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是过去最普及的启蒙读物之一,即便今天大家背不下来全本,但前两句“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想来也都能脱口而出。“赵”姓之所以占了头一把交椅,据说是因为这本《百家姓》编于宋朝,皇帝的姓氏自然排在第一位。

明朝也编了一本《百家姓》,这个时候排第一的就变成“朱”姓!等到了清朝,康熙帝再编《百家姓》的时候,倒是没把自家姓氏放在第一位,而是改成了“孔”,以示崇儒,拉拢与汉族知识分子的关系。

清朝这本《御制百家姓》的特色在于,不仅仅介绍了众多的姓氏,而且每一句均含文意,并有简短注解,介绍了相关的历史、地理等信息,并非以前那样只是字脚有韵而已。当然,满汉文合璧也算是这本《百家姓》的时代特色吧。只不过,最终在社会上流传的还是“赵钱孙李”那本。图片中的这本《御制百家姓》现在收藏于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