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播出的电视剧《山河月明》给大家重现了明朝初年的一些历史人物,其中,对徐达及其两子两女都有重点刻画。

在历史上,徐达有四子四女,最令人惋惜的便是长子徐辉祖了。他本有父亲的能力和忠贞,无奈却被锢居私宅,郁郁而终。即使如此,徐辉祖及其后代仍展现了魏国公嫡支的忠孝和节烈。

本文,笔者将和大家分享徐达的长子徐辉祖,希望通过史料和分析,给大家展现大明第二代魏国公的一生。

一、大明武臣第一勋,开国京城首簪缨

明朝洪武三年,徐达北伐归来,不仅俘获了元顺帝的嫡子,还收复了中原王朝丢失400余年的燕云十六州。朱元璋大喜,亲自到城外迎接徐达。几天后,朱元璋宣布大封功臣,徐达因功被封为魏国公、右柱国、太傅、中书右丞相,岁禄五千石,赐免死铁券

朱元璋当着众臣的面褒奖徐达说:

“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

这一句“功贯古今人第一”,奠定了徐达在明朝军方的地位。由于当时和徐达堪称“双璧”的常遇春已经去世,韩国公李善长又是文臣,大明朝的所有勋贵世家几乎都以徐家马首是瞻。就连战功赫赫的开国名将、曹国公李文忠在徐达面前,也要敬让三分。

徐达虽然在洪武年间身居高位,但他明白高处不胜寒的道理。他不居功、不骄奢、不结党,处事非常低调。徐达还辞掉了朱元璋赐给他的豪宅,全家人挤在老宅子里。

徐达教育子女也非常严格,不许儿子们和其他勋贵子弟一起胡作非为。严父出孝子,他的长子徐辉祖,便是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

徐达一共有4子4女,其中最出名的是长子、四子和长女。长子徐辉祖是嫡支,继承了魏国公的爵位;四子徐增寿因在靖难之役中支持朱棣,被朱棣追封为定国公,他这一支算是“另立门户”了;长女徐氏就是朱棣之妻,也就是后来的徐皇后(仁孝文皇后)。

由于史书中并没有记载徐辉祖的出生年月,所以,关于他和徐皇后如何序齿的问题,史学上是有争议的。普遍认为徐辉祖是徐皇后的弟弟 ,也有少部分人认为他是徐皇后的兄长。根据《弇州续稿》记载:

久之,公竟不屈以死,时仅四十余。

意思是说,徐辉祖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去世的时候有四十多岁,推断徐辉祖应该出生于元朝至正二十五年(公元1365年)左右。

根据《明史·徐辉祖传》记载:

辉祖,初名允恭,长八尺五寸,有才气。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徐辉祖的名字都叫徐允恭,后来建文帝朱允炆登基,为了避讳“”字,才改名为徐辉祖。他身长八尺五寸,年少有为。洪武初年,徐达多次出征北伐,家中一切应酬皆是徐辉祖主理。徐达治家本身就严格,徐辉祖按父亲要求,“家众肃然”。待弟弟们逐渐长大,徐辉祖又多次跟随徐达在军中历练。

当时,在明朝初年的“将二代”中,朱元璋最重视的两人,一人是徐辉祖,另一人是李文忠之子李景隆

洪武十三年,朱元璋裁撤大都督府,设立五军都督府,徐辉祖被调任到左军都督府任职,四年后,徐辉祖“以勋卫署左军都督府事”,意思是,朱元璋把大明朝五分之一的兵权、左军都督府交给徐辉祖暂管。两年后,朱元璋又把这个职位交给了李景隆。

从这里可以看出,朱元璋当时有意在锻炼徐辉祖和李景隆,希望这二人能成为明朝下一代帝王的柱石。

洪武十七年,徐达在北平练兵时背疽复发,朱元璋忙派徐辉祖持手诏去探望徐达。次年二月,徐达去世。朱元璋悲痛万分,追封徐达为中山王,将徐达配享太庙,位列第一位。

三年后,徐达的丧期已满,徐辉祖以徐达长子的身份继承了魏国公爵位。《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九十四》记载:

洪武二十一年十月……丙寅(二十六日),命中山武宁王徐达子允恭袭封魏国公。

纵观徐辉祖的青年时代,在徐达去世之前,他是大明第一勋贵家的长子,更是朱元璋着力培养的“将二代”。他从小深受徐达的熏陶,不管是在军事成就上还是人格上,都是合格的魏国公接班人。

二、新帝即位封太傅,大舅杀甥悔不及

徐辉祖继承魏国公爵位时,大明朝的“将二代”们已经普遍成长,李景隆、常升、邓铭(邓愈之子)等皆在军中任职。然而,朱元璋唯独喜欢徐辉祖和李景隆,其中,徐辉祖尤其受重视。

为了让大明朝的第二代魏国公快速成长,朱元璋多次派徐辉祖到各地练兵。《明史》载:

数出练兵陕西、北平、山东、河南。

洪武二十二年,朱元璋派徐辉祖到陕西“休息士卒”,由于老将傅友德在军中,朱元璋担心傅友德干涉徐辉祖行事,特地下旨将傅友德召回京师。

另外,徐辉祖曾至少三次去北平练兵,而屏藩北平的燕王正是徐辉祖的姐夫,徐辉祖因此和他的几个外甥也较为熟悉。

洪武二十六年,元朝降将阿鲁帖木儿有造反之意,朱元璋派徐辉祖带兵北上擒贼,徐辉祖不负众望,一战而胜,将阿鲁帖木儿活捉。归来后,朱元璋让徐辉祖掌管中军都督府

洪武二十七年,徐辉祖奉命前往浙江训练沿海士卒,以防备倭寇的连年入侵,并于次年率兵征讨西番。

当时朱元璋已经在大肆诛杀功臣,傅友德、冯胜、王弼等老将逐渐从朝堂上消失,此时的徐辉祖,已经成为了大明朝举足轻重的军方人物。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即位,改元建文,是为建文帝。建文帝登基后,对徐辉祖颇为尊重,不仅加封徐辉祖为太子太傅,很多军事上的意见他也会主动咨询徐辉祖。

洪武三十一年八月,朱允炆在朱元璋去世尚不足三个月时,就听信齐泰、黄子澄之言开始削藩,一年之内,五位藩王被削,接下来,朱允炆开始对付他的四叔朱棣。而当时,朱棣也被朱允炆的削藩政策所逼,悄悄囤积粮草,准备起兵。

建文元年四月,正值朱元璋一周年忌日,朱棣表面上还没有和朱允炆撕破脸,他只是装病无法赶来,但为了麻痹朱允炆,朱棣还是派自己的三个儿子前往南京代祭。《明史纪事本末》记载:

夏四月,太祖小祥,燕王遣世子及其弟高煦、高燧入临……初,世子入京,燕王大忧悔。

意思是,朱棣派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前往南京,可是,当朱高炽三兄弟到南京后,朱棣便后悔了,因为他怕自己仅有的三个儿子被朱允炆扣下当作人质,如果这样,朱棣投鼠忌器,大事难成。

巧合的是,当时的南京城,齐泰也在劝朱允炆扣留朱高炽三兄弟。朱允炆犹豫不决,这时,徐辉祖给出了建议。《明史纪事本末》记载:

世子兄弟,皆魏国公徐辉祖甥。辉祖察高煦有异志,密奏曰:“三甥中,独高煦勇悍无赖,非但不忠,且叛父,他日必为大患。”帝以问辉祖弟增寿及驸马王宁,皆庇之,乃悉遣归国。

意思是,朱高炽三兄弟都是徐辉祖的外甥,朱允炆问徐辉祖的意见,徐辉祖说:“三个外甥中,朱高煦悍勇无赖,不仅不忠于陛下,还背叛他的父亲。此人若不除,将来必为大患!

有人认为,徐辉祖从一开始就知道朱棣有谋反的心思,笔者认为这是诛心之言。从徐辉祖的这段话可以看出,他虽然知道朝廷在对付朱棣,但他仍是站在朱允炆的立场上的。

换句话说,徐辉祖首先是大明朝第二代魏国公,其次才是朱棣的小舅子。

可是,朱允炆却没有听信徐辉祖的建议,他又问徐辉祖的弟弟徐增寿,徐增寿向来和朱棣关系密切,他当然替三位外甥说话。就这样,朱允炆错过了牵制朱棣的最好时机。

一年后,当朱高煦带领燕军大杀四方时,朱允炆感叹说:“吾悔不用辉祖之言!”

事实证明,朱允炆不仅后悔没杀朱高煦,他后悔的事情还有很多……

三、郎舅战场见兵刀,魏公血战难回天

建文元年七月,朱棣杀掉北平布政使张昺、北平都指挥使谢贵,三天之内,控制了整个北平城。朱允炆得知朱棣已反,率领文武百官亲赴太庙,宣布将朱棣废为庶人,而后派老将耿炳文为帅,率军25万北上平叛。

可惜,耿炳文擅守不擅攻,在真定一战,耿炳文损失3万人马,虽然勉强稳住了局面,但已失去了先机。

耿炳文的表现和朱允炆的预期相差太远,朱允炆遂召集亲信大臣,打算换帅。当时,明朝的开国名将仅剩耿炳文和郭英两人,前者刚刚兵败,后者又有病在身,不能担当大任,朱允炆只能从“将二代”中挑选新帅。而最合适的人选就是徐辉祖李景隆。从军事经验和威望上来说,徐辉祖更胜李景隆一筹。

但是,考虑到徐辉祖的姐姐是朱棣之妻,朱允炆怕徐辉祖和朱棣有瓜田李下之嫌,他最终选了李景隆。

当年冬天,李景隆在郑村坝和朱棣相遇,朱棣麾下大将张玉悍勇无比,连挑李景隆7座营帐,李景隆抵挡不住,大军溃败。

这时,有人建议让徐辉祖北上接替李景隆。但朱允炆对徐辉祖的信任远不比李景隆,朱允炆认为李景隆之所以会兵败,是因为后者权柄不够,诸将不听调遣。于是快马加鞭送给李景隆“黄钺弓矢”,赋予李景隆“专征伐”之权。

次年,李景隆纠集大军,打算在白沟河歼灭燕军。朱允炆召徐辉祖入宫问军事,徐辉祖说他最怕李景隆轻敌。朱允炆觉得徐辉祖言之有理,于是派徐辉祖带领三万兵马北上,以策应李景隆,《明史纪事本末》云:

帝虑景隆轻敌,乃遣魏国公徐辉祖帅京军三万为殿,星驰会之。

不料,徐辉祖还未到达白河沟,李景隆便已经溃不成军,南军将士号称五十万,兵败如山倒。

李景隆这一败,几乎败光了朱允炆的家底,让南军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未能恢复元气。若不是盛庸和铁铉在济南竖起铁闸,朱棣早就直达京师了。

李景隆虽然败了,但徐辉祖带领的3万兵马也发挥了作用,史载:

景隆单骑走德州……是战也,魏国公徐辉祖帅军为殿,独全军而还。

意思是,李景隆逃往德州的时候,徐辉祖正好出面帮他挡住了燕军的追击,掩护了大军的撤离。当时南军所有将领几乎都吃了大亏,只有徐辉祖的3万兵马全身而退。

注意,徐辉祖之所以能够全身而退,并不是朱棣给他放水,而是徐辉祖的确是一位良将,接下来的史料会证明这一点。

建文四年,朱棣改变进攻线路,绕过济南,直接攻打灵璧,何福平安力战不支,朱允炆派徐辉祖带兵驰援。在灵璧西南三十里的齐眉山,两军遭遇,徐辉祖先虚后实,亲率大军冲入燕军营地,大杀四方,不仅斩杀了燕军骁将李斌,更让朱棣生了撤兵的念头。

正在徐辉祖在前线证明自己的时候,朱允炆却出了一个昏招。《明鉴纲目·卷二》记载:

而帝闻讹言,谓燕兵已北,召辉祖还。福军遂孤。

当时有传言说朱棣已经撤兵,朱允炆认为京城不能没有大将镇守,于是召徐辉祖回京。不承想徐辉祖前脚刚到南京,朱棣便突袭了淮北的何福和平安二将,二将失去了徐辉祖的对敌军的牵制,势孤而败。

朱棣趁势南下,克泗州、下扬州,大军直逼南京浦口。情况紧急,朱允炆放下芥蒂,让徐辉祖率领京师守卫阻击燕军。

浦口之战甚是激烈,朱棣当时已经精疲力尽,仍未能攻破徐辉祖的防线。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两件事,扭转了大局:

第一是南军将领盛庸率领的水师在东线兵败,燕军抢了盛庸的战舰,掉头来攻打徐辉祖,让徐辉祖的防线压力倍增。

第二是朱棣的次子朱高煦突然杀来,朱棣为了南下浦口,对朱高煦许诺说:“勉之!世子多疾。”朱棣是在暗示朱高煦,若自己夺位成功,朱高煦便是自己的继承人。这句话仿佛给朱高煦打了鸡血,朱高煦带领亲信玩命地冲击徐辉祖。

这两种因素的重叠,让徐辉祖支撑不住,朱棣得以渡江。当朱棣到达金川门的时候,李景隆和谷王朱橞开门迎寇,从此,朱棣入主南京。

可怜徐辉祖,此前一直不被信任,好不容易在最后关头获得朱允炆的重用,却为时已晚。

呜呼!朝廷有良将,奈何天子不圣明,战局何以扭转?

四、尽心于人曰忠,不欺于己曰信。

朱棣进入金川门后,徐辉祖仍没有忘记抵抗。《弇州续稿》记载:

及师攻金川门,公犹与常开公升等分道出大战,皆不利。

意思是,朱棣攻入到达金川门后,徐辉祖和常升(常遇春次子)仍在金川门抵抗燕军,但因为力量悬殊,再加上李景隆的“帮倒忙”,徐辉祖最终无法阻止朱棣入城。

朱棣登基时,虽然有很多建文旧臣不惜以死相抗,但朝中的勋贵却都很快臣服于朱棣,唯独魏国公徐辉祖不屈服。徐辉祖不去见朱棣,而是把自己关在祠堂里,跪在父亲的牌位前泣不成声。

此时此刻,徐辉祖感觉自己愧对父亲,愧对大明。

然而,小舅子不主动去见姐夫,不代表姐夫不“挂念”小舅子。《明史纪事本末》记载:

下魏国公徐辉祖于狱。时武臣无一人不归附者,惟辉祖不屈,帝亲召问,辉祖不出一语始终无推戴意。法司迫取供招,辉祖默然,操笔惟书其父开国功臣,子孙免死而已。帝大怒,以元勋国舅,欲诛又辄中止。

徐辉祖被抓入大牢,朱棣亲自前来问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徐辉祖始终不发一言,没有半分拥戴朱棣的意思。法司给徐辉祖纸币,逼迫他写供状,徐辉祖拿起笔,奋笔疾书“开国功臣中山王徐达子孙免死”。朱棣怒不可遏,想要杀掉徐辉祖,但考虑到他是徐达之子,又是妻子的亲弟弟,最终忍了这口气。

朱棣犹豫了很久,最终下令将徐辉祖送回魏国公府邸,革除他的爵位和俸禄。史载:

徘徊久之,竟从宽典,止勒归私第,革其禄米而已。

后来朱棣从北京将徐皇后接来,徐皇后甚至亲自登门劝解,但徐辉祖仍旧不愿意臣服于篡位者。徐辉祖在家中待了5年之久,直到去世,始终没有屈服。

万刃加身不改其志!徐辉祖就是如此。

永乐五年,徐辉祖去世,关于他的死因,至今存有争议。《明史》只说徐辉祖“永乐五年卒”,并没有说死因。但《弇州续稿》记载:“久之,公竟不屈以死,时仅四十余。”

意思是,徐辉祖属于不得志,郁郁而终。而《罪惟录》中却说“五年,卒,或曰勒自裁”,意思是,徐辉祖可能是被赐死的。

笔者认为,不管徐辉祖是郁郁而终还是被赐死,都不会改变他忠烈的形象。

靖难之役爆发时,徐辉祖不被信任,后来他带3万兵马奔赴白河沟,挡住了朱棣对南军败卒的践踏。此举是为“忠”。

而后,徐辉祖二战灵壁,他再次将朱棣打退。三战浦口,他几乎让朱棣却步。此举是为“勇”。

四战金川门,这是大明第二代魏国公最后的武力抗争,是为“义”。

朱棣登基后,他被圈禁家中5年之久,直至去世,宁死不违背自己的信仰,此为“信”。

司马光在《四言铭系述》中说:

尽心于人曰忠,不欺于己曰信。

徐辉祖,有乃父之能,亦有乃父之忠,他是一位忠勇信义之人。

徐辉祖于洪武二十一年袭承魏国公爵位,于永乐五年去世,在这20年的时间跨度里,他证明了自己。他死后,他的后代也证明魏国公嫡支的骨气。

徐辉祖去世后,朱棣对徐辉祖还是比较钦佩的,他以“中山王徐达一脉不可无后”为由,任命徐辉祖的长子徐钦继承魏国公爵位,不过,魏国公这一脉虽然还享受朝廷最高俸禄,却已经不复此前荣光。朱棣迁都北京后,魏国公徐家一直留在南京,世代担任南京守备。

后来,英国公张家(张玉、张辅家族)崛起,英国公和魏国公分别长时间掌管北京和南京的兵权。每年祭祀太庙,英国公张家位列北京勋贵之首,魏国公徐家则在南京主祭。不过,明朝中后期,北京和南京看似平等,实际是南京大多保留象征意义。也就是说,魏国公家族虽然仍然受敬重,但始终不复明初时的隆宠。

明朝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帝自缢,第十代魏国公、南京守备徐弘基闻讯后捶胸顿足,后来福王朱常洵(弘光帝的父亲)南下,徐弘基率兵迎接。徐弘基去世后,他的儿子徐文爵被南明弘光帝封为第十一代魏国公,弘光帝被清廷活捉后,徐文爵假意投靠清朝,以图再起,结果“阴谋”被清廷发现,他被处死。

至此,从徐辉祖到徐文爵,徐辉祖和他子孙共10代人,算是给明朝、给徐达一个交代了。

有人认为,朱棣取代朱允炆,这是明朝皇家的内部斗争,徐辉祖对朱棣的抗争,实际上没有意义。笔者对这种观点持否定态度。

我主张,我们在评价朱棣或朱允炆作为帝王是否合格的时候,不应该批评他们身后那些效忠于他们的人。因为臣子的忠贞和帝王的能力是不同的范畴。我们不能因为朱允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就质疑“牌”的质量,也不能因为朱棣是通过靖难登基,就把他麾下的将士说成帮凶。

徐辉祖从小受教于徐达,受恩于朱元璋和朱允炆,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勋贵,他要做的首先是忠于朱元璋和朱允炆,这种“忠”就是古代士大夫所谓的“尽心于人”。换句话说,徐辉祖忠于的不仅仅是皇权,而是正义和恩义,这是一个古代士人心目中的信仰。

但是,我们也要承认,在“家天下”的时代,封建社会的忠臣良将也有他们的局限性,他们把“尽心于君”视为“尽心于国”。我们不能站在上帝的视角来指责他们“偷换概念”,我们应当将他们的这种“忠义”精神延续,赋予更深远的意义。

《道德经》云: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虽然时代在进步,文化也在发展,但中华文化中的“忠义”精神,永远都不会过时。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