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纪纲临邑(今属山东德州)人,佞臣明成祖永乐年间锦衣卫指挥使,纪纲桀骜不驯,阴谋多端,诬告周新、解缙等人。1416年,纪纲以“谋大逆”的罪名被凌迟处逝世。

2、大明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起兵,组织靖难军与侄儿建文皇帝争取天下。建文二年(1400),燕王带领大军与建文帝五十万大军鏖战于德州以北,建文帝的护国军战败南逃,燕王攻破德州城。五月,燕王带领二十万铁骑路经临邑,在临邑东北二十多里处演练骑兵,邻近几十里内人民惨遭践踏,几乎灭绝人迹。临邑自古有宿安店,燕王朱棣路过此地时,宿安人纪纲与同乡穆肃结伴投军,纪纲冒逝世扣住燕王坐骑,要求自愿追随燕王效命。燕王喜纪纲胆略过人,弓马娴熟,当即将他收为帐下亲兵。

3、燕王大兵围攻济南时,遭到山东参政铁铉倔强抗击,燕王久攻不下,命人将劝降书用弓箭射入境内。济阳诸生高贤宁与纪纲是同窗,高贤宁作《周公辅成王论》用弓箭射回城下,燕王得书后非常愉快,信服高的文笔。后来,燕王围攻三月不克,率军撤回北平。

4、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绕道攻破南京继皇帝位,下令搜捕高贤宁,高贤宁被拘捕以后,燕王想封他官职,高贤宁宁逝世不屈,燕王派纪纲前去劝降,纪纲与高贤宁在一起读书时,两个人相处很友善,纪纲被老师逐回家后,两个人一直有书信交往,纪纲好言相劝高贤宁接收官职,高贤宁说道:“君被学校驱赶,造反故应尔,我食朝廷俸禄多年,决不能负义投降。”纪纲知无法转变其志向,婉言回复燕王,燕王遂将高贤宁释放回家,这是纪纲所做的一件善事。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