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手自笔录的词的用法和意思
亲这是我给你的解答
手自笔录;亲自用笔抄录。手:用手名词作动词。笔:用笔名词作动词。自:亲自。录:抄录。
原文翻译如下
我从小就特别爱好学习。可是家境贫寒,没办法买到书来读,只好常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自手抄,并按约定日期归还。天气特别寒冷时,砚池中的墨水冻成了坚冰,手指冻得不能屈伸,我仍不懈怠。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得以看遍许多书籍。到了成年时,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担心没有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和我一同交流探讨,曾经去往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的前辈求教。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有时遭到他的训斥,(我的)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不敢答复一句话;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
当我去求师的时候,背着书籍,拖着鞋子,在深山大谷中奔走,深冬刮着烈风,大雪有几尺深,连脚上的皮肤冻裂了都不知道。等走到旅舍,四肢冻僵了不能动弹,服侍的人拿来热水(给我)洗手暖脚,拿被子(给我)盖上,过很久才暖和过来。在旅馆里,每天只吃两顿饭,没有鲜美的食物可以享受,一起住在旅馆的同学们,都穿着华美的衣服戴着红缨和宝石装饰的帽子,腰上佩带白玉环,左边佩着刀,右边挂着香袋,闪光耀眼好像仙人。而我却穿着破棉祆旧衣衫生活在他们中间,毫无羡慕的心思。因为我心中有自己的乐趣,不感到吃穿的享受不如别人了。我求学时的勤恳艰辛情况大概就是这样吧。
如今学生们在太学中学习,朝廷每天供给膳食,父母每年都赠给冬天的皮衣和夏天的葛衣,没有冻饿的忧虑了;坐在大厦之下诵读经书,没有奔走的劳苦了;有司业和博士当他们的老师,没有询问而不告诉,求教而无所收获的了;凡是所应该具备的书籍,都集中在这里,不必再像我这样用手抄录,从别人处借来然后才能看到了。他们中如果学业有所不精通,品德有所未养成的,如果不是天赋、资质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这样专一,难道可以说是别人的过错吗!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中已学习二年了,同辈人很称赞他的德行。我到京师朝见皇帝时,马生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写了一封长信作为礼物,文辞很顺畅通达,同他论辩,言语温和而态度谦恭。他自己说少年时对于学习很用心、刻苦,这可以称作善于学习者吧!他将要回家拜见父母双亲,我特地将自己治 学的艰难告诉他。如果说我勉励同乡努力学习,则是我的志意;如果诋毁我夸耀自己遭遇之好而在同乡前骄傲,难道是了解我吗!
2.有笔字的诗句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宋 · 卢梅坡《雪梅·其一》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 唐 · 岑参《逢入京使》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 宋 · 文天祥《正气歌》
彩笔新题断肠句 —— 宋 · 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有花香、竹色赋闲情,供吟笔 —— 宋 · 吴文英《满江红·翠幕深庭》
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是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宋 ·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唐 ·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少年自负凌云笔 —— 宋 · 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彩笔昔游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 —— 唐 · 杜甫《秋兴八首》
虽投定远笔,未坐将军树 —— 唐 · 王昌龄《从军行二首》
溟濛便恨豪家惜,浓暖深为政笔驱 —— 唐 · 贯休《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 唐 · 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数枝门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笔床 —— 唐 · 岑参《山房春事二首》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 宋 · 陆游《幽居初夏》
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 宋 · 苏轼《沁园春·孤馆灯青》
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 —— 宋 · 李清照《孤雁儿·世人作梅诗》
收泪即长路,援笔从此辞 —— 魏晋 · 曹植《赠白马王彪·并序》
爱好由来下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 —— 清 · 袁枚《遣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