·夜思 包德珍·新春絮语平平仄仄仄平平,天心随意弄迷离,平平仄仄平,吟虹出远天,仄仄平平仄仄平.常使伊人费苦思.仄仄仄平平.兰水一诗泉.仄仄平平平仄仄,未必风涛初识我,仄仄平平仄,月带群星至,平平仄仄仄平平.松花江水洗胭脂.平平仄仄平.笑声来枕边.3、仄起首句不入韵为正格 碧波·暴风 李频·渡双江仄仄平平平仄仄,一阵狂飙如猛兽,仄仄平平仄,岭外音书断,平平仄仄仄平平.飞沙走石信天游.平平仄仄平.经冬复历春.平平仄仄平平仄,屋摧树倒禾苗折,平平平仄仄,近乡情更怯,仄仄平平仄仄平.暴戾人间万象蹂.仄仄仄平平.不敢问来人.4、仄起首句入韵为别格 包德珍·咏李白 碧波·咏日仄仄平平仄仄平,行路方知蜀道难,仄仄仄平平,宇宙现穹隆,平平仄仄仄平平.千篇斗酒海天宽.平平仄仄平.金轮挂太空.平平仄仄平平仄,胸中日月吟风处,平平平仄仄,环球光耀彩,仄仄平平仄仄平.何止吴歌楚舞寒.仄仄仄平平.万物显春荣.至于对仗,一般地讲,绝句可用对仗,也可不用对仗,是否用对仗完全是自由的,不强求.如果视为截取律诗的中间两联,就可以全诗用对仗,例如:曾金美·赠友人(碧波诗词读后感)碧水粼粼含雅韵,波光闪闪奏清音.诗心美美如佳酿,词意甜甜欲醉人.如果视为截取律诗的首尾两联,就可以全诗不用对仗,例如:碧波·桃花春风吹醒故林丛,蕊满枝头绽嫩红.神韵犹如仙子美,惹来蜂蝶吻娇容.如果视为截取律诗的前两联,则前联不对仗而后联对仗,例如:司马光·客中初夏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唯有葵花向日倾.反之,如果视为截取律诗的后两联,则前联对仗而后联不对仗,例如:赵师秀·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现代诗的特点* 有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谐的音乐性,形式上分行排列.诗歌“三美”中的音乐美是指诗歌每节韵脚都不一样,好像音乐一样.建筑美是指诗歌的格式好像建筑一样.绘画美指的是新月派诗歌的每节都是一个可画出的画面.当然现代诗并不要求必须押韵,但还是应该适当讲究节奏和韵脚,这样才能具有音乐美.。
2.押韵的古诗有哪些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儿子的彩色生活
古诗分为:四言,五言,七言和杂言今体诗(近体诗):分为绝句(五绝和七绝)和律诗(五律,七律和排律)唐代以前的诗歌,一般成为古诗,形式比较自由。在平仄,换韵上都比较自由,字数多少,句式长短都没有固定限制。六朝骈俪之风的陶冶,尤其是沈约诸人开始有了将四声交织的使用。经几百年的探索酝酿,律诗最终完成于初唐的沈佺期宋之问之手。唐以后,诗人再按古诗的形式写作,只要求押韵和句式大致整齐的叫古体诗(四言,五言,七言和杂言)严格按照律诗的格律要求写作,叫今体诗(或近体诗,近体诗可分为律诗、绝句。这两类又包括五言和七言)。今体诗在句数、押韵、平仄、对仗四个方面都有许多讲究。此古今二体之别所在。一句数律诗八句;绝句四句;排律(律诗重复扩展,律诗的变体,一半限数十二句)押韵今体诗押韵要求:首句可押可不押;偶句必押。押韵的规定:一、一般押平声韵(押仄声韵的很少)二、只能取同韵部中的字。不能出韵,不能换韵(押韵遵循“平水韵”)今体诗的第一句押韵时,可以不受岀韵的限制,可与邻韵通押,必以主要元音相近即和谐为原则。(律诗首句可用韵亦可不用韵,用韵时亦可用邻韵)例: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唐:李白犬吠水声中(一东)(邻韵),桃花带露浓(二冬)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二冬)野竹分清霭,飞泉挂碧峰(二冬)无人知所去,愁依两三松(二冬)注:东,冬皆为韵目。科举制度时,必作的“试帖诗”,如有岀韵,应考人一定会被淘汰。平仄一
3.诗句押韵的条件如何像红楼梦中一样作诗
其实,诗现在一般有2中分类方法,一种分成古体诗和近体诗,另一种则为绝句,律诗,古诗. 首先说一下押韵的问题,其实韵是指字的韵母,押韵即为字的韵母相同或相近,诗的双数行末字必须押韵,押韵旨在让诗琅琅上口,易于诵读,也可以说是写诗的一种格式(现代诗对押韵没有什么要求的) 下面介绍一下平仄问题(以绝句诗为例),平生字即读音为第一,二声的字,仄声字即为三,四声的字,当然,有存在特例,例如 一 就是仄声字,这类字除积累外,还可以用南方方言来读,发音短促的一般都是仄声字,如 白. 平仄的规则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必究(即每行诗句的 第 一 三 五字的平仄可随意,而二 四 六 字则必须按照平仄平或仄平仄的方法填字) ,首联(诗的第一句)末字可平可仄,而颔联(诗的第二句)必为平声,颈联末字为仄声,尾联末字为平声. 相对律于向粘律:相对律是指相邻的两行诗的二,四,六字平仄相反,相粘律则指相邻的两行诗的二,四,六字平仄相同,在首联和颔联之间是相对律,颔联和颈联之间是相粘律,然后是相对律和相粘律的循环使用.。
4.关于古诗和现代诗的押韵
古诗:首先你要有一定的诗词理解能力。
平时要多看一些古诗词,文言文之类的。写诗要注重平仄,押韵,对仗等。
所谓押韵,是把同一韵部,也就是同一韵母组成的字,放在诗的固定位置上,以构成和谐的音乐美。在绝句中用在偶句的末尾处,即押在句末一字上。
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的韵脚就是“光”、“霜”、“乡”。绝句中的第三句最后一字必须是仄音的。
押韵是诗歌必不可少的要素。从上古的>、>,到定型的唐诗,一直到今天的诗歌,都是要讲押韵的。
没有和谐的音韵,吟咏起来就不朗朗上口了。可用旧时韵书“平水韵”,但该诗韵有107个韵部,使用不易,因为分韵太窄;也可用新韵,即以普通话语音来押韵,韵目只有18个韵部。
正格绝句,平起首句不入韵和仄起首句不入韵,只需二、四句末一字押韵即可;别格绝句,平起首句入韵和仄起首句入韵,必须在一、二、四句末字押韵,以构成和谐而美妙的音乐性。平仄,是声调的讲究。
平声即阴平声、阳平声字,仄声即上声、去声和入声字。简单地说就是平声是汉语拼音中的一二声,仄声就是三四声。
绝句的格律,有四种格式,分为五言、七言的平起式和仄起式,举例如下:1、平起首句不入韵为正格 碧波·咏树 碧波·小溪即景 平平仄仄平平仄, 深居沃野枝繁茂, 平平平仄仄, 岸边风拂柳,仄仄平平仄仄平。 碧叶千张似玉雕。
仄仄仄平平。 雀跃树枝头。
仄仄平平平仄仄, 本是同根同血脉, 仄仄平平仄, 放鸭河中漾,平平仄仄仄平平。 为何飒飒起风涛。
平平仄仄平。 清波荡小舟。
2、平起首句入韵为别格 包德珍·夜思 包德珍·新春絮语 平平仄仄仄平平, 天心随意弄迷离, 平平仄仄平, 吟虹出远天,仄仄平平仄仄平。 常使伊人费苦思。
仄仄仄平平。 兰水一诗泉。
仄仄平平平仄仄, 未必风涛初识我, 仄仄平平仄, 月带群星至,平平仄仄仄平平。 松花江水洗胭脂。
平平仄仄平。 笑声来枕边。
3、仄起首句不入韵为正格 碧波·暴风 李频·渡双江 仄仄平平平仄仄, 一阵狂飙如猛兽, 仄仄平平仄, 岭外音书断,平平仄仄仄平平。 飞沙走石信天游。
平平仄仄平。 经冬复历春。
平平仄仄平平仄, 屋摧树倒禾苗折, 平平平仄仄, 近乡情更怯,仄仄平平仄仄平。 暴戾人间万象蹂。
仄仄仄平平。 不敢问来人。
4、仄起首句入韵为别格 包德珍·咏李白 碧波·咏日 仄仄平平仄仄平, 行路方知蜀道难, 仄仄仄平平, 宇宙现穹隆,平平仄仄仄平平。 千篇斗酒海天宽。
平平仄仄平。 金轮挂太空。
平平仄仄平平仄, 胸中日月吟风处, 平平平仄仄, 环球光耀彩,仄仄平平仄仄平。 何止吴歌楚舞寒。
仄仄仄平平。 万物显春荣。
至于对仗,一般地讲,绝句可用对仗,也可不用对仗,是否用对仗完全是自由的,不强求。如果视为截取律诗的中间两联,就可以全诗用对仗,例如:曾金美·赠友人(碧波诗词读后感) 碧水粼粼含雅韵,波光闪闪奏清音。
诗心美美如佳酿,词意甜甜欲醉人。如果视为截取律诗的首尾两联,就可以全诗不用对仗,例如:碧波·桃花 春风吹醒故林丛,蕊满枝头绽嫩红。
神韵犹如仙子美,惹来蜂蝶吻娇容。如果视为截取律诗的前两联,则前联不对仗而后联对仗,例如:司马光·客中初夏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唯有葵花向日倾。反之,如果视为截取律诗的后两联,则前联对仗而后联不对仗,例如:赵师秀·有约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现代诗的特点* 有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谐的音乐性,形式上分行排列。诗歌“三美”中的音乐美是指诗歌每节韵脚都不一样,好像音乐一样。
建筑美是指诗歌的格式好像建筑一样。绘画美指的是新月派诗歌的每节都是一个可画出的画面。
当然现代诗并不要求必须押韵,但还是应该适当讲究节奏和韵脚,这样才能具有音乐美。
5.怎么写押韵的诗我知道要后面的字母一样,可是我就做不到
诗歌的押韵 诗歌要讲究韵律美,就要求押韵,并有和谐的节拍.古人说:“诗中韵脚,如大厦之有柱石.此处不牢,倾折立见.”(沈德潜《说诗啐语》)说明了押韵的重要性. 押韵就是在诗行末尾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一般也叫“合辙”.例如: 群峰壁立太行头, (t—ou,定韵) 天险黄河一望收, (sh—ou,押韵) 两岸峰烟红似火, 此行当可慰同仇. (ch—ou,押韵) ——朱德《出太行》 幽兰在山谷, 本自无人识. (sh—i,定韵) 只为馨香重, 求者遍山隅. (y—ü,押韵) ——陈毅《冬夜杂咏·幽兰》 《出太行》一诗的“头,收,仇”的韵母都是ou,同属“油求”辙,这三句诗的末一个字就是押韵的.《幽兰》一诗的“识”韵母是i,“隅”的韵母是ü,i 和 ü,韵母发音相近,同归于“一七”辙,也是押韵的.最先点出一个诗节或一首诗的那一个字叫“定韵”(或“起韵”),一经“定韵”之后,后边诗行末一个字与“定韵”的字归于同一辙音韵里,就算“押韵”了(或叫“合辙”,如同后边的车轮归入前面滚过的车辙一样).《出太行》是在第一行诗的末尾“定韵”,《幽兰》是在第二行诗的末尾“定韵”. 诗歌押韵有下列几种主要的形式: (一)排韵.有的又叫“打铁韵”,就是诗的每一句都押韵.如: 秋风萧瑟天气凉, (l—iɑnɡ) 草木摇落露为霜. (sh—uɑnɡ) 群燕辞归鹄南翔, (x—iɑnɡ) 念君客游思断肠. (ch—ɑnɡ) 慊慊思归恋故乡, (x—iɑnɡ) 君何淹留寄他方? (f—ɑnɡ) 贱妾茕茕守空房. (f—ɑnɡ) 忧来思君不敢忘, (w—ɑnɡ) 不觉泪下沾衣裳. (sh—ɑnɡ) 援琴鸣弦发清商, (sh—ɑnɡ) 短歌微吟不能长. (ch—ɑnɡ) 明月皎皎照我床, (ch—uɑnɡ) 星汉西流在未央. (y—ɑnɡ) 牵牛织女遥相望, (w—ɑnɡ) 尔独何辜限河梁? (l—iɑnɡ) ——曹丕《燕歌行》* 曹丕的《燕歌行》是迄今所能见到的一首最古的七言诗,它的用韵特点就是句句押韵.全诗的每一个诗行都押在“ɑnɡ”韵上,即古诗的“七阳”.这首诗历来为人们所称赞,不仅情致委婉,而且音韵节奏优美,清人王夫之评价此诗:“倾情倾度,倾色倾声,古今无两.”这种句句用韵的押韵形式,韵与韵之间间隔的音节少,韵就比较紧迫,音乐感强.但如果不注意韵脚之间交替变换声调,则会给人以单调之感;另外,句句用韵,增加了押韵的字数,也不能说不对表达思想感情增加了限制.因此,人们在写诗的时候用排韵的并不多. (二)隔行韵.句与句间隔一行押韵,一般都在诗行的双句押韵,叫做押双不押单,或者说拗上不拗下.隔行韵有第一句起韵的,如果是四句的,一、二、四句押韵.如: 春眠不觉晓, (x—iɑo) 处处闻啼鸟. (n—iɑo)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sh—ɑo) ——孟浩然《春晓》 一、二、四句的“晓”、“鸟”、“少”押ɑo韵. 也有首句 不入韵,从第二句起才定韵的.如: 三日入厨下, 洗手作羹汤. (t—ɑnɡ) 未谙姑食性, 先遣小姑尝. (ch—ɑnɡ) ——王建《新嫁娘》 二、四句“汤”、“尝”押ɑnɡ韵. 隔行韵较之排韵更有高低抑扬的变化,用韵也更方便,而且韵与韵之间间隔音节并不多,韵律感依然是很强的,所以古诗、现代诗和民歌的绝大多数都用这种押韵形式. 三、双句韵.每两句为一个单位互押,如一、二句用一个韵,三、四句又转一个韵.例如: 三边没有树石头少, (sh—ɑo) 庄户人的日子过不了.(l—iɑo) 天上无云地下旱, (h—ɑn) 过不了日子另打算. (s—uɑn) 羊群走路靠头羊, (y—ɑnɡ) 陕北起了共产党. (d—ɑnɡ) 领头的名叫刘志丹, (d—ɑn)把红旗举到半天上. (sh—ɑnɡ) 草堆上落火星大火烧,(sh—ɑo) 红旗一展穷人都红了.(l—iɑo) 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sh—ɑn) 陕北红了半个天. (t—iɑn) 紫红犍牛自带耧, (l—ou) 闹革命的心思人人有.(y—ou) …… ——李季《王贵与李香香》 上面几节诗,每两句为一个单位互押(其中只有第四节与第三节通押江阳韵).诗所押韵辙的顺序是:遥条辙(ɑo韵)、言前辙(ɑn 韵)、江阳辙(ɑnɡ韵,包括三、四两个小节)、遥条辙(ɑo韵)、言前辙(ɑn 韵)、油求辙(ou韵). (四)间隔韵.这种押韵的方式是没有定规的隔几行押韵.如: 也许它真的是一片海, 我是一朵灼热的浪花; (h—uɑ) 当我知道它是瀚海, ——我才发现: 我是一粒炙干的沙. (sh—ɑ) 青春呢? 贮在了茫茫的沙浪里, 只有沙枣 向我吐露幽幽的情话, (h—uɑ) ——在这高高的天山下.(x—iɑ) 我是一粒沙. (sh—ɑ) 如果我能补偿过去, 我愿一身分作两下: (x—iɑ) 一半儿搀进胶土里, ——铺就绿茵松软的苗床;一半儿拌进水泥中, ——凝成大厦金属的骨架.(j—iɑ) ——杨牧《瀚海━—写给我的年青时代》 全诗共分三节,押“发花”辙.第一节“沙”与“花”间隔两行;第二节“话”与第一节末一行的“沙”间隔三行,“下”和“话”没有间隔;第三节的“下”与“沙”间隔一行,“架”与“下”间隔三行.这种没有定规的隔几行押韵,用韵非常自由.至于到底隔几行押韵好,则依具体情况而定,以不影响表情达意同时读起来依然铿锵和谐为度.. 借自百度。
6.求简介古诗平仄和押韵
关于押韵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诗词中的用韵叫做押韵(压韵),也叫“叶(xié)韵”,是语音学上的名词.从《诗经》、《楚辞》到后来的诗、词、曲,包括民歌、歌词、戏曲,只要是吟咏歌唱的,没有不押韵的.韵又叫“辙”,押韵又叫“合辙”,所以人们常说“合辙押韵”.所谓韵,大体就是汉语拼音音节中的韵母,押韵就是把同一个韵部(韵母相同)中的字,放在诗歌(包括词曲)规定的固定位置,一般都用在偶数句最后一个字末尾,这样就构成了押韵,所以又叫韵脚.汉字大都是拼音字母拼出来的,一个字(音节)一般都有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声在前,韵在后,比如“忠”字,用拼音字母表示,写成“zhōng”,还有一些字和它的韵母是相同的,如“童”(tōng)、“弓”(gōng)、“空”(kóng)等,所以它们都是同一韵部里的同韵字.凡是同韵字就可以用为韵脚押韵.(字下带点的字是入声字,下同)例如: 陆游(宋)《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āi),尚思为国戍轮台(tái).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lái).句中的“哀”、“台”、“来”,它们的韵母都是“āi”,构成押韵.第三句按格律是不押韵的.在汉语语音单韵母a、o、e的前面,还可以有i、u、ü这些韵头,有了韵头又可以组成若干韵母:ia、ua、uai、iao、ian、uan、üan、iang、uang、ie、üe、iong、ueng等,它们虽然韵头不同,但主要的韵母(韵腹)相同,也是同韵字.例如: 范成大(宋)《四时田园杂兴》 昼出耕田夜绩麻(má),村庄儿女各当家(jiā)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彷桑阴学种瓜(guā)杜牧(唐)《金谷园》 繁华事散逐香尘(chén),流水无情草自春(chūn). 日暮东风怨啼鸟, 落花犹似坠楼人(rén).“尘”、“春”、“人”,都是押韵的平声字.其中“春”(chūn)字的韵母“ūn”是“uēn”的略式.都是平水韵中“上平声”的“十一真”里的字,读起来也是押韵的.押韵是为了声韵的和谐,构成诗词的音乐美,也便于吟咏、歌唱、记忆和传诵.但是有时候我们诵读古诗时,觉得诗中的韵脚读起来并不押韵,感到有些别扭.应该知道这是因为语言的发展,语音有了变化的缘故,如果按过去的语音读,那是押韵的、合辙的.当然今天让现代汉语诵读,自然就觉得不押韵了.诗歌押韵自古就有,但将它格律化是从齐梁时期讲究四声开始,逐渐形成的,到了唐代,更是达到了高峰.同韵相押(即音节中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是诗人根据当时的语音用韵,后来语音的变化越来越大,用韵也就有所不同了.古人写近体诗是严格依照韵书用韵的,汉字的音节,都有三个重要的因素:声、韵、调.韵书就是依照音节声、韵、调的不同情况把汉字编排起来的工具书.按字韵分部编排,每一个韵部收有若干同韵的字,以便写作用韵时查阅,这样的韵书实际上就是查阅诗韵的字典.关于韵书据文献考证,我国最早的一些韵书,因为历史的原因多已散失,并未流传下来.到了隋代,陆发言继承和总结了前代韵书的精华,编写了《切韵》一书,盛行于世.这部书共二百零六韵,因太繁细,不便于使用.唐人孙缅把《切韵》改为《唐韵》,规定相近的韵可以同用,成了当时作诗用韵的官书,用韵的标准.到南宋时平水刘渊把同用的韵和并起来,编成一部《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分成一百零七韵.其后又有金人王文郁(山西平水)合并为一百零六韵,被称为“平水韵”,也就是一般人说的《诗韵》,成为后世用韵的依据.康熙时代编辑的《佩文诗韵》和后来的《诗韵集成》、《诗韵合璧》等都是根据“平水韵”整理而成的.“平水韵”(佩文诗韵〉的韵目,共有一百零六个韵部,现分列如下: 上平声(十五韵)一东 二冬 三江 四支 五微 六鱼 七虞 八齐 九佳 十灰 十一真 十二文 十三元 十四寒 十五删 下平声(十五韵)一先 二萧 三肴 四豪 五歌 六麻 七阳 八庚 九青 十蒸 十一尤 十二侵 十三覃 十四盐 十五咸 上 声(二十九韵)一董 二肿 三讲 四纸 五尾 六语 七麌 八荠 九蟹 十贿 十一珍 十二吻 十三阮 十四旱 十五潸 十六铣 十筱(筱)十八巧 十九皓 二十哿(ge) 二十一马 二十二养 二十三梗 二十四迥 二十五有 二十六寝 二十七感 二十八琰 二十九豏(xian) 去 声(三十韵)一送 二宋 三绛 四置 五未 六御 七迂 八霁 九泰 十卦 十一队 十二震 十三问 十四愿 十五翰 十六谏 十七霰 十八啸 十九效 二十号 二十一个 二十二祃 二十三漾 二十四敬 二十五径 二十六宥 二十七沁 二十八勘 二十九艳 三十陷 入 声(十七韵)一屋 二沃 三觉 四质 五物 六月 七曷(he) 八黠 九屑十药 十一陌 十二锡 十三职 十四缉 十五合 十六叶 十七洽说明:(一)在韵书里平声分为上平声、下平声,这是因为平声字多,故分为上下两卷,无其他含义.(二)韵部表示韵母的分类(种类),把同韵母的字归在一起,找出其中一个字做为代表,就是所谓的韵部,如“一东”、“二冬”等等.“平水韵”在金、元以后的知识界,影响很大,直到今天写近体诗有时还要按照“平水韵”用韵.至于某一韵部中有哪些常用字,可参考后面的附录《古诗韵常用字简表》.诗韵有宽有窄,韵部里同韵字数量多的是宽韵,使用时有更多选择的余地,用韵方便.字数少的叫窄韵,也叫险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