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FM优选佛心禅语的句子
1、 昨天的付出是昨天的事,如果今天尚未付出,就不要期待收获。很多禅修者,秉承着这一道理,整日紧张地劳动,过着清苦的生活,平淡、辛勤而又虔诚。
2、 【禅心佛语】很多人在说,现在年轻人不容易。你说,哪一代人的青春容易?没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
3、 受人批评,等于上了一课。应该认真听、仔细做,谨言慎行,去除我慢心,无我执、无我相,修心养性,端正自己的行为。
4、 修行一定要经得起磨练,将混乱的心磨练成静心,使自己在动的境界中不动心。
5、 【圣经句子】13因为活物的生命是在血中。我把这血赐给你们,可以在坛上为你们的生命赎罪,因血里有生命,所以能赎罪。(利17:11)
6、 【禅语人生】与其说你赚钱,不如说你被钱所赚,因为“钱”赚走了你的青春、时间、体力和宝贵的生命。
7、 【禅心佛语】千眼,意在观世,千手,意在济世;人间福音,无过如此。
8、 【佛心禅语】财富如流水,布施如挖井。井愈深,水愈多;布施的愈多,财富则愈大。
9、 【禅语人生】我们愈去关心别人的幸福,也就同时愈能建立起自己的快乐。只不过当你在付出的时候,心里绝对不要有这种想法。不要去指望有所回报,要一心一意为别人好。
10、 【禅心佛语】迷茫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不要有病乱投医。善知识是智者,当努力寻找辨别善知识,并依止善知识。
11、 无为法中,戒无持犯,亦无大小,无有心王及心所法,无苦无乐。如是法界,自性无垢,无上中下差别之相。《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八,观心品
12、 越是把自己想得渺小的人,可能是越有力量的人;越是有力量的人,一般总是越谦虚。
13、 仁慈、善良的人,以乐人之乐为乐、利人之利为利,此即真正的智慧;如果以利己之利为利,则只是聪明而非智慧。
14、 【禅心佛语】孤独是因为生命不受任何事物干扰。不孤独是由于生命内在的和谐完美。
15、 尊重别人隐私,不可窥人秘密,不可揭人之短,不可搬弄是非。(当代)星云《人间佛教的戒定慧》
16、 【佛心禅语】佛言: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四十二章经》)
17、 慈爱众生并给予其快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痛苦,称为悲。救度他人的灵魂使其不致堕落,就是对众生的最大的慈悲。
18、 喜心内充满,而行于布施。施已心无悔,其意益欢悦。《大宝积经》卷七十七,富楼那会
19、 譬如有人认贼为子,其家财宝终不成就。何以故?有爱我者亦爱涅槃,伏我爱根,为涅槃相。有憎我者亦憎生死,不知爱者,真生死故,别憎生死,名不解脱。《圆觉经》卷下
20、 【禅心佛语】接受别人批评有雅量,才能做人做事;改正自己错误有勇气,才能立功立业。自用则浅薄,自谦则丰富。
21、 在这世上,没有属于自己的东西,不为消逝的东西而悲伤,不陷入万物,这样的人称为平静者。《经集》第四品,第十章《毁灭以前经》
22、 【佛语摘抄精选】失得相推,祸福相袭,恶积而天殃自至,罪成而地狱斯罚。此乃必然之数,无所容疑矣。(《玄明集》)
23、 若不遇真师匠,唯应读诵大乘,深求至理,不依文解义,不离经穿凿,法法会归自己,处处体认心性,自于真宗,渐堪趋人。(明)澫益《灵峰宗论》卷二之一
24、 【要听三种人的话】要听三种人的话:一是有智慧的人,二是有好德之人,三是有经验的人。
25、 【禅心佛语】狗说:任何时候都要把上级看成主子,该摇尾巴的时候,坚决地摇尾巴。
26、 【禅心佛语】千锤百炼出深山,烈火焚烧莫等闲。粉身碎骨都无怨,留得青白在人间。
27、 【佛心禅语】学僧莫名其妙不知如何回答。了堂禅师道:“这一诀你千万要记住,就是你若到别处去参学,不可向人说从我这里听了五位诀的说法。”
28、 【经典佛语】“戒”是断除粗重烦恼的工具,“定”是断除中等烦恼的工具,“慧”是断除微细烦恼的工具。
29、 【禅心佛语】谦虚谨慎,好学穷理;满则招损,谦者受益;挺:艰难险苦,坚定意念;决不气馁,振作精神。
30、 人有二耳、二眼、一口、双手、双脚,此中道理:是要人多听、多看、少说话、多做事。修行贵在身体力行,说一丈不如行一寸。
31、 【化解烦恼】学佛,就是要善加化解烦恼,以及善解别人的不悦与刻意伤害。
32、 【佛心禅语】别对那些不喜欢你的人白费唇舌,行动才能令他印象深刻。
33、 【禅语人生】遗憾丛生才叫生活,瑕疵常现才算真实。没有放弃,怎能拥有。不守寂寞,怎见繁华。命运给予你的,无论好坏、无论多少,都需坦然面对,从容接受,认真应对。
34、 【禅心佛语】人生在世,富贵不可尽用,贫贱不可自欺。听由天地循环,周而复始焉。
35、 【禅语人生】一切众生,皆如也,众贤圣亦如也,一切众生者,即我等是也。
36、 【禅语人生】无论我们说的、相信的或做的什么,会导致痛苦的,全都是邪见。
37、 【佛心禅语】一个人无论多么威严,多么排场,如果没有爱心相伴,也只是空好看而已;一个人无论多么富足,多有地位,如果没有智慧相随,也只会是名利的仆人:
38、 佛陀教育弟子要持五戒、修十善法,首重不杀生,以培养慈悲心念。孟子也说:“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这是仁人君子的恻隐之心。
39、 【禅心佛语】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对于没有学过佛法的人,很难正确地认识。
40、 天地万物的奥妙,都可以从自性中求证怎样体悟自然之道?佛日: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楞严经》
41、 【禅语人生】现在,老铁匠还在卖铁锅、斧头和拴小狗的链子,据说他已经102岁了。
42、 觉即了,不施功,一切有为法不同。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永嘉证道歌》
43、 【佛语悟道】有情义就会孝敬奉养父母,有道德就会上、下之间互相爱护,有谦让就会不分贵贱和睦相处,有忍耐就会让各种恶的声音不至于喧闹。
44、 如果你因为整天想着如何去报复对方而心事重重,内心极端压抑,那么倒不如放下仇恨,宽恕对方。或许,因此你可以多一位可以谈心的好朋友。
45、 延参法师:人生的那些是与不是,不是让谁疲倦或者痴迷,用你的心态去活过生活的那些咯咯噔噔。不是,多反思自己的不是;是,自己活过才是。
46、 【禅心佛语】倾听定律:人有两只耳朵一张嘴,所以听和说的比例决不能小于2。
47、 【禅心佛语】佛准许他的弟子们自由思想,这在宗教史中是向所未闻的。
48、 可惜今天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达,都只是借着凡夫心,运用世智辩聪加以创造发展,并没有发挥清净的智慧,因此难免造成善少、恶多的结果。
49、 【佛心禅语】当制度不足以约束权力,当教育不能够哺育良知,当文化失去自由和创造力,就意味着一个社会从它的未来中抹去了两个字:希望。
50、 谗言不可听,听之祸殃结,君听臣遭诛,父听子遭灭,夫妇听之离,兄弟听之别,朋友听之疏,亲戚听之绝。
51、 【一禅语录】当别人忽略你时,不要伤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谁都不可能一直陪你。当你看到别人在笑,不要以为世界上只有你一个人伤心,其实别人只是比你会掩饰。
52、 【圣经句子】74这是耶和华所定的日子。我们在其中要高兴欢喜。(诗118:24)
53、 除了信心、毅力之外,还需要把内心的毅力化为勇气。虔诚信佛、拜佛者,尽管对佛法了解得很透彻,也很恭敬拜佛,若不能身体力行,仍然非真正学佛者。
54、 【禅心佛语】佛家教导我们“大慈大悲,怨亲平等”,别人对我们好,这有恩,我们要知恩报恩。
55、 【语录基地经典禅语】人生,没有永远的伤痛,再深的痛,伤口总会痊愈。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你不可以坐在坎边等它消失,你只能想办法穿过它。
56、 【圣经句子】368圣灵所结的果子,就是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这样的事,没有律法禁止。(加5:22-23)
57、 【禅语人生】一切众生心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58、 【禅心佛语】慈悲要无偏私,有偏私即不成为慈悲,只对自己的孩子、亲人好,对别人就去欺侮欺骗,这不能算是菩萨特殊的行持。一个菩萨的慈悲,是无偏私的。
59、 轻弄毁蔑余人故,当知是罪,重于比丘四禁。《摩诃般若经》卷二十,梦中不证品
60、 【佛心禅语】他进入舍卫城,来到耕种者的家,见到那人的妻子,便说道:“你的儿子已经死了,他的父亲让我捎话说,准备一个人的:饭就行了。”
61、 蓦然回首,望断天涯,我心犹怜,总想学人参禅,渴望一曲梵音袭耳,便盘坐佛前,转动一串佛珠悄悄抹去心中那份埋藏已久的执念。
62、 总之“悟”,使我们可以从矛盾中得到统一,从复杂中发现单纯,从障碍中找到通达,从枷锁中获得解脱。愿芸芸众生,早日证悟自觉。
63、 或称扬彼德,开善举之门,或赞叹其名,发荐贤之路。成人之美,助发勇心,喜他之乐,同兴好事。(五代)延寿《万善同归集》卷四
64、 四大等不离心大。心色虽异,其性则同。色即心,心即色,无障无碍。(日本)空海《即身成佛义》
65、 高官显,大款阔,富贵如云眼前过。青菜萝卜品真味,琴棋书画自得乐。穷通有数,各得其所,比什么?
66、 【禅心佛语】朝闻道,夕死可矣。可悲的是我们在梦中说梦,假戏真做,如同庄周迷蝶,蝶迷庄周,惘然一生。
67、 【禅心佛语】佛菩萨不是开悟后成就的、而是日积月累、持之以恒、难行也行、难忍也忍的结果,众生佛性本自贝足、本自淸凈、若无行愿,本自具有的光芒如何显现。
68、 把心胸放开,自然就可断除烦恼。为何人会有烦恼?是因为心胸狭窄,容纳不了不喜欢或是比自己能干的人。
69、 【禅语人生】一片叶,落在哪里都是归宿。一朵花,开在哪里都是芳香。一个人,走到哪里都是生命。一颗心,想到哪里都是情愫。
70、 【禅语人生】无是因缘无,因缘无无自性就是有,它也不生,也没有无。
71、 【佛语悟道】由地、水、火、风四者不调引起的痛苦,作用于人身,叫做“身病”;由贪、嗔、痴三者引起的烦恼作用于人心,叫做“心痛”。
72、 不耗费资源,不毁坏环境,只愿拯救地球。过度的贪婪与无限的欲望,是毁灭地球与导致自然灾害的恶因。
73、 【禅心佛语】慈悲心的另外一种是“爱”的表现。无我的爱,才是真正充满慈悲心的“爱”,不求回报的“真爱”。
74、 【佛心禅语】百病由气生。气大伤肝,怒则气上,悲则气下,喜则气缓,思则气结,惊则气伤,恐则气逆,忧则气郁,即七情,即人体的七种情志,内因七情都能导致人体发病。
75、 我们要时时自我反省,用心观察他人。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有缺点即忏悔改进,努力学习他人的优点、发挥个人的长处。
76、 【禅心佛语】其实,人生是苦是乐,取决于自己。若为一己之利而烦恼,人生就是痛苦;若为他人福祉而劳碌,人生就是快乐。
77、 【禅心佛语】持己,当从无过中求有过,非独进德,亦且免患。待人,当于有过中求无过,非但存厚,亦且解怨。
78、 【佛心禅语】「失去」的本身,并不真的那么可惜。可惜的是,「拥有」的时候,没有认真对待。
79、 【禅语人生】我们的生命本来是没有苦的,但是我们有了迷惑,生起了贪瞋痴,结果就因而受苦。
80、 【禅心佛语】当没人爱我时,我学会了自己爱自己。当没人在乎我时,我学会了一笑而过。
81、 知识像新鲜的牛奶,存放过久就会变质怎样吸收和运用有益的知识?佛日:汝等此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金刚经》
82、 【禅语人生】心态越自然,别人越能接受。带着情绪说话,就算有理,别人也难以接受,甚至产生抵触;不是不接受道理,而是不接受情绪。
83、 【佛心禅语】佛陀微微一笑:“我并不是让你放下手中的花树,你应该放下的是心中的执著。”
84、 【心灵禅语】一杯茶在手,品人生的收放适度,品岁月的春华秋实,身心安静,自然融合,即不与世隔绝,又要安守本分,悲欢量力,适可有度。
85、 【圣经句子】159从那时候,耶稣就传起道来,说:“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太4:17)
86、 【禅语人生】在前方摆一尊佛像,身体端直,双腿盘坐,两手结定印,专注凝视佛像。凝视一会后,闭目观想佛像。当印象模糊时,再睁开眼睛看佛像。
87、 在家出家共相习近,同喜同忧,同乐同苦,凡所为作,悉皆共同,是名习近相赞叹。《杂阿含经》卷二十,第551经
88、 【禅语人生】只有真正从心灵深处将对事物的种种界定、分别、妄想扫除干净,才能够真正见到诸法实相。
89、 【禅心佛语】花钱定律:只有花出去的钱,才是你的钱,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你捐出的善款。
90、 【佛心禅语】不受伤,甚至不带一点不愉快,就想表达自己的心情是不可能的。
91、 【禅心佛语】没有什么比健康更快乐的了,虽然他们在生病之前并不曾觉得那是最大的快乐。
92、 物质欲望淡薄,自然能从淡泊宁静中长养智慧;如此一来,生活中就没有什么烦恼、得失了。
93、 【禅语人生】只要我们好好学道次第,就能在这里面找到做好人的答案、脱离轮回的答案、利益他人的答案。
94、 【禅心佛语】若谁不常修自心,便有种种不同苦。若谁常常修自心,即生不共之安乐。
95、 菩萨不以欲因缘故,恼一众生,宁舍身命,而终不作恼众生事。《华严经》卷十九,十行品
96、 世间并没有固定的魔或恶,如果魔能够体验到佛法,就能够变得慈悲,因为每个人都有能力慈悲。
97、 心中无外物,就是懂得放弃人世间的一切欲望,做到心无杂念,用心来感受世界,从而达到真正的平静。
98、 【语录基地经典禅语】一个人只要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找到最适合于自己的生活,一切外界的诱惑与热闹对于他就的确成了无关之物。
99、 【禅悟】心有一切有,心空一切空;心迷一切迷,心悟一切悟;心邪一切邪,心正一切正;心乱一切乱,心安一切安;一切为心造,无心自解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