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写出两个来自古诗句的成语

出自古诗词的成语: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悲欢离合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老骥伏枥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桃花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心有灵犀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柳暗花明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青梅竹马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不拘一格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怒发冲冠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乘风破浪

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海角寻思遍——无穷无尽、天涯海角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万紫千红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柔情似水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悲欢离合、阴晴圆缺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无可奈何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千淘万漉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物是人非

2. 写几个来自古诗的成语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悲欢离合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老骥伏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桃花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心有灵犀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柳暗花明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青梅竹马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不拘一格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怒发冲冠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乘风破浪《行路难》李白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登第》孟郊 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海角寻思遍——无穷无尽、天涯海角《踏沙行》 晏殊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万紫千红《春日》朱熹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柔情似水《鹊桥仙》秦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悲欢离合、阴晴圆缺《水调歌头》苏东坡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无可奈何《浣溪沙》 晏殊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千淘万漉《浪淘沙》 刘禹锡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物是人非《武陵春》李清照。

3. 写四个源于古诗 名句的成语

鼓作气–《曹刿论战》

世外桃源–《桃花源记》

门庭若市–《邹忌讽齐王纳谏》

明察秋毫–《童趣》

刮目相看–《孙权劝学》

吴下阿蒙–《孙权劝学》

不求甚解–《五柳先生传》

百废具兴–《岳阳楼记》

一鼓作气:原来指战斗开始鼓足勇气,现指趁锐气十足时一举成事。

明察秋毫:比喻目光敏锐。

刮目相看:意思是离别三日后就应该用新的眼光看待他。指别人已有显著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看待。

不求甚解:意思是读书只求大概不求深入研究。现也指了解情况不深入,不细致。

百废俱兴:形容建设事业的兴旺景象。

明察秋毫:能清楚地看到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比喻目光敏锐,连极小的事物都看得清楚。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童趣》)

庞然大物:形容体积大而笨重的东西。

(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童趣》)

怡然自得:(神游其中,怡然自得。——《童趣》)

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而得到新的认识和体会。也指重温历史可以认识现在。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三人行必有我师:在一起行走的许多人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十则》)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十则》)

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论语〉十则》)

见贤思齐:(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十则》)

任重道远:(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十则》)

死而后已:(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十则》)

老骥伏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无可奈何:(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

似曾相识:(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

塞翁失马:在一定的条件下,好事可能变成坏事,坏事也可以变为好事。

(《塞翁失马》)

曲径通幽:弯曲的小路,通到幽深僻静的地方。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题破山寺后禅院》)

源头活水:原比喻读书越多,道理越明。现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

4. 写出一句古诗,并写出出自该诗的成语

1. 明察秋毫:意为眼睛明亮得能看清楚秋天鸟兽身上新生的细毛。

形容目光敏锐,观察入微。沈复《童趣》:“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源于《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2. 怡然自得:形容喜悦而满足的样子。《童趣》:“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3. 庞然大物:指形体大而笨重的东西,也指貌似强大而实则虚弱的东西。《童趣》:“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源于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驴》:“虎见之,庞然大物也……” 4. 温故知新: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认识;也指重温历史经验,更好地认识现在。

源于《 < 论语 > 十则》:“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 见贤思齐:看见品德好的人就想和他一样,形容有好学向上之心。

源于《 < 论语 > 十则》:“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 择善而从:选择好的向他学习,也指采纳并实行正确意见。

源于《 < 论语 > 十则》:“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 任重道远:担子沉重,路程遥远;比喻责任重大,需要长期奋斗。源于《 < 论语 > 十则》:“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8.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需要或不愿意接受的,不要施加给别人。源于《 < 论语 > 十则》:“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9. 历历在目:一个一个清清楚楚地出现在眼前。蒲松龄《山市》:“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10. 塞翁失马:比喻坏事也可能变为好事。源于《塞翁失马》(选自《淮南子·人间训》)。

11. 扑朔迷离:比喻事物错综复杂,不易看清真相。源于《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2. 吴下阿蒙:比喻学识浅陋的人。

《孙权劝学》(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源于《三国志·吴志》。 13. 刮目相看:擦亮眼睛看待别人,指别人已经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看待。

《孙权劝学》:“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14. 夸父追日:比喻决心很大或自不量力。源于《夸父逐日》(选自《山海经·海外北经》)。

15. 世外桃源:指不受外界干扰的理想处所或与世隔绝的幻想世界。源于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16.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小幽暗顿时变得宽敞明亮,也形容(经过别人的指点或自己的思考)突然明白和领悟。源于《桃花源记》:“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17. 怡然自乐:安适、愉快而又得意。

《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8. 无人问津:无人过问,受到冷落。

源于《桃花源记》:“(刘子骥)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19. 不蔓不枝:原指莲茎挺直,不蔓生,也不分枝;后比喻说话或写文章不拖泥带水,不节外生枝。

源于北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0. 山重水复:山峦重叠,流水环绕;形容风光优美。

源于宋·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1. 柳暗花明:比喻在困境中出现希望或转机。

源于《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2. 不求甚解:原指读书只求领会主旨,不死抠字眼儿;现多指只满足于了解个大概,不作深入理解。

源于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23. 悲欢离合:悲伤、欢乐、离别、团聚,泛指人生的种种经历、遭遇和感受。

源于北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24. 政通人和:政令推行顺畅,人民团结;形容国泰民安的景象。

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5. 百废具兴:许多被废置的事业又都兴办起来。

《岳阳楼记》:“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现在规范词形写作“百废俱兴”。

26. 心旷神怡:心境开阔,精神愉快。《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27. 醉翁之意不在酒:指另有用意或别有用心。源于北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8. 山肴野蔌:指野味和野菜。源于《醉翁亭记》:“……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29. 觥筹交错:酒器和酒筹交错起落(筹,喝酒时行令用的竹片),形容相聚饮酒的热闹场面。源于《醉翁亭记》:“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30. 鸿鹄之志:比喻远大的志向。源于《陈涉世家》:“陈涉太息曰:‘嗟呼!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31. 披坚执锐:身穿坚固的铠甲,手执锐利的兵器;形容全副武装投入战斗。

源于《陈涉世家》:“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被”,通“披”。 32. 妄自菲薄:毫无根据地自己看不起自己。

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33. 作奸犯科:指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源于《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

5. 来自神话故事的成语:(2个);出自古诗词的成语(4个);ACBC

来自神话故事的成语: 开天辟地 八仙过海 火眼金睛 人神共愤 愚公移山 精卫填海 夸父追日 天女散花 八仙过海 嫦娥奔月 牛郎织女 天衣无缝 涸辙之鱼 女娲补天出自古诗词的成语: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悲欢离合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老骥伏枥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桃花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心有灵犀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柳暗花明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青梅竹马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不拘一格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怒发冲冠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乘风破浪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海角寻思遍——无穷无尽、天涯海角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万紫千红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柔情似水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悲欢离合、阴晴圆缺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无可奈何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千淘万漉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物是人非ACBC式成语:拔帜易帜 帜:旗帜;易:换。

比喻推翻别人,自己占有。 不教之教 不以直接的教育方式而进行的教育。

指在日常言行中很自然地进行的薰陶。 长亭短亭 古时设在路旁的亭舍,常用为饯别处。

也指旅程遥远。 出尔反尔 尔:你;反:通“返”,回。

原意是你怎样做,就会得到怎样的后果。现指人的言行反复无常,前后自相矛盾。

大错特错 完全错了。 大谋不谋 具有远大谋略的人,表面上好像看不出谋略。

大书特书 书:写。大写特写。

指对意义重大的事情特别郑重地加以记载。 待理不理 要理不理。

形容对人态度冷淡。 当断不断 指应该决断的时候不能决断。

当着不着 指应该做的事不做,而不该做的事却做了。 道不同不相为谋 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

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 得步进步 已进了一步,还要向前进一步。

比喻野心大,贪心永不满足。 得寸则寸 得到一寸就是一寸。

指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得多少就是多少。 得过且过 且:暂且。

只要能够过得去,就这样过下去。形容胸无大志。

好说歹说 形容用各种理由或方式请求或劝说。 花说柳说 形容说虚假而动听的话哄人。

混应滥应 指随便答应别人的请求。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封建礼教认为,女子出嫁后,不论丈夫好坏,都要永远跟从。

见怪不怪 看到怪异的现象不要大惊小怪。指遇到不常见的事物或意外情况,要沉着镇静。

剑及屦及 形容行动坚决迅速。 将错就错 指事情已经做错了,索性顺着错误继续做下去。

将机就机 利用顺便的机会。 将计就计 利用对方所用的计策,反过来对付对方。

将心比心 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 解铃系铃 比喻谁惹出来的麻烦,还得由谁去解决。

今月古月 指月亮古今如一,而人事代谢无常。 进旅退旅 旅:共,同。

与众人一起进退。形容跟着大家走,自己没有什么主张。

就事论事 按照事物本身的性质来评定是非得失。现常指仅从事物的表面现象孤立、静止、片面地议论。

旧雨今雨 原意是,旧时,每逢下雨宾客也来,而现在一遇雨就不来了。后以“旧雨新雨”代指老友新交。

屦及剑及 屦:鞋;及:赶上。形容行动坚决、迅速。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比喻自己所在的地方有什么条件,就依靠什么条件生活。 立人达人 立:建树,成就;达:发达,显贵。

旧指帮助人建立功业,提高地拉。 买空卖空 买卖双方都没有货款进出,只就进出之间的差价结算盈亏。

也用来比喻政治上招摇撞骗的投机活动。 南阮北阮 指聚居一处而贫富各殊的同族人家。

南枝北枝 南枝向暖,北枝受寒。比喻彼此处境的苦乐不同。

念兹在兹 念:思念;兹:此,这个。泛指念念不忘某一件事情。

七事八事 形容事情多而杂乱。 骑驴觅驴 骑着驴去找别的驴。

原比喻一面占着一个位置,一面去另找更称心的工作。现多比喻东西就在自己这里,还到处.. 骑马找马 骑着马去找别的马。

原比喻一面占着一个位置,一面去另找更称心的工作。现多比喻东西就在自己这里,还到处.. 求仁得仁 求仁德便得到仁德。

比喻理想和愿望实现。 人云亦云 云:说;亦:也。

人家怎么说,自己也跟着怎么说。指没有主见,只会随声附和。

说一是一,说二是二 说怎样就怎样,不能更改。 似懂非懂 好象懂,又好象不懂。

随乡入乡 到一个地方就按照这一个地方的风俗习惯生活。也比喻到什么地方都能适应。

唐哉皇哉 形容规模宏伟,气势盛大。也用于贬义,形容表面上庄严体面的样子。

讨价还价 讨:索取。买卖东西,卖主要价高,买主给价低,双方要反复争议。

也比喻在进行谈判时反复争议,或接受任务.. 听之任之 听、任:随,任凭;之:代词,代人或事物。任凭事物存在发展而不去过问。

心服口服 服:信服。心里嘴上都信服。

指真心信服。 惺惺惜惺惺 惺惺:指聪慧的人;惜:爱惜。

比喻同类的人互相爱惜。 要价还价 买卖东西,卖主要价高,买主给价低,双方要反复争议。

也比喻在进行谈判时反复争议,或接受任务时讲条件。 一了百了 了:了结,解决。

把一件主要的事情了结以后,其余有关的事情也跟着了结。 一误再误 一次又一次的失误。

形容。

6. 来自古诗的成语30个,说清楚诗名,写清楚诗句和作者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1.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

2.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离思》)

3. 月缺花残莫怆然,花须终发月终圆。 (温庭筠《和友人伤歌姬》)

4. 新愁旧恨真无奈,须就邻家瓮底眠。 (韩偓《三月》)

5. 天旋地转日再中,天子却坐明光宫。 (元稹《望云骓马歌》)

6. 龙盘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古丘。 (李白《永王东巡歌》)

7. 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 (杜甫《缚鸡行》)

8.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杜甫《哀江头》)

9. 奴颜婢膝真乞丐,反以正直不狂痴。 (陆龟蒙《江湖散人歌》)

10. 千言万语无人会,又逐流莺过短墙。 (郑谷《燕》)

11. 青云直上无多地,却要斜飞取势回。 (刘禹锡《寄毗陵杨给事》)

12. 天翻地覆谁得知,如今正南看北斗。 (刘商《胡笳十八拍》)

13. 一掷千金浑是胆,家无四壁不知贫。 (吴象之《少年行》)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