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汪洙的诗

四喜诗:“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神童诗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

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

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

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

莫道儒冠误,诗书不负人。

达而相天下,穷则善其身。

遗子黄金宝,何如教一经。

姓名书锦轴,朱紫佐朝廷。

古有千文义,须知后学通。

圣贤俱间出,以此发蒙童

勤学

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

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2.汪洙的什么诗句可以形容“在异国他乡遇上老朋友”的心情

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汪洙《神童诗》

《神童诗》中部分诗句:

宫殿召绕耸,街衢竞物华;风云今际会,千古帝王家。

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太平无以报,愿上万年书。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

土脉阳和动,韶华满眼新;一支梅破腊,万象渐回春。

柳色浸衣绿,桃花映酒红;长安游冶子,日日醉春风。

注:相传有一位秀才参加乡试没有考中,回家途中天又下了一阵小雨。傍晚住店时,店旁边的院里传来一阵阵唢呐、鞭炮声,原来邻院有人娶亲。到了晚上,秀才睡不着觉,想起了汪洙的《四喜》诗,再联想到自己的处境和见闻,便给《四喜》诗加了八个字,成为:

久旱逢甘露–一滴,

他乡遇故知–债主。

洞房花烛夜–梦中,

金榜题名时–重名。

这样一改,对比鲜明,汪洙诗中所说的人生四大欢喜就变成了一场空欢喜,悲凉的意味跃然纸上,颇具出人意表之机趣。

3.汪洙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是北宋晚期的诗人。

汪洙,字德温,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元符三年(1100)进士,官至观文殿大学士。 其幼颖异,九岁能诗,号称汪神童。父,汪元吉,曾任鄞县县吏。在王安石任鄞县县令时,因看重汪元吉的为人,特把汪元吉推荐给转运史,叫汪元吉负责明州府的法律方面(司法参军)的事务。

汪洙诗才横溢,他先后写了不少言绝句诗,都是一些便于孩童记诵的短诗。就有当时的塾师门将汪洙所赋的三十多首五言绝句汇编诠补成集,题为《汪神童诗》。《神童诗》文词通俗易懂,非常适合儿童记诵,它与《三字经》等同誉为“古今奇书”,成为训蒙儿童的主要教材,流传极广,影响至为深远。尤其如其中的:“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遗子黄金宝,何如教一经。”“久旱逢甘雨,他乡遇知音,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等等,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传诵不息。

汪洙成年之后,淹贯博洽,熟悉经史。然而经多次考试,均未能考中。一直到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才得以考中进士,任明州府学教授。由于汪洙为人淳正,是一位好教师,随从他听课的学生众多,有一府之望,世人均称他为“汪先生”。正由于他教授有方,声闻朝廷,到汪洙去世时,特追赠为“正奉大夫”(正四品)衔,给予了较高的优待。留下的著作有《春秋训诂》。

4.《喜》汪洙(宋)的诗意

勤学

(宋代汪洙诗作)

勤学,指努力学习。见《东观汉记·桓荣传》:“ 荣 少勤学,讲论不怠,治《欧阳尚书》。”

学,指努力学习。见《东观汉记·桓荣传》:“ 荣 少勤学,讲论不怠,治《欧阳尚书》。”

学,指努力学习。见《东观汉记·桓荣传》:“ 荣 少勤学,讲论不怠,治《欧阳尚书》。”

学问是需要勤奋才能得来的,就像前人囊萤取光,勤奋夜读,读很多书。苦学几年,“三冬文史足用”,学问也就有了,那时候谁还会笑话你胸无点墨,没有学问呢?

5.《喜》汪洙(宋)的诗意

出处及诗意:《神童诗·四喜》,作者汪洙,字德温,北宋晚期人。

汪洙九岁时即赋诗,有”神童”之佳称。汪洙诗才横溢,他先后写了不少绝句诗,都是一些便于孩童记诵的短诗。

就有当时的塾师门将汪洙所赋的三十多首五言绝句汇编诠补成集,题为《汪神童诗》。《神童诗》文词通俗易懂,非常适合儿童记诵,它与《三字经》等同誉为”古今奇书”,成为训蒙儿童的主要教材,流传极广,影响至为深远。

意思就是说人生四大喜事。一说出自南宋·洪迈《容斋随笔·四笔·卷八·得意失意诗》:”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也有野史记载是杜甫所写。 明初江西才子解缙以四喜诗中的四大喜事为依据,创作了”四喜同局”的”四喜娃娃”。

但是具体并没写是谁所作。)《容斋随笔·四笔·卷八·得意失意诗》引用: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分明久旱逢甘雨,赛过他乡遇故知。

莫问洞房花烛夜,且看金榜题名时。改编:据明代朱国祯所撰的《涌幢小品》等书记载,成化年戊辰年间,有个叫王树南的人在此诗的每句前面各添二字,成为:十年久旱逢甘雨,万里他乡遇故知。

和尚洞房花烛夜,教官金榜题名时。改后的《四喜》诗用特定的数量、特定的人物来强调突出了喜上加喜、喜出望外,将喜的意味推到了极致,并且产生了幽默风趣的新意和效果,令人读后往往会忍俊不禁,拍手称妙。

空欢喜的《四喜》久旱逢甘露一一一滴,他乡遇故知一一债主。洞房花烛夜一一梦中,金榜题名时一一重名。

相传有一位秀才参加乡试没有考中,回家途中天又下了一阵小雨。傍晚住店时,店旁边的院里传来一阵阵唢呐、鞭炮声,原来邻院有人娶亲。

到了晚上,秀才睡不着觉,想起了汪洙的《四喜》诗,再联想到自己的处境和见闻,便给《四喜》诗加了八个字,成为:久旱逢甘露一一一滴,他乡遇故知一一债主。洞房花烛夜一一梦中,金榜题名时一一重名。

这样一改,对比鲜明,汪洙诗中所说的人生四大欢喜就变成了一场空欢喜,悲凉的意味跃然纸上,颇具出人意表之机趣。供参考。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