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雨过山村的古诗译文

译文

雨中传来鸡鸣,山村里依稀一两户人家。村路竹溪之上,一条板桥斜横。婆媳相唤。一起去选蚕种。只有那栀子花开,独自摇曳庭院中。

《雨过山村》

雨里鸡鸣一两家,

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

闲着中庭栀子花。

《雨过山村》是由唐代诗人王建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通过对景物的描来表达山村的静谧。第三句写妇女冒雨浴蚕,表现农家之忙。第四句通过对花的“闲”来反衬当地人的忙。全诗描绘了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村农忙图景。

2.古诗《雨过山村》的内容翻译

1. 雨中传来鸡鸣,山村里依稀一两户人家。

2. 村路竹溪之上,一条板桥斜横。

3. 婆媳相唤,一起去选蚕种。

4. 只有那栀子花开,独自摇曳庭院中。

【鉴赏】

1. 这首山水田园诗,富有诗情画意,又充满劳动生活的气息,颇值得称道。

2. “雨里鸡鸣一两家”。诗的开头就大有山村风味。这首先与“鸡鸣”有关,“鸡鸣桑树颠”乃村居特征之一。在雨天,晦明交替似的天色,会诱得“鸡鸣不已”。但倘若是平原大坝,村落一般不会很小,一鸡打鸣会引来群鸡合唱。山村就不同了,地形使得居民点分散,即使成村,人户也不会多。“鸡鸣一两家”,恰好写出山村的特殊风味。

3. “竹溪村路板桥斜”。如果说首句已显出山村之“幽”,那么,次句就由曲径通幽的过程描写,显出山居的“深”来,并让读者随诗句的向导,体验了山行的趣味。在霏霏小雨中沿着斗折蛇行的小路一边走,一边听那萧萧竹韵,潺潺溪声,该有多称心。不觉来到一座小桥跟前。这是木板搭成的“板桥”。山民尚简,溪沟不大,原不必张扬,而从美的角度看,这一座板桥设在竹溪村路间,这竹溪村路配上一座板桥,却是天然和谐的景致。

4. “雨过山村”四字,至此全都有了。诗人转而写到农事:“妇姑相唤浴蚕去”。“浴蚕”,指古时用盐水选蚕种。据《周礼》“禁原蚕”注引《蚕书》:“蚕为龙精,月值大火(二月)则浴其种。”于此可见这是在仲春时分。在这淳朴的山村里,妇姑相唤而行,显得多么亲切,作为同一家庭的成员,关系多么和睦,她们彼此招呼,似乎不肯落在他家之后。“相唤浴蚕”的时节,也必有“相唤牛耕”之事,只举一端,不难概见其余。那优美的雨景中添一对“妇姑”,似比着一双兄弟更有诗意。

5. 田家少闲月,冒雨浴蚕,就把倍忙时节的农家气氛表现得更加够味。但诗人存心要锦上添花,挥洒妙笔写下最后一句:“闲着中庭栀子花”。事实上就是没有一个人“闲着”,但他偏不正面说,却要从背面、侧面落笔。用“闲”衬忙,兴味尤饶。一位西方诗评家说,徒手从金字塔上挖下一块石头,并不比从杰作中抽换某个单词更困难。这里的“闲”,正是这样的字,它不仅是全句也是全篇之“眼”,一经安放就断不可移易。同时诗人做入“栀子花”,又丰富了诗意。雨浥栀子冉冉香,意象够美的。此外,须知此花一名“同心花”,诗中向来用作爱之象征,故少女少妇很喜采撷这种素色的花朵。此诗写栀子花无人采,主要在于表明春深农忙,似无关“同心”之意。但这恰从另一面说明,农忙时节没有谈情说爱的“闲”功夫,所以那花的这层意义便给忘记了。这含蓄不发的结尾,实在妙机横溢,摇曳生姿。

6. 全诗处处扣住山村特色,融入劳动生活情事,从景写到人,从人写到境,运用新鲜活泼的语言,新鲜生动的意象,传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可谓“心思之巧,辞句之秀,最易启人聪颖”(《唐诗别裁》卷八评张王乐府语)了。

3.雨过山村诗意

雨过山村诗意:雨中有一两户人家传来鸡鸣,小溪两边长满翠竹,乡村的小路越过小溪,木板桥歪歪斜斜.村里的嫂嫂和小姑相互呼唤去清洗蚕子,庭院里的栀子花因农忙而无人欣赏.诗的前两句写雨中几声鸡鸣,一两家农舍;修竹、清溪、村路、板桥,淡淡几笔,便勾画出一幅优美静谧的山村风景.第三句转而写农事,“妇姑相唤”,透着亲切,可以想见家庭邻里关系的和睦;夏日雨中,仍要“浴蚕去”,则可知农事的繁忙.妇姑浴蚕去了,雨中的山村,唯有栀子花悠然无事地独自“闲”在庭院里.一个“闲”字,烘托出庭院中一片幽静气氛.全诗处处扣住山村景象,从景写到人,从人写到境;农事的繁忙,山村的神韵,皆蕴于一个“闲”字之中.它是全篇之“眼”,着此一字而境界全出.作者写雨过山村所见情景,富有诗情画意,又充满劳动生活的气息,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雨过山村(唐·王建)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4.【求《雨过山村》(古诗)的一些问题雨过山村唐·王建雨里鸡鸣一

1.现代文:潇潇雨中,不见村落,先闻鸡鸣。

随鸡鸣而抬头望去,只见一两户人家掩映在茂林修竹之中。潺潺的小溪,夹岸都是翠竹,窄窄板桥连着一线山路。

只听见姑嫂互相招呼:“咱们浴蚕去呀。”正是农忙时节,即使是阴雨天,也没有闲人。

唯有小院当中立着一树栀子花,雪白雪白的,沐浴在蒙蒙细雨里,显得那样清闲,寂静。2.“雨里鸡鸣一两家”。

在雨天,晦明交替似的天色,会诱得“鸡鸣不已”。但倘若是平原大坝,村落一般不会很小,一鸡打鸣会引来群鸡合唱。

山村就不同了,地形使得居民点分散,即使成村,人户也不会多。“鸡鸣一两家”,恰好写出山村的特殊风味。

细雨迷蒙中,诗人在淅淅沥沥的小雨陪伴下,于深山野岭中独自行路。忽听前面传来几声鸡鸣,只见几只昂首挺胸的大公鸡正在四处觅食,啊,有人家了!3.正在农忙时节,男人们自不必说,就连女主人也顾不上欣赏栀子花,更想不起掐一朵插在鬓角上了。

这洁白芳香的栀子花,只好在静悄悄、空落落的院子里“孤芳自赏”。诗人写农忙,不从正面说,却要从背面、侧面落笔。

用“闲”衬忙,兴味尤饶。

5.雨过山村的诗意

雨里鸡鸣一两家,——下雨天里有一两家的鸡在叫,

竹溪村路板桥斜。——竹林里小溪潺潺,木板桥歪歪斜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姑嫂相互叫着去浴蚕,

闲着中庭栀子花。——院子里的栀子花正在开放却没有人看。

这首山水田园诗,富有诗情画意。全诗既处处紧扣了山村特色,充满了劳动生活的气息。此诗写栀子花无人采,主要在于表明春深农忙,同时说明农忙时节没有谈情说爱的“闲功夫”;作者用“闲着中庭栀子花”表明没有一个人闲着,系从侧面落笔,用“闲”衬“忙”,兴味尤饶,可见此“闲”字“断不可轻易”。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