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声音叠声词有哪些
形容声音叠声词如下:
1、潺潺[ chán chán ]
①形容雨声、水声等。
②水缓缓流动的样子。
2、呼呼[ hū hū ]
象声词,形容风声。
3、咚咚[ dōng dōng ]
象声词。
4、哈哈[ hā ha ]
①〈动〉用于“打哈哈”。指开玩笑;凑趣。
②〈名〉用于“哈哈儿”。指可笑的事。
5、琅琅[ láng láng ]
象声词,形容金石撞击的声音、响亮的读书声音等。
6、嗒嗒[ dā dā ]
舔舌貌。
7、哗哗[ huā huā ]
①喧扰,乱哄哄。
②形容声名大起。
8、哒哒[ dā dā ]
象声词。
9、朗朗[ lǎng lǎng ]
用以形容声音响亮的象声词。
10、滴滴答答[ dī dī dā dā ]
象声词。
11、叽叽喳喳[ jī ji zhā zhā ]
语音杂乱。
13、嗡嗡[ wēng wēng ]
①发嗡嗡声。
②像飞虫一样发出低调的嗡嗡声。
③飞动中的昆虫(如蜜蜂)发出的天然响声。
2.【什么是叠音词双声词叠韵词啊请举例】
叠 音 词、双 声 词 和 叠 韵 词汉 语 的 双 音 节 词 一 般 是 由 单 音 节 词 发 展 而 来 的,因 此 我 们 对 一 个 双 音 节 词 的 含 义,可 以 从 构 成 这 个 双 音节 词 的 每 个 词 素 本 身 的 含 义 去 理 解.但 汉 语 中 有 三 种特 殊 的 双 音 节 词,必 须 从 整 体 上 来 理 解 它 的 含 义,不 能把 它 们 分 割 开 来 看 它 的 含 义.1、叠 音 词:如“ 津 津、洋 洋、纷 纷、潺 潺、往 往”等.上 面 这 些 叠 音 词 并 不 是 由“ 津、洋、纷、潺、往”等 重 叠 形 成 的,也 不 能 从 这 几 个 字 的 含 义 去 理 解 上 述 叠音 词 的 含 义,只 能 从 整 体 上 去 理 解.它 们 与“ 高” 的 重叠 形 式“ 高 高”,“ 慢” 的 重 叠 形 式“ 慢 慢”,“轻” 的重 叠 形 式“ 轻 轻” 等 的 构 成 形 式 是 不 同 的.2、双 声 词:如:“ 淋 漓、匍 匐、踌 躇、犹 豫、流 利、慷 慨、吩 咐、崎 岖” 等.上 述 双 音 节 词 的 两 个 字 的 声 母 相 同,叫 双 声 词,它 们 也 都 不 能 拆 开 来 理 解 和 使 用,“ 淋” 和“ 漓” 各 自都 不 包 含 有“ 淋 漓” 的 意 思; 谁 也 没 法 解 释 什 么 是“踌”,什 么 是“ 躇”.3、叠 韵 词:如:“ 崔 嵬、峥 蝾、徘 徊、荡 漾、汹 涌、咆 哮、彷 徨、憧 憬” 等.上 述 双 音 节 词 的 两 个 字 韵 母 一 样,叫 叠 韵 词.叠韵 词 和 双 声 词 一 样,也 都 不 能 拆 开 来 理 解 其 含 义,因 为它 们 也 都 不 是 按 意 义 的 关 系 而 结 合 起 来,而 是 按 叠 韵 关系 而 结 合 的.汉 语 中 这 三 种 特 殊 形 式 的 双 音 节 词,在 语 言 表 达上,往 往 使 作 品 具 有 音 乐 美,听 起 来 很 悦 耳,从 而 产 生更 加 良 好 的 表 达 效 果,尤 其 是 诗 歌 中 更 是 常 常 使 用.以 上 三 种 双 音 节 词 都 不 是 凭 意 义 关 系 把 两 个 字 组合 起 来,所 以 不 能 分 开 来 理 解,自 然 也 不 能 分 开 来 使 用.像 下 面 句 子 中 双 音 词 和 叠 韵 词 的 用 法 就 是 错 误 的:“ 他一 个 人 在 街 头 徘 来 徊 去”,“ 我 们 憧( 憬 ) 着 美 好 的 未来”,“ 他 心 里 又 犹 又 豫”.因 此 我 们 必 须 正 确 地 使 用叠 音 词、双 声 词 和 叠 韵 词.。
3.【有叠音词的诗句及作用】
叠词的作用:1、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节奏美.2、起强调作用. 词和词常常可以叠起来用,如:干干净净,收拾收拾,白花花等(AABB,ABB,ABCC,ABAB等形式),这样的词用在文句中很有表现力,使语言充满音乐的和谐美和节奏美. (1)A A B B式;形容事物或动作的词. 如:工工整整的作业 慌慌张张地跑来 (2)A B A B式:表示重复动作的词. 如:收拾收拾房间 研究研究问题 (3)A B B 式:表现事物状态,数量、声音的词. 如:天黑沉沉的 一棵棵小树 轰隆隆的雷声。
4.诗经中的双声词和叠韵词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3.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国风·周南·桃夭》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5.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诗经·小雅·鹿鸣》 6.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7.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
绳绳兮。螽斯羽,揖揖兮。
宜尔子孙,蛰蛰兮。8.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9.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扬扬,可以乐饥。
《诗经·陈风·衡门》。
5.下列词是叠声词吗
在上海教育出版社《现代汉语》里没有“叠声词”这个概念。
下面几个概念供您参考:
叠音词:是由两个相同的音节重叠而成的双音词。例如:
猩猩、馍馍、纷纷、潺潺、孜孜
双声词:是由两个声母相同的音节构成的双音词。例如:
仿佛、梦昧、伶俐、参差、恍惚
叠韵词:是由两个韵母相同的音节重叠而成的双音词。例如:
叮咛、玫瑰、汹涌、从容、堂皇
显然,三个音节组成的词不是叠音词,也不是双声词,更不是叠韵词。
“听听”是由两个相同的音节(声母和韵母都相同)重叠而成的双音词。是叠音词。
至于双声词跟叠声词是不是同一个概念。既然由两个韵母相同的音节重叠而成的双音词能叫叠韵词,为什么两个声母相同的音节重叠而成的双音词不能叫叠声词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