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年级上古诗两首

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这首诗写于孝宗乾道三年(1167),时作者已退居山阴。

乾道二年,陆游因为曾经积极支持张浚北伐,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被罢免了隆兴(今江西南昌)通判之职,回到了故乡山阴,居住于三山镜湖。《宋史·本传》称:“言者论游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免归。”

《游山西村》就是陆游回乡后不久写成的。诗的题目“游山西村”标明这是一首记游诗。

“游”,游玩,观赏,游览。“山西村”,似不是确指一村。

今浙江绍兴鉴湖附近有“山西村”,但诗中有“又一村”,可知在这首诗中并非一村专名,作“山西旁的村庄”解或更为稳妥贴切,不必拘泥。这是一首七绝。

首联“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以议论开头,点明这次出游的时令,并在议论中写出了游山西村受到朝气热情接待。“莫笑”,不要讥笑。

“农家”,农村的人家。指农民百姓。

“腊酒浑”,腊月里所酿造的酒称为腊酒。浑,指浑浊,说明酒的质量差、时间短。

酒以清者为贵,放置的时间愈久愈好。“丰年”,丰收年景,指年成好的时候。

“足鸡豚”,“鸡豚足”的倒置。足,多。

豚,猪,代肉。这里是说菜饭丰盛。

首联两句是用倒插笔的方法,先写了山村人们的热情好客。诗人一路游赏,来到村中,受到人们的热情款待。

他们拿出了自己酿造的腊酒,杀了自己喂养的鸡、猪,款留诗人,共话乡情。尽管腊酒浑浊,可是他们的真诚和友好,却使诗人十分感动:只要条件许可,他们就会尽最大的努力来招待客人。

“丰年”使他们有了招待客人的基础诗人起笔便写山村人们的好客是有深意的。作者通过农家的热情好客,写出了山村人们的淳朴善良的美德,这与官场险恶,恰成鲜明的对比,诗人不能不深有感触,故于首联突出地描写了农村的人情。

这是诗人游山西村感受最深、印象最深的,所以放在开头来写,表现了作者对这种诚挚淳朴习俗的热爱。在结构上,则为尾联的收束作了铺垫。

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叙述出游过程中见到的景色和当时的感受。

“山重水复”,山峦重迭,水流繁多。这是途中的景色,诗人以素描的手法,紧紧抓住“山”、“水”的不同特点,勾勒其形象。

“柳暗花明”,着眼于树木,突出其色彩,柳色深绿,故曰“暗”;花光红艳,故曰“明”。这两句写路上的风光。

在去西山村的路上,诗人走过一层一层的山峦,涉过一道一道的水流,心中正在疑惑前面是否有路可走,抬头一望,一个被柳荫花树所笼罩的村庄忽然出现在眼前,使诗人又惊又喜。此联是传诵千古的名句。

作者不仅以极其凝炼的语言描绘了山中清新秀丽的图画,而且还带有耐人寻味的理趣,以至千百年来,或借以描绘陷入困境、忽又绝处逢生的情景,或用来形容文艺作品的情节出人意料,引人入胜,或用来说明从一个优美的风景区进入到另一个优美的风景区,甚至有人用来比喻生活道路上的转折点。凡此种种,都说明了这两句在思想内容上的容量是极大、极深,也极含蓄。

在形式上,这两句对仗工稳,“山重水复”对“柳暗花明”,“无路”对“一村”。“疑”与“又”两个字用得最妙,不“疑”,便显示不出后面的惊喜,无“又”则不能充分表达出欣喜的程度,“疑”与“又”相互配合,使内容的内在联系更加密切。

那村中情景又是如何呢?颈联两句“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写的就是诗人在村中看到的情景。“箫鼓追随”,即“追随箫鼓”的倒装。

箫和鼓都是吹打乐器,此代指乐队。人们追随着祭神的乐队往前走。

“春社”,在古代,人们把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作为祭祀土地神,以乞求保佑丰收的日子,这一天称为“春社日”。据《荆楚岁时记》说:“社日,四邻并结综社牲醪,为屋于树下,先祭神,然后飨其胙。”

这里的“春社”,是指祭神的地方。“简朴”简单朴素。

“古风”,古代淳朴的风气。 颈联描写了诗人在村内看到的情景。

人们围绕跟随着吹箫打鼓的乐队,向祭祀土地神的地方走去,他们的衣着简单朴素,表现出一种淳厚的气质,依然保留着古代人俭朴的作风。出句通过描写热烈的场面,反映了山村人们的习俗;对句通过人们的衣着,表现山村人们的朴实。

从而流露了作者对山村人们生活习俗的热爱。这种感情,使诗人主动缩短了自己同村民之间的距离,而决心把他们当作自己的知已,而在尾联表达了自己的愿望。

“从今若许闲乘日,拄杖无时夜叩门。”这个尾联是诗人内心活动的展现。

“若许”,如果允许。此指朝廷允许。

“闲乘月”,是说空闲的时候趁着月色拜访。“无时”,不论什么时候,随时。

“叩门”,敲门。 诗人想,从今以后,如果能够在家闲居,我将趁着明月之夜出游,那时我将用拄着的手杖敲门,到农民家作客,与人们共话家常。

这两句写了出游的感触,总结了全篇,照应了首联。这首七律记述了诗人出游的经过,描写了秀丽的乡村风光和农村节日的热闹景象,赞扬了农民的好客和淳朴,反映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这首诗在艺术上也很有特色。

2.四年级上册必备古诗20首

1.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 塞上听吹笛

3. 凉州词(其一)(黄河远上白云间那首)

4. 从军行(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那首)

5. 山居秋暝

6. 过故人庄

7. 春 望

8. 春夜喜雨

9.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0. 乌衣巷

11. 石头城

12. 忆江南词三首

13. 夜雨寄北

14. 清 明

15. 题李凝幽居

16. 游子吟

17. 登飞来峰

18. 夏日追凉

19. 雪 梅

20. 山中杂诗

21. 游园不值

22. 别董大(其一)(千里黄云白日曛那首)

23. 天净沙.秋思(元代 马致远那首)

24. 清平乐(yuè)·村居

25. 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的 种豆南山下那首)

26. 逢入京使

27. 马 诗(大漠沙如雪那首)

28. 赠花卿

29. 浪淘沙(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那首)

30. 秋 夕

31. 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那首)

32. 石灰吟

这是我儿子上四年级时候老师给抄的。还有下学期的,如果你要,单发消息就可以。

3.小学四年级上下册中的古诗,诗句课文中的,包括诗人

四年级上册5古诗两首 题西林壁 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游山西村 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0古诗两首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语文园地五一径竹阴云满地,半帘花影月笼纱.《颐和园月波楼》树红树碧高低影,烟淡烟浓远近秋.杜光庭的《题福唐观二首》.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清朝刘凤诰咏大明湖的诗句.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苏州沧浪亭》欧阳修和苏舜钦 语文园地七有志者事竟成 南宋范晔《后汉书》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唐 韩愈的《进学解》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东晋陶渊明的《杂诗》 四年级下册1古诗三首独坐敬亭山 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望 洞 庭 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忆 江 南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23古诗三首 乡村四月 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渔歌子 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语不须归.。

4.四年级上册古诗25首

【四年级上册】

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语文园地五

一径竹阴云满地,半帘花影月笼纱。《颐和园月波楼》

树红树碧高低影,烟淡烟浓远近秋。杜光庭的《题福唐观二首》。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清朝刘凤诰咏大明湖的句。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苏州沧浪亭》欧阳修和苏舜钦

语文园地七

有志者事竟成 南宋范晔《后汉书》

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唐 韩愈的《进学解》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东晋陶渊明的《杂诗》

5.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4首古诗有哪些

1——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2——游山西村 南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 拄杖无时夜叩门。

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4——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wèi)城朝(zhāo)雨浥(yì)轻尘,

客舍(shè)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6.小学四年级上册的古诗大全

【四年级上册】

《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一径竹阴云满地,半帘花影月笼纱。《颐和园月波楼》

树红树碧高低影,烟淡烟浓远近秋。杜光庭的《题福唐观二首》。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清朝刘凤诰咏大明湖的句。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苏州沧浪亭》欧阳修和苏舜钦

有志者事竟成 南宋范晔《后汉书》

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唐 韩愈的《进学解》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东晋陶渊明的《杂诗》

7.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的意思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着天边奔流。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盖有青瓦的旅舍映衬柳树的枝叶显得格外新鲜。

我真诚地劝你再干一杯,西出阳关后就再也没有原来知心的朋友。

是这个吗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