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找几首写梅的诗
《诗经·召南·镖有梅》曰“镖有梅,其实七兮。
求我庶士,追其吉兮!” 魏晋时期,萧纲的《雪里觅梅花》:“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下枝低可见,高处远难知。
俱羞惜腕露,相让到腰赢。定须还剪彩,学作两三枝。”
“故作负霜花,欲使罗绮见”吴均《梅花》 唐“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齐己《早梅》 “梅以韵胜,以格高,故以横斜疏瘦与老枝怪奇者为贵”《范成大梅谱》 “梅妻鹤子”的“和靖先生”:“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山园小梅二首》 宋代诗人王琪:“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梅》 宋代刘克庄作《落梅》言:“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病后访梅》中深有感触地说“幸然不识桃与柳,却被梅花误十年” 张道洽生平作梅花诗三百余首,“绝知南雪羞相并,欲嫁东风耻自媒” 《梅花》 《荆州记》曰:“陆凯与范蔚宗相善,凯自江东遣使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范蔚宗,并诗一绝云:‘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杨万里的《钓雪舟倦睡》中,“无端却被梅花恼,特地吹香破梦魂” 宋初诗人梅尧臣:“家住寒溪曲,梅花杂暖春,学妆如小女,聚笑发丹唇。”
《红梅》 吴颐《次韵宪宣德红枨诗韵》梅花:“玉骨冰肌冷照人,匀红轻绛罗巾…寄声闭户英夫子,体取居尘不杂尘。” 王安石的梅花:“向人自有无言意,倾国天教抵死香。
须袅黄金危欲坠,蒂团红蜡巧能装。”《梅花诗》其三 “皎皎仙姿脉脉情,绛罗仙萼裹瑶英。”
晁端友《梅花》 “玉立寒烟寂寞滨,仙姿潇洒净无尘。”朱熹《次韵列秀野前树梅》 “骑龙古仙绝火食,惯住空山啮冰雪。”
陆游《湖山寻梅》 周必大眼中梅花“初疑太真欲起舞,霓裳拂拭天然姿。又如东家窥墙女,施朱映粉尤相宜。”
《次韵史院洪境卢简洋馆中梅》) 范成大的《雪后守之家梅未开,呈宗伟》:“瑞雪再三白,南枝尚含情。定知司花女,未肯嫁娉婷。”
“秋水娟娟隔美人,江东日暮几重云。孤灯竹屋霜清夜,梦到梅花即见君。”
张道洽《对梅》 “姑射仙人冰作体,秦家公主粉为身。素娥已自称佳丽,更作广寒宫里人。”
郑懈《雪中梅》 苏轼的《红梅》诗“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王安石“驿使何时发,凭君寄一枝”《梅花》 “殷勤手折遥相赠,不欲花前独举觞。”《和史诚之谢送张明叔梅台三种梅花》 “岭北霜枝最多思,忍寒留待使君来。”
苏轼《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 “为怜北客飘流远,偷报东君信息回。香气轻于新酿熟,襟怀重似故人来。
舟中莫问无兼有,呼儿觅酒杯。”张舜民《舟行湘岸见梅盛开》 朱松《饮梅花下赠客》:“且当醉倒此花前,犹胜相思寄愁绝。”
朱熹《清江道中见梅》:“他年千里梦,谁与寄相思。” “遥怜水风晚,片片点汀沙。”
《题花光老为曾公兖作水边梅》 范成大的“花开常恐赏花迟,花落何曾报我知?”《连夕大风,凌寒梅已零落殆尽三绝句》其三 秦观的《和黄法曹忆建溪梅花同参寥赋》“海陵参军不枯槁,醉忆梅花愁绝倒。” “还怜客路龙山下,未折一枝先断肠。”
陆游《客舍对梅》 “望远可无南北使,客愁定费短长吟。”尤袤《梅花》 林逋眼中梅花“澄鲜只共邻僧惜,冷落犹嫌俗客看”,“幸有微吟可相押,不须檀板共金尊”(《山园小梅二首》 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王冕题画诗《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张道洽的《瓶梅》:“寒水一瓶春数枝,清香不减小溪时。
横斜竹底无人识,莫与微云淡月知。” 张道洽平生做梅花诗三百余首,其中《梅花》“行尽荒林一径苔,竹梢深处数枝开” 《和秦太虚梅花》曰:“西湖处士骨应稿,只有此诗君压倒。
东坡先生心已灰,为爱君诗被花恼” 东坡“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人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藉姿。
寒心未肯随春去,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陆游的《园中赏梅》:“人间商略谁堪比,千载夷齐伯仲间” 朱服的《梅花》:“幽香淡淡影疏疏,雪虐风飞亦自如。正是花中巢许辈,人间富贵不关渠” 王安石的《独山梅花》,“亭亭孤艳带寒日,漠漠远香随远 风。”
范楷的《咏梅》:“平生自抱冰为骨,莫待趋炎附热时” 张道洽《梅花》:“雅淡久无兰作伴,孤高惟有竹为朋”;“玉色独钟天地正,铁心不受雪霜清” 苏轼的《许州西湖》“惟有落残梅,标格若矜爽。” 陆游的《落梅》 “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合飘零去,耻想动军更乞怜。” 刘克庄的《落梅》“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
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
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刘翰的《种梅》“凄凉池馆欲栖鸦,彩笔无心赋落霞。
怊怅后庭风味薄, 自锄明月种梅花。”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陈亮《梅花》 王安石的《江梅》“江南岁尽多风雪,也有江梅漏泄春” 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
2.关于几本书的书评
陆侃如、冯沅君先生《中国诗史》的主要贡献 作者:张可礼 内容提要 《诗史》出版以后,学术界一直把它作为我国古代文学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被视为20世纪经典学术史著作之一。
《诗史》植根于传统的学术基础,又运用了现代学术观念和研究方法。它对我国古代诗歌变迁的趋势,对多种诗体的产生和变化,对不少诗歌的艺术技巧,都基于进化的观念和唯物史观,从流变的视角,做动态的描述。
在史料方面,《诗史》以“传信自勉”,扩大了“‘诗’的领土”。它把诗歌作品作为诗史的本位和主体,特别重视分析具有创新意义的作品和流派,注意运用文艺社会学、文艺心理学、比较文学和语言学等方法,从多方面揭示作品丰富的内涵。
由于时代的局限,《诗史》中也存在一些偏失。 关键词 陆侃如 冯沅君 中国 诗史 在我国,文学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始于20世纪初。
根据陈玉堂《中国文学史书目提要》和其他文献资料,我们知道,在陆侃如、冯沅君先生着手撰写《中国诗史》(以下简称《诗史》)之前,我国已经出版的中国文学史约有30种,国外出版的也有多种。对于已经出版的多种文学史,先生都不满意。
陆先生在1927年发表的《古代诗史·自序》一文中说: 我国文学至少有三千年的历史(公元前1100—公元后1900年),然迄无一本差强人意的文学史—也有移译外人所著来充数的,也有杂抄文论诗话来凑成的。书的内容更是可笑—也有远论三皇五帝的文学的,也有高谈昆曲与国运之关系的。
个个人都诅咒中国无好文学史,个个人都希望中国有好文学史,然而没有一个肯自己动手做一部文学史。在这种情形之下,我忍不住要来尝试一尝试。
然而中国文学史的材料异常丰富,像我这样一个年轻学浅的人,自然不能一蹴就成。所以我现在先做《诗史》,做成后再扩充做全部文学史。
先生对以前编写的文学史的看法显然是相当偏激的,但却表现了他开始撰写《诗史》时的青年朝气,表现了一种学术挑战的勇气和超越前人的信念,同时也确定了自己所追求的学术品格。这一点流贯在《诗史》的写作过程中,同时也预示了撰写超越以前的中国文学史,是先生一生治学所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
关于《诗史》的写作情况,陆先生在1930年写的《诗史·序例》中做了说明: 此书是我和沅君合写的。起初我打算一个人写,在北平读书时,便写成“导论”及《古代诗史》。
后来在上海教书,即以此稿作讲义,并续写《中代诗史》。时沉君在上海讲词曲,故以《近代诗史》托付她。
我自己又写一篇附论,全书就此完成了。 《诗史》全书的定稿是在1930年夏天。
此书在没有出版之前,一些知情者就寄以很高的期望。胡适在1928年所写的《白话文学史·自序》中说:“我很抱歉,此书不曾从《三百篇》做起,这是因为我去年从外国回来,手头没有书籍,不敢做这一段很难做的研究。
但我希望将来能补作一篇古代文学史,即作为这书的‘前编’。我的朋友陆侃如先生和冯沅君女士不久要出版一部《古代文学史》(按:应为《中国诗史》),他们的见地和功力都是很适宜做这种工作的,我盼望他们的书能早日出来,好补我的书的缺陷。”
先生的《诗史》,的确不负所望。书中不止有一篇“诗经时代”,对《诗经》做了全面的述评,弥补了《白话文学史》的缺陷,更重要的是此书出版以后,因其学术价值而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或推荐,或参考,或评论,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它的影响从上一世纪的三十年代开始,一直延续到今天。 鲁迅在1933年《致曹靖华》的信中,推荐“可看”的文学史共5种,其中有先生的《诗史》,另外4种是:谢无量的《中国大文学史》;郑振铎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
《诗史》问世之后,相继出版了许多文学史。其中有不少文学史的写作参考了《诗史》。
1933年杨荫深出版的《先秦文学大纲》,书末列42种参考书,含近人著作5种,其中有《诗史》卷上。1934年龙沐勋出版的《中国韵文史》,附录列中国韵文简要书目,选“时人论著”种,其中之一为《诗史》。
1935年刘经庵出版《中国纯文学史纲》,此书“曾参考关于中国文学论著的版本数十种”,其中有《诗史》。1936年赵景深出版《中国文学史新编》,分古代、宋元和明清三编,各编均列《诗史》为参考书。
1938年杨荫深出版《中国文学史大纲》,除《楚辞》部分吸取陆先生的成果外,关于乐府部分,也多取资于《诗史》。1934年,罗根泽发表了《郑宾于著 》一文。
文中论及“五四”以后“泰半是用观念论的进化史观与缘情的文学观”来编写文学史时,列举了3种著作,第一种就是《诗史》。[1](P114) 在40年代,顾颉刚在《当代中国史学》一书中,认为《诗史》“颇称详备,为此类书的创作”。
到50年代,《诗史》仍被视为一种重要的著作。1956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修订本。
1957年,《文学研究》第二期发表了谷典的以《中国诗史》为题的书评,从多方面肯定了这部著作。认为它是第一部“有系统的诗歌史”,“二十多年来,这部著作在我国古典文学研究方面是起到一定推动作用的”。
进入80年代以。
3.第三个字是之的成语有哪些
【昂昂之鹤】高于鸡群的鹤。
比喻德行高洁的人。【案牍之劳】案牍:公文。
办理公文的劳累。【岸谷之变】比喻政治上的重大变化。
【鞍马之劳】鞍马:鞍子和马,指长途跋涉或打仗。形容旅途或战斗的劳苦。
【暧昧之情】行为不光明,内有不可告人的隐情。也指男女互相爱悦可能的私事。
【暗昧之事】指见不得人的丑事。【暧昧之事】行为不光明,内有不可告人的隐情。
也指男女互相爱悦可能有的私事。【爱莫之助】爱:爱惜;莫:不。
虽然心中关切同情,却没有力量帮助。【哀戚之情】戚:悲哀。
丧亲后的悲痛心情。【安忍之怀】习于残忍之事的心肠。
【安身之处】指得以立足容身的地方。【安身之地】存身的地方。
批在某地居住、生活,或以某地作为建业的根基。【不拔之策】不拔:牢固不可拔除,即不可动摇;策:计策。
稳妥可靠的计策。【不便之处】指不方便的地方。
【不败之地】原意是指善于打仗的就有取胜的把握,不会落到挫败的境地。后泛指办事有成功的充分把握。
【不变之法】不可改变的法则。【八拜之交】八拜:原指古代世交子弟谒见长辈的礼节;交:友谊。
旧时朋友结为兄弟的关系。【北鄙之声】指殷纣时的音乐。
后世视为亡国之声。【不宾之士】宾:客人。
不以客人自居的人士。形容以主人翁的面目出现的人,敢于提意见,提建议。
现多指实事求是,不客气、不虚伪的正直人士。【北鄙之音】指殷纣时的音乐。
后世视为亡国之声。亦作“北鄙之声”。
【不白之冤】白:搞清楚。没有得到辩白或洗刷的冤屈。
【不拔之志】比喻意志坚决,不可动摇。【不拔之柱】不拔:牢固不可拔除,即不可动摇。
拔不动的柱子。比喻有坚固的根基。
【鄙薄之志】鄙薄:浅陋、微薄;志:志向。指微小的志向。
多用作谦词。【不存之地】非常危险的境地。
【百城之富】形容藏书极多,似拥有许多城市那样富有。【不测之祸】测:揣度,预测。
无法揣测的祸患。多指牢狱或杀身之祸。
【兵车之会】春秋时齐桓公争霸,屡次与诸侯会盟,其中在鲁僖公年间的四次,齐国带有军队,你为“兵车之会”。【不次之迁】次:顺序,等第;迁:官位升迁。
比喻超出常规的提升官级。【不才之事】不才:不成材。
指不正经的事情。【拜赐之师】用以讽刺为复仇而又失败的出兵。
【不此之图】此:这个;图:图谋,计划。不打算做此事或不考虑这个问题。
【不次之图】此:这,这个;图:图谋,打算。不打算做这件事或不考虑这个问题。
【不逞之徒】不逞:不得志,不如意;徒:人(含贬义)。因心怀不满而闹事捣乱的人。
【不次之位】次:顺序,等第。旧指对于有才干的人不拘等级授予重要职位。
【不臣之心】不臣:不守臣子的本分,封建社会中不忠君。意指不忠君的思想。
后也指犯上作乱的野心。【倍称之息】倍称:借一还二;息:利息。
取一还二的债款利息。指百分之百的高利贷。
【不测之渊】深渊。亦以比喻危险之地。
【北窗之友】指琴、诗、酒。【不测之忧】指意外的祸患。
【不测之罪】指大罪,死罪。【不测之诛】测:估计;诛:惩罚。
不可估计的惩处。【不测之智】测:估计;智:才智,智慧。
不可估计的才智。形容智高才广。
【八斗之才】才:才华。比喻人极有才华。
【北斗之尊】北斗星的位置近于天的中心。比喻地位非常尊贵。
【不二之老】不二:不生二心,一心一意;老:老人。指一心一意,忠心耿耿的老人或元老。
【拨烦之才】拨烦:处理繁重的政务。办事利索,有处理繁重复杂事务的才能。
【不费之惠】指白白得到的好处。【剥复之机】剥复:《周易》的二卦名,剥落与来复;机:时机。
盛衰、消长的时机。【北风之恋】比喻对故土的怀念之情。
【不法之徒】对抗或违反法律的人,歹徒或逃犯,流窜或犯有暴力行为罪行的亡命之徒。【剥肤之痛】剥:剥去。
肤:皮肤。指受害极深而引起的痛苦。
【白圭之玷】白玉圭上的一个斑点。比喻人或物大体很好,只是有些小缺点。
【兵革之祸】兵革:兵器战甲,引申为战争。指发生战争。
【不根之论】根:根据;论:言论。没有根据的言论。
【败鼓之皮】败:破旧。破鼓皮可作药材。
比喻虽微贱,却是有用的东西。【杯羹之让】指受人挟持,惹人讥诮。
【不轨之徒】不守法纪或图谋作乱的人。【不根之谈】指没有根据的话。
【抱关之怨】抱关:守门人。指职位低微俸禄少的官吏的牢骚。
【不讳之变】不讳:死的婉词,指人死不可避免;变:变故。指人的死亡。
【白毫之赐】白毫:佛家指如来三十二相之一,其眉间白色毫毛,放有光明,称白毫相。指供养僧徒之物。
【不讳之朝】可直言不讳的朝代。指政治清明之世。
【不讳之门】讳:忌讳。指说话可以直言不讳的地方。
【不惑之年】不惑: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为40岁的代称。
【不讳之路】指忠言直谏之路。【八荒之外】八面荒远的地方以外。
形容极其旷远。【白华之怨】指女子失宠之哀怨。
【不毁之制】毁:毁坏;制:制度。不楞破坏的制度。
指经久不变的制度。【不解之仇】解除不了的仇恨。
【不羁之才】羁:马笼头,比喻约束。非凡的、不可拘束的才能。
【不竭之府】取之不尽的府库。【不及之法】指不适用的法规。
【邦家之光。
4.描写我国传统节日的诗句有哪些
过年(春节)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1。
描写除夕的:除夜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2。 描写春节的:元日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 描写元宵节的:元夕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3。
描写清明节的: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 描写端午节的:端午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6。 描写中秋节的: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7。
描写七夕节的:七夕罗隐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8。 描写重阳节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