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语句子超级精辟的说说!
1、 【禅心佛语】人生应当看清,看透,不看破。看清需要智慧,看透需要阅历,不看破则需要一种胸襟。有这种胸襟的人,精神世界一定是丰富的、安详的。一个人,倘若能够通过自己的体悟,看清这个世界;并且能够通过自己的细致拿捏,不将事物看破说破,他的人生,定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此曰: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2、 【禅语人生】有的人习惯向佛求福,殊不知,福报不是求来的,而是修来的,求只是修的一个方式。如不断除恶念恶行,如不行善,再多祈求也无益。信佛,其实是信因果。想要得福报,就要种福因;想要离苦祸,就得断诸恶。一切苦乐福祸,都取决于你自己。真求佛就要学佛。学佛的大慈悲和大智慧,这才是真正的福乐之因。
3、 时间或许会让曾经蒙上尘埃,但却不会风化那些鲜活的记忆。人生不过几十年,谁也捉不准下一秒是不是最后一秒,也不知道下一秒又会突然错过了哪个人。而过去已经过去了,即使一直很用力的奔跑,你也追不回来逝去的东西。只有现在,手里握着的才是最真实的,才是真正是属于自己的。
4、 【禅心佛语】人生的路也是这样,尽管往前走,不要停留,走过去就好了。好路要走过去,坏路也要走过去。遇到烂路难道我们就停在那里不走了吗?那样就永远在烂路上。所以我体会到生命就是穿越,不断地穿越。
5、 所谓菩萨于能顺忧喜分法,心无执着。于诸世法心不摄受。不高不下,安住不动。无欣无厌,无爱无恚,唯能随顺修习圣道。若诸菩萨成就此者,则名为舍觉分法。《大宝积经》卷五十三,菩萨藏会
6、 【禅语人生】我们生活在变动和不安的时代,不只要面对内在冲突(内心和情绪不稳),也要面对由于激烈改变和世界不平衡所导致的变动。自私自利的程度和因之而产生的可怕后果已不言而喻。我们要认知伤害的造成都是由自私自利而来。我们当检视自己的义务与责任,而不应只是巧妙的想法或知识的理解。
7、 【禅心佛语】就是说,比如有一颗百宝明珠,谁都觉得它是宝贝。但如果有人拿黑色珠子放到它旁边,黑珠的一切光彩都映衬到真正的宝珠上,再看宝珠时,就发现它也是一颗黑珠子。
8、 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的人被仇恨左右着自己的意志,被仇恨烧毁了自己的理性。仇恨使人失去理智与原本善良的本性,仇恨使人变得心胸狭窄和冷若冰霜,使人丧失了对真善美的追求,变得自私与冷漠,有太多太多的人在仇恨中丧失了自我。
9、 相信自己的坚强,但不要拒绝眼泪;相信物质的美好,但不要倾其一生;相信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但不要指责虚伪;相信努力会成功,但不要逃避失败;相信命运的公平,但不要忘了,当一扇门关上的时候,学会给自己画扇窗。
10、 【禅心佛语】你的世界是由你创造出来的。你是阳光,你的世界充满阳光;你是爱,你就生活在爱的氛围里;你是快乐,你就是在笑声里。同样的,你每天抱怨、挑剔、指责、怨恨,你就生活在地狱里。
11、 【禅心佛语】宽容,是一种释怀。多愁善感的人通常不快乐,因为太在乎;心胸狭隘的人也少有快乐,因为计较多。宽容,就像修路,方便了别人,也便利了自己。喜欢计较的人之所以不想修路,仅仅是不想让别人占了便宜,却忽视了自己也被堵死了。做人,就算不能带给别人欢乐,也不要看不惯别人高兴。
12、 【佛心禅语】做人要重感情,讲贡献,对父母孝敬,对子女心疼,对朋友义气,对恩人感激,对弱者怜悯,对生命慈悲,这就是重感情;有感情,必然牵挂他人的冷暖安危,就愿意为家庭谋利、为集体造福、为社会贡献;让人们免于疾病之痛、贫困之苦、意外之祸,把平安健康贡献于世,这才是最大的成就和幸福。
13、 恒诲法师:心存不轨的人,才总把善良挂嘴上。真正善良的人,总是在生活中,无声无行的把善念善行付诸行动。缺爱的人,才会整日炫耀自己的感情。真爱的人,早就把日子过到平静。弱小的人,才喜欢去跟人争辩是非对错。强大的人,根本不在乎人家说什么。
14、 学佛,不是对死亡的寄托,也不是为了死后能够往生西方极乐。学佛的目的,是为了正确看待人生,更好的享受人生。透过佛教的无常观,我们会明白,任何事情再美好,也不会永恒。很多时候再怎么痛苦,都会过去的。所以,佛教的"无常"是人生最好的启示,告诉我们办事要认真,但不能执着,否则烦恼重重。
15、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有太多的奢求,没有的总想有,得到的还盼望,最后是索求的越多,所得的越少,怀有一种无欲无求的心态,就不会为物质所累,也不会在现实生活中与人纷争,树立敌人,当一个人放下一切私欲时,就会达到“无求则无敌,无敌则心安”的境界。
16、 【禅语人生】学会自己欣赏自己,等于拥有了获取快乐的金钥匙.欣赏自己不是孤芳自赏,欣赏自己不是唯我独尊,欣赏自己不是自我陶醉,欣赏自己更不是固步自封…自己给自己一些自信,自己给自己一点愉快,自己给自己一脸微笑,何愁没有人生的快乐呢。经常要自己给自己过节,学会寻找愉悦的心情。
17、 【禅语禅语的微博】学诚法师:人没有那么简单分为“好人”、“坏人”,每个人都有善良的一面,也有烦恼的时候,烦恼起来的时候就会做伤害自他的事情。未来要面对什么不是最要紧的,最要紧的是自己现在在做什么。
18、 【禅心佛语】佛的悲愿,是要使人人及一切众生,都能成为和自己一样的至善、至上的佛陀,所以在佛的眼光中,一切人类及众生,同具佛性,一律平等。
19、 【一日禅】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一样,准确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佛第一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众生的过错,会污染你自己,如果每天看见众生的过失和是非,就要快去忏悔,这就是修行!
20、 【佛心禅语】对上述三偈,天神又怎么可能理解呢?只好回答说“不解,世尊”。最后,佛陀又说一偈:“断爱及名色,除慢无所系,寂灭息嗔恚,离结绝希望,不见于人天,此世及他世。”当世尊再次说“解此义者,乃可发问”,天神终于明白了,他禀佛说:“已解,世尊。已解,善逝。”
21、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欲行千里,想成大树,就从脚下开始,从毫末做起。想要实现凌云壮志,必须脚踏实地,专注于小事。
22、 生活的真谛就在于勇敢的面对生活,莫怨命运误了谁的前程,那些跋山涉水的苦苦追寻只是差了几分回头是岸的勇气,既然哪里都可以寻找,怎能忽略心地?人活的就是几分心态,心里不忽略幸福,从头到尾都是幸福,不问来处,不问去处,不心酸就是好活路。
23、 【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心是一种作用,也是一个方向,在哪里淡然,在哪里激烈,拿得起什么,放不下什么,这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敢作敢为的担当,也可能是一种顿悟的代价,也可能是一种习惯性的潇洒,生活总有办法,学会冷静和轻松。
24、 【禅心佛语】传喜法师:我们的智慧更要超越过去读的书、所获得的文凭。如果不超越,有时候它们还可能会成为我们追求真理的障碍。我们在学佛的路上,追求真理的路上,既需要辩证思惟,同时又要超越自己,要提高我们的直觉感受,最终突破狭隘的自我,所谓“茅塞顿开”,融入佛光。
25、 【禅语人生】心本不苦,苦是因为迷失妄想得太过;心本无累,累是因为放不下的太多。欲望就像手中的沙子,握得越紧,失去的越多。得与失是相对的,得到时,或许正在失去;失去时,也许恰是拥有。所谓舍得,是要舍迷入悟、舍妄存真。凡事看淡点,看开些,一切皆能随缘,不为得失所羁绊。
26、 【禅心佛语】人有两个眼睛看世间、看万物、看他人,就是看不到自己;能看到别人过失,却看不到自己的缺点;能看到别人的贪欲,却看不到自己的吝啬;能看得到别人的邪奸,却看不到自己的愚痴。一个人要解脱,首先要学会看清自己。
27、 佛说,放下得轻松之福报。很多时候,人之所以有痛苦和烦恼,是因为放不下很多东西。放下不是放弃,放下是放下不该有的恶念和贪欲,放下让自己感到沉重的东西,放下不该属于自己的东西。
28、 【禅语人生】有时,菩萨给我们的爱,也如这碗热水,用心良苦却不为我们凡夫所知。我们又急又贪,非但不能体会慈悲,反而生起嗔怒和怨恨。
29、 【圣经句子】24我岂没有吩咐你吗?你当刚强壮胆!不要惧怕,也不要惊惶,因为你无论往哪里去,耶和华你的神必与你同在。(书1:9)
30、 【禅心佛语】地藏菩萨累劫报亲恩,虽然业障即使父子不相代受,但菩萨修法中有自他相换。孝心越大,消业障越快。可发愿替众生消业障。破悭贪心,舍外财,再勇猛精进,为了众生,不顾自己的生命。愿菩提心,行菩提心需要贯穿“知母恩,念母恩,报母恩”。不忍众生苦,慈心、悲心具足。修成胜义谛菩提心就能见到佛。
31、 为大乘人,不应一向说厌离法,不应一向说于速证涅槃之法,应当为说慈喜相应甚深微妙无染之法、远离忧悔无系着法、无障无碍性空之法。菩萨闻已,于生死中而无厌倦,决定圆满无上菩提。《大宝积经》卷九十,优波离会
32、 恒唯法师:人真正的完美,不在于他拥有什么,而在于他深切体会到了什么。乐观者在磨难中看到机会,悲观者在机会中看到磨难,关键在于怀着何种心态去看待。如果换种角度思考,人生路上所遇到的失败、挫折,都会是一笔难得的财富。如果在抱怨的时候想到这些,那么我们的心灵便会豁然开朗,我们的生活也会充满阳光。
33、 【人人应该学点禅语】1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2愚人求境不求心,智者求心不求境。3吵闹处,须冷静;冷落处,须热情。4人之所以平凡,在于无法超越自己。5若无是非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6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已能,不扬人恶,自然化敌为友。7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34、 【佛心禅语】当今时代的人们缺乏的并不是佛教的知识与理论,而真正缺乏的是对i宝的无伪信心与对因果的深信不疑。这才是我们无法成就的根本原因。
35、 【禅语人生】就算再平凡的生活,也要去承担那人生的艰辛,更要客观地对待想法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加以考虑,加以平衡,既要原谅自己的那些力不从心,也要抱一种善意的希望,明天还要继续新的生活,那些必然的伤痛与经过,本来就是人生最好的锻炼。
36、 【禅语人生】在生活的经过中,去感知生命的悲悯,这世间所有的关怀,是一种彼此,这世间真正的温暖,是相互的理解,生命这场忙碌,不是在增加生命的那些沉重,而是在于及时地清除和化解那些误解和成见,让生活成为一种崭新的重现,或者是趋向平和、安宁的质量转变。
37、 【禅心佛语】岁月无声,回首已是天涯遥遥;时间无痕,在阳光下藏无可藏,匆匆,犹如云烟,淡然离去。握着时光,微笑着生活,微笑着行走,微笑着翻过生命中的每一页;握紧手心,把握现在,不再犹豫,不希望来生如何,只想今生好好过。
38、 【禅语人生】我们这一生当中能够遇到念佛法门,实在是非常非常地幸运。正是《阿弥陀经》上所说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39、 【一日一禅语录集锦】恒东法师:手执时光,漫步岁月,花还是花,花已不是花,今日的花也不是昨天的朵。人生如戏,轰轰烈烈一场,轻轻巧巧又一场;一出戏又一出戏不断上演;历尽沧桑酸楚,走遍九曲回环路,生命不休,不落幕,不散场。
40、 【圣经句子】221耶稣不许,却对他说,你回家去,到你的亲属那里,将主为你所作的,是何等大的事,是怎样伶悯你,都告诉他们。(可5:19)
41、 痛苦源于比较。一个人,当他住在一间小木屋里时,木屋已经足够挡风遮雨,为他提供必要的休憩环境,他很快乐。可是有一天,小木屋旁忽然出现一幢大房子,从此他脸上的笑容不再如从前那样恬淡而自然。人生,活的是心态,既要积极向上,又要知足常乐。人生的追求,要活得比以前好,不是活得比别人好。
42、 【禅心佛语】托尔斯泰说“人们经常想要改变他人,却少有人愿意改变自己”。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开头便是“自我超越”。孟子曰:“行有不顺,反而诸己”,也是谈到从反省自己来突破困境。作为我们自己应更有这种修炼,愿意从自己出发,不断超越自我,突破自我,以身作则,成为员工的表率。
43、 【禅心佛语】大空性和觉性无合无离,原本是一体的;它永远都是这样,原本就是这样。我们经常讲“如如不动、了了分明”。“如如不动”指本具的空性。若真正了悟和证得空性,就是如如不动。“了了分明”指觉性。空性本身就是一种觉性,它不是糊涂迷乱的状态,也不是无记的状态,是对世间法和出世间法都精通。
44、 【心灵禅语】时光在流逝,生活在继续,生命的衰老不应带给我们对生活激情的消褪。人生如歌亦如茶,就像经典的歌曲永远激励人们的精神,又像杯中的浓茶,暂时的苦涩后有着清清的幽香。人生也应有歌曲的韵味,茶香的无穷的生机;时时保持自己的少年心,让人生不老。
45、 自己能做的事绝不要麻烦人家,即使人家不想记账,人情债也摆在那里。你一生能还的人情有限,欠多了还不起。能为别人做的事不要惜力,你送的人情人家都会替你人账。你这一生难免碰上自己办不了的事,如果有足够的人情积蓄,你的难事自会有人替你办妥。
46、 总是在做还是不做之间犹豫不决,一则浪费时间,二则耽误事情,浑噩度日,一事无成往往就是这么造成的。该做的事情就立马去做,不该做的事情就果断放弃。拿不定主意该做还是不该做的事情,暂且放下,让时间自己去选择,没有必要为此支付自己的时间成本。
47、 【佛心禅语】“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不要以为生活中的小恶没有大碍,小恶也会污染我们的心灵;不要以为生活中的小善不以为然,小善也能给这个社会带来一份温暖;正所谓,人在做,天在看,只要不欺了自己的良心就是真正的好人。
48、 【禅心佛语】看起来幸福的人,心里也许有难言的苦。炫耀生活的人,可能远没表面那么风光。一个人的幸福,只有自己懂得生活的快乐。照着自己舒服的感觉生活。幸福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你的幸福,在自己心里。
49、 学会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去塑造他人高尚的人格,以一个博大宽容的胸怀去接纳他人,建立一个温馨和谐的氛围。当我们用贼眼看人时,人人都是贼。当我们用佛眼看人时,人人都是佛,做人讲究的是要要温。
50、 【禅心佛语】生命里的幸福是甜的,甜有甜的滋味;生命的平常是淡的,淡也有淡的滋味。在人生里,我们只能随遇而安,来什么品味什么,有时候是没有能力选择的。在朋友家喝的茶很好,回味不尽,今天虽不能再喝那么好的茶,但只要有茶喝就很好,如果连茶也没有,喝开水也是很好,因为,这也是生活的味道。
51、 【禅语人生】学佛的人应使佛教一天比一天发扬光大,而非一天比一天衰败。如何发扬光大?首先要培养优良的品格,打好地基,建造高楼大厦就不会倒塌。重重无尽的楼阁,无一不是从坚稳的地基上造起。在修养方面,打好地基就先要敦品立德。
52、 【心灵禅语】佛教不是喜极,更不是悲戚,而是中道。所谓中道,就是如实的观照世间的实相,真诚地面对,不自欺,不逃避。放下不是放弃。放下是指放下内心的执著,并不排斥现实中正当的努力。佛教从来没有教我们逃避现在,而是让我们勇敢地接受人生、超越人生,战胜生命中的一切烦恼和痛苦。
53、 【人生九常】常想两件事情:别人的好处,他人的难处。常吃两样食物:吃亏,吃苦。常穿两件外衣:文明,礼貌。常练两种技能:谦卑,真诚。常积两种财富:慈爱,善良。常施两样哀矜:怜悯,宽恕。常忌两种毒品:狂傲,贪婪。常除两种病灶:自私,虚荣。常备两剂良药:自我反省,悔过自新。
54、 庄子在谈到人与物时,也提出类似的思想。《庄子》写道:“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即叫人来去随缘,而不是执著地求取,要随时放下,而不是贪念丛生。
55、 【圣经句子】171所以,你在祭坛上献礼物的时候,若想起弟兄向你怀怨,就把礼物留在坛前,先去同弟兄和好,然后来献礼物。(太5:23-24)
56、 一人一切人,一切人一人;一行一切行,一切行一行。是名他力往生。十界一念,融通念佛。亿百万遍,功德圆满。回我所唱,透通众人;众人所唱,融摄于我。是融通念佛也,其功德逾独称焉。(日本)良忍《融通念佛章》
57、 用净土的眼睛看世界,世界才美。如同阳光照耀大地,大地一片金色。念佛人的世界是美好的;但这并不会让我们贪着这个世间,反而更加向往净土。
58、 【佛心禅语】在家庭中,父母兄弟姊妹,经常在一起生活,不能与他们和睦相处,将来走入社会时又能与谁真心和睦地相处呢?甚至以信仰支持事业面对所有的人时,不具足睦亲的美德,又怎么能和其他人和睦相处呢?
59、 如果只是相遇,而不能相守,人生最好不相见。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有些机会,因瞬间犹豫,擦肩而过;有些缘分,因一时任性,指间滑落;有些感情,因一时冲动,遗憾终生;凡事好好珍惜莫轻易言弃,愿体味幸福完美人生。
60、 【佛心禅语】佛说:如果一个人能将“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三者平等对待,那他就能清晰看见事情前因后果,而不受纷乱念头困扰。了解过去的事情,我们会吸取教训,让自己不轻浮。把握现在的事情,我们会因充实而快乐,让自己不后悔。相信未来的光明,自己的心就点亮了一盏灯火,让自己不沮丧。
61、 【禅语人生】在禅定中,因为身心得到调和,我们拥有清净、安详。现实生活则拥有太多的变化和不平衡,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冲击,我们很难保持禅定中安祥的觉受。
62、 没有结局的感情,总要结束;不能拥有的人,总会忘记。人生没有永远的伤痛,再深的痛,伤口总会痊愈。人生没有彩排,好好珍惜现在,把握生命每一分一秒。人生没有如果,只有后果和结果,过去的不再回来,回来的不再完美。没有过不去的坎,只有过不去的人。慢慢地,不再流泪;慢慢地,一切都会过去。
63、 【禅语人生】以眼看世界,世界是很小的;以心看世界,世界是很大的。有些人,有些事,只有用心去体味,才能了解得更真实。正是这种感觉,年轻的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少不了磕磕绊绊,雨雨风风。可是人生路上,总会有盏心灵的明灯照耀我们,一步步,向前进。
64、 【禅语佛心】淡是一种释然,也是一个生命的过程,只有经历了尘世的风霜雪雨,感悟了世间的爱恨情仇和历练了无数个跌宕起伏,才进入浅染心事淡谈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宁静所致,便远去了悲与痛,心就平和了。
65、 【佛心禅语】虽然一切显现都来自于自己的内心,但这绝不等同于唯心主义。根据佛教的观点,心的本性是空性,心的自性是光明。唯心主义既不提倡心的本性是空性,也不主张心的自性是光明。我们绝不能将大乘佛法的观点与唯心主义混为一谈。《金刚经》里说得很清楚,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082。
66、 用眼睛看清世间,可以认清世相;用耳朵谛听善言,可以心开意解;用鼻孔探索清香,可以体会生活;用语言赞叹大众,可以得到人和;用身体拥抱世界,可以得到友谊;用心意包容他人,可以升华品格。
67、 【禅心佛语】如果爱从分别心中破茧而出,爱一定没有理由让我们痛苦,如果爱的翅膀是自在的,就没有理由不去菜彼岸的花,因此解脱何尝不是一种本能的智慧。
68、 【心灵禅语】生命是一场纷纷扬扬的花事,怒放总是最美,却是如此短暂,就算再留恋枝头,亦会在岁月的催促中凋零枯萎。落花不言婉辞树,流水无情悄入池。这个世界上,我们什么都想抓住,可总也抓不住的,是时光。所有的拥有,终将失去,镜中的容颜,催人衰老。不如放下那些追逐,淡看流年烟火,细品静好人生。
69、 【禅语人生】有些情,慢慢的就会明白,有些理,慢慢就会懂得;既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美好,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糟糕。平凡,简单,间或也有伤心,原来才是我们真实的人生。快乐与否,取决于我们计较的多少,伤心与否,取决于我们在意多少。很多情形在于环境,也在于我们自己的心境,尽心则心定,尽情则情静。
70、 【圣经句子】214王要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些事你们既作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太25:40)
71、 【禅心佛语】六和文化:人累了,就休息;心累了,就淡定。长大了,成熟了,很多事情就看透了。累了,难过了,就蹲下来,给自己一个拥抱。别指望别人能来同情你,怜悯你。你哭了,眼泪是你自己的;你痛了,没有人能体会到。你一定要坚强,即使受过伤,流过泪,也能咬牙走下去。因为,人生,就是你一个人的人生。
72、 生活在天地之间,若只是随波逐流,让身躯随着时间而生老病死,这是没有意义的人生。所以,我们应配合社会环境的教育及古今圣贤的引导,好好探究人生意义何在及“生从何来,死往何去”的问题。
73、 【禅心佛语】如果你用一颗感恩的心看待你周围的人,用一颗智慧的心看待你周围的人,可能你当下就能把一切的烦恼都化解,一切的热恼都会变成清凉,你就能够真正成为一个喜悦的人。
74、 【禅语人生】有得就有失,人的心情随之起落,欲望从此再也无法满足。得失之际,我们都失去了心里的那份洒脱。不用放下任何财物,不用损失任何东西,只要放下那颗执着于物质的心,不被得失牵动你的喜怒,你就已经是得到了更大的自由。
75、 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何等为十?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76、 【禅心佛语】对啜得趣:邀一知交好友相对品茗,心有灵犀,倾心相谈便是人生乐事;众饮得慧:众人品饮,天南地北,古今中外,尽在满室清幽,不经意得人生百味。
77、 【心灵禅语】生活的禅法,不是一场喋喋不休的悲情诉说,也不是一场滔滔不绝的众说纷纭,而是用几分简单,几分纯粹,去看破所有妄想与执着的虚幻不实,去把握当下,去享受当下,去活出心地的温和与包容,去享受这一场场胸有成竹的自在。
78、 很多时候,成功就和通过这座小桥一样,失败的原因不是你能力不够或者鲜有机会,而是你受制于周围的环境。面对险境,许多人早就没有了那一份平衡的心态,他们因为受了影响而乱了方寸,慌了手脚,何谈去把握机遇呢?
79、 【禅语人生】有一种酒虽然不浓,但一点点就能醉人;有一种爱不深,但一点点就让人温馨。有一种人虽然不显赫,一相识就难以忘怀;有一种热血心肠的人,就算不经常见面,也会彼此牵念而直到永远。
80、 【佛心禅语】爱是盏灯,照亮别人,也温暖自己。捧一颗爱心上路,一生都将在爱里。爱是一种非常美好的人生情感,像花开出来,美丽别人,自己也结果实。选择博爱,就是选择用一颗充满爱心的心去关心身边的人和事物,就是选择把自己的整颗心用于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世界的感恩。
81、 【佛心禅语】佛说,执著是烦恼的根源:深的执著就是大烦恼,浅的执著就是小烦恼。因此,我们要学会变通,凡事不要太过于执著,尤其是错误的执著。
82、 当玻璃杯中装满牛奶,人们说:这是牛奶;当装满油时,人们又说:这是油!只有杯子空时,人们才看到杯子。同样,当我们心中装满学问、财富、权势、成就和偏见的时候,就不是自己了。——人往往拥有了一切,却不能拥有自己。
83、 【禅语人生】因为法供养顺乎佛心,因此成为最殊胜的供养。在很多人眼里,供养诸佛和利他毫不相干。他不了知利他正合乎佛的心愿,是上等的供养。有些人一边损害众生,一边又供养诸佛,这样不合乎佛心,并不能令诸佛欢喜。
84、 【禅心佛语】多数人都还被困在痛苦中,在轮回中流浪。若出现疾病或疼痛,只会想到如何消除它,希望它尽快停止,而不会认为这是诸行的正常方式。人们无法接受身体的变化,想尽办法要消除身体的病痛,然而最后还是输了,无法打败实相。一切终归坏灭,这是人们所不愿正视的。
85、 【禅心佛语】伤过痛过,悲过喜过,愁过怨过,我们跌倒过无数次,然后又无数次的站了起来。有一天你会明白,这所有的痛都是成长的代价,所有的苦都是甘甜的种子。当我们再回首所有的过往时,也许会了之,原来生活里本无所谓冷与暖,真正的冷暖是自己的心,温暖的心里永远没有寒冷。
86、 【无量】梵文aqarimana的意译。古代印度计算极大数目的名称。大而不可计算。语本出《摄大乘注释》卷八:“不可以比类得知为无量。”《胜曼经》:“无量义者,犹是广大异名。”俗语中沿用其义。如夏衍《两个座谈会书面回答》:“电影事业的前途是无量的。”(文贤)
87、 【禅心佛语】任何时候,一个人都不应该做自己情绪的奴隶,不应该使一切行动都受制于自己的情绪,而应该反过来控制情绪。无论境况多么糟糕,你应该努力去支配你的环境,把自己从黑暗中拯救出来。
88、 生活不一定要有惊天动地的情节才叫精彩,情感并非要有山盟海誓才算真爱。我们都是自己剧本中的唯一主角,无须用紧凑的剧情和夸张的手法去讲述身外的故事,人的最大悲哀就是不愿做自己。让我们把人生的琐碎、冗长、沉闷都融入剧情的冲突,在平凡、平淡乃至平庸中彰显生命的张力与厚重。
89、 【禅心佛语】做人要像做水一样,水无色无形无味。它因器而变,遇圆则圆,逢方则方,直如刻线,曲可盘龙。水因机而动,因动而活,因活而进,故有无限生机。
90、 【佛心禅语】保持拥有一颗平凡知足的心灵,就会减少有痛苦和伤心的增多,与其逃避不如面对自然,就像面朝蓝天白云和阳光,虽然有些刺眼,但却是你要的释然和方向。
91、 【佛心禅语】“自己终日思想,确可转移心境。譬如我从前幼时在家垂辫发,衣俗衣,终日所触所想无非俗事。晚上做梦。无非姻亲眷属种种俗事。后来出家所作所思,不出佛事,晚上做梦亦不外念佛等等。”
92、 若不遇真师匠,唯应读诵大乘,深求至理,不依文解义,不离经穿凿,法法会归自己,处处体认心性,自于真宗,渐堪趋人。(明)澫益《灵峰宗论》卷二之一
93、 用笑脸去面对现实,用微笑去对待生活!人生是一场孤旅。你就是你,世上再没有第二个。世上只有相似的人,没有完全相同的人。无论是走在人群中,还是只身站在旷野里,你都要承担起只有你才有的一切。
94、 【禅语人生】一切聚散,终有尽头,没谁永垂不朽。不必奢望太多,艳羡他人的光环,追逐身外的迷途,势必遗失自己的高度,丢弃心灵站立的地方。与其在茫然中狂奔,不若停留歇息,沉淀浮躁、过滤诱惑,拷问灵魂的需求,校正精神的方向。不恋海之阔,亦能容其大;不慕山之峻,也可成其雄。功败繁华外,隐身凡俗中。
95、 十方微尘如来异口同音告阿难言:善哉!阿难,汝欲识知俱生无明,使汝轮转生死结根,唯汝六根,更无他物。汝复欲知无上菩提,令汝速证安乐解脱寂静妙带,亦汝六根,更非他物。《楞严经》卷五
96、 以智慧了知缘起之性,无能缘之心亦无所缘之境,故能心无呈碍,度一切苦厄。诸位习禅者,切莫以为习禅只为求玄妙求静寂,当有菩萨度众之慈悲,方能体证真正之禅慧。
97、 【禅语人生】艺术是智慧的显现,是心灵美的显现,是远离低级趣味、迈向高雅的成果。从事艺术的人是半个圣人。写给参加东华寺春晚的同参道友们。
98、 【道家禅语】经营好心情,你就拥有了全部。人生苦短,千万不要活的太累。要活得舒心,活得快乐。想笑就笑,想唱就唱,挣多挣少都心地坦然,活得朴素自然,活得坦坦荡荡。
99、 桃李杏春风一家,松竹梅岁寒三友。天井砍树倒不下,床底弄斧展不开。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憾月常圆。天上金童配玉女,地上瘸骡配破车。天上下雨地上滑,各自跌倒各自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