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里描述亲情的句子
《葛 覃》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
是刈是濩,为絺为綌,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薄污我私,薄浣我衣。 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这是一首女子准备回家探望爹娘的诗。其中还描写了当时妇女生活的一些方面。
《凯 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甚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这是一首儿子颂母而自责的诗。
2.有关于亲情的诗经
“岂无父母在高堂,亦有亲情满故乡。”
[1]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视人伦理常的国度。所谓人伦,是指存在於人类社会中以维系道德秩序的人际关系,是人们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
中国古代将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种人伦关系称为五伦。《孟子·滕文公上》:“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於禽兽。
圣人有(又)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2][P125]《礼记·中庸》又称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五者为“天下之达道”[3](P28),《左传·文公十八年》称父义、母慈、兄友、弟共、子孝为“五教”[4](P523),足见其重要性①。
在古代人看来,人伦乃人之为人的基本要求,所谓“无所逃於天地间”者是也。在这五伦之中,夫妇、父子(包括母子)、兄弟(包括姊妹)这三种关系,发之於“人之大欲”,归之於社会伦理,中国人常称之为“天伦”②,是因婚配、血缘和长幼等而产生的亲情。
夫妇之道、孝道和悌道伦理,即是分别协调夫妇、父子和兄弟这三种基本家庭关系的规范和准则。“仁者,人也,亲亲为大”(《礼记·中庸》)。
亲亲,即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一整套人伦规范。“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 [5](P292),由对故土的眷恋而产生的对家人共同生存的期望,既是中国人最为根本的本性与本质的关系,也是中国人最基本的情感需求。
可以说,以家族为本位的人伦亲情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其它一切的社会关系都是以此为基点而衍发的。 中国古代诗歌以情之抒发为本质特征,所谓“情动於中而形於言”(《毛诗序》)。
由于中国古代有这种重视人伦亲情的传统,亲情诗在中国诗歌中是一个重要的题材领域。《诗经》是中国诗歌的源头,自然也是中国亲情诗的源头。
翻开《诗经》,有关人伦亲情的篇目和诗句随处可见。“诗三百”中,表达亲情者不下20首,带有亲情的成分者更多。
家族人伦亲情对“诗人”们来说,不只是提供了一种文化背景,更是一个重要的创作母题。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礼义规范中,亲情一直处於“礼义”的严密框架之内,由情发礼止情感抒发机制而融铸的“温柔敦厚”诗教原则,於亲情之表达得到鲜明体现。
二 夫妇人伦是周人的首重之情①。“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2](P143)。
新婚是男女生活中幸福的起点,是人生的终身大事;男女两性的结合组成家庭,由此衍生出父子兄弟之家庭伦理亲情关系。《诗经》以《关雎》为首,即含有敦厚夫妇之意,正如《诗大序》所云:“风天下而正夫妇。”
有夫妇始有人伦,《韩诗外传》卷一载孔子与子夏论《关雎》,借子夏之口云:“大哉《关雎》,乃天地之基也。”[6]夫妇乃是人伦礼义中极重要之一环,如《礼记·内则》云:“礼始於谨夫妇。”
[7](P759)《中庸》云:“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3](P23)《周易·序卦》曰:“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恒者,久也。”
[8](P294)只有夫妇关系和谐了,才谈得上其它。故《礼记·昏义》云:“礼之大体,而所以成男女之别,而立夫妇之义也。
男女有别,而后夫妇有义;夫妇有义,而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臣有正。” [7](P1418)人伦造端乎夫妇,而后有五伦次序,从而构成君臣之国家关系。
东汉荀爽延熹九年对策云:“夫妇人伦之始,王化之端,故文王作易,上经首《乾》、《坤》,下经首《咸》、《恒》。”[9](P2052)所以,可以认为《诗经》以《关雎》始,即象征它对人伦的关切。
夫妇间的道德,是平等相待,互相尊重,方能维系夫妇之间的关系。作为一首结婚典礼上的乐歌②,《关雎》“以琴瑟之悦拟好色之愿,以钟鼓之乐拟□□之好”[10](《孔子诗论》10、14、12),既有在雎鸠关关和鸣的河边与淑女邂逅的一见钟情,又有“寤寐思服”、“辗转反侧”的急切相求;既有 “求之不得”遭拒后对“淑女”情真意切的相思爱恋,又有“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中夫妇和睦的挚情美满。
《诗经》写夫妇之义的诗篇尚未被后世儒家导向君臣国家的政治伦理轨道,而是充盈着浓浓的天然温情,从中可以领略到上古婚姻家庭生活的多彩图景。如《王风·君子阳阳》: 君子阳阳,左执簧,右招我《由房》。
其乐只且! 君子陶陶,左执翿 ,左招我《由敖》。其乐只且! 此诗题旨,朱熹《诗集传》认为是妇人乐其夫不再行役之辞:“盖其夫既归,不以行役为劳,而安於贫贱以自乐,其家人又识其意而深叹美之。”
[11](P43)诗人捕捉了一对情真意挚的夫妇奏乐舞蹈,相招相乐的行为片断:夫妇贫贱相守,心乐情爽,双双同歌共舞,自娱自乐,其形阳阳(洋洋),其情陶陶,於流美欢快的格调中,不难想象这是一对相敬如宾、鱼水情得的恩爱夫妻,和睦爱敬,其乐融融。如果说这里体现的是对“礼义”所倡导的夫妇之道的礼赞的话,那么《郑风·女曰鸡鸣》则恰似一幕夫妻家庭生活小剧,在率性朴质中表现出夫妇间温磬的爱恋: 女曰:“鸡鸣。”
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
“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
宜言饮酒,与子偕老。”。
3.关于亲情的诗句
《赠汪伦》 李 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熏,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江南逢李龟年 》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游子吟 》 唐 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送友人 》 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 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 口 瓜 洲 一 水 间 , 钟 山 只 隔 数 重 山 。 春 风 又 绿 江 南 岸 , 明 月 何 时 照 我 还 ? 。
4.古诗词中的亲情和友情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仑送我情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亲情的古诗 1. (孟郊《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 (曹植《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3. (《木兰辞》)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4. (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5. (杜甫《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6. (张籍《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7.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8. (自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9. (杜牧《归冢》)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有关友谊的 君有奇才我不贫。
-(清)郑板桥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 -(唐)王勃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唐)白居易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 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谈。
-(清)蒲松龄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春秋)孟子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战国)庄子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西晋)付玄 人生贵相知,何用金与钱。
-(唐)李白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春秋)子夏 布衣之交不可忘。
-(唐)李延寿 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宋)欧阳修 人生乐在相知心 。
-(宋)王安石 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 -(明)冯梦龙 于患难风豪杰。
-(清)魏禧 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 -(清)曹雪芹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宋)顾夏 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 -《汉书》 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已。
-鲍溶 大丈夫处世处,当交四海英雄。-《三国志.蜀书.刘巴传》 君子上交不诌,下交不渎。
-《周易》 若知四海皆兄弟,何处相逢非故人。 -陈刚中 人的生活,离不开友谊,但要获得真正的友谊并不容易。
它需要用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奥斯特洛夫斯基 不要靠馈赠来获得一个朋友。
你需贡献你挚情的爱,学习怎样有正当的方法来赢得一个人的心。 ——(古希腊)苏格拉底 财富不是朋友,而朋友却是财富。
——(希腊)斯托贝 世界上没有比友谊更美好、更令人愉快的东西了;没有友谊,世界仿佛失去了太阳。——(罗马)西塞罗 友谊是人生的调味品,也是人生的止痛药。
——(美)爱迪生 没有真挚朋友的人,是真正孤独的人。——(英)培根 真正的朋友,在你获得成功的时候,为你高兴而不捧场;在你遇到不幸或悲伤的时候,会给你及时的支持和鼓励;在你有缺点可能犯错误的时候,会给你正确的批评和帮助。
——(俄)高尔基 万两黄金容易,半个知己也难求 真正的友谊——十分理智的友谊,是人生最好的无价之宝,你能够对自己的朋友守信,永远无愧于他,那将是对你性格、灵魂以及道德的最高考验。 ——马克思友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 > 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 >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 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 > 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王维< >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 > 8.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 > 9.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 > 1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 > 11.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 > 12.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 > 1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 > 1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 > 15.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 > 16.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 > 17.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 > 18.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唐.李煜< > 19.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 > 20.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 > 21.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唐.杜甫< > 2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
5.描写亲情的诗句
看我写这么多,给我分吧!
慈母爱子,非为报也。〖汉〗刘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
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孝歌》
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
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母亲,人间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情。字严
世上惟一没有被污染的爱——那便是母爱。字严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父之美德,儿之遗产。字严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
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唐〗韩愈
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格言联璧》
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诗经》
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
妇不顺也。〖南北朝〗颜之推
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吕公著
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格言联璧》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1.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2.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曹植:《七步诗》)
3.爷娘闻女来,
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
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
磨刀霍霍向猪羊。
(《木兰辞》)
4.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
5.戍鼓断人行,
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
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
况乃未休兵。
(杜甫:《月夜忆舍弟》)
6.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张籍:《秋思》)
7.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8.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9.稚子牵衣问:
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
赢得鬓边丝?
(杜牧:《归家》)
参考资料:百度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