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表现宋江盼望招安的古诗情节

其一 西江月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

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

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其二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其三 满江红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

见碧水丹山,黄芦苦竹。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

愿樽前长叙弟兄情,如金玉。统豺虎,御边幅。

号令明,军威肃。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

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

其四 《念奴娇》 天南地北。问乾坤何处,可容狂客。

借得山东烟水寨,来买凤城春色。翠袖围香,鲛绡笼玉,一笑千金值。

神仙体态,薄幸如何销得。回想芦叶滩头,蓼花汀畔,皓月空凝碧。

六六雁行连八九,只待金鸡消息。义胆包天,忠肝盖地,四海无人识。

闲愁万种,醉乡一夜头白。其五 山岭崎岖水渺茫,横空雁阵两三行。

忽然失却双飞伴,月冷风清也断肠。 其六 楚天空阔,雁离群万里,恍然惊散。

自顾影,欲下寒塘,正草枯沙静,水平天远。写不成书,只寄的相思一点。

暮日空濠,诉不尽许多哀怨!拣尽芦花无处宿,叹何时玉关重见!嘹呖忧愁呜咽,恨江渚难留恋。请观他春昼归来,画梁双燕。

其七 咏胡敲 一声低了一声高,嘹亮声音透碧霄。 空有许多雄气力,无人提处谩徒劳。

其八 玲珑心地最虚鸣,此是良工巧制成。 若是无人提挈处,到头终究没声名。

其九 百战英雄士,生平志未降。 忠心扶社稷,义气助家邦。

此日枭鸣纛,何时马渡江。 不堪哀痛意,清泪逐流淙。

2.描写怀乡的诗句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⑴除 夜 作 〔唐〕高 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⑵归 家 〔唐〕杜 牧

稚子牵衣问, 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 赢得鬓边丝?

⑶乡 思 [宋]李 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⑷京 师 得 家 书 〔明〕袁 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⑸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戴叔伦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⑹闻雁 [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⑺杂诗(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⑻题大庾岭北驿(宋之问)

阴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⑼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⑽月夜亿舍弟(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⑾送别(隋朝民歌)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尺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⑿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⒀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⒁示儿(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⒂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⒃一剪梅 舟过吴江(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潇潇。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⒄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⒅狱中题壁(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⒆有感一章(谭嗣同)

世间万物抵春愁,今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3.描写“鲁智深”的诗句有哪些

鲁提辖剃除头发,削去胡须,倒换过杀人姓名,薅恼杀诸佛罗汉;直教∶禅杖打开危险路,戒刀杀尽不平人。——出自《水浒传》作者:施耐庵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108位好汉在梁山起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水浒传》也是汉语文学中最具备史诗特征的作品之一。 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版本众多,流传极广,脍炙人口,对中国乃至东亚的叙事文学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水浒传》是一部以描写古代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它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4.如何理解《水浒传》的招安描写

“招安”,是封建社会历史上统治阶级用来对付农民起义的手段之一。

《辞海》中对“招安”的解释是“犹招抚、招降。劝使归顺”。

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军接受统治阶级招安、归顺朝廷者有之,但一般都是在遭官军镇压陷于绝境之际,迫不得已才向统治阶级投降的。然而,《水符传晰描写的梁山农民起义军却非如此。

他们是在起义事业空前兴旺,起义军接连挫败前来征剿的朝廷军队、两反童贯、三败高休的胜利之时,在起义军颤袖宋江带领下主动争取招安归顺朝廷的;且在招安后又北征辽国、南灭方腊,终致悲修结局。《水浴传》为何如此描写梁山起义军受招安?我们可从作者的创作依据和创作意图作如下分析探讨。

一、来元史载和民间文学创作均有所依据北未历史上宋江起义和受招安之事,在元代官修史书《宋史》中是有简略记载的.《宋史·侯蒙传》中记载:“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宋徽宗是否接受侯蒙的建议而赦罪招降宋江等众,《侯蒙传》虽未有明确记载,但在《来史·欲宗本纪》中已见之:“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江北,人楚海州界,(徽宗)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

5.关于名著的诗句

《水浒传》里宋江写的著名反诗;寓意自己现在虽然不得意,将来必有一番作为,敢和黄巢相比。

黄巢是继黄仙芝之后唐末农民起义的领袖,是个十足的“反贼”,且文武双全,其文才有《题菊》为证。

水浒传中宋江写的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我人虽然在吴地(江州)服刑,但心却在山东(梁山),飘零江湖常常感叹蹉跎岁月,如果以后我实现了我的凌云壮志,我可以嘲笑黄巢的行为不是大丈夫所为.

注:黄巢是唐末农民起义的反贼,而宋江还有一片忠义之心,这也是其后来受招安的思想基础.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