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雅与俗的名言警句
人生不在年龄,贵在心理年轻;衣着不在时尚,贵在舒适合体;膳食不在丰富,贵在营养均衡;居室不在大小,贵在整洁舒畅;养生不在刻意,贵在顺其自然;锻炼不在夏冬,贵在持之以恒;作息不在早晚,贵在规律养成;情趣不在雅俗,贵在保持童心;朋友不在多少,贵在求一知己。
我看到,最低俗的友情被滔滔酒水浸泡着越泡越大。我看到,最典雅的友情被无知的彩笔描画着越描越淡。
智者的烦恼在俗人眼里是荒谬的,俗人的烦恼在智者眼里是卑劣的。俗人的可恶不在其庸俗,而在其最爱附庸作雅。 —— 曹极
俗并不可怕,俗人也不可怕,可怕的是用俗来剪裁、排斥一切高尚和高雅,或者使世俗向低俗再向恶俗发展。还有令人起鸡皮疙瘩的,是自己已经俗得可以了,偏偏还要以高尚和高雅自居,张口闭口都是旁人的庸俗。 —— 王蒙
山栖是胜事,稍一萦恋,则亦市朝;书画鉴赏是雅事,稍一贪痴,则亦商贾;诗酒是乐事,稍一曲人,则亦地狱;好客是豁达事,稍一为俗子所扰,则亦苦海。 —— 陈继儒
欢迎采纳。
2.关于“雅与俗”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温柔终益已,强暴必招灾举止温文尔雅,行动果敢刚毅(克劳迪奥·阿奎维瓦)主雅客来勤伟人知道温文尔雅的威力;唯有劝说无效时,才诉诸武力幽雅比美丽更富有魅力(爱默生)幽雅是永恒的,而丽质却有消损的时候(托·富勒)仅有丽质而无幽雅的神态,有如鱼钩上未放钓饵(爱默生)人生不在年龄,贵在心理年轻;衣着不在时尚,贵在舒适合体;膳食不在丰富,贵在营养均衡;居室不在大小,贵在整洁舒畅;俗并不可怕,俗人也不可怕,可怕的是用俗来剪裁、排斥一切高尚和高雅,或者使世俗向低俗再向恶俗发展。
还有令人起鸡皮疙瘩的,是自己已经俗得可以了,偏偏还要以高尚和高雅自居,张口闭口都是旁人的庸俗。 —— 王蒙山栖是胜事,稍一萦恋,则亦市朝;书画鉴赏是雅事,稍一贪痴,则亦商贾;诗酒是乐事,稍一曲人,则亦地狱;好客是豁达事,稍一为俗子所扰,则亦苦海。
—— 陈继儒。
3.有哪些有趣的雅俗诗
在中国浩瀚的诗海中,有一种诗的写法是先俗后雅,这类诗被人们称作“雅俗诗”。
传说唐伯虎有一首登山诗:“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上到高山上,举头红日白云低,万里江山都在望。”《论语》《孟子•梁惠王下》(《论语•子罕》)《荀子•乐论》《论衡•四讳》《河岳英灵集叙》《全拙庵温故录》《典雅词》《碧鸡漫志》:《离骚》《六州歌头》、《望乡人》、《吴音子》《大酺》、《兰陵王》、《六丑》《典雅词》、《乐府雅词》《碧鸡漫志》、《词源》《乐府雅词引》《乐府雅词》《调笑《瑞鹤仙》《竹枝词序》《中山诗话》《花间集》传说唐伯虎有一首登山诗:“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上到高山上,举头红日白云低,万里江山都在望。”
4.以雅与俗为话题的作文
雅与俗
雅,在于姿态;俗,在于生活。 柴米油盐酱醋茶,吃穿住行用,这本就是生而为人便不可或缺之物。可若是有人整日挂心这些,只怕文人墨客们便会一挑眉,转过目光,轻唾一声“俗人”了。 雅与俗,本来便是人生的两种状态,密不可分。不妨先从时间上看,初而为人,赤条条一副躯壳,坦荡荡一颗红心。对此时的人来说,生存无疑就是一切,物欲尚未萌芽,更遑论精神追求?按之前的看法,此可谓大俗。然则,现今的人们又开始渴求这种状态了,“心如赤子”成了最高的雅赞——可见,俗至极处,竟至于雅。所谓大俗大雅者,此即其一。 说到这儿,问题就出现了:人们对雅的普遍渴求源于何处?如果说生活、生存之俗出于人的本质的动物性的话,那雅,正是人对人性的求索。雅是必须建立在俗之上的。纵是陶渊明般大雅,也免不了“种豆南山下”。然而雅之可贵在于:无论生活如何,都尽可以藉此求得超脱,凌驾于生活之上,俯视“俗世”。而这种需求,今日尤为重要。 何以观之?而今,60后、70后仍是社会的主流,而80后的年轻一代也已走进社会多年,就连90后也一溜小跑,正跨入社会的门槛。这些人中,绝大多数是受过一定教育的。求学时的理想、构想乃至空想,与现实中的种种无奈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可他们的头脑,他们的精神世界,却已不再如父辈一般混沌。于是,俗的压力下,苦求无果,便转向对雅的追求,试图在一个私人的精神空间里求得价值感、认同感和成就感。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一不是这一过程的外现。这是社会转型、人性启蒙的关键时期所产生的必然结果。这对人性的成长、成熟有着莫大的推动作用。诚然,随之而来的,总是少不了种种负面影响:或有求索未成者,或有误入歧途者,不一而足。但至少,这一过程是积极的;至少,社会在进步;至少,中国人,终于作为“人”而觉醒了。鲁迅先生也可释怀于九泉之下了。 时钟不止步地滴答着,当年的赤子,也慢慢长大。其实,人的一生都是一个成长过程——先是“俗”的成长,而“雅”则默默地为某个瞬间的质变做着准备;而后,若是一切安好,雅终有一天产生了质的飞跃,而人,才真正成长为“人”。作为个体生命,生理上的成长不过短短几十载就会走向衰老,心理上的成长却一直持续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这是岁月赐予人们的大雅,以补偿带走的光阴。因而,雅,是一辈子的事,而俗的壮大,到了某个阶段后,就趋于停止了。 前文说过,雅是一种姿态,是对生活的俯视和超脱。就好比手再用力也推不动自身,凡流俗者,必为生活所羁,而改变生活的力量,蕴于超脱的雅境。社会也是如此,改变社会的人,绝不会是挣扎求生的俗人,而必定是能从高处看社会的雅者。 联想到社会本身,不也是如此吗?每一种社会形态的蜕变,都是经历了漫长的量变,才有了飞跃。早期,或许在于“俗”的积累,日渐成熟后,这种“俗”,便成了“雅”的附庸了。 最后,不得不强调的是,雅是一种心态,一种哲学。它本就无对错之分,但历史的车辙不容歪曲,也不会歪曲,如同生物进化一般,社会成长也有自己的规律,而时间,最终会给一切雅与俗最恰当的评价。
5.
清代钱泳之语:
原文是”雅俗”
富贵近俗,贫贱近雅。富贵而俗者比比皆是也,贫贱而雅者,则难其人焉。
须于俗中带雅,方能处世,雅中带俗,可以资生。
个人对这话的理解:
主要还是阐述了文化和经济之间的关系,所谓”贫贱近雅”指的是文化;”富贵近俗”指的是经济.
“贫贱近雅,富贵近俗,雅中带俗可以资生,俗中带雅可以处世”
我的理解是:文化产业丰富带动社会经济,有助于国计民生.社会经济带动文化产业,有助于待人接物,应付世情.这话也是社会文化经济所追求的一种境界.
6.有关[雅]字的词句
希望是你想要的
<<;鼓钟>>
以雅以南,以龠不僭。
<<;胡笳十八拍>>; 蔡琰
攒眉向月兮抚雅琴,五拍泠泠兮意弥深。
<<;轻薄篇>>; 张华
三雅来何迟?耳热眼中花。
<<;宴桃源>>; 白居易
频日雅欢幽会,打得来来越杀。
<<;寄监察从兄>>; 曹邺
因为二雅诗,出语有性灵。
<<;戏为六绝句>>; 杜甫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雪梅香>>; 柳永 雅态妍姿正欢洽,落花流水忽西东。
<<;征部乐>>; 柳永 雅欢幽会,良辰可惜虚抛掷。
<<;洞仙歌>>; 苏轼 细腰肢自有入格风流,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
<<;解语花>>; 周邦彦 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
<<;霓裳中序第一>>; 姜夔 然音节闲雅,不类今曲.
<<;一萼红>>; 姜夔 记曾共西楼雅集,想垂杨还袅万丝金。
<<;瑞鹤仙>>; 吴文英 露滴研朱,雅陪清宴。
<<;水龙吟>>; 王渥 千古神州,一时胜事,宾僚儒雅。
<<;兰州庄严寺>>; 谭嗣同 不尽古时意,萧萧雅满林。
<<;送和西蕃使>>; 杜审言 疆场及无事,雅歌而餐饭。
<<;赠崔融二十韵>>; 杜审言 雅节君弥固,衰颜余自伤。
<<;送张舍人佐江州同薛璩十韵>>; 王维 高文有风雅。
<<;静法师东斋>>; 王昌龄 琴书全雅道,视听已无生
<<;受恩深>>; 柳永 雅致装庭宇。黄花开淡泞。
<<;看花回>>; 柳永 尘事常多雅会稀。忍不开眉。
雅俗熙熙物熊妍。忍负芳年。 中宗祀昊天乐章·舒和 已陈粢盛敷严祀,更奏笙镛协雅声。
<<;读张籍古乐府>>; 白居易 风雅比兴外,未尝著空文。
<<;阳城驿>>; 白居易 附于雅歌末,奏之白玉墀。
<<;祗役骆>>; 白居易 雅哉君子文,咏性不咏情。
<<;闲夜咏怀因招周协律刘薛二秀才>>; 白居易 若厌雅吟须俗饮,妓筵勉力为君铺。
<<;和钱华州题少华清光绝句>>; 白居易 高情雅韵三峰守,主领清光管白云。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白居易 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
<<;集贤宾>>; 柳永 有画难描雅态,无花可比芳容。 心性温柔,品流详雅,不称在风尘。 文谈闲雅,歌喉清丽,举措好精神。
<<;长相思>>; 柳永 向罗绮丛中,认得依稀旧日,雅态轻盈。
<<;击梧桐>>; 柳永 香靥深深,姿姿媚媚,雅格奇容天与。 十二金钗。雅俗熙熙, 绛唇轻、笑歌尽雅,莲步稳、举措皆奇。
<<;女冠子>>; 柳永 雅歌艳舞,尽成欢乐。
<<;透碧宵>>; 柳永 乐游雅戏,平康艳质,应也依然。
<<;洞仙歌>>; 柳永 梦兰品雅。金丝帐暖银屏亚。
<<;赠比部萧郎中十兄>>; 杜甫 词华倾后辈,风雅蔼孤鶱。
<<;赠祠部令狐郎中>>; 马戴 官初执宪称雄才,省转为郎雅望催。
<<;陪卢明府泛舟回岘山作>>; 孟浩然 文章推后辈,风雅激颓波。
7.带有雅和蓉的诗
含雅的诗 宴桃源 白居易 频日雅欢幽会, 打得来来越杀。
说着暂分飞, 蹙损一双眉黛。 无奈,无奈, 两个心儿总待。
——————————————————————————– 寄监察从兄 曹邺 我祖居邺地,邺人识文星。 此地星已落,兼无古时城。
古风既无根,千载难重生。 空留建安书,传说七子名。
贱子生桂州,桂州山水清。 自觉心貌古,兼合古人情。
因为二雅诗,出语有性灵。 持来向长安,时得长者惊。
芝草不为瑞,还共木叶零。 恨如辙中土,终岁填不平。
吾宗戴豸冠,忽然入西京。 怜其羽翼单,抚若亲弟兄。
松根已坚牢,松叶岂不荣。 言罢眼无泪,心中如酒酲。
——————————————————————————– 戏为六绝句 杜甫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杨王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纵使卢王操翰墨,劣于汉魏近风骚。 龙文虎脊皆君驭,历块过都见尔曹。
才力应难夸数公,凡今谁是出群雄。 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 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
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 咏怀古迹五首 杜甫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 石鼓歌 韩愈 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试作石鼓歌。 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
周纲凌迟四海沸,宣王愤起挥天戈。 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剑佩鸣相磨。
搜于岐阳骋雄俊,万里禽兽皆遮罗。 镌功勒成告万世,凿石作鼓隳嵯峨。
从臣才艺咸第一,拣选撰刻留山阿。 雨淋日灸野火燎,鬼物守护烦撝呵。
公从何处得纸本,毫发尽备无差讹。 辞严义密读难晓,字体不类隶与蝌。
年深岂免有缺画,快剑斫断生蛟鼍。 鸾翔凤翥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
金绳铁索锁纽壮,古鼎跃水龙腾梭。 陋儒编诗不收入,二雅褊迫无委蛇。
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遗羲娥。 嗟余好古生苦晚,对此涕泪双滂沱。
忆昔初蒙博士征,其年始改称元和。 故人从军在右辅,为我度量掘臼科。
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宝存岂多。 毡包席裹可立致,十鼓只载数骆驼。
荐诸太庙比郜鼎,光价岂止百倍过。 圣恩若许留太学,诸生讲解得切磋。
观经鸿都尚填咽,坐见举国来奔波。 剜苔剔藓露节角,安置妥帖平不颇。
大厦深檐与盖覆,经历久远期无佗。 中朝大官老于事,讵肯感激徒婩婀。
牧童敲火牛砺角,谁复著手为摩挲。 日销月铄就埋没,六年西顾空吟哦。
羲之俗书趁姿媚,数纸尚可博白鹅。 继周八代争战罢,无人收拾理则那。
方今太平日无事,柄任儒术崇丘轲。 安能以此尚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
石鼓之歌止于此,呜呼吾意其蹉跎。 ——————————————————————————– 喜迁莺 李纲 长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涛无际。
天险难逾,人谋克壮,索虏岂能吞噬! 阿坚百万南牧,倏忽长驱吾地。 破强敌,在谢公处画,从容颐指。
奇伟!淝水上,八千戈甲,结阵当蛇豕。 鞭弭周旋,旌旗麾动,坐却北军风靡。
夜闻数声鸣鹤,尽道王师将至。 延晋祚,庇烝民,周雅何曾专美。
——————————————————————————– 尉迟杯 柳永 宠佳丽。 算九衢红粉皆难比。
天然嫩脸修蛾,不假施朱描翠。 盈盈秋水。
恣雅态、欲语先娇媚。 每相逢、月夕花朝,自有怜才深意。
绸缪凤枕鸳被。 深深处、琼枝玉树相倚。
困极欢馀,芙蓉帐暖,别是恼人情味。 风流事、难逢双美。
况已断、香云为盟誓。 且相将、共乐平生,未肯轻分连理。
含蓉的诗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涉江采芙蓉》 回望高城落晓河, 长亭窗户压微波 水仙欲上鲤鱼去, 一夜芙蓉红泪多。
——胡兰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