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白送友人的诗句 古诗
送友人的诗句:
1.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桃花潭水三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4.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5.轮台东门送君去,
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7.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8.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李白:《送友人》
9.春草明年绿,
王孙归不归?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10.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柳永:《雨霖铃》)
11.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李白:《送友人》)
12.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
13.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
海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李叔同:《送别》)
2.送友人 李白的古诗是什么意思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注释】郭:外城。古代城分内外。
萧萧:马鸣声。
斑马:离别之马,班,离别。
隐寓马有离群之感
【解释】苍山翠岭横卧北城外,清澈的河水环绕东城流。此地一分别,你将如蓬草孤独行万里。游子的行踪似天上浮云,落日难留,纵有深深隋意。挥手告别,你我各奔东西。萧萧长鸣,马匹也怨别离。
【解析】这是一首送别友人之作。
诗的首联用了两个工整的对偶句,描绘出分别之地的自然景色:城外青山横豆,白水环绕。第联叙明送别之事:在这里分别之后,你就要像孤飞的蓬草那样,随风飞卷到万里之外去了。飘忽不定的浮云像你的心情,依依不舍地下山的太阳如我不忍送别你的心情。
李白天性豪放倜傥,送别友人时自然不会有儿女沾巾之态。但这不是说李白不深于朋友之情,孤蓬、游子、故人等词,把李白惜别友人之情表达得既含蓄、叉深沉,而无伤感之情。
3.李白古诗《送友人》的意思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①,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②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③去,萧萧班马鸣。
名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译文:
苍山翠岭横卧北城外,清澈的河水环绕东城流。此地一为别,你将如蓬草孤独行万里。游子的行踪似天上浮云,落日难留,纵有深深情谊。挥手告别,你我各奔东西。萧萧长呜,马匹也怨别离。
注释:
①郭:外城。
②一:助词,加强语气。孤蓬:蓬草遇风吹散,飞转无定,诗人常用来比喻游子。征:征途。
③兹:此,现在。萧萧:马鸣声。班马:离群的马。
写作背景:作者送友人,送客地点多在城东尧祠一带,此地是水陆通衢,交通要冲,又多酒肆,便于宴饮饯别,加之景色宜人,易发诗兴。《送友人》亦写在尧祠前泗水边的石门路上。北望二十公里处九仙山嶂列,合“青山横北郭”。泗水从曲阜向西流来,入兖州境即转向南,又朝西南流,是谓“白水绕东城。”
鉴赏:
这是一首送别作。但这首诗通过对送别环境的描写,表达了李白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在青山绿水间,作者与友人并肩而行,情意绵绵。这次一分别,友人就要象蓬草那样随风飞转,万里飘零,再见不知何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形容友人行踪飘忽不定与自己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即景取喻,浮云与落日也都有了人情味。末句“萧萧班马鸣”更增添了别时的惆怅,全诗声色俱佳,节奏明快,感情真挚热诚而又豁达乐观,虽感伤别离,却不使人灰心、颓废
4.李白送友人的诗句有那些
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1 李白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赠孟浩然 作者: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渡荆门送别 作者: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望采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