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记者倪元锦)7日下午,北京部分地区飘起了雪花。13时至17时,降水量显示西北0.2毫米,西南0.2毫米,最大降水量为门头沟灵山1.2毫米。部分市区站(石景山站、海淀四季青镇)已观测到零星小雪。气象部门称,这不能算作“有效降水”。截至7日,北京“无有效降水日”纪录为136天。

“是否记录为‘有效降水日’,北京以‘南郊观象台’为代表,而非全市平均情况。”北京市气象台气象服务首席预报员杨杰表示,如果南郊观象台日降水量大于等于0.1毫米,则记录为“有效降水日”。

据介绍,南郊观象台建于1912年,是国家级气象台,也是北京的代表站,参与全球常规气象数据交换。在北京气候资料分析中,一般以该站为代表进行历史对比。

今冬前,北京“南郊观象台”最长“无有效降水”天数为114天。

气象上,水汽、动力抬升和冷空气空是降雪的三个条件。北京市气象台高级工程师郭建兴表示,今年冬季北京冷空气空频繁,但缺乏充足的水汽条件,电力举升气象条件不够。

据北京市气象台17时预报,7日晚北部山区和西部地区将有零星小雪或雨夹雪,夜间多云转晴,8日至9日天气晴好。

专家指出,北京属于半干旱、季风和大陆性气候,降水主要出现在夏季的7-8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80%,其他月份降水较少。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