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桃花的诗意是什么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杏花春雨江南可谓人间仙境。然而,生长在西北的我对桃花却是情有独钟。清明前夕,乘扫墓之际,我有幸再次观赏到了故乡秦安的桃花,真是大饱眼福,让人难以忘怀。
阳春三月,桃花盛开,树树流露,朵朵争艳,那一片片粉红色的桃花,铺天盖地的将人置身于紫雾彩霞之中,令人目不暇接,漫步桃林,徜徉花海,千娇百媚的桃花熏得如痴如醉,“桃花似火人如织,万枝桃花拥烟罗”。春风轻拂,花香袭人,美不胜收。百里桃林百里红,一如故乡勤劳的人们日子红红火火。
桃花,在我国已有3000年的栽培历史,原产品种就有300多种。在汉武帝时,才由波斯、印度传遍欧洲。正因为桃花“灼灼其华”的美貌,“质本洁来还洁去”的美誉;“不敢污淖陷渠沟”的美德,而成为春天的象征。古往今来,无不被文人墨客所赞颂。“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桃花乱落如红雨”(李贺);“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种桃处处皆开花,川原远近蒸红霞”(杜甫);“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李白);“两岸桃花夹古津”、“春来遍地桃花水”(王维);“偶逢明月曜桃李”(韩愈);“青山无处避征徭,十载蘘书到处桃”(王仲深);“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王维);“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宋之问);“桃李无言花自红”(欧阳修);“千树桃花人面红”(陆游);“展匀芳草茸茸绿,湿透夭桃薄薄红”(朱淑贞);“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野桃含花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这些都是咏桃的佳句,语言清丽,构思精巧,体物入微,刻画得入木三分,咏诵这些动人的诗句,自能体会到一份妙不可言的韵味和意境。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更是一篇咏桃的传世之作。诗人借秦人“忽逢桃花林”,给人描绘了一个风景如画的世外桃源。西晋诗人潘岳,在做河阳县令时,遍栽桃李,留下“河阳满县花”美谈于后世。白居易曾在观赏桃花时,看见桃花一片灿若红云,文思如潮,咏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西安城南桃溪堡,距离杜曲镇一公里,自古产桃闻名,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更是脍炙人口,成为千古绝唱。诗圣杜甫,在成都百花潭筑草堂时,就亲栽桃树“一百棵”。他的《题都桃诗》一诗,不仅叙说了桃树的经济价值“高秋总馈贫人食”,还有观赏价值“来岁还舒满眼花”。清谭嗣同有“四望桃花红满谷,不当仍问武陵源”的诗句,则表达了他的积极进取精神,后人为他的崇高思想所崇拜。
“杏花宜在山坞赏,桃花应在水边看。”杭州西湖桃花早在唐朝就闻名遐迩。如今西子湖畔的桃花,几乎都是碧桃,素有“桃花中皇后”之美誉,使人想起唐诗“红雨湿衣看不出,闲花落地听无声”的佳句来,如果在苏堤、白堤上观赏桃花,更是“水底红云迷醉眼,樽前降雪点春衣”的飘飘欲仙之感。“红桃绿柳垂向檐,碧石青苔满树荫。”享有“中国第一桃园”美称的上海南汇县的桃林,扑入脸帘的是百里桃花争奇斗艳,远望绯红一片,近瞧红霞万朵,云蒸霞蔚,明艳芳菲。值得一提的是兰州安宁的桃花,娇美艳丽,十里桃花十里香,千树绛红,万枝姘喧,休憩观赏桃花,使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诗如桃花,桃花如诗,诗意桃花在给人们展现百般娇媚,万紫千红的同时不也正象征着我们高速发展蒸蒸日上的铁路事业么?
2.桃花的古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桃花细逐杨花落, 黄鸟时兼白鸟飞。 (杜甫《曲江对酒》)
草色青青柳色黄, 桃花历乱李花香。 (贾至《春思》)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
桃花尽日随流水, 洞在清溪何处边? (张旭《桃花溪》)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王维《田园》)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
桃花流水窅(yǎo)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李白《山中问答》)
凡桃俗李争芬芳,只有老梅心自常。(明·王冕《题墨梅图》)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 崔护
小桃西望那人家,出树香梢几树花。只恐东风能作恶,乱红如雨坠窗纱.
——宋.刘敞:《桃花》
二月春归风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残红尚有三千树,不及初开一朵鲜。
——清.袁枚:《题桃树》
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何当结作千年实,将示人间造化工。
——唐.吴融:《桃花》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立徐步立芳洲。癫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唐.杜甫:《绝句漫兴》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宋. 谢枋:《庆全庵桃花》
桃源只在镜湖中,影落清波十里红。自别西川海棠后,初将烂醉答春风。
——宋. 陆游:《泛舟观桃花》
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
——唐. 元稹:《桃花》
3.桃花的古诗
《惠州春江晚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支,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立徐步立芳洲。
癫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唐 杜甫《绝句漫兴》
百叶双桃晚更红,窥窗映竹见珍珑。
应知吏侍归天上,故伴仙郎宿禁中。
唐 韩愈《题百叶桃花》
江上人家桃树枝,春寒细雨出疏篱。
影遭碧水潜勾引,风妒红花却倒吹。
唐 杜甫《风雨看舟前落花绝句》
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
何当结作千年实,将示人间造化工。
唐 吴融《桃花》
千叶桃花胜百花,孤荣春软驻年华。若教避俗秦人见,知向河源旧侣夸。唐 杨凭《千叶桃花》
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可惜狂风吹落后,殷红片片点莓苔。唐 周朴《桃花》
桃花爱做春寒信,只恐桃花也自寒。宋 杨万里《二月一日晓渡太和江》
小桃风撼香红碎,满帘笼花气,看花何事却成愁。悄不会,春风意。
宋 欧阳修[一落索]
燕子风高,小桃枝上花无数。乱溪深处,满地飞红雨。
宋 周紫芝《[点绛唇]西池桃花落尽赋此》
花泾二月桃花发,霞照波心锦裹山。
宋 陆游《泛舟观桃花》
桃花春水生,
白石今出没。
摇荡女萝枝,
半摇青天月。
唐 李白《忆秋
浦桃花旧游》
桃花浅深处,
似匀深浅妆。
春风助肠断,
吹落白衣裳。
唐 元稹《桃花》
风暖仙源里,
春和水国中。
流莺应见落,
舞蝶未知空。
唐 齐己《桃花》
争花不待叶,
密缀欲无条。
傍沼人窥鉴,
惊鱼水溅桥。
宋 苏轼《桃花》
小桃西望那人家,
出树香梢几树花。只恐东风能作恶,乱红如雨坠窗纱。
宋 刘敞《桃花》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宋 谢枋得《庆全庵桃花》
桃源只在镜湖中,影落清波十里红。自别西川海棠后,初将烂醉答春风。
宋 陆游《泛舟观桃花》
二月春归风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残红尚有三千树,不及初开一朵鲜。
清 袁枚《题桃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