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白送别王昌龄的诗句】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树上杨花落尽,杜鹃在不停地啼叫, 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那里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 让我把对你的忧愁与思念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 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这首七绝,是李白写给他的好友王昌龄的,题为《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今贵州省锦屏县隆里乡)尉(古人尚右,故称贬官为左迁),是因为“不护细行”,也就是说,他的得罪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在《芙蓉楼送辛渐》中,王昌龄也对他的好友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即沿用鲍照《白头吟》中“清如玉壶冰”的比喻,来表明自己的纯洁无辜. 李白在听到他不幸的遭遇以后,写了这一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道寄给他,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这是一首短短四句的抒情短章,感情的分量却相当沉重.它一开头便择取两种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杨花即柳絮.子规是杜鹃鸟的别名,相传这种鸟是蜀王杜宇的精魂所化,鸣声异常凄切动人.龙标在这里指王昌龄,以官名作为称呼是唐以来文人中的一种风气.五溪为湘黔交界处的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在唐代,这一带还被看作荒僻边远的不毛之地,也正是王昌龄要去的贬所.读了这两句诗,人们不难想象出:寄游在外的诗人,时当南国的暮春三月,眼前是纷纷飘坠的柳絮,耳边是声声子规鸟儿的悲啼,此情此景,已足以使人心生悲凉,更何况又传来远方老友的不幸遭贬的讯息,又怎让人不为友人担心、忧愁?。
2.王昌龄的诗《出塞》中互文的句子是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明月属秦,关属汉,诗中互文.互文是两个词(比方“秦汉”)本来要合在一起说的,如“秦汉时明月秦汉时关”,可是为了音节和字数的限制,要省去一个,于是前面省去个“汉”字,后面省去个“秦”字,解释时要把两个词合起来讲.如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是诗中的一种特殊结构,实际是说,月是古时的月,关是古时的关,用秦汉指古,即秦汉时明月秦汉时关,是互文见义.诗中有此用法.如《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说牵牛星遥远,织女星明亮,也是互文,即迢迢皎皎牵牛星,皎皎迢迢河汉女.再像《木兰辞》:“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扑朔状跳跃,迷离状眼睛眨动,也是互文,即雄兔脚扑朔眼迷离,雌兔眼迷离脚扑朔,所以两兔在地上跑时,很难分别谁雌谁雄.不光诗里有互文,文中也有互文.像《文心雕龙·神思》:“子建援牍(拿起纸)如口诵,仲宣举笔似宿构.”曹植拿起纸来写像口里念熟似的,王粲拿起笔来写像早已做好似的.光拿纸或光拿笔都不能写作,所以这里实际是“子建援牍举笔”,“仲宣举笔援牍”,也是互文.互体是上文的话里含有下文说出的词在内,下文的话里含有上文说出的词在内.杜甫《狂夫》诗:“风含翠筱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一句写微风中的绿竹,一句写细雨中的红荷花,句里点明风和雨.说风的句里也含有雨意,在细雨中绿竹更显得洁净美好,所以说“娟娟净”.说雨的句里含有风意,所以闻到红荷花的冉冉香气.杨万里的诗:“绿光风动麦,白碎日翻池.”一句说风中的麦子在摇动,一句说日光照在池子的水波上.说风的句里也含有日光,所以说“绿光”;说日光的句里也有风,所以水上有波浪把日光翻动捣碎.江浩然《杜诗集说》引罗大经话,说道:“但杜本无心,杨则有意矣.”互文和互体相类似而稍有不同.互体的句子,不知道它是互体同样可以解释,如说风中翠竹美好洁净.互文的句子,不知道它是互文有时就不好解释,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为什么明月属秦关属汉,不好讲.“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既然雄兔和雌兔这样不同,那末只要看它们的脚和眼就可分出雌雄来,为什么说分不出雌雄呢?不作互文,就不好讲了.。
3.王昌龄的诗有哪些
「王昌龄」诗词全集(210首)1、《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2、《出塞》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3、《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4、《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5、《从军行》大将军出战,白日暗榆关。三面黄金甲,单于破胆还。
6、《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7、《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8、《闺怨》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9、《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10、《塞下曲·饮马渡秋水》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11、《长歌行》旷野饶悲风,飕飕黄蒿草。系马停白杨,谁知我怀抱。
所是同袍者,相逢尽衰老。况登汉家陵,南望长安。
12、《送柴侍御》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13、《送柴侍御》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14、《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15、《送别》春江愁送君,蕙草生氤氲。
醉后不能语,乡山雨纷纷。16、《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17、《塞上曲》秋风夜渡河,吹却雁门桑。
遥见胡地猎,鞲马宿严霜。五道分兵去,孤军百战场。
功多翻下狱,士卒但心伤。18、《塞上曲》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19、《行路难·双丝作绠系银瓶》双丝作绠系银瓶,百尺寒泉辘轳上。
悬丝一绝不可望,似妾倾心在君掌。人生意气好弃捐,只重狂花不重贤。
宴罢。20、《青楼曲二首》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
楼头小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驰道杨花满御沟,红妆漫绾上青楼。
金章。21、《青楼曲二首》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
楼头小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 驰道杨花满御沟,红妆缦绾上青楼。
22、《从军行七首》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23、《听流人水调子》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24、《西宫春怨》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
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25、《长信怨》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26、《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高殿秋砧响夜阑,霜深犹忆御衣寒。
银灯。27、《古意》桃花四面发,桃叶一枝开。
欲暮黄鹂啭,伤心玉镜台。清筝向明月,半夜春风来。
28、《秋思》阏氏黄叶落,妾望自登台。月出碧云断,单于秋色来。
胡兵沙塞合,汉使玉关回。征客无归日,空悲蕙草摧。
[一。29、《杂兴》握中铜匕首,粉锉楚山铁。
义士频报雠,杀人不曾缺。 可悲燕丹事,终被狼虎灭。
一举无两全,。30、《春宫怨》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31、《春怨》音书杜绝白狼西,桃李无颜黄鸟啼。
寒雁春深归去尽,出门肠断草萋萋。32、《放歌行》南渡洛阳津,西望十二楼。
明堂坐天子,月朔朝诸侯。清乐动千门,皇风被九州。
庆云从东来,泱漭抱日流。升平。
33、《箜篌引》卢溪郡南夜泊舟,夜闻两岸羌戎讴。其时月黑猿啾啾,微雨沾衣令人愁。
有一迁客登高楼,不言不寐弹箜篌。弹作。
34、《采莲曲二首》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
35、《箜篌引》卢溪郡南夜泊舟,夜闻两岸羌戎讴,其时月黑猿啾啾。微雨沾衣令人愁,有一迁客登高楼,不言不寐弹箜篌。
弹作。36、《代扶风主人答》杀气凝不流,风悲日彩寒。
浮埃起四远,游子弥不欢。依然宿扶风,沽酒聊自宽。
寸心亦未理,长铗谁能弹。主人。
37、《秋兴》日暮西北堂,凉风洗修木。 著书在南窗,门馆常肃肃。
苔草延古意,视听转幽独。 或问余所营,。
38、《咏史》荷畚至洛阳,杖策游北门。天下尽兵甲,豺狼满中原。
明夷方遘患,顾我徒崩奔。自惭菲薄才,误蒙国士恩。
位重。39、《录自《文镜秘府论》》与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
《寄欢州》得罪由己招,本性易然诺。《见谴至伊水》黄叶乱秋雨,空斋愁暮心。
《客。40、《郑县宿陶太公馆中赠冯六元二》儒有轻王侯,脱略当事务。
本家蓝田下,非为渔弋故。无何困躬耕,且欲驰永路。
幽居与君近,出谷同所骛。昨日。
4.从军行作者王昌龄作诗背景
王昌龄简介: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而立,始中进士。
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
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
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
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集六卷,今编诗四卷。
作诗背景:唐高宗调露、永隆年间(679──681),吐蕃、突厥曾多次侵扰甘肃一带,唐礼部尚书裴行俭奉命出师征讨。王昌龄的《从军行》组诗就是描写其间边塞战士的。
诗词是采用乐府旧题写的边塞诗,共有七首。全诗写士子从戎,征战边庭的过程和心情,从而表达了国家有事,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