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哪句诗词是对比句

正确答案是:C。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雄伟,华丽的故国宫殿还是原来的样子,于国破家亡,江山易主的悲凉形成强烈对比。这是亡国之君,李煜的无限感慨。

A.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B.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这两句用的是比,兴的手法,由春花秋月联想到往事,由昨夜东风联想到故国。

D.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句用的是设问和比喻的手法,把向东流的一江春水比喻成“此恨绵绵无绝期”的亡国之痛,亡国之愁苦。

2.诗句的对比 求解释

1;自许封候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我自许可在万里之外的战场封侯,有谁知道呢?我鬓发虽残败灰白,可我(在战场杀敌立功报效祖国的)心却并未死去!

2;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当年我期望并自信能成为保卫边疆的“长城”,可而今老了,壮志未酬,镜中照见衰老的双鬓却已先斑白了。)

两句都写到了诗人壮志未酬的感叹。

第一句反衬出作者报国雄心的火焰却在熊熊燃烧。自许封侯万里之外的信念,是何等地执着。

第二句确透露出诗人无可奈何的悲愤之情。

3.形容对比的诗句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是一首怀古诗.凭吊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以燕栖旧巢唤起人们想象,含而不露;以“野草花”、“夕阳斜”涂抹背景,美而不俗.语虽极浅,味却无限.施补华的《岘佣说诗》评这首诗的三、四句时说:“若作燕子他去,便呆.盖燕子仍入此堂,王谢零落,已化作寻常百姓矣.如此则感慨无穷,用笔极曲.”这首诗据说博得白居易“掉头苦吟,叹赏良久.”自有其深意所在.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