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和西医(中医和西医电子书)

从2009年开始,麻菜先生走访记录了上千名优秀中医,留下了许多珍贵的中医影像和文字资料。

徐文兵老师的母亲跟随马恒书老师学习中医已经有几十年了。母亲徐讲述了当年学中医的故事,说起了他们学中医的那段时光。

大麻蔬菜

在一个灰蒙蒙的秋日,我走进了徐文兵哥哥在大通的家,一栋80年代的普通宿舍楼,到处都是严密笨拙的防盗设施,就像那个时代的思想。

徐佳有两个书架,一个是我父亲的,另一个是我母亲的。爸爸的书柜里摆满了托尔斯泰、高尔基、卢梭,还有一些摄影、旅游方面的书。“除了高尔基的图画书,”老徐说,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不能忍受其他任何东西。“我看着它就烦。关键是我的人生在情感上是错误的。”但他喜欢妈妈书柜里的很多语文书,尤其是中国古典文学。所以他已经通读了他妈妈书架上所有的书。

“我也喜欢看关于战争的书,爱好是研究军事和党史。”老徐笑了,指着一本被他翻烂的红色书籍《志愿军英雄传》。“可能是因为他当时没吃抗生素,还有点血性。」

这本书《民国张锡纯中医志》,是徐母亲当年学中医时的教材。后来,徐文兵把它据为己有。在书中,老徐看到了自己1999年和2001年关于山药药性的读书笔记,感慨万千,仿佛遇见了多年前的自己。

说来也巧,张锡纯的徒弟是母亲魏的师父马恒淑。马恒书先生是小学教师。32岁开始跟随张锡纯先生学医,先是函授,后来同居一年。张锡纯在对待外国人时,喜欢带上马恒书先生。

我一直记得徐文兵哥哥在黄帝陵对我说的话:“我小时候读的书就像刻在石头上的字”。小时候我妈让他背,抄那些中医古方,刻骨铭心。

徐的母亲回忆说,当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她笑着说,孩子经常被老师批评过于意气用事,甚至被赶出教室。“在许多课上,徐文兵总是不愿意听老师讲三遍,因为他第一次就明白了不耐烦。”

当他犯了错误,徐文兵得到了最多的惩罚,因为抄袭书籍-黄帝内经,汤头战术…甚至还有日本人写的中医简介。反正找个机会惩罚他。她告诉儿子:“坚持几年,会有好处的。」

“因为我是唯一一个坚持学习中医到最后的女学生,所以马老师对我很好。”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徐的妈妈开始给我讲以前学中医的故事,讲他们学中医的时候。

马恒书先生选徒弟的标准,一是正直,二是有活干,三是“谁带的”。介绍人很重要。然后就是看有没有理解。马老师认为,学生必须有一份工作,把中医作为一种兴趣和爱好,这样在治病救人的时候才不会“打光棍”或者作弊。坚守自己的工作,业余时间救人。“业余学习,个人使用”。

医生的心一定要正直,马老师要求大家每天在心里默念:做错事,儿孙近在咫尺。太乙文,按钱算,说明有王法,黑暗中有鬼。

马老师把徒弟按资历分成几批,在政府机关工作的魏和另外两个清华北大毕业的男生一起,中午自习。马老师一生带了30多个徒弟,有各种职业的学生。许还是个女孩的时候,就开始跟随马先生,直到他去世。

“我们从中午12点学习到2点半,饭还在喉咙里就要赶到。去了之后,我最关心的就是主人的猫在不在。如果猫不在,那就白活了,因为主人的心已经随着猫走了。猫在这里,主人的心就平静了,他就开始什么都讲了,多点文学,少点医学。偶尔透露一两句,有的同学记住了,有的则一带而过。有些人研究了20多年,却什么也说不清楚…那个时代不同了。」

徐的母亲说,她是学中医的,而她的哥哥是学中医的。“我们的丈夫就是待一会儿,说一会儿话,待久一点,说一点儿话。我学长一个月工资30多块。除了给自己留点吃的,其他的都拿去请主人喝酒了。喝了一两杯就不说话了,喝了二两就可以说话了。如果你要两杯以上的酒,你会说任何你想说的话。他的知识完全失去了价值。」

“病人找你看病,把自己的命交给你。马老师非常反对大家乱开药方,乱食疗,认为每一种食物都是药。”王先生主张医药不分家。如果用附子,必须用手捣碎,枸杞自己切…医生,犯错是不可避免的。认真就会犯错误。现在如果再想着赚钱,那就是缺德了。」

一个病人问你这个药多少钱。他说这个药你给我一分钱,我还得换半毛钱,但是既然没有半毛钱,我就不要了。马恒书先生很有同情心,说病人已经病得很重了,不忍心问他要那么多钱。“我们的丈夫不需要钱来治病。如果病人身体好了,他会送你东西来感谢你。那就是跟着自己的心走。比如村民没钱,就拿点鸡蛋,也是礼物。当然,有的人有钱有价值。当他们康复后,他们会给你金蛋。」

马恒书先生给徐母亲魏的“毕业证书”。

徐的母亲说,马老师风平浪静,治病讲究诱导。他家院子里有一面影壁,每次就医的人的身影都会先映在屏幕上。躺在炕上的马先生,大概也知道没有什么帮助。

病人进门,首先等的是脉搏(不是脉搏数)。马先生治病讲究天命。没有缘分的人站在门口问:“请问这里有马先生吗?”“,他会回答是的,他死了。

马先生不吃水果,喜欢喝肉和烈性酒。他敲开鸡蛋,用白酒清洗。有人称之为“白云”,说他吃过补药杨。……

马先生晚年,有一次下雨,怕猫淋湿,就去院子里抱猫。他太老了,看不到自己踩在了猫尾巴上。他越抱猫,它就越疼。猫咬了他,老人两天后就走了…第三天,猫也走了。那是1986年。……

马恒枢先生的另一位弟子徐子青先生。瘦瘦的,看起来很淡定的徐医生,就是我想象中的那种民间中医。徐博士说马老师的教学方法是“罗马教学法,老师教学生听,学生请老师答,一教一学,一问一答。教徒弟的目的是保护自己和家人,先保护自己,再保护家人,最后帮助社会。」

这是徐博士看的第五本书《医心识》,前四本都破了。

马先生一开始教他的学生伤寒和金匮要略。后来他发现学生出门都喜欢用附子、干姜、细辛,药物太过苛刻。后来他把教材改成了清末相对平和的《医心悟性》。

父母不知道医生是不是不厚道。作为一个孩子,我不知道医疗不孝。

想起马恒书先生,突然觉得“白云岳明”的时代很美好。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