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诗句

再简吴式贤 年代:【宋】 作者:【方回】 郊居纵复远康庄,如许诗名许遁藏.有客远来朝识面,不吾遐弃例登堂.眼高心远乾坤窄,树密泉深上下凉.谁与图成后三笑,陶巾底用间缁黄.游白石岩 年代:【宋】 作者:【楼钥】 我游仙都观独峰,辙迹虽在车不通.鼎湖望极几怊怅,怅无羽翮凌天风.兹来乐成望白石,玉甑突兀摩苍穹.人言真人老聘裔,凿开洞府遗仙踪.无人共登青云梯,跻攀伴我惟枯筇.萦回约略三十里,踏遍万叠高巃嵸.断崖泠泠落残雨,双石凛凛亭孤松.却从山椒下谷口,石栏屈曲遮碧棕.颇疑山高气凝凛,古来积雪今未融.是谁玉斧妙鑴斲,仙洞双辟惊神工.岩深白日尚幽閟,别有石窍开天聪.传闻峰头贮清泚,苔罅涓滴声冬珑.奋身更与上虚阁,海山错立烟蒙蒙.脚底千山行伏龙,手挥五弦俯冥鸿.霜林摇落当玄冬,长啸一览万象空.解衣寄宿旦过寮,魂梦亦堕冰壶中.晓看日出沧海东,蜡炬百万烧天红.眼高不数雁荡雄,行田下笑康乐公.未能辟谷追仙翁,颇亦有意栖琳宫.三山不觉去人远,安期羡门宜相从.骖鸾驾鹤太多事,但欲御气游无穷.陪山泉登芝山和文正公旧韵 年代:【宋】 作者:【释道璨】 培塿视崔巍,眼高如许哉.举头天在上,四面景皆来.渐老成多病,看山又一回.尽供诗世界,霁色为君开.辞东庙途中作 年代:【宋】 作者:【曾丰】 海近微茫白,山穷次第平.固然天远大,加以眼高明.草木惊秋意,松先挠客情.西风莫相恼,归计此回成.书丹元子所示李太白真 年代:【宋】 作者:【苏轼】 天人几何同一沤,谪仙非谪乃其游,麾斥八极隘九州.化为两鸟鸣相酬,一鸣一止三千秋.开元有道为少留,縻之不可矧肯求.西望太白横峨岷,眼高四海空无人.大儿汾阳中令君,小儿天台坐忘真.生年不知高将军,手污吾足乃敢瞋.作诗一笑君应闻.东阳郭希吕山园十咏·壶天阁 年代:【宋】 作者:【陈傅良】 凭栏时独立,万象皆见前.若非着眼高,亦是天一偏.马息山 年代:【宋】 作者:【陈造】 猿蹊鸟道且攀隮,暝霭顽苍只尺迷.狠石忽开防地裂,屯云不散讶天低.眼高欲了三千界,梦断犹惊七百梯.回望故山真可指,杜鹃肠断为谁啼.庐山 年代:【宋】 作者:【戴复古】 乘鸾不见李腾空,试与寻真访故宫.黄叶堆边觅行路,紫烟深处望仙踪.眼高天近千山上,身共云栖一壑中.九叠屏风三叠水,更无诗句可形容.。

2.【“站得高看得远”的诗句有哪些

张说 【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黄花宜泛酒,青岳好登高.稽首明廷内,心为天下劳.孟浩然 【寻菊花潭主人不遇】 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主人登高去,鸡犬空在家.李白 【九月十日即事】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岑参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时未收长安)】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崔涂 【送友人】 登高迎送远,春恨并依依.不得沧洲信,空看白鹤归.申欢 【兜玄国怀归诗】 风软景和煦,异香馥林塘.登高一长望,信美非吾乡.李贺 【句】 倚剑登高台,悠悠送春目.(以上并见《海录碎事》.) 张谔 【九日宴】 秋叶风吹黄飒飒,晴云日照白鳞鳞.归来得问茱萸女,今日登高醉几人.崔国辅 【九日】 江边枫落菊花黄,少长登高一望乡.九日陶家虽载酒,三年楚客已沾裳.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年十七)】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缙 【九日作】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李嘉佑 【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 欲强登高无力去,篱边黄菊为谁开.共知不是浔阳郡,那得王弘送酒来.皇甫冉 【登山歌】 青山前,青山后,登高望两处,两处今何有.烟景满川原,离人堪白首.王之涣 【九日送别】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秦系 【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 欲强登高无力也,篱边黄菊为谁开.共知不是浔阳郡,那得王弘送酒来.戴叔伦 【湘川野望】 怀王独与佞人谋,闻道忠臣入乱流.今日登高望不见,楚云湘水各悠悠.朱放 【九日与杨凝、崔淑期登江上山会有故不得往因赠之】 欲从携手登高去,一到门前意已无.那得更将头上发,学他年少插茱萸.武元衡 【登阖闾古城】 登高望远自伤情,柳发花开映古城.全盛已随流水去,黄鹂空啭旧春声.武元衡 【塞上春怀】 东风河外五城喧,南客征袍满泪痕.愁至独登高处望,蔼然云树重伤魂.郑絪 【九日登高怀邵二】 簪茱泛菊俯平阡,饮过三杯却惘然.十岁此辰同醉友,登高各处已三年.羊士谔 【寄裴校书】 登高何处见琼枝,白露黄花自绕篱.惟有楼中好山色,稻畦残水入秋池.欧阳詹 【九日广陵登高怀邵二先辈】 簪萸泛菊俯平阡,饮过三杯却惘然.十岁此辰同醉友,登高各处已三年.白居易 【九日寄行简】 摘得菊花携得酒,绕村骑马思悠悠.下邽田地平如掌,何处登高望梓州.白居易 【三月三日登庾楼寄庾三十二】 三日欢游辞曲水,二年愁卧在长沙.每登高处长相忆,何况兹楼属庾家.司空图 【重阳阻雨】 重阳阻雨独衔杯,移得山家菊未开.犹胜登高闲望断,孤烟残照马嘶回.司空图 【九月八日】 已是人间寂寞花,解怜寂寞傍贫家.老来不得登高看,更甚残春惜岁华.司空图 【白菊三首】 登高可羡少年场,白菊堆边鬓似霜.益算更希沾上药,今朝第七十重阳.孙逖 【奉和登会昌山应制】 岩磴列云旗,吾君访道时.乾行万物睹,日驭六龙迟.望远回天顾,登高动睿词.愿因山作寿,长保会昌期.高适 【宋中十首】 登高临旧国,怀古对穷秋.落日鸿雁度,寒城砧杵愁.昔贤不复有,行矣莫淹留.张琰 【春词二首】 垂柳鸣黄鹂,关关若求友.春情不可耐,愁杀闺中妇.日暮登高楼,谁怜小垂手.。

3.什么诗句告诉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1、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原诗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译文 我本是像那个接舆楚狂人,高声唱着凤歌去嘲笑孔丘。手里拿一根镶绿玉的棍杖,大清早辞别著名的黄鹤楼。

攀登五岳寻仙道不畏路远,这一生就喜欢踏上名山游。秀美的庐山挺拔在南斗旁,九叠云屏像锦绣云霞铺张,湖光山影相互映照泛青光。

金阙岩前双峰矗立入云端,三叠泉如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峰瀑布与它遥遥相望,重崖叠嶂耸云霄莽莽苍苍。

翠云红霞与朝阳相互辉映,鸟儿也飞不过吴天广又长。登高远望天地间壮观景象,大江悠悠东流去永不回还。

天上万里黄云变动着风色,江流波涛九道如雪山奔淌。我喜欢为雄伟的庐山歌唱,这兴致因庐山风光而滋长。

闲时观看石镜使心神清净,谢灵运足迹早被青苔掩藏。我要早服仙丹去掉尘世情,修炼三丹和积学道已初成。

远远望见仙人正在彩云里,手里捧着芙蓉花朝拜玉京。早已约好神仙在九天会面,希望迎接你一同邀游太清。

2、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出自先秦荀子的《劝学》原文节选 《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译文 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

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变得洪亮,可是听的人在远处也能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

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有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出自唐代杜甫的《望岳》原诗 《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 五岳之首泰山的景象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没有尽头。大自然把神奇秀丽的景象全都汇聚其中,南山北山阴阳分解,晨昏不同。

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一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显得渺小的群山。

4、晴明试登陟,目极无端倪。 出自唐代孟浩然的《登望楚山最高顶》原诗 《登望楚山最高顶》山水观形胜,襄阳美会稽。

最高唯望楚,曾未一攀跻。 石壁疑削成,众山比全低。

晴明试登陟,目极无端倪。 云梦掌中小,武陵花处迷。

暝还归骑下,萝月映深溪。译文 观山水重在形势之胜,襄阳之美超过会稽。

只有最高的望楚山,先前从未来攀陟。石崖峭壁疑是刀削而成,众山同它相比全都太低。

晴朗的日子一经登上峰顶,极目远眺果然无边无际。云梦泽只有手掌一样窄小,武陵源在繁花掩映中扑朔迷离。

黄昏后骑马下山归来,透过藤萝明月映在深溪里。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出自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原诗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 夕阳依傍着山峦渐渐下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4.只有长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

登鹳雀楼①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②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释】

①鹳(guàn)雀楼:在今山西省永济县城西,楼有三层。这里是唐代著名的登高望远的游览胜地。后来鹳雀楼被河水冲没。

②依:傍着,挨着。尽:完。这里是落下去的意思。

③入海流:流入海中,流进东海。

④欲:想要,希望。穷:尽,穷尽。目:目光,视线。

⑤更上:再上。

【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登上鹤雀楼时看到的风光景物,也写出了诗人当时所产生的感受。诗的大意说:太阳依傍着西山缓缓地落了下去,奔腾不息的黄河昼夜不停地向着东海滚滚流去,要想极目远眺,看到千里之外的远景,就要站得更高,再登上一层楼去。

诗以形象的、概括力极强的语言,写出了只有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的生活体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富有哲理性,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