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要磨的东西很多,但一路坎坷。
- 传奇僧人鸠摩罗什,玄奘偶像
- 走进千年佛洞,微微有些失望。
- 大范龟兹王
- 石窟是见证佛教东传的艺术瑰宝。
- 美丽的传说“雷倩之春”
- 佛教历史的缩影
- 唐朝,互粉和合。
- 起起落落,消失不见。
一个人的龟兹(一个人的龟兹纪录片)
龟兹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还很陌生,甚至连发音都不会。只在历史课上提到过。在我之前的印象中,龟兹是玄奘路过取经的地方。佛教曾经盛行,留下了许多遗迹。我曾在地图上看到一个叫基齐尔千佛洞的地方,仅此而已。两次来新疆拜城,两次路过,却始终忘不了这个有着千年历史的传奇古国的著名石窟。终于有一天我找到了机会,于是我专程去参观了这个遗迹。
要磨的东西很多,但一路坎坷。
从白城穿过基齐尔乡,向南拐进一个岔路口。当时通往石窟的道路正在大修,一路尘土飞扬。如果不是铁腕下水,这条路的坎坷是可以被深深打破的。也许是很多好东西。如果你想看到佛教石窟的真实内容,你必须经历一点磨难。既然路已经修好了,去基齐尔千佛洞就一帆风顺了,你就不用忍受那搓衣板般的土路了。走在土路上,进入山谷,我们终于到达了石窟入口处的停车场。
石窟位于山谷中,背靠山坡,面向河床,南北向。河对岸是一片荒凉的红色条纹的山,地质学上称之为丹霞地貌。走到景区门口,突然遇到前几天包车去库车大峡谷的司机,正和两个游客在这里游览。缘分真是奇妙!于是拍了张照片,留了司机师傅的电话。之后我去了几次库车,坐了他的车。
传奇僧人鸠摩罗什,玄奘偶像
当你进入景区,首先会看到西域著名僧人鸠摩罗什的雕像,矗立在小广场的中央,这也是基齐尔石窟的经典位置。也许很多人不知道,其实在佛教史上,他的名号不亚于唐朝的玄奘,年龄还要更早。他只是没有像《西游记》那样被写进畅销书,所以不能像玄奘那样被提升为家喻户晓的人物,吸粉无数。两百年后,《大唐西域记》的作者玄奘是鸠摩罗什的铁杆粉丝之一。玄奘能够克服各种艰难险阻获得真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个精神偶像赋予的力量。都说看历史文化景点要了解背景,我就找相关资料了解一下这位高僧不平凡的人生经历。
一个人的龟兹。mp34:21到自影。
鸠摩罗什出生在龟兹。他的父亲来自一个印度贵族,名字叫鸠山由纪夫,母亲是龟兹的妹妹罗什,名字叫老太婆。七岁时,鸠摩罗什随母亲出家为僧。受龟兹佛教教育,后留学北印度(今尼泊尔)、疏勒、莎车等地。在一位僧人的帮助下,鸠摩罗什进步神速,精通佛教、天文、地理、算术等多门学科,被尊称为龟兹佛教徒。《高僧传》记载:“震西域者,声为东虏。”据说,当时,龟兹和前来听课的其他国家的国王都要求鸠摩罗什跪在讲坛上,以示敬仰。这种热度放在今天,一线当红明星都愿意向风低头。鸠摩罗什精通多种语言:梵语、汉语、龟兹语和已经灭绝的土霍洛语。他的译经不仅能充分表达原文的精髓,而且通顺、有节奏、朗朗上口、通俗易懂。
公元401年,鸠摩罗什来到长安,在长安国译场逍遥园组织了一个数千人的庞大翻译机构,翻译了74部佛经,384卷,弟子遍布中原。在佛教哲学的传入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成为中国佛教史上与真意、玄奘、布空并称的中国四大佛经翻译家之一。翻译的佛经也成为中国佛教的基本经典。央视新一带一路大型纪录片《一个人的龟兹》讲述了鸠摩罗什的故事。这么有能力的学术大师,保守估计应该有几千万粉丝。1994年,鸠摩罗什1650岁生日那天,他的铜像被竖立在基齐尔千佛洞前的广场上,供后人瞻仰。
走进千年佛洞,微微有些失望。
不允许相机参观石窟。景区门口有储物处,会有导游带领我们参观。当你打开大门,走进石窟,眼前看到的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耀眼。这里的大部分石窟壁画都被严重破坏,金箔被揭开,许多壁画被盗。据说,在20世纪30年代初,德国柏林民间博物馆考古队的勒柯克等人从这里盗走了数百箱壁画、雕像、手写或印刷的中文、梵文、突厥文、土火罗文等文献,其中一部分毁于二战炮火,一部分现在收藏在柏林的博物馆里。据当地人说,他们年轻的时候,经常来这里玩。那时候没人管,没有保护。一群孩子在里面玩火,弄黑了墙壁。
图像源网络
基齐尔是维吾尔语的音译,意为“红色”。基齐尔千佛洞,又称基齐尔石窟或和硕尔石窟,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基齐尔乡东南七公里,明吾塔格山的悬崖上,在库车县以东约六十九公里处。石窟南面是木扎特河谷和却尔达格山。同时,甘薇河蜿蜒流过。
据统计,基齐尔千佛洞共有236个洞窟,大部分佛像已被毁坏。其中保存壁画的洞穴有80多个,总面积约10000平方米。据历史考证,基齐尔石窟开凿于公元三世纪,公元八、九世纪逐渐停建,持续时间之长在世界石窟史上绝无仅有。基齐尔石窟是古龟兹国的文物,也是中国发掘最早、地理位置最西的大型石窟群。是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在塔里木盆地荒凉的戈壁滩边缘,这片绿色美丽的绿洲成为新疆著名的旅游景点。
图像源网络
大范龟兹王
新疆拜城、库车的绿洲曾属于龟兹古国的版图,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时就曾到过这里。龟兹作为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在地理、经济、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公元前60年,西汉建立西域总部,从此龟兹归属汉朝。史书记载汉高祖宣帝时,龟兹王蒋斌对游杰公主的女儿和弟弟的历史非常钦佩,在龟兹推行与汉朝友好的政策。得到公主的同意后,他和弟弟史举行了盛大的婚礼。汉元康元年(公元前65年),龟兹王带着弟弟史到长安见他。皇帝破例封他的弟弟石为汉室公主。他给了蒋斌一条金丝带,并让他们在长安住了一年。这一年的“蜜月”生活让蒋斌看到了达汗的强大和繁荣,成为了中国文化的忠实粉丝。回国后,按照汉朝的规定,“治宫,使周卫,传呼出入,击钟鼓,如汉家礼仪”,并让儿子冒充汉朝的孙子。
石窟是见证佛教东传的艺术瑰宝。
龟兹古国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这里曾是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佛教东传的重要一站。佛教最早在印度传入西域,形成“西域佛教”后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原。石窟是佛教艺术的重要体现,当时只有少数人懂文字和语言。为了向更广泛的受众传播,需要通过建筑、壁画等具体形象来宣传佛教教义。龟兹也因此成为石窟艺术的发源地之一,其建筑艺术和壁画艺术在中亚和中东的佛教艺术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龟兹石窟比较集中,尤其是基齐尔石窟。这些石窟中的壁画内容丰富,不仅有佛教的本生故事、佛教故事和因果报应故事,还有大量表现世俗生活场景的壁画。有洞穴专家指出,龟兹石窟是古代龟兹文化的百科全书。在龟兹石窟群中,基齐尔石窟被认为是最高的。前敦煌艺术研究院院长段文杰先生曾多次表示,研究敦煌深层次问题的关键在基齐尔千佛洞。
美丽的传说“雷倩之春”
逛完石窟,沿着悬崖继续走,山背后有一条小溪流出。继续沿着小溪进入山谷,直到你来到三座悬崖下的路的尽头。抬头望去,有水滴从悬崖上落下,汇成一条小溪。这里是雷倩的春天。
听这名字就知道一定有传奇故事。的确,这里流传着一个关于基齐尔千佛洞的民间传说:很久以前,龟兹国王有一个独生女。公主年轻、美丽、聪明、善良,被国王视为掌上明珠。有一年夏天,公主去山里打猎,闯进了这条光秃秃的山沟。她遇到了一个英俊的年轻人,他们一见钟情。当他向年轻的国王求婚时,国王提出了苛刻的条件来刁难他,要求他在三年内在山上凿出一千个洞穴。
小伙子回到家乡,就开始在荒山野岭的悬崖上没日没夜地挖掘。当他到达第999个洞穴时,他因过度劳累而筋疲力尽。得知公主痛苦万分后,她立刻冲到年轻人身边抱着尸体痛哭,最后变成了一块常年滴水的岩石。我们面前的这滴水泉有一个悲伤的名字“雷倩泉”。这常年的泉水,给荒凉的戈壁滩带来了生机,滋润着山谷中3000多亩田地,也给附近的石窟增添了一抹绿色。
佛教历史的缩影
基齐尔石窟的历史也是佛教历史的缩影。公元一世纪左右,佛教传入龟兹,出现了早期的石窟寺。三四世纪魏晋时期,佛教在龟兹逐渐流行,出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石窟寺。4、5世纪,龟兹进入佛教文化大发展时期。此时的龟兹文化吸收融合了印度佛教文化和犍陀罗佛教文化,形成了灿烂的本土民族文化。今天,新疆白城库车的数千个佛教洞穴和佛教寺庙遗址都是在那个时期挖掘和建造的,杰出的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也是那个时代的著名僧人。
在古龟兹境内,新疆阿克苏拜城县、库车县、新河县、温宿县、乌什县、柯坪县等地发现了20多处石窟遗址。石窟总数超过700个,许多洞穴尚未被发现。在这些石窟中,拜城县的基齐尔石窟,库车县的森木舍姆、库木图拉、克孜勒嘎哈石窟和阿艾石窟是著名的。龟兹石窟是现存龟兹佛教文化遗产中最丰富、最精彩的部分,由建筑、彩塑、壁画等组成。,并构成龟兹佛教艺术的主体
唐朝,互粉和合。
在6世纪和7世纪,西域经历了一段动荡的历史时期。统一西域后,唐太宗在龟兹设置安西郡,龟兹回归中国版图。龟兹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流频繁,尤其是龟兹乐舞,在华东大唐地区很受欢迎,粉丝众多。出土文物表明,当时龟兹乐舞所使用的乐器和服饰不仅来自龟兹,还有来自中原、印度、中亚、波斯甚至欧洲的。可谓世界级的国际综合艺术,在龟兹已经出土了几十个用来装酒的大桶,1400年前穿越丝绸之路的商队已经从龟兹送来了“XO、雷米·马丁、拉菲”,所以凉州祠的夜光杯里装的是葡萄酒。同时,儒道结合的中原佛教通过丝绸之路回归西域,龟兹佛教进入安西佛教文化时期,与中原佛教文化融为一体。开元也是龟兹大乘佛教文化的鼎盛时期,龟兹的石窟艺术在此时达到了顶峰。
起起落落,消失不见。
八九世纪,随着唐朝的衰落,西域开始动荡。频繁的战争和经济的衰落直接影响了佛教在西域的传播和发展。公元14世纪,历经几个朝代在西域影响深远的佛教,最终被伊斯兰文化所取代,成为统治阶级的新工具。
丝绸之路,龟兹故国,千年佛洞,沧桑。沙漠的沙子掩盖了时间的痕迹;依稀驼铃,古梵音传来。残缺的雕像,铭记千年的兴衰;斑驳的壁画诉说着昔日的繁华;悲伤的故事,赞美爱情的执着。如果残疾也是一种美,基齐尔石窟将这种美演绎到了极致,悲凉。让我们只在支离破碎的残垣断壁中,窥见古文明的一斑,触摸曾经辉煌的龟兹文化。看完听完,我失去了多年的神智,却又多了几分感悟和惆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