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明月描写月亮的诗句

描写月亮的诗句 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2、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4、松冈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王维《西州张少府》 5、月斜空碧合,河汉几时生。

——王夫子《月斜》 6、高卧南斋时,升帷月初吐。——王昌龄《周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7、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 8、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9、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王昌龄《从军行》 10、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11、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 12、又闻子规啼,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1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静夜思》 14、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15、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 16、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17、我歌月徘徊,我舞月凌乱。

——李白《月下独酌》 18、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19、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0、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子夜吴歌》 21、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22、莫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李白《下终南山过角斗斯山人置酒》 23、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李白《把酒问月》 24、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 25、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李白《把酒问月》 26、惟愿当歌对酒时,月光常照金樽里!——李白《把酒问月》 27、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8、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9、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李白《将进洒》 30、峨眉山月半轮秋,影人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31、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李白《清平调》 32、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3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4、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李白《襄阳歌》 35、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

——李白《玉阶怨》 36、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李白《忆秦娥》 37、大漠沙似雪,燕山月如钩。——李贺《马》 38、雁自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39、来是空言去无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李商隐《无题》 40、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李商隐《霜月》 41、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 42、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 43、晓镜但愁去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44、阶下清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李商隐《端居》 45、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 46、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 47、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48、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49、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从军北征》 50、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51、往往蚀明月,遣君无奈何。——白居易《虾蟆•和张十六》 52、冠垂明月珠,带束通天犀。

——白居易《杂兴三首其三》 53、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54、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琵琶行》 55、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56、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白居易《琵琶行》 57、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白居易《琵琶行》 58、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白居易《琵琶行》 59、松桃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白居易《春题湖上》 60、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白居易《长恨歌》 61、夜深明月卷帘愁,日暮青山望乡泣。——白居易《长安早春旅怀》 62、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63、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山岭光入扉。——韩愈《山石》 64、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

——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65、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明何?——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66、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苏轼《赤壁赋》 6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中秋》 68、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69、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70、人有悲欢。

2.写一句描写月亮的诗句

峨眉山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

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李白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李白

山偷半庭月,池映一天星。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曹雪芹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曹雪芹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苏轼《永遇乐》

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月夜。——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

3.描写月亮的诗句

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宋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译文: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

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译文: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时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

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译文: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唐王维《山居秋暝》

译文: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5、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 唐李商隐《锦瑟》

译文:大海里明月的影子像是眼泪化成的珍珠。只有在彼时彼地的蓝田才能生成犹如生烟似的良玉。

4.描写月亮或月夜的古诗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李白《静夜思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张九龄《望月怀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王安石《泊船瓜洲》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 张继《枫桥夜泊 》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 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 王昌龄《出塞二首》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王维《山居秋暝》

5.描写月亮的诗句七句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之时,正是夜半钟声敲响之际。月出为正午12时,中天为18时,月落为24时,月球在天空中距太阳东90度,诗中描绘的月相应是农历初七、八的上弦月。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欧阳修《生查子》)恋人约会于黄昏时分,此时月亮已经升在柳树枝头。月亮升离地平线不久,离地有一树之高,此时月相应为农历十一、十二的新凸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苏轼《水调歌头》)中秋佳节空中高挂一轮满月,作者借此抒发和亲人的离别之情。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潮涨时分,明月高挂,由于日、月、地三者成一直线,因此形成大潮。此时的月相应为农历十五的满月。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也是描写农历十五的月相。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宋·柳咏《雨霖铃》)作者酒醒之时,晓风拂面,天上挂着一弯残月。此时月相应为农历二十七、二十八的残月。(

6.描写月亮的好诗句

《描写月亮的诗句》赏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宿建德江》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塞下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朗月行》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水调歌头》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出塞》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古诗十九首》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春江花月夜》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苕溪酬梁耿别后》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关山月》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子夜吴歌·秋歌》月色醉远客,山花开欲然《寄韦南陵冰》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把酒问月》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一百五日夜对月》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漫成一首》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暮江吟》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春题湖上》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月夜》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山石》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忆扬州》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寓意》明月净松林,千峰同一色《自菩提步月归广化寺》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西江月》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阳关曲》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不见乡书传雁足,唯看新月吐蛾眉《秋思赠远》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马诗共二十三首·其五》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临江仙》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自河南经乱》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江汉》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生查子·元夕》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朗西《闻王昌龄》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归园田居》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相见欢》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听杯一问之《把酒问月》

7.描写山水月亮的诗句

1、香菱咏月·其三

清代:曹雪芹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译文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1333431356566:月亮的光华谁也难把她遮掩,她倩影多娟美可质地多清寒。广袤的原野一片银色传来捣衣声阵阵,雄鸡报晓夜色将可阑可残月仍挂天边。秋江里漂泊的旅人闻笛声更添愁绪,楼上伤情的少妇终夜里倦倚栏杆。惹得月宫里寂寞的嫦娥也不禁要问:是什么原因不使人们永远团圆。

2、夜泊牛渚怀古

唐代: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译文:秋夜行舟停泊在西江牛渚山,蔚蓝的天空中没有一丝游云。我登上小船仰望明朗的秋月,徒然地怀想起东晋谢尚将军。我也能够吟哦袁宏的咏史诗,可惜没有那识贤的将军倾听。明早我将挂起船帆离开牛渚,这里只有满天枫叶飘落纷纷。

3、秋宵月下有怀

唐代: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译文:秋天的夜空明月高悬,月光映上露珠晶莹剔透,好像被露水打湿了一样。被惊起的寒鹊不知道该到哪里栖息,萤火虫循着那灯光从卷帘飞入屋内。

院子中只剩枝丫的槐树落在月光下的影子,稀疏凄凉,而这个时候从邻居那边传来的杵声在秋夜里显得那么清晰急促。你我相隔遥远,如何去约定相聚的日子,只能久久地惆怅地望着同样遥远的月亮。

4、明月何皎皎

两汉:佚名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译文:明月如此的皎洁明亮,照亮了我罗制的床帏。夜里心中惆怅无法入睡,披衣而起在空屋内徘徊。客居在外虽然有趣,但是怎比得上早日回家呢。走出房门独自在月下彷徨,满心愁苦应该告诉谁呢?伸颈远望还是只能回到房间,止不住的泪水打湿了衣裳。

5、霜月

唐代: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译文:刚开始听到远行去南方的大雁的鸣叫声,蝉鸣就已经销声匿迹了,我登上百尺高楼,极目远眺,水天连成一片。霜神青女和月中嫦娥不怕寒冷,在寒月冷霜中争艳斗俏,比一比冰清玉洁的美好姿容。

6、望月怀远 / 望月怀古

唐代: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译文: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你我相隔天涯却共赏月亮。多情的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

8.描写秋天月亮的古诗

描写秋天月亮的古诗句,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等。

(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出自唐代王维的《山居秋暝》。全诗曰:“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该诗描述了清新、幽静、恬淡、优美的山中秋季的黄昏美景。全诗大意为,一场秋雨过后,秋山如洗,清爽宜人。时近黄昏,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松林静而溪水清,浣女归而渔舟从。如此清秋佳景,风雅情趣,自可令王孙公子流连陶醉,忘怀世事。诗的四联分别写感觉、视觉、听觉、感受,因象得趣,因景生情,表达了作者十分崇尚恬静淡泊的田园生活,不愿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 诗中,“明月松间照”的季节背景是“天气晚来秋”,所以可以说是描写秋月的诗句。

(二)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出自唐代孟浩然的《宿建德江》。诗曰“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是一首刻划秋江暮色的诗。诗人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诗开首“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是指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个秋日烟雾朦胧的小洲边时,天近黄昏,不由又添新愁。而“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后二句,则描述日暮时刻,苍苍茫茫,旷野无垠,放眼望去,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夜已降临,高挂在天上的明月,映在澄清的江水中,和舟中的人是那么之近。这画面上,让人们见到的是清澈平静的江水,以及水中的明月伴着船上的诗人。而诗人怀着愁心,在这广袤而宁静的宇宙之中,经过一番上下求索,终于发现了还有一轮孤月此刻和他是那么亲近,寂寞的愁心似乎寻得了慰藉。诗中虽不见”秋”字,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江清月近人”里的月就是有情有景的秋月。

(三)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出自五代李煜的《相见欢》。诗曰“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这是昔日的南唐后主李煜创作的一首表达离愁别绪的诗。诗中,诗人描述自己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亡国之苦。那悠悠愁思缠绕在心头,却又是另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诗中,诗人交代季节背景是在深深被秋色所笼罩“清秋”,而“月如勾”,”不仅写出月形,表明时令,而且意味深长:那如钩的残月经历了无数次的阴晴圆缺,见证了人世间无数的悲欢离合,如今又勾起了词人的离愁别恨。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