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作为一项简单方便的运动,深受大众喜爱。但是,无论是专业运动员,还是喜欢跑步的普通人,在跑步的过程中可能都会有一些痛苦。
跟腱疼痛是跑步者遇到的常见疼痛之一。治疗不当往往会导致病情迁延和顽固性疼痛。
跟腱疼痛的原因
跟腱疼痛是一种典型的过度使用损伤。在跑步过程中,跟腱要承受高达8~12倍的重量,也就是说,跟腱反复受到巨大的力的牵扯,导致小创伤反复发生,跟腱的机械性失效以及随之而来的结构性变化,疼痛自然难以避免。
跑步者经常听到的“阿基里斯腱炎”一词并不准确。其实跟腱内没有炎症细胞,定义为“跟腱病”更准确。跟腱疾病多发于两个地方:腱体上的疼痛(距腱止点近端2 ~ 6cm);跟腱插入痛。本文主要讨论肌腱疼痛。
跟腱疼痛的症状
跟腱疼痛当然是跟腱疾病最主要的症状,但是疼痛还有一些具体的表现。
长时间不活动(比如睡觉、久坐)后,跟腱有局部疼痛,感觉僵硬,稍加运动后缓解。
刚开始运动时感觉跟腱疼痛,运动开始后疼痛减轻,但运动结束时感觉疼痛,也就是运动开始和结束时的疼痛。但随着病情的进展,疼痛可能会伴随整个运动过程,从而给运动带来很大的麻烦。
上下楼梯、踮脚走路时疼痛加重。
治疗跟腱炎的方法
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是治疗跟腱疾病最有效的方法,但前提是跑步者必须正确地进行康复训练。跟腱疾病的康复方式主要是离心训练。
物理疗法
在众多理疗方法中,低强度激光疗法和离子导入疗法最为有效。然而,近两年广泛使用的冲击波疗法的研究报告是有争议的。
拉伸
反复拉伸也有助于改善趾钩幅度不足。
足部矫形器
以矫形鞋垫为代表的足部矫形器,对扁平足、脚踝力线异常的跑者有帮助,因为它可以改变跑步时错误的脚踝力。
铁渣
以肌贴为代表的贴敷可以降低跟腱的张力,越来越多的跑者使用肌贴这种可以随意灵活使用的工具。
跟腱拉伸法
拉伸作为最重要的放松方式,也是跟腱疾病的治疗手段,对提高跟腱弹性、减轻跟腱压力、避免小腿肌肉紧张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跟腱疾病,拉伸需要更多类型的动作,更长的拉伸时间,更彻底。
做以下4组动作,每组拉30秒,可以帮助治疗跟腱疾病。
动作1:在垫上拉伸小腿。
拉伸上小腿是小腿腓肠肌最强的动作之一。
动作二:站立,拉伸小腿。
站立小腿拉伸是站立小腿腓肠肌的两个常见动作。
动作3:站姿,比目鱼肌拉伸
站姿比目鱼肌拉伸是小腿深比目鱼肌的牵拉动作。要求后脚着地,双膝充分弯曲,感受与上述动作不同的牵拉感。
跟腱疾病经过治疗康复后,可能时好时坏,病程可能会延长。因此,加强力量、跑前热身和跑后拉伸对预防跟腱疾病非常重要。患有跟腱疾病的跑者要注意休息,避免跑太多刺激跟腱。
但需要提醒有跟腱疾病的跑者,除了常规的跑前热身,还需要小腿和跟腱的特定热身,以激活肌肉,减少跟腱的牵引。比如脚跟走路,脚尖走路,各走15米,各做一遍,就是很好的跟腱热身。
以上内容来自
无损伤跑步
人民邮电出版社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