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室内温度过低。则会使人体代谢功能下降。脉搏呼吸减慢。皮下血管收缩。皮肤过度紧张。呼吸道抵抗力减弱。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提示朋友要适当开窗通风。以确保居住的舒适性。而且最好在室内放盆水或使用加湿器。以增加室内湿度。

冬季天寒地冻。大家都喜欢窝在家里享受暖气。这就出现了一个难题:不开窗通风。怕憋出病来;开窗通风。又怕冷空气进来给吹病了。专家提醒:“冬天更要开窗通风。而且要讲究方法”。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室内空气污染导致的死亡人数为11.1万。冬天空气干燥。微生物繁殖和传播速度加快。人体呼吸系统的抵抗力降低。更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开窗通风时。应注意次数、时间、环境和室内人员情况。

第一。最好在每天的早、中、晚开窗通风3次。“有人认为开窗次数越多越好。其实并非如此。因为频繁开窗会使室温降低。老人和孩子容易生病。”

第二。房间较小、室外有风或较寒冷的情况下。开窗时间应短一些;房间较大、室外无风或较暖和的情况下开窗时间应长一些。以80平方米的房间为例。在无风或微风的条件下开窗20分钟左右就可使致病微生物减少60%。

第三。如果室外是马路。污染物较多。就需要变动一下开窗时间。“早上稍提前一些。晚上稍拖后一些。争取在车少的时候开窗换气。如果遇到风沙天气。最好在有纱窗的情况下。窗户开小一点。并使用加湿器、湿化喷雾。或在暖气上放一盆水。以增加空气湿度。让灰尘和微生物都沉下去。”

第四。老人和孩子最好在开窗之前加点衣服。以免开窗后因温度骤降而患病。如果有重病患者。则需慎重开窗。尽量用紫外线消毒灯来净化空气。

需要注意的是。室内温度不要因开窗而降到16℃以下。控制在16℃—25℃为最佳。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