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醉梦里都想驰聘疆场杀敌报国的诗句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辛弃疾 出处:《稼轩长短句》 [原文] 醉里挑灯看剑②,梦回吹角连营③.八百里分麾下炙④,五十弦翻塞外声⑤,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⑥,弓如霹雳弦惊⑦.了却君王天下事⑧,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居士.历城(在今山东济南)人.辛弃疾是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词人.当时,以辛弃疾为核心曾经出现一大批以抒写爱国思想为主的豪放词人.辛弃疾在扩大词的内容和发展词的艺术表现手法方面是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的.但是,在扩展豪放词风的同时,在词坛上又产生过以叫噪怒张代替形象思维的不良风气. 他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豪放派代表还有苏东坡.二者并称“苏辛”. [注释] ①破阵子:词牌名.题目是《为阵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②挑(tiǎo)灯:把油灯的芯挑一下,使它明亮. ③梦回:梦醒.吹角:军队中吹号角.连营:连接成片的军营. ④八百里:指牛.古代有一头骏牛,名叫“八百里驳(bò)”.麾(huī)下:指部下将士.麾,古代指军队的旗帜.炙(zhì):烤熟的肉. ⑤五十弦:古代有一种瑟有五十根弦.词中泛指军乐合奏的各种乐器.翻:演奏.塞外声,反映边塞征战的乐曲. ⑥的(dì)卢:一种烈性快马.相传三国时刘备被人追赶,骑“的卢”一跃三丈过河,脱离险境. ⑦霹雳(pī lì):响声巨大的强烈雷电. ⑧了(liǎo)却:完成.天下事:指收复中原. 点兵:检阅部队 沙场:战场 天下事:指收复中原,统一天下的大业. 作:如 [译文] 醉意中把灯拨亮抽出宝剑细看,一梦醒来营房里号角响成一片.宫兵们都分到了将军奖给部下的烧肉,各种乐器齐把边疆的歌曲演奏.秋高马肥的季节,战场正在阅兵.烈马奔驰好似的卢马一样飞快,箭发弦动响声如同劈雷一般.替君主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争取生前死后都留下为国立功的勋名.可惜的是而今我已白发斑斑不能报效朝廷. 【注释】 该词是作者失意闲居信州时所作,无前人沙场征战之苦,而有沙场征战的热烈.词中通过创造雄奇的意境,抒发了杀敌报国、恢复祖国山河、建立功名的壮怀.结句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①卧孤村不自哀②,尚思为国戍③轮台. 夜阑④卧听风吹雨,铁马⑤冰河入梦来. [编辑本段]诗歌注解 ① 僵(jiāng)卧:僵直躺着,不能动.说明天气很冷. ②不自哀:不为自己悲伤. ③戍(shù)轮台:守卫边疆(jiāng).轮台,汉代西域地名,现在新疆轮台县.这里泛指北方的边防据点. ④ 夜阑(lán):夜深. ⑤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编辑本段]译文 我静静地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自己并不感到悲哀, 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疆. 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 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编辑本段]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公元1192年),时年诗人67岁,闲居在故乡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原诗共两首,此处所选的是其中的第二首.与诗人其他的老年诗相比,这首诗在写法上别具一格.其主要特色在于以梦境抒发情怀.写到梦境的诗词,在陆游之前已有不少佳作.李白的诗《梦游天姥吟留别》,描绘的是光怪陆离、异彩纷呈的梦;杜甫的诗《梦李白二首》,摹写的是渗透了诗人与李白形离神合、肝胆相照友谊的梦;苏轼的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记叙的是诗人悼念亡妻、寄托哀思的梦.而陆游诗中的梦,大都是爱国之梦.在陆游的《剑南诗稿》中有近百首记梦的诗.清代赵翼《瓯北诗话》卷六曾评陆游诗道:“即如记梦诗,核计全集,共九十九首.人生安得有如许梦!此必有诗无题,遂托之于梦耳.”此评语认为陆游的诗记梦并非全是写真梦,有的属于托梦咏怀.这是颇有见地的.事实上,陆游的诗记梦,有的是写真梦,而更多的还是托梦咏怀,当然,也不排除二者兼而有之.这首《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似可视为既写真梦又托梦咏怀之作.。

2.形容招聘的诗句有哪些

《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龚自珍(清代)

原文: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译文:

只有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焕发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扩展资料:

赏析

诗的前两句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诗人对当时中国形势的看法。“万马齐喑”比喻在腐朽、残酷的反动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到处是昏沉、庸俗、愚昧,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比喻尖锐猛烈的改革。

从大处着眼、整体着眼、大气磅礴、雄浑深邃的艺术境界。诗的后两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传诵的名句。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

它独辟奇境,别开生面,呼唤着变革,呼唤未来。

3.关于招聘的诗句有哪些

1、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出自《大风歌》两汉:刘邦

释义:怎样才能得到勇士啊为国家镇守四方!

2、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出自《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清代:龚自珍

释义: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出自《将进酒》唐代:李白

释义:每个人的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黄金千两(就算)一挥而尽,它也还是能够再得来。

4、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短歌行》两汉:曹操

释义:那穿着青领(周代学士的服装)的学子哟,你们令我朝夕思慕。

5、世之不显,厥犹翼翼。思皇多士,生此王国。王国克生,维周之桢;济济多士,文王以宁。

——出自《文王》先秦:佚名

释义:累世都光荣尊显,深谋远虑恭谨辛勤。贤良优秀的众多人才,在这个王国降生。王国得以成长发展,他们是周朝栋梁之臣。众多人才济济一堂,文王可以放心安宁。

6、剧辛方赵至,邹衍复齐来。——出自《古风·其十五》唐代:李白

释义:剧辛从赵国投奔燕国,后来邹衍也从齐国奔来。

7、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出自《南陵别儿童入京》唐代:李白

释义:仰面朝天纵声大笑着走出门去,我怎么会是长期身处草野之人?

8、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出自《贾生》唐代:李商隐

释义:汉文帝求贤,宣示召见被贬臣子。贾谊才能,确实高明无人能及。

9、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出自《南园十三首·其五》唐代:李贺

释义:请你且登上那画有开国功臣的凌烟阁去看,又有哪一个书生曾被封为食邑万户的列侯?

10、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出自《拟行路难·其六》南北朝:鲍照

释义:自古以来圣贤的人都生活得贫贱,更何况我这样的清高孤寒又正直的人呢?

4.描写招聘的诗句有哪些

1、将进酒

将进酒

唐代: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倾耳听 一作: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不足贵 一作:何足贵;不复醒 一作:不愿醒/不用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古来 一作:自古;惟 通:唯)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2、满江红·写怀

宋代: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栏 通:阑)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壮志 一作:壮士;兰山缺 一作:兰山阙)

3、满江红·赤壁怀古

宋代:戴复古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

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4、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清代: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5、满江红·夜雨凉甚忽动从戎之兴

宋代:刘克庄

金甲雕戈,记当日、辕门初立。磨盾鼻、一挥千纸,龙蛇犹湿。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有谁怜、猿臂故将军,无功级。

平戎策,从军什。零落尽,慵收拾。把茶经香传,时时温习。生怕客谈榆塞事,且教儿诵花间集。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

5.招聘师傅的唯美古诗

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蝶恋花》关于爱情表达了对所爱女子的苦苦思恋,痴痴眷念。2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关于离愁表达了作者在国破家亡凄凉的处境中那种忧郁惆怅苦闷的离思。

3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满江红》关于报国表达了作者满腔热血精忠报国的雄心壮志。

4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李清照《浣溪沙》关于爱情表现了少女出初尝爱情滋味的娇羞与欣喜。

5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关于爱情表达了对逝去年华的追忆和对恋人的怀念。

6.形容招聘的诗句有哪些

《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龚自珍(清代) 原文: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译文: 只有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焕发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

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扩展资料: 赏析 诗的前两句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诗人对当时中国形势的看法。

“万马齐喑”比喻在腐朽、残酷的反动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到处是昏沉、庸俗、愚昧,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比喻尖锐猛烈的改革。

从大处着眼、整体着眼、大气磅礴、雄浑深邃的艺术境界。诗的后两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传诵的名句。

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 它独辟奇境,别开生面,呼唤着变革,呼唤未来。

7.描写招聘的诗句

将进酒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乐府】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拟行路难十八首六鲍照对案不能食,①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能几时?安能叠燮垂羽翼?②弃檄罢官去,③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恻。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④论诗五绝清 赵翼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满江红 魏了翁逢著公卿,谁不道、人才难得。须认取、天根一点,几曾休息。

未问人间多少士,一门男子头头立。只其间、如许广文君,谁人识。

冠盖会,渔樵席。豪气度,清标格。

要安排稳当,讲帷词掖。蜀泮堂堂元不恶,犹嫌偏惠天西壁。

嘱公卿、著眼看乾坤,搜人物。杂诗 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出都留别诸公 康有为天龙作骑万灵从,独立飞来缥缈峰。

怀抱芳馨兰一握,纵横宙合雾千重。眼中战国成争鹿,海内人才孰卧龙?抚剑长号归去也,千山风雨啸青锋。

与菽园论诗兼寄任公孺博曼宣 康有为一代才人孰绣丝,万千作者亿千诗。吟风弄月各自得,覆酱烧薪空尔悲。

正始如闻本风雅,丽葩无奈祖骚词。汉唐格律周人意,悱恻雄奇亦可思。

8.关于招聘的诗句

将进酒年代:【唐】作者:【李白】体裁:【乐府】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拟行路难十八首六鲍照对案不能食,①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能几时?安能叠燮垂羽翼?②弃檄罢官去,③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恻。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④论诗五绝清赵翼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满江红魏了翁逢著公卿,谁不道、人才难得。须认取、天根一点,几曾休息。

未问人间多少士,一门男子头头立。只其间、如许广文君,谁人识。

冠盖会,渔樵席。豪气度,清标格。

要安排稳当,讲帷词掖。蜀泮堂堂元不恶,犹嫌偏惠天西壁。

嘱公卿、著眼看乾坤,搜人物。杂诗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出都留别诸公康有为天龙作骑万灵从,独立飞来缥缈峰。

怀抱芳馨兰一握,纵横宙合雾千重。眼中战国成争鹿,海内人才孰卧龙?抚剑长号归去也,千山风雨啸青锋。

与菽园论诗兼寄任公孺博曼宣康有为一代才人孰绣丝,万千作者亿千诗。吟风弄月各自得,覆酱烧薪空尔悲。

正始如闻本风雅,丽葩无奈祖骚词。汉唐格律周人意,悱恻雄奇亦可思。

9.形容 人才的 诗句

为伊消得人憔悴 (尊重人才、爱惜人才、科学使用人才。)

吹尽狂沙始到金 (人才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经历千锤百炼的打磨) 千树万树梨花开(谁能汇聚更多的人才谁就能拥有主动权)唯才是举 思贤若渴 青青子拎,悠悠我心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曹操的千古佳句,网罗人才、建功立业的紧迫感,以及他感到人才难得、岁月磋论的苦闷,把自己对人才的渴望比作少女对意中情郎的追慕,又畅想“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的人才济济一堂的情景)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己亥杂诗》),其对人才的渴求,毫无遮拦地表现在字里行间。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

—— 孙中山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 管仲 长才靡入用,大厦失巨楹。

—— 邵谒 古人相马不相皮,瘦吗虽瘦骨法奇;世无伯乐良可嗤,千金市马惟市肥。 —— 欧阳修国家用人,当以德为本,才艺为末。

—— 康熙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 —— 胡瑗 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百事举矣,则富强不足谋也。

—— 孙中山。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