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秋风的诗句有哪些
虞美人
北宋 晏几道
秋风不似春风好,一夜金英老。
更谁来凭曲阑干,
惟有雁边斜月、照关山。
双星旧约年年在,笑尽人情改。
有期无定是无期,
说与小云新恨、也低眉。
年代:唐
作者:杨凭
作品:雨中怨秋
辞家远客怆秋风,千里寒云与断蓬。
日暮隔山投古寺,钟声何处雨蒙蒙。
年代:唐
作者:温庭筠
作品:玉蝴蝶
秋风凄切伤离,
行客未归时。
塞外草先衰,
江南雁到迟。
芙蓉凋嫩脸,
杨柳堕新眉。
摇落使人悲,
断肠谁得知。
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作品:院中晚晴怀西郭茅舍
幕府秋风日夜清,澹云疏雨过高城。叶心朱实看时落,
阶面青苔先自生。复有楼台衔暮景,不劳钟鼓报新晴。
浣花溪里花饶笑,肯信吾兼吏隐名
年代:唐
作者:李百药
作品:杂曲歌辞·妾薄命
团扇秋风起,长门夜月明。羞闻拊背入,恨说舞腰轻。
太常应已醉,刘君恒带酲。横陈每虚设,吉梦竟何成。
年代:唐
作者:韩偓
作品:再止庙居
去值秋风来值春,前时今日共销魂。颓垣古柏疑山观,
高柳鸣鸦似水村。菜甲未齐初出叶,树阴方合掩重门。
幽深冻馁皆推分,静者还应为讨论。
2.描写秋风的诗句有哪些
秋日凄凄,百卉具腓
秋天风凄凄,百花都凋蔽。
《诗经·小雅·四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动。木叶:枯黄的树叶。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唐·钱起《题苏公林亭》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子夜秋歌》【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关于“秋风”的诗句有哪些
1.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刘彻【秋风辞】
译文:秋风刮起,白云飞。草木枯黄雁南归。
2.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译文: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
3.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张籍【秋思】
译文: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身居洛阳城内的游子,不知家乡的亲人怎么样了;写封家书问候平安,要说的话太多了,又不知从何说起。
4. 秋风清,秋月明。——李白【秋风辞】
译文:秋风凌清,秋月明朗。
5.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译文: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6.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峨眉山月歌】
译文: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精亮月影。
7.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
宁可在枝头上怀抱着清香而死,绝不会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
8.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霜月】
译文:霜神青女和月中嫦娥不怕寒冷,在寒月冷霜中争艳斗俏,比一比冰清玉洁的美好姿容。
9.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李白【秋歌】
译文:秋风吹送捣衣声声,家家怀念戍边之人。
10.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译文: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4.有关秋风的诗句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李峤:《风》)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
4.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汉乐府?长歌行》)
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刘禹锡:《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
8.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
10.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
11.秋丛饶舍似陶家,遍饶篱边日渐斜.
(元稹)
10.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11.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苏轼:《赠刘景文》)
12.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的:《山居秋暝》)
5.有关秋风的诗句
八月奉教作
唐 李峤
春叶秋风起,苍葭晓露团。鹤鸣初警候,雁上欲凌寒。
月镜如开匣,云缨似缀冠。清尊对旻序,高宴有馀欢。
虞美人
北宋 晏几道
秋风不似春风好,一夜金英老。
更谁来凭曲阑干,
惟有雁边斜月、照关山。
双星旧约年年在,笑尽人情改。
有期无定是无期,
说与小云新恨、也低眉。
雨中怨秋
唐 杨凭
辞家远客怆秋风,千里寒云与断蓬。
日暮隔山投古寺,钟声何处雨蒙蒙。
玉蝴蝶
唐 温庭筠
秋风凄切伤离,行客未归时。
塞外草先衰,江南雁到迟。
芙蓉凋嫩脸,杨柳堕新眉。
摇落使人悲,断肠谁得知。
院中晚晴怀西郭茅舍
唐 杜甫
幕府秋风日夜清,澹云疏雨过高城。叶心朱实看时落,
阶面青苔先自生。复有楼台衔暮景,不劳钟鼓报新晴。
浣花溪里花饶笑,肯信吾兼吏隐名
杂曲歌辞·妾薄命
唐 李百药
团扇秋风起,长门夜月明。羞闻拊背入,恨说舞腰轻。
太常应已醉,刘君恒带酲。横陈每虚设,吉梦竟何成。
再止庙居
唐 韩偓
去值秋风来值春,前时今日共销魂。颓垣古柏疑山观,
高柳鸣鸦似水村。菜甲未齐初出叶,树阴方合掩重门。
幽深冻馁皆推分,静者还应为讨论。
在郡秋怀二首
唐 张九龄
秋风入前林,萧瑟鸣高枝。寂寞游子思,寤叹何人知。
宦成名不立,志存岁已驰。五十而无闻,古人深所疵。
平生去外饰,直道如不羁。未得操割效,忽复寒暑移。
物情自古然,身退毁亦随。悠悠沧江渚,望望白云涯。
露下霜且降,泽中草离披。兰艾若不分,安用馨香为。
庭芜生白露,岁候感遐心。策蹇惭远途,巢枝思故林。
小人恐致寇,终日如临深。鱼鸟好自逸,池笼安所钦。
挂冠东都门,采厥南山岑。议道诚愧昔,览分还惬今。
怃然忧成老,空尔白头吟。
浙江晚渡怀古
唐 刘沧
蝉噪秋风满古堤,荻花寒渡思萋萋。潮声归海鸟初下,
草色连江人自迷。碧落晴分平楚外,青山晚出穆陵西。
此来一见垂纶者,却忆旧居明月溪。
6.关于秋风的诗句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译文:可秋风不肯等待,自个儿先到洛阳城去了。
出自:唐代张说《蜀道后期》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译文:我客游在外,行事尽量迅速,像同时间在竞争一样,来往的行程都是预先规划好了的。可秋风不肯等待,自个儿先到洛阳城去了。
扩展资料:
这首诗是张说在校书郎任内出使西川时写的,虽只寥寥二十字,却颇能看出他写诗的技巧和才华。一个接受任务到远地办事的人,总是怀着对亲人的眷恋,一到目的地,就掐指盘算着回归的日期,这种心情是很自然的。
但张说能把这种幽隐的心情“发而为诗”,而且压缩在两句话里,却不简单。“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客心”是旅外游子之心,“争日月”,象同时间进行一场争夺战。这“争”字实在写得好,把处在这种地位的游子的心情充分表露出来了。
“来往预期程”,是申说自己所以“争日月”的缘故。公府的事都有个时间规定,那就要事先进行准备,作出计划,所以说是“预”。十个字把诗人当时面临的客观情况,心里的筹划、掂量,都写进去了,简炼明白,手法很高明。
这十个字又是下文的伏笔。本来使蜀的日程安排是十分紧凑的,然而诗人回归之心更急切,他要力争按时回洛阳。他是洛阳人,在洛阳有家,预期回归,与家人团聚。
下文忽然来个大转折:“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不料情况突变,原定秋前赶回洛阳的希望落空了。游子之心,当然怅惘。然而诗人却有意把人的感情隐去,绕开一笔,埋怨起秋风来了:这秋风呵,也是够无情的,它就不肯等我一等,径自先回洛阳城去了。
这一笔,妙在避开了率直无味的毛病,而且把人格化了的秋风形容为“无情的秋风”。这秋风先至,自然要引起许多烦恼。可以试想,秋风一至洛阳,亲人们必然要翘首企盼;而自己未能如约的苦衷就更不用说了。淡淡一笔,情致隽永深厚。
在这里,诗人到底是埋怨秋风,还是抒发心中的烦恼?诗中没有明说,颇费人寻绎,不过可以想见,诗人对于这次情况的突然变化,确实感到意外,或有点不满,不过他用的是“含蓄”的语言罢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蜀道后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