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的起源与特点

古典诗词的发展简况 为了便于大家了解诗词的艺术特点极其体裁的分类,首先介绍一下古典诗词的发展历史.在中国文学史上,我们能看到的最早的诗是距今三千年左右的《诗经》,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一共三百零五篇,古称《诗》或《诗三百篇》.其内容有“风,雅,颂”三个部分,这是从音乐角度上分的.在表现手法上有“赋,比,兴”三种.因此前人把“风,雅,颂”和“赋,比,兴”称作《诗》的六义.在语言的句法上,基本上是四个字一句.继《诗经》之后,公元前四世纪,在楚国出现了一种新的诗体,叫“楚辞”,它的创始人是屈原.后来,汉朝人把屈原,宋玉等人写的作品编成一书,叫《楚辞》.《楚辞》突破了《诗经》的四字句,发展为五言句,七言句,即把偶字句(四个字一句)变为奇字句(五个字以及七个字一句),不但能更好地表达思想感情,而且韵律和节奏也更富于音乐性. 到了汉代,出现了为配合音乐而歌唱的诗即“乐府诗”.在语言上有四言,五言,杂言,但多数是五言的.这以后曹操父子以及陶渊明为首的文人们发展了五言诗.同时,七言诗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在魏晋南北朝以前,诗的格律和声韵还没有形成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律,只是由作者按照个人的内容需要和声韵感觉来进行写作.到了魏晋,由于受到了印度(古称天竺)的梵音学的影响,我国的声韵学得到了发展.齐梁的周喁和沈约总结了汉字的发音规律,提出了“四声”“八病”之说,使诗歌创作由自然的声律发展到讲究追求声律,出现了作诗要注意平仄和韵律的性质,形成了格律诗的主要内容.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是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在继承前代诗歌的基础上,唐代的诗歌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且形成了固定的分类.其分类有两种,一是古体诗,也叫古风;所谓古体诗,是指模仿唐代以前的传统诗体,没有一定格律,篇幅可长可短,用韵平仄都比较自由,句子的字数有整齐的,也有不整齐的;其中主要分五言古体和七言古体两种.二是近体诗,也叫今体诗(这个“今”指的是唐朝),就是我们所说的格律诗;近体诗不象古体诗那样自由,在篇幅,用韵,平仄,对仗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它基本上可分为两种:律诗和绝句.律诗和绝句都分五言和七言,超过八句的律诗称作排律. 在唐代中期,由诗派生出新的体裁,这种体裁到了宋代最为发达,这就是词.由于词是由诗派生出来的,所以词又被称为“诗余”;另外,由于词的句子字数长短不一,古人也称为“长短句”.到了元明两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体裁,叫曲,也称散曲.曲可以说是词的另一体.那么它跟词有什么不同呢?除了咏唱时的伴奏乐器不同以外,在语言上更加接近口语.最突出的特点是可以加衬字.如张养浩的《闲居三首之一》“昨朝杨柳依依,今朝雨雪霏霏,社燕秋鸿(忒)疾苦.(不是)浊醪有味,(怎)消磨(这)日月东西.”其中括号内的字就叫衬字.以上简略地介绍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发展历史诗体,又称古风.唐代以前的古诗体是一种不讲究格律,也没有字数句数限制的诗体.唐以后,由于近体诗的产生,诗人为了将古体诗与新兴的格律诗相区别,便有意模仿汉魏六朝古诗的写法,在某些方面加以限定,从而形成了唐代古体诗的固定模式.其结果就是把唐以前完全自由的诗体,变成一种处于格律诗与自由诗之间的半自由诗.古体诗的字数和诗行:古体诗没有固定的诗行,也不会有固定的体式.所有古体诗都是按照诗句的字数分类.四字一句的称四言古诗,简称四古;五字一句的称五言古诗,简称五古;七字一句的称七言古诗,简称七古.四言诗,远在《诗经》时代就已被人们采用了.但至唐代却逐渐衰微,写它的人很少了.所以古体诗仍以五言、七言为代表.五言古诗,是古体诗的正统,写的人很多.七言古诗,不是古体诗的主流,这是它起源较晚的缘故.所以,七言股风颇受七言近体诗的影响.五言古诗和七言古诗,都是字数整齐的古体诗.另有一类杂言古诗,诗行里的字数长短相杂,参差不齐.望采纳。

2.诗的来历

诗的起源和《诗经》 在所有的文学样式中,诗歌是起源最早、历史最久的一种样式。

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要靠文字记录才能流传,而最早的诗歌是人们的口头创作,靠口耳流传,可以不依赖文字。像《左传》所记的宋国筑城民夫们讽刺华元的诗,就是口头创作,那些民夫都是一个大字不识的。

当然,这还不是最早的诗歌,最早的诗歌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诗歌的起源和劳动有关系。

西汉时代的典籍《淮南子·道应训》里有这样的记载: 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 许多人一起抬大木头,用喊号子协调大家的步伐,鼓励大家出力,号子很有节奏。

如果在号子中加进一些有内容和有趣的话,那就是原始诗歌了。鲁迅曾把这种喊着“杭育杭育”声音的劳动号子称作最早的诗歌,并风趣地说这就是“杭育杭育”派。

此外,诗歌的起源还同宗教和娱乐有关系。古书《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 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

葛天氏是传说中的古代部落。他们的宗教兼娱乐活动是,由三个人拿着牛尾巴,边跳舞,边唱歌,歌辞有八段。

歌辞没有流传下来,但从同书所记的《玄鸟》、《遂草木》、《奋五谷》等题目推测,内容大约是有关图腾崇拜、神话传说和农业生产的。古代有“玄鸟生商”的说法,商民族奉“玄鸟”(燕子)为图腾,这里的“玄鸟”可能也是类似的神话传说。

“草木”、“五谷”显然是有关牧业和农业的事。这些歌辞就是原始的诗歌,不过它们不是独立存在,而是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的。

这种情形从现在世界上某些原始民族中仍可看到。诗歌首先和舞蹈脱离,后来又渐渐脱离曲调,成为朗诵和阅读的诗歌,但仍保留着音乐性,即有节奏和韵律。

诗又称“诗歌”,就说明了它与音乐的关系。 中国最早的诗歌起源于何时以及是什么样子,由于根据不足,已经说不很清楚了。

东汉时代的《吴越春秋》记载了一首远古时的歌谣: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宍”即是“肉”字。

它大意说:把竹子砍下来做成弹弓,用它把泥制的弹丸发射出去猎获禽兽。传说这是黄帝时代的歌谣,但无法证明。

它来源很古,是可信的。此外古籍中还有一些古歌谣的零篇碎句,真伪难辨,研究价值不大。

幸运的是早在公元前6世纪,我国就编成了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对后代诗歌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它实际上是中国诗歌的源头。 《诗经》成书的时间约在春秋中叶,它包括了从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到春秋中叶(公元前6世纪)约500年间的305首诗歌。

这些诗主要产生于黄河、长江和汉水流域,包括今天的山东、河南、安徽、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及湖北北部地区。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大部分。

《风》包括160首诗,《雅》包括105首诗,《颂》包括40首诗。这三部分无论内容、形式和风格都有不同,文学价值也有高低之别。

下面分类简介一下。 1风诗 风诗也叫国风。

“风”的意思是民间曲调,“风诗”就是各地的民歌。风诗下面又分:周南、召南、邶〔bèi贝〕、鄘〔yōng拥〕、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bīn宾〕等15国风,即分属这些地域的民歌。

国风是下层人民的集体创作,“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何休《公羊传解诂》),直接反映了人民生活和喜怒哀乐的感情,语言生动,形式活泼,文学价值很高,是《诗经》中最精华的部分。按其思想内容,又可将它分为三小类。

(1)反映恋爱和婚姻生活的诗 爱情和婚姻是人类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最易发生种种纠葛,引起感情波澜,《国风》中这类诗最多。如《卫风·木瓜》(括号内是今译文字,下同): 投我以木瓜, (你送我一只木瓜, 报之以琼瑶。

我赠你一块佩玉。 匪报也, 不是简单地报答呀, 永以为好也。

是为了永远相爱呀。) 这同现在一些少数民族青年男女互相表赠私物以表示爱情的情景十分相像。

又如《召南·野有死麕》: 野有死麕〔jūn钧〕,(在田野猎获一只香獐, 白茅包之。 用白茅草把它包起来。

有女怀春, 有个姑娘想出嫁, 吉士诱之。 小伙向她去求爱。

林有朴樕〔sù速〕,林中长满小树, 野有死鹿。 田野有只死鹿。

白茅纯束, 用白茅草把它捆起来, 有女如玉。 美丽的姑娘招人爱。

“舒而脱脱兮, “从容地悄悄地来吧, 无感我帨兮, 不要扯动我的佩巾, 无使尨〔máng忙〕别让你那长毛狗 也吠。” 乱叫。”

) 年青的猎手猎获一只鹿,这是能干的表现,很容易博得女孩子的倾慕。女孩子显然接受了青年的求爱,但警告他要规矩些,别莽撞,别让狗叫,以免引起旁人的注意,表现了女孩子初恋时的羞涩和细心。

《诗经》中还有的诗写了失恋的感情,如《郑风·狡童》: 彼狡童兮, (那个狡黠的冤家呀, 不与我言兮。 不再同我说话啦。

维子之故, 就是因为你的缘故, 使我不能餐兮。 害得我饭都吃不下啦。

彼狡童兮, 那个狡黠的冤家呀, 不与我食兮。 不再同我吃饭啦。

维子之故, 就是因为你的缘故, 使我不能息兮。 害得我觉都睡不着啦。)

两个人不知为什么闹了别扭,男的赌气不理,姑娘便着了急。诗用姑娘的口气,依恋、疼爱的感情溢于言表。

婚姻悲剧,古人亦。

3.古诗的由来

“古诗”的原意是指古代学者所作的诗。

约在魏末晋初,流传着一批魏、晋以前文人所作的五言诗,既无题目,也不知作者,其中大多是抒情诗,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被统称为“古诗”。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

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

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说诗语》)晋、宋时,这批“古诗”被奉为五言诗的一种典范。

西晋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东晋陶渊明、宋代鲍照等,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

到了梁代,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更从理论上总结评论了“古诗”的艺术特点和价值,探索了它们的作者、时代及源流,并大体确定它们是汉代作品。同时,萧统《文选》,以及陈代徐陵《玉台新咏》又从诗歌分类上确定了“古诗”的范围:凡无明确题目的作品,有作者的称“杂诗”,无名氏者为“古诗”。

因此,梁、陈以后,“古诗”已形成一个具有特定涵义的专类名称。它与两汉乐府歌辞并称,专指汉代无名氏所作的五言诗,并且发展为泛指具有“古诗”艺术特点的一种诗体。

而《古诗十九首》便在文学史上占有“古诗”代表作的地位,这一标题也就成为了一个专题名称。

4.诗歌的起源与历程,简短,被采纳者重重有赏

在所有的文学样式中,诗歌是起源最早、历史最久的一种样式.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要靠文字记录才能流传,而最早的诗歌是人们的口头创作,靠口耳流传,可以不依赖文字.像《左传》所记的宋国筑城民夫们讽刺华元的诗,就是口头创作,那些民夫都是一个大字不识的.当然,这还不是最早的诗歌,最早的诗歌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诗歌的起源和劳动有关系.西汉时代的典籍《淮南子·道应训》里有这样的记载:“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 中国最早的诗歌起源于何时以及是什么样子,由于根据不足,已经说不很清楚了. 《诗经》成书的时间约在春秋中叶,它包括了从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到春秋中叶(公元前6世纪)约500年间的305首诗歌.这些诗主要产生于黄河、长江和汉水流域,包括今天的山东、河南、安徽、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及湖北北部地区.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大部分.《风》包括160首诗,《雅》包括105首诗,《颂》包括40首诗.这三部分无论内容、形式和风格都有不同,文学价值也有高低之别. 不难看出,最初诗歌源于生产劳作,逐渐发展到抒发内心情感. 诗词歌赋,都有其格律,如“七言律诗格律:平起平收: 平平中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仄中平平仄仄,平平中仄仄平平(韵). ” 不多列举了,词牌亦是如此,填词更难于赋诗,词的平仄要求比格律诗更严,有的词牌,每一个字的平仄都有定式,不得乱填.简短啊!~这些都是我自己的总结,你看着删减一些吧,主要我也不知道你做什么用,如果有帮助,望采纳~。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