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长-描写建筑的作文-高一作文
走近它的时候,周身的血液都在沸腾,不知是为岁月的久远,还是历史的凝重。
踏上它的时候,我在静静地感受着脚下那个很古老的梦。人群之中笑声盈耳,我的心中却唱着这样一首歌一《长城长》。
触摸它的时候,指尖的冰凉渗入我炽热的血液。梦境、歌声,交织成一片斑驳的青灰,一段让人们去品味的时光。
它在这里默默地观望了许久,如同一位清明智慧的长者,不管历史在它之前还是之后,它都懂。也许,它懂得自己每一块砖都汇聚着无数人的血泪,它懂得自己每一处弯折都象征着历史长河中的微波。
走在长城上,如同走过历史的长廊。
青灰,幻化为洞穴的阴暗,清冷的月色。忽然,荒原上燃起的火种,驱散了冰冷的原始与落后。人们第一次享受了劳动之后美妙的收获。华夏大地逐渐繁荣。人们喜欢夜晚天幕上的繁星,喜欢在几片兽骨上刻下符号或是部落的图腾。
颜色又有些微黄。那是五霸七雄的战旗与铠甲在风中作响?是始皇问鼎天下后得意的笑声?还是荆轲衣袂飘动时拔剑出鞘的剑气如虹?我侧耳倾听,却听到江水澎湃,似乎是屈原在放声悲歌:”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原来,已是战国。
阳光洒下来,砖墙反射出一片泛着红光的金色,盛唐的梨院歌声萦绕耳畔,李白披着月色,挥着长剑,”长风破浪终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高吟着豪情与洒脱。
金黄转而恢复青色。是淡雅的宋代仕女图,是苏州的青石板路和小巷的烟雨朦胧……
我一步一步地走着,凝视那古旧的砖墙,如同在翻阅厚厚的史书。我读着明清的悲凉与凄楚。读着战争的硝烟与残酷,读着许许多多爱国志士的悲愤与感慨。于是,青灰色的墙上似乎隐着淡淡的血痕。我想,那一定是正义的鲜血,是在沉默中爆发出来的可以扭转乾坤的信念与力量!
我终于登上了北六楼,极目远眺,身后的城墙静静卧在青山中。它一点都没有眩目的光彩。然而那斑驳的青灰却勾起我无数的遐想。也许,它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就是以厚重的分量与深刻的内涵占有着无与伦比的位置。回来寻根的老人用面颊紧紧贴住城墙,嘴里念叨着热爱与眷恋,把两行热泪洒在美丽的故士上。回顾历史的年轻人,走过攀登的道路,抚摸过斑驳的砖墙,就会渐渐明白:长城,永远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我们永恒的信仰。镌刻在长城上的历史永不可改写,镶刻在上面的中国人民智慧和勤劳永远与巍巍青山同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