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火急~

1《铁人纪念馆》

作者:王国良

名字被刻进一块石头

人却走进时光深处

偶尔在展馆转身

风雪未散,骑过的摩托

行色斑驳,斜倚荒原

依旧驮着往事疾驰

老羊皮袄,脱去疲惫

捂住一双草鞋的梦

不让苦涩的历史发芽

雄浑的号子,一半

在音箱回响,一半已长成

城市的筋骨,耸起林立的日子

观瞻的队伍从海外排到

国内,聆听、抚摸、感叹

然后与一座花岗岩雕像对视、合影

当足音远去,他还站在

风雪之中,像一座大山

阻止着北风的嘶吼。

2《萨尔图的月亮》

作者:王国良

萨尔图,一条铁路

从草原翠绿的呼麦穿过

芦苇荡,被人拉肩扛的号子

喊进了鸥鸟翔集的龙凤湿地

一脸皱纹的风雨,在大庆

油田会战展览馆,找到了归宿

搂着五把铁锹,盖上铁人

王进喜的老羊皮袄安静的睡去

那些追逐苍茫的狼群和野兔

还奔跑在钻头镂刻的诗行里

一旦诵读,倒下的就会重新

站起,远去的都会鲜活的走来

野生的月亮,改不了天当房

地当床,野菜野果当干粮的习性

依旧从西大洼升起,或坐在大杨树上

把玩几颗星星,看广场扭动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431363561肥美的日子

偶尔,靠近琳琅满目的百货大楼

看油城儿女在T型台上潇洒走秀

也趁夜深人静到油井上转转,寻找

那群跳过泥浆池,大雪当炒面的汉子

3《铁人雕像》

作者:王国良

站在铁人广场,中等

身材的你,已成为让胡路

乃至大庆个子最高的人

花岗岩垒起你的伟岸

却无法抵达你的精神高度

于是,人们踮起脚尖仰望

你凹凸不平的脸,布满岁月的沟壑

像穷尽一生仍未走完的路

身着扛扛服,手握刹把

荒原依旧在你的脚下旋转

你还活在蓝天和大地之间

头戴前进帽,把时间削成锐角

与你的弟兄一道靠人拉肩扛

摘去一顶贫油落后的帽子

你是一个用钻头写诗的人

把提前支取的生命研成翰墨

完成了一部红色经典

有时候,铁比金子更宝贵

在雕像的背后,你已化为灵魂的骨骼

而石头里的你,偶尔还想摆脱自己

跳进泥浆池,搅动早已凝固的号子

4《让胡路的萨克斯》

作者:王国良

屹立于远望之望

音符被风雨剥开

裸露出青铜的本色,像一朵

凝固的石油花,赶赴晨昏之约

勾勒一个时代洒脱的背影

一些熟络的曲调汇入

采油小路流淌的情歌

婉转于街道繁华的深喉

吉祥凯悦大酒店是献给爱丽丝

最华彩的乐段,微风吹过

发出朦胧的音响,像春草拔节

与远处铁人的雕像

隔空相挽,偶尔回过头来

说几句相互勉励的话

然后各就各位,在让胡路区

明湖左岸,斜倚蓝天

再次奏响《无尽的爱》

5《站在一首诗里》

作者:王国良

一簇簇拱破倒春寒的柳芽

放飞唐朝两只黄鹂青翠的

歌声,唱给油城起早赶路的人

白杨树还灰着脸,但体内的春风

正在哗哗的灌浆,就像地平线耸立的

钻塔,正用钢铁的魂魄托起太阳

埋头苦干的抽油机,躬着身子

像黄河的纤夫,拉动一个蓝色的夙愿

从繁茂的油花中沉稳走来

那尊大理石雕刻的永恒

身着杠杠服,用一把管钳,扭动了一片

荒原,让大烟泡吹落的月亮又重新升起

站在一首铁人王进喜的诗里

不用吟诵就已热血喷涌,走向百湖

那一只只历史的眼睛,依然在看着你

2. 火急~

石油之子 ——献给第一代“铁人”王进喜 如果点燃的地火能够照亮祖国 你该是那微笑中最灿烂的一朵 如果流动的油河能够映出天上的星座 你该是那浩瀚中最明亮的一颗 你紧握刹把的铁拳 砸碎了弥漫着亘古沉寂的荒蛮 你震颤生命的呐喊 诠释了不甘沉默的绿色心愿 为了让梦在硕大的夜空上灿烂 你向冷漠无情的乞丐伸出双手索要 磨砺着人生的激昂和悲壮 你摇曳吞噬饥饿的北风大雪和谬断 落回大地的骄阳 是你一天一夜未曾闭合的双眼 掀动旷野的呼唤 是你一生一世忘却生命的期盼 你的身躯伴着星辰朝起暮落 如磁石将井架牢牢地支撑在地面 你的血管流着执著召唤诺言 如通道为母亲贫血的心脏输送温暖 冰冷似蛇的缄默 该怎样慷慨才能感动它深处的储藏 要你冻裂的双手为它建造洁白的巢穴 要你坚韧性格为它雕琢喷薄的模样 明朗如洗的寒夜 风雪撕扯着你心中一缕缕焦灼 数不清曾放弃了多少 那一丝丝与家人团聚的奢望 你忍受着蚊子的骚扰和嘲笑 在沉静夜晚写着未来的震撼与辉煌 你迎着阳光的投影走近巨人 用燃烧信念照亮大地上所有的思想 你把最后一滴温暖的烛泪融进春的笑靥 却无法看到鲜美的花朵作成的墓碑 这里是你披星戴月雕琢油花盛开的故乡 亲手栽下的采油树正喷薄绽放 品着你用浓厚的痴情挤出的第一杯牛奶 我渴望用诗的生命丈量你高尚灵魂 你的长眠是北方夜空永远美丽的风景 深深地闪耀着那些石油之子的忠诚。

3. 火急~

铁人王进喜

文 / 剑之光

那年冬天地冻天寒

密布的乌云

是那顶贫油的帽子

沉重地

扣在每个中国人的头上

一群新中国的石油工人

不信这轻蔑的论断

齐刷刷高昂起头

挺直脊梁

屹立成茫茫荒原上

一座座巍峨的钻塔

党旗上的铁锤

锻打出

一身铮铮铁骨

如手中宁折不弯的钻机

穿透层层封锁与险阻

直抵

油井深处

当春风吹过玉门关

冲天的油浪

喷薄而出

那兴奋的怒吼

让蓝眼睛的西方人

都感受到了地球的颤抖

4. 赞美王进喜的句子

1923年10月8日,王进喜出生于甘肃省玉门县赤金堡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母亲何占信,父亲 王金堂。40岁得子的王金堂,看到出生的是一个男孩子,心里非常高兴。按照当地的习俗,父母把孩子和包孩子用的筛子放在秤上一称整好十斤,于是就给孩子起 名“十斤娃”。十斤娃名字听起来非常雄壮,可身材瘦小。十斤娃长大后,按照王家的家谱往下排,起名王进喜,希望他欢欢喜喜去上学,学到本领后重整家业。在 灾难深重的旧中国,王进喜受尽苦难。1929年,玉门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灾荒。为了活命,6岁的王进喜用一根棍子领着双目失明的父亲沿街乞讨。

1932年,军阀马步芳要建羊毛厂,王金堂被强迫出劳役。9岁的王进喜让父亲坐在牛车上,赶车 把羊毛送到百里之外的酒泉。为了挣钱给父亲治病,10岁的王进喜和几个穷孩子一起到虎狼出没、气候变化无常的妖魔山给地主放牛。王家有几亩地被区长以借为 名长期霸占。12岁的王进喜不畏强权,前去讨要。虽然只要回了几丈白土布,却是王进喜与恶势力抗争的一次胜利。14岁时,为了躲兵役,王进喜淘过金、挖过 油。1938年,15岁的王进喜进旧玉门油矿当童工,年龄虽小,却干着和大人一样的重活,还经常挨工头的打骂,但他不甘屈辱,奋起反抗。王进喜常因反抗而 受惩罚。师傅知道后,给他讲骆驼“攒劲”的故事,告诉他要讲究斗争方法,培养“耐力”。王进喜心中充满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正是这苦难的经历和恶劣的生存 环境,炼就了他刚毅坚韧、倔强不屈的性格。

5. 怎么写我心中的铁人爷爷的诗歌

写自己其实很好写,好好回忆就行了,平凡中带着一丝高雅,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

例:

小时候的我走不好路

爷爷在街上背着我走

小时候的我拿不好筷子

爷爷在旁边端起碗喂我

小时候的我经常睡不着觉

爷爷在床上讲小鸭子的故事

长大些学校有点远

爷爷牵着我的手送我去上学

长大些是长身体的时候了

爷爷亲手做饭给我吃

长大些是叛逆的时候了

爷爷在妈妈面前护着我

那是什么时候了

爷爷不能好好的走路了

却还问我还在这个城市了吗

那是什么时候了

爷爷拿不好筷子了

却问我吃饭的时候掉食物了吗

那是什么时候了

爷爷彻夜无法安睡

却还问我每天多睡一会了吗

终于不能动了

爷爷说医院有点远

孩子你再不上班来不及了

终于不能动了

爷爷说现在消化不了多少

孩子你多吃些就好了

终于不能动了

爷爷说当年自己是很听话的

孩子我有护士照顾没问题

刚写完 ,不过不望抄作

6. 王进喜的相关作品

《世界冠军要咱当》大地回春练兵忙,磨好刀枪整好装。

只待战令一声下,跃马扬鞭上战场。庄稼喜雨花朝阳,会战全靠共产党。

中华民族站起来,世界冠军要咱当。 日前,一首《世界冠军要咱当》的诗歌,在李国昌老先生收藏的1961年2月23日的《战报》上被发现,铁人研究者认定:该首诗,是迄今为止在公开出版物上查到的第一首王进喜的署名诗歌,是最新发现的由王进喜本人创作的完整诗歌,它清晰再现了老一辈石油人战天斗地的会战豪情。

在铁人纪念馆老馆书记、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研究会常务理事刘仁的陪同下,记者来到李国昌老先生的家中,看到了这张1961年2月23日弥足珍贵的《战报》,由于年代过于久远,报纸老旧泛黄,但在二版上,清晰可见署名王进喜的诗歌——《世界冠军要咱当》。记者看到,报纸二版的通栏标题为《赛诗会豪言壮语·大会战再比英雄》,整版刊登了钻井、采油、油建三大系统在1961年春节赛诗会上抒发的豪言壮语。

署名王进喜的诗歌《世界冠军要咱当》,位于报纸左侧偏上位置,是组诗《新春立下英雄志·会战盛开英雄花》的第二首诗,该诗分上下两阙,八句共计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4b893e5b19e3133333966666656个字,全文如下:大地回春练兵忙,磨好刀枪整好装。只待战令一声下,跃马扬鞭上战场。

庄稼喜雨花朝阳,会战全靠共产党。中华民族站起来,世界冠军要咱当。

该首诗如何重现在人们视线?记者了解到,去年冬天,刘仁为编写《走近铁人》一书查找资料,特意拜访了73岁的《战报》老记者、《铁人之歌》、《余秋里回忆录》、《康世恩传》的作者李国昌。当天,刘仁在李国昌老先生的书房查阅资料,当翻到1961年的《战报》时,惊喜地发现了这首《世界冠军要咱当》的诗歌。

据悉,上世纪90年代初期,李国昌老人通过到市档案馆、大庆日报社资料室查找、复印,补齐了1966年之前的全套《战报》,家中存有大量的史料,数十年来,为铁人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刘仁告诉记者,他在铁人纪念馆老馆工作近20年,几乎看过馆内存有与铁人有关的所有资料,并且看过铁人的笔记本,从未发现过这首诗。

“这首诗,无论是1974年出版的《大庆战歌》,还是1976年出版的《大庆凯歌》(这两本诗集是刊载王进喜诗歌最多的书),以及其他的铁人诗文集中都未找到,《大庆文学艺术四十年》中也并未收录。”刘仁告诉记者。

“这首诗再次被发现,要归功于《战报》这份珍贵的史料,50年来,它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见证和载体。”李国昌激动地说。

拂去历史的尘埃,打开珍贵的《战报》,向前追溯48年,即1961辛丑牛年,王进喜写下一首诗,记录了第一届赛诗会上老一辈石油人的激情和豪情……2009己丑年,同样是在牛年,这首诗被铁人研究者重新发现,如同一个历史轮回,更像时代的召唤,它,更是献给大庆油田开发建设50周年的一份厚礼。 电影《创业》1975年2月,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的以大庆油田为题材的电影《创业》在全国公开放映,引起轰动,深受赞扬,被称为“是一部难得的好片”。

电影《铁人》2009年5月,上映的《铁人》。《铁人》作品简介 年轻的石油工人刘思成(刘烨 饰)是单位的业务标兵,也是大家眼中的怪人:沉默寡言,除了发狠工作,就是像追星族一样收藏王铁人的所有宝贝。

惟一的朋友赵一林(黄渤 饰)也对刘思成苦行僧式的生活方式感到不解,认为他患上了沙漠幽闭症。在美丽的心理医师吴夏梦(马苏 饰)的帮助下,刘思成开始尝试打开心结。

原来刘思成的父亲刘文瑞(张铎 饰)正是和王铁人并肩战斗过的战友。铁人后辈的身份在带给刘思成无上荣誉的同时也日益成为他的困扰:成为周围人眼中的傻瓜、担心辜负父辈的期望,与父亲人生观的差异更让他不知所措。

与此同时,赵一林因和女友的不检行为被揭发而双双被迫离队。恼羞成怒的赵一林当众怒斥此事的惟一知情人刘思成,认为刘和他的父亲刘文瑞一样都是只知道沽名钓誉的骗子。

父亲到底是和铁人战斗到底的英雄,还是如赵一林所言半路当了逃兵?伴随着刘思成的追问,时光退回到半个世纪前…… 一列破旧的火车把王进喜(吴刚饰)和他的1205钻井队从甘肃玉门油田拉到了大庆。作为石油大会战的主力军,王进喜和他的队伍肩负着让新中国甩掉贫油帽子的希望。

这只除却血肉之躯和钢铁意志几乎一无所有的队伍在队长王进喜的带领下,苦干5天5夜,大庆第一口油井终于开钻。房东老大娘见王进喜连续数昼夜奋战在井架,感慨“王队长真是个铁人”!“王铁人”的名字从此传开。

第一口油井打好之后,王进喜的腿被滚落的钻杆砸伤,他却顾不上住院。拄着拐杖缠着绷带连夜回到井队。

第二口油井在即将发生井喷的危急时刻,没有重晶石粉,他当机立断用水泥代替。没有搅拌机,水泥沉在泥浆池底,王进喜便扔掉双拐,纵身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

在他的带动下,工友们也纷纷跳进入,经过三个多小时奋战,井喷终于被制服,保住了油井和钻机。三年自然灾害来临,王进喜和他的队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在严重的饥饿和高强度的作业下,队友们意志纷纷崩溃。

王进喜省出自己的口。

7. 王进喜的歌颂

新中国成立,

百废待兴,

振兴、发展、复兴。

国外敌对势力,

封锁、挑衅、孤立。

工人阶级老大哥,

挺身领先,涌现无限好儿女。

铁人王进喜,

为了新中国石油,

为国分忧,替民族争气,

勘探、钻井、奋不顾身,

奋战3天3夜,

盆端桶提保开钻,

积劳成疾,

英年早逝,

铁人精神财富留,劳模形象美名扬。

我辈新一代,

立志、学习、图兴。

建设和谐社会,

共创美好家园,

大国之崛起,中华复兴。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