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是带摄像头的光纤软管。纤维软管通过嘴或鼻子进入消化道。医生可以通过观察食道、胃、十二指肠表面的黏膜,发现消化道是否有糜烂、溃疡、肿块、血管曲张,通过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感染。

其实胃镜检查类似于通过摄像头查看上消化道黏膜病变,通过活检进行显微镜HE(苏木精-伊红)染色或特殊免疫组化染色等病理检查,是上消化道疾病确诊的“金标准”。

1.什么情况需要胃镜检查?

(1)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

(2)不明原因的急慢性失血可伴有黑便或柏油样便。

(3)反复上腹部不适伴或不伴恶心、呕吐等症状。

(4)影像学检查如X线钡餐检查或CT怀疑食管、胃、十二指肠形态改变或局部增厚改变。

(5)需要长期随访的患者,如胃溃疡、胃息肉、萎缩性胃炎、巴雷特食管等癌前疾病。

(6)40岁以上,直系亲属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的健康人。

(7)肿瘤标志物反复异常升高。

(8)上消化道狭窄、息肉、良性肿瘤、食管静脉曲张、食管异物等可行的内镜治疗。

2.胃镜检查对于发现溃疡、肿瘤和息肉是必要的。但是,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适合做胃镜检查:

(1)因精神障碍不能与人合作者,癫痫发作频繁者。

(2)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或器质性疾病,如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呼吸困难等。

(3)疑似上消化道穿孔或穿孔的急性期。

(4)内窥镜插不进去的咽喉疾病患者。

(5)胃和食管化学烧伤急性期。

(6)脊柱严重畸形。

3.做胃镜检查前需要注意什么?

常规胃镜检查是从口咽部插管,由于咽反射的存在,很多患者会感到恶心呕吐,所以很多患者在心理上抗拒胃镜检查。为了减轻患者检查时的不适,除了上述常见的经口咽进行胃镜检查外,各大医院还广泛开展了“无痛”胃镜检查。

即通过静脉注射镇静麻醉剂,患者可以在睡眠状态下完成胃镜检查,检查过程中咽反射阻力降低,患者舒适度明显提高。此外,还有一种“鼻胃镜”,又称超细胃镜。它的直径只有普通胃镜的一半,而且特别软。经鼻插管进入食道,减轻了咽部的刺激症状,适用于消化道狭窄的患者。

对于具体的后续检查和胃镜方式的选择,建议与医生沟通。一般临床医生会根据病情和患者意愿进行选择。有时候,可能需要多做胃镜,进行动态观察。胃镜检查前需要注意什么?

(1)检查当天必须有空腹部,且必须禁食饮酒6小时以上。

(2)计划做无痛胃镜者,应由家属陪同。

(3)如患者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相关疾病,或服用抗凝药物,建议提前告知医护人员。

4.胃镜检查后,我们还需要了解以下注意事项,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

(1)检查结束后,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咽痛、腹痛、腹胀等不适,大多是因为检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注入一些空气体来支持开胃腔。虽然取出镜片时已经吸出,但仍可能有明显的腹胀和温热的气体,属于正常现象。

(2)由于咽部局部麻醉,检查后可有异物感或咽部疼痛。不要剧烈咳嗽。不干扰饮食,可以照常工作生活。

(3)无痛胃镜检查患者术后24小时内禁止饮酒和从事危险工作,如骑车、开车、高处空作业或精细工作。

(4)若进行胃黏膜活检或息肉切除术,可出现少量出血。检查2小时后才能吃饭。应吃一天温的、凉的、半流质的或软烂的食物,以免粗糙的食物摩擦胃黏膜伤口,引起出血。但也不用太担心活检时的黏膜损伤。身体的细胞每时每刻都在分裂再生,有自愈功能,很快就会恢复。如果腹痛很厉害或者出现黑便,一定要马上去医院。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