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过阅读,找找语文书里的故事,选一两个写下来
比如狼和鹿的故事读《鹿和狼的故事》有感 同学们,鹿在你们印象中是怎样的呢?一定是可爱、美丽、善良的化身吧?而狼呢,肯定是凶恶、残忍而可怕的.恐怕你们读了《鹿和狼的故事》以后,你们就不会那么想了.在美国亚里桑那州北部的凯巴伯森林里,四千只鹿出没在林间,而鹿的大敌—狼也生活在那里.美国总统罗斯福为了保护美丽的鹿而让人消灭凶恶的狼.经过二十五年的猎杀,大约六千只狼先后毙命.鹿没有了敌人,迅速繁殖,总数超过了十万只,这些鹿没多久就把凯巴伯森林啃了个精光.没有了充足的食物,鹿遭遇了大饥荒后,纷纷病倒了.到一九四二年,鹿的总数锐减到八千只,并且都嬴弱不堪,只是在苟延残喘而已.这个故事带给我的是震惊:鹿也并不完全是美丽可爱的,只要它的总数超过森林的承载限度,那它比魔鬼还可怕呢!看来我们传统的看法也要改一改了:鹿和狼都是森林里的动物,既然存在就必然有它的理由,他们是森林这个系统中缺一不可的东西呀。
2.小学必背古诗词120首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风光55
1.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2.敕(chì)勒(lè)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433623739山下,天似穹(qióng)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3、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4、风(唐)李峤(qiáo)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5、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tāo)。不知细叶谁裁(cái)出,二月春风似剪刀。6、凉州词(唐)王之焕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rèn)山。羌(qiāng)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7、登鹳(guàn)雀楼(唐)王之焕(huàn)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8、春晓(唐)孟浩(hào)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9、凉州词(唐)王翰(hàn)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10、出塞(sài)(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huán)。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jiào)胡马度阴山!11、芙(fú)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
3.小学生必读的古诗故事的简介200字,
1 《江南》 乐府民歌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 《咏鹅》 骆宾王(唐)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4 《风》 李峤(唐)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5 《咏柳》 贺知章(唐)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6 《凉州词》 王之涣(唐)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7 《登鹳雀楼》 王之涣(唐)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 《春晓》 孟浩然(唐)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9 《凉州词》 王翰(唐)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0 《出塞》 王昌龄(唐)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江南》:蒲草郁郁葱葱,春天快要过去了。 有一个品德良好的女子,连仙人都想要一起得到。 我在这里真的很喜欢她,爱你如庄重的岩石,爱你如天上的白云。 你却只喜欢军里的游戏?
《凉州词》:凉州在今甘肃武威,唐时属陇右道,音乐多杂有西域龟兹(今新疆库车一带)诸国的胡音。唐陇右经略使郭知运在开元年间,把凉州曲谱进献给玄宗后,迅即流行,颇有诗人依谱创作《凉州歌》、《凉州词》者,以抒写边塞风情。这体现了唐人以毫不介怀的态度,对外来文化进行吸收、消化和创新的盛世魄力和大国风范。葡萄自汉朝由西域传入中原,但用来酿酒的风气到唐朝还是以西域为盛。夜光杯,相传是周穆王时代,西胡用白玉精制成,因“光明夜照”得名。此杯此酒,又有如此洋溢着胡地情调的马背上琵琶弹奏来助兴,几个富有特色的意象交相映衬,就把边地军营的开怀痛饮,渲染得华艳不俗,神采动人,而又淋漓尽致了。即便醉倒了,躺在沙场上,你也莫要取笑啊——这既是微带醉意的话,又是带有沉痛、却能放达的生命体验的话。你看古来征战有几人生还呢?既然生命是从战场上拣回来的,就不妨看得开一点,活得潇洒一点,让它在美酒、奇杯和胡乐中,实现自己悲壮的辉煌好了。面对茫茫沙场和胡风酒筵,此诗对战争与娱乐、生与死的体验,也带有几分唐人的豪华感和豪放感。
4.小学1
北师大版小学1-6年级古诗汇集 一年级上册[本册共6首]1、山村(宋)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2、咏鹅(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3、登鹳雀楼(唐)王之焕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古朗月行(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5、锄禾(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6、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一年级下册[本册共7首] 7、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8、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9、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0、鸟(唐)白居易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11、春夜喜雨(节选)(唐朝)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2、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3、长歌行(节录)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二年级上册[本册共7首古诗] 14、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5、夜宿山寺(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16、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7、风(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18、忆江南(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19、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0、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二年级下册《本册共七首》 21、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2、华山(宋)寇准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23、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5、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26、塞下曲(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27、小池(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三年级上册[本册共9首] 28、渔歌子(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29、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0、赠花卿(唐)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31、竹里馆(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2、示儿(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33、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4、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35、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36、元旦(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三年级下册[本山共7首] 37、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8、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39、观书有感(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40、石灰吟(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41、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42、江上渔者(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43、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四年级上册[本册共4首古诗] 44、鸟鸣涧(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45、暮江吟(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46、西江月(南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47、寄扬州韩绰判官(唐)杜牧 青山隐隐。
5.三年级语文有寓言故事,古诗
咏柳贺知章《咏柳⑴》唐·贺知章碧玉⑵妆成⑶一树⑷高,万条垂下绿丝绦⑸。
不知细叶谁裁⑹出,二月⑺春风似⑻剪刀。注释⑴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
本诗描写的是垂柳。⑵碧玉:碧绿色的玉。
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⑶妆成:装饰,打扮。
⑷一树:满树。一,满,全。
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⑸绦:用丝编成的绳带。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⑹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体分成若干部分。⑺二月:农历二月,正是初春时节。
⑻似:好像,如同,似乎古诗今译像碧玉一样打扮成的高高柳树,千条万缕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丝条。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恰似剪刀。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写杨柳,该从哪儿着笔呢?毫无疑问,它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
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这是谁都能欣赏的。
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支,也是我们所经常看到的。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
“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
诗中没有“杨柳”和“腰支”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南史》说刘悛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
齐武帝把这些杨柳种植在太昌云和殿前,玩赏不置,说它“风流可爱”。这里把柳条说成“绿丝绦”,可能是暗用这个关于杨柳的著名典故。
但这是化用,看不出一点痕迹的。“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出”,最后,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
这“剪刀”裁制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人们美的启示。从“碧玉妆成”到“剪刀”,我们可以看出诗人艺术构思一系列的过程。
诗歌里所出现的一连串的形象,是一环紧扣一环的。也许有人会怀疑:我国古代有不少著名的美女,柳,为什么单单要用碧玉来比呢?我想,这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
二是碧玉这个人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提起碧玉,人们就会联想到“碧玉破瓜时”这首广泛流传的《碧玉歌》,还有“碧玉小家女”(肖绎《采莲赋》)之类的诗句。
碧玉在古代文学作品里,几乎成了年轻貌美的女子的泛称。用碧玉来比柳,人们就会想象到这美人还未到丰容盛鬋的年华;这柳也还是早春稚柳,没有到密叶藏鸦的时候;和下文的“细叶”“二月春风”又是有联系的。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深深地抓着了垂柳的特征,在诗人的眼中,它似美女的化身。高高的树干,就像她亭亭玉立的风姿,下垂的柳条,就像她裙摆上的丝带。
在这里,柳就是人,人就是柳,两者之间仿佛没有什么截然的分别。而且“碧玉”也有双关的意义。
既在字面上与柳树的翠色相合,又指年轻貌美的少女,与下面的“二月春风”恰相呼应——这是早春的垂柳,还未到夏秋之际亭亭如盖、树荫清圆的时候。然而,更妙的以下两句:“不知细叶谁载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在贺知章之前,有谁想过春风像剪刀?把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由无形化为有形,它显示了春风的神奇灵巧,并使《咏柳》成为咏物诗的典范之作。诗词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注释:1、春日:春天。
2、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诗人的好心情.3、寻芳:游春,踏青。4、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5、滨:水边,河边。6、等闲:平常、轻易。
“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7、东风:春风。
8光景:风光。简析: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游春诗。
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
“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
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
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
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
“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
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
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
6.小学生叙事的古诗(要四句的)
王维《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王维《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自落。
王维《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渭川田家》: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歌式微。
王建《田家行》: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 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不望入口复上身,且免向城卖黄犊。田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门身即乐!
张籍《野老歌》: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聂夷中《伤田家》: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偏照逃亡屋。
韦应物《观田家》: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