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内部审计师否认内部审计报告的重要性。但在实践中,很多内部审计人员往往忽视内部审计报告的重要性,把太少的精力放在撰写审计报告上,以至于审计报告无法展现审计发现,甚至审计报告逻辑混乱,漏洞百出。在审计现场阶段,审计人员的大部分精力都会投入到问题的挖掘上。审计结束后,审计人员只需对审计结果进行处理,并将其纳入审计报告中进行报告。

重要的审计发现是审计工作的结果。但是,如果忽视了审计报告这一展示审计结果的主要手段,审计人员的劳动成果可能会大打折扣,同时也会失去体现审计价值和专业性的大好机会。

现在,让我们从几个维度来认识审计报告的重要性。

一、如何理解审计报告

1.产品载体

内部审计部门为组织创造价值,内部审计部门通过提供审计产品实现自身价值。审计的职能是揭示问题、评估风险和提供审计建议。审计报告是正式审计产品的主要载体。一份好的审计报告,就像苹果手机一样,不仅有强大的功能,还有精心的“工业设计”和赏心悦目的外观。审计备忘录、电子邮件或任何其他书面形式都不能代替审计报告。审计报告是审计产品的正式载体。没有这个载体,审计产品的零件就会散落在各处,无法发挥最大效用。

2.通信工具

电子邮件交流、口头交流等。不够正式,也不能引起审计报告相关方的注意。审核是审核部门和被审核部门之间的正式沟通工具。被审计部门根据审计报告所列问题向审计部门反馈,或定期或不定期与审计部门沟通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审计报告也是审计部门与主管领导之间的正式沟通工具。一方面,审计报告中所列的内容可以反映审计部门的态度和建议;另一方面,主管领导还会就审计报告所列内容向审计部门提出意见、问题和指示。而且审计报告不能一次定稿,还要在征求意见中起到沟通作用。

3.营销手段

内部审计部门为组织提供审计产品。为了让组织中更多的人使用审计产品,内部审计部门需要营销意识。内部审计部门不仅要营销自己的产品,还要营销审计部门本身。它不仅要做幕后工作,还要让组织的所有部门都知道,内部审计部门是在为组织创造价值,不仅仅是找茬,更是为公司治理的改善服务,而不仅仅是组织的领导。提交给组织领导者的审计报告,可以让组织领导者看到审计部门的专业视角,让组织领导者看到审计部门的态度,通过逻辑语言表说服组织领导者接受审计部门的观点。向被审计单位提交审计报告,还可以让被审计单位看到审计部门的价值取向,让被审计单位明白审计部门的立场。

4.汇总方法

审计报告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审计项目的效果和质量,以及审计的思路和方法。审计也是内部审计部门总结工作的好方法。内审部门通过定期的自评审计报告,可以总结以往工作的亮点和不足,积累经验。审计报告不仅可以作为审计部门总结的方式,也可以作为审计人员总结工作的方式。对于审计部门来说,通过定期汇总各种审计报告,可以发现审计方向与年度审计目标是否一致,审计思路和方法是否可以进一步改进。审计人员对自己写的审计报告或别人写的审计报告进行总结和比较,找出自己的审计思路与别人的差距,找出写审计报告时需要改进的地方,等等。

5.分析平台

审计报告不仅可以作为总结审计工作的主要方式,也可以作为统计分析的平台。审计报告的信息量非常大,包括项目的基本情况、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审计发现等等。如果将每份审计报告中的信息进行分类,并对同类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可以获得更有价值的信息。比如将某一阶段的审计报告中反映的审计发现进行分类,进一步细分到控制过程中,然后利用统计工具得到组织的风险分布图或风险热图。审计报告中的信息一般得到各方的确认。因此,审计报告中的信息更有参考价值,可信度更高,可以作为统计分析的数据来源。

二。撰写审计报告应注意的事项

虽然每个企业组织内部审计部门对审计报告的理解会有所不同,每个企业组织内部审计部门的上级领导对审计报告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每个企业组织内部审计部门的审计报告模板也会有所不同,但以下事项需要每个刚开始写审计报告的审计人员额外:

1.审计报告不是工作底稿的缩略版。审计人员应避免将工作底稿中的信息简单删除后直接放入审计报告中,需要进一步处理。甚至有的审计人员为了早点上报审计报告,直接把工作底稿的内容粘贴到审计报告里,这是不负责任的。

2.审计报告中的数据必须准确。在实践中,审计报告中的数据也会因审计人员的疏忽而造成不同的错误。审计报告中存在多种数据错误,如与会计报表不一致。造成误差的原因很多,比如统计口径不一致。审计报告中的数据错误是不能容忍的,其后果的严重性不言而喻。

3.审计报告必须简明扼要。审计报告的质量体现了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条理清晰、语言精炼是撰写审计报告最基本的要求。混乱的审计报告不仅可能使读者误入歧途,也反映了审计检查思路的混乱。

4.审计报告尽可能提供有价值的审计信息。审计报告是审计产品的载体,应该为组织的领导提供有价值的审计信息,以提升审计报告的含金量。不仅审计报告中的审计发现要有价值,审计报告中的意见或建议也要能有效地促进被审计单位的整改或组织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

5.审计报告的理念应贯穿整个审计过程。审计报告不是在审计项目现场完成后或审计过程实施后才构思和撰写的,而应从审计项目确立之时就开始构思。思路包括:审计报告的读者是谁,读者的特点是什么,审计报告的重点与阶段性审计目标的一致性如何,审计报告的写作风格是否需要调整,组织或审计部门的领导对审计报告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等。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