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词中的孤调是什么样的

孤调是指到宋朝末年为止,某一词调除了 一个词人写过一首之外,再没有第二人创作第 二首,这样的词调就是孤调。

如寇准的《江南春》、黄庭坚的《望江东》等都 是孤调。 黄庭坚《望江东》:“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

思量只有梦 来去,更不怕、江阑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

直饶寻得雁 分付,又还是、秋将暮。”这首词是黄庭坚因党祸牵连迁徙到西南时创作的一 首抒情寄慨之作。

语言平实而充满悲怨深沉之感,空灵浑成,是一首较为典型 的北宋词。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东望思归的心情。

短短五十二个字,分成四个层 次,形成四个转折,由“望”字一气贯下,似有万般不可“望”尽之处,这种 陷人绝境的情形,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是不能言说的。 黄庭坚的这首词写得明白 流畅,内容单纯,音律和谐,层次分明,一气呵成,极富民歌风味。

寇准《江南春》 北宋政治家诗人寇准的《江南春》是孤调:“波渺渺,柳依依。 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

江南春尽离肠远,苹满汀洲人未归。”以“江 南春”作为词牌的词现存只有寇准这一首。

此词牌名可能取自南朝梁柳恽 的《江南曲》中“日暖江南春”一诗句。这酋词以柔美多情、清丽婉转的 笔触,描写了女子怀人伤春的情怀。

“波渺渺”,含有佳人望穿秋水的深 情。“柳依依”,使人触目伤怀,想起当年长亭惜别之时。

“孤村”句说 明主人公心情的孤寂,“斜日”句则包含有“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凄凉和 感伤。 。

2.古诗中经典的描写一个人很孤独的诗句有哪些

1、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灞上秋居》唐代诗人马戴

译文:面对他乡树木落叶纷纷, 寒夜的孤灯独照我一人。

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唐代诗人李白

译文:提一壶美酒摆在花丛间,自斟自酌无友无亲。

3、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除夜作》唐代诗人高适

译文:我独自在旅馆里躺着,寒冷的灯光照着我,久久难以入眠。是什么事情,让我这个游客的心里变得凄凉悲伤?

4、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宋代:辛弃疾《生查子·独游雨岩》

译文:我放声高歌,谁来应和?只听空幽的山谷清音响起。那响声不是来自鬼怪神仙,而是桃花旁的流水声悦耳无比。

5、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与君为新婚,菟丝附女萝。菟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两汉:佚名《冉冉孤生竹》

译文:我好像那荒野里孤生的野竹,希望能在大山谷里找到依靠的伴侣。你我相亲新婚时你远赴他乡,犹如兔丝附女萝我仍孤独而无依靠。兔丝有繁盛也有枯萎的时候,夫妻也应该会要有俩相厮守的时宜。我远离家乡千里来与你结婚,正是新婚恩爱时你却离我远赴他乡。

3.楚山孤的孤在诗句中意思是什么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透着寒意的雨洒落在大地上,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清晨,当我送别友人之时,感到自己就像楚山一样孤独寂寞。洛阳的亲朋好友如果向你问起我,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一颗珍藏在玉壶中的冰一样晶莹纯洁。

释义

“芙蓉楼”是黔阳(今湖南省洪江市黔城镇)的名楼,那还有王昌龄的石像和介绍。“送”是送别的意思。“辛渐”是人的一位朋友。题目的意思是:在芙蓉楼送别好友辛渐。

芙蓉楼:原名西北楼,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

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这首诗是作者在江宁做官时写的。

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

连江:满江。

吴:三国时的吴国在长江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吴地。

平明:天亮的时候。

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渐。

楚山: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的山为楚山。

孤:独自,孤单一人。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

冰心:比喻心的纯洁。

一片冰心在玉壶:我的心如晶莹剔透的冰贮藏在玉壶中一般。比喻人清廉正直。

4.古代诗词中孤露一词有何典故

孤露就是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的意思。

《文选》卷四十三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少加孤露,母兄见骄,不涉经学 北齐颜之推家讲? ,无教之徒,虽已孤露,其日皆为供顿, 酣杨声乐,不知有所感伤。”

孤,无父 也鳝,暴露无所庇荫也。古代诗文中称父亡曰“孤露”,又称“偏露 唐•孟浩然《送奠氏甥兼诸昆弟从韩司马入西军 平生早偏露,万里 更飙零。”

词语解释:孤露

(1).孤单无所荫庇,指丧父,丧母,或父母双亡。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少加孤露,母兄见骄,不涉经学。” 戴明扬 校注引 王棠 《知新录》:“ 魏 晋 间人,以父亡为孤露。”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自兹已后,二亲若在,每至此日(生日),常有酒食之事耳。无教之徒,虽已孤露,其日皆为供顿,酣畅声乐,不知有所感伤。” 唐 韩愈 《祭李氏二十九娘子文》:“汝之警敏和静,人莫及之,姿相丰端,不见阙亏,幼而孤露,其然何为?” 清 赵翼 《哭门人董东亭》诗:“孤露身真落叶如,曾怜少贱带经锄。”

(2).孤立暴露。 清 姚锡光 《东方兵事纪略·援朝篇》:“我 牙山 之兵,孤露无援。”

5.古诗中带孤鹜

落残霞孤鹜齐飞。——元 卢挚 《沉醉东风·挂绝壁松枯倒倚》

断云孤鹜青山极。——宋 张先 《惜琼花·汀苹白》

疏霭连孤鹜。——宋 曾纡 《品令·纹漪涨绿》

落霞空映孤鹜。——宋 张元干 《念奴娇·江天雨霁》

孤鹜摇摇下荻洲。——宋 王之道 《南乡子·风急断虹收》

落霞孤鹜徘徊。——宋 史浩 《秋蕊香·玉露瀼瀼》

天际落霞孤鹜。——宋 袁去华 《谒金门·清汉曲》

秋水长天孤鹜飞。—— 宋 辛弃疾 《沁园春·我试评君》

落霞孤鹜齐飞处。——宋 石孝友 《鹧鸪天·家在东湖湖上头》

望孤鹜断霞。——宋 陈允平 《扫花游/扫地游》

落霞孤鹜遥相并。——元 沈禧 《渔家傲 口浦澄霞》

落霞孤鹜南州。——元 张野 《清平乐 到洪寄新齐和前韵》

落霞孤鹜遥相并。——元 沈禧 《渔家傲 口浦澄霞》

落霞孤鹜换新铭。——宋 苏轼 《濠州七绝 四望亭》

落霞孤鹜供千里。——宋 苏轼 《蔡景繁官舍小阁》

自落霞孤鹜。——明 唐寅 《无题》

落霞孤鹜天边远。——宋 白玉蟾 《题欧阳氏山水后》

坐看孤鹜齐落霞。——宋 曹彦约 《春日春陪韩签虞丞解监修禊事即席中有虾菜梨》

落霞孤鹜知才尽。——宋 陈师道 《寄题披云楼》

孤鹜入洋州。——宋 崔觐 《句》

暮色隐孤鹜。——宋 方回 《秀山霜晴晚眺与赵宾阳黄惟月联句》

孤鹜伴霞量晚山。——宋 华岳 《丹青阁》

孤鹜何时失旧群。——宋 李复 《孤鹜》

落霞孤鹜点清秋。——宋 李新 《秋日登楼》

眼中孤鹜云边没。——宋 潘兴嗣 《滕王阁春日晚眺》

落霞与孤鹜刘飞。——宋 释普度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落霞与孤鹜齐飞。——宋 释普度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落霞孤鹜向萧辰。——宋 宋祁 《送江西转运李定度支》

野鹜时孤往。——宋 宋庠 《秋湖上晚景四首》

6.古诗中蝉的意思是什么

蝉,作为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弱小生命体,朝饮甘露,暮咽高枝,夏生秋亡,在苍茫宇宙中显得微不足道。

然而正是它的这一生命规律博得了文人墨客的厚爱,蝉被带入文学作品中吟咏赞叹,尤其是在诗词中成了较多的描写对象。从《诗经》到魏晋以来,“咏蝉文学”迅速发展。

本文试以寄托的角度去窥探蝉意象在诗词中的流变过程。一 意象与寄托 纵观诗词理论,不难看出意象是诗词的重要特征,尤其在古诗词中。

诗歌评论家鲜明的提出“古诗之妙,专求意象”(胡应麟《诗薮》)。意象从某种意思上说是作者渗透其中的思想感情,更是由客观事物触发的人类意识活动的表现。

黑格尔认为它是“艺术家的主体性与表现性的真正的客观性这两方面的统一。”我们可以得知客观物象与主观的心意一旦组合起来,各种意象就可以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越鸟巢南,昆鸡悲鸣,景非一时,物非一地,而且本来不具有特定含义的物象,由于作者带上特定的思想感情把两个层面加以组合,便产生了崭新的意义。蝉在诗词中的意象存在便有了合理的依据。

钱钟书提出“诗中所未尝言,别取事物,凑泊以合,所谓‘言在此,意在彼’即可谓之有寄托”。寄托在诗词理论上是举足轻重的,前人认为咏物诗词以寄托为上乘。

南宋词家出现了寄托一派。宋四家词选序论云:“咏物最争寄托意,以意贯串,深化无痕。”

张炎也在《词源》中提出了“所咏撩然在目,目不滞留于物。”的创作规范。

因此,我们可以说咏物诗词奇妙之处在于有寓意,而寓意的绝妙之处不能指实,它所寄托的是某种情感,心态和人生感悟。咏蝉诗词作为咏物佳品势必渗透了恰到好处的意象和寄托。

据此,我们可以通过在诗词中有无寄托,观看其意象流变之美。二 没有寄托的蝉诗 作为微小的生物而被诗人关照进入诗词中,就其初始阶段而言,仅仅是一种客观自然物,这主要体现在先唐诗歌中。

蝉最早出现在《诗经》中的《七月》:“五月鸣蜩”,蜩即蝉。蝉儿叫是以季候带出农事的真实写照。

另外一首是《大雅*荡》:“如蜩如螗,如沸如羹”,朱熹评注说“蜩,螗,皆蝉也。如蝉鸣,如沸羹,皆乱人意”。

可见,蝉鸣这一生活特征已经引起了诗人的注意,诗歌表现了昆虫鸣叫的原始生活习性。“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礼记*月令》),蝉与蟋蟀等小昆虫一样,是单纯的一种物候。

随着诗歌的进一步发展,以蝉作为描写对象的诗歌大量出现了,但作者并非有意赋物,还没有寄托之意。梁代范云《咏早蝉诗》“生随春冰薄,质与秋尘轻。

端绥挹霄清,飞音承露清。”此诗写出了蝉的形体、声音及活动时间等诸多面特点,对其生活方式进行了细腻贴切的描述。

另如梁代沈君攸《同陆廷尉惊早蝉诗》“日暮野风生,林蝉候节鸣。地幽吟不断,叶动噪群惊。”

又如隋代的王由礼《赋得高鸣蝉诗》“园柳吟凉久,嘶蝉应序惊。露下绥恒湿。

风高翅转轻,叶疏飞更迥。”等等这些诗,要么写在秋风暮晚中的鸣叫,要么写生命活动的情况,但大体上都描写了蝉生活环境以及特定环境下的存在空间,不能不说是咏物的优秀作品。

尽管这类咏蝉诗没有寄托这一体例的巧妙运用,但仍保持其固有的风格。一直沿袭下去也出现了不少好的句子,为诗词增添了亮色。

显示出独特的情致。但真正使蝉在诗坛名气大噪的,则是有寄托的作品。

三 寄托赋予蝉的意象美 蝉,能在诗坛上博得美名,有赖于寄托在唐诗中的发展。众所周知,唐是诗歌的时代,寄托一法到了唐人笔下,开始摆脱生硬稚嫩的手法,进入到一个运用自如,兴寄无端的境界,托物寓意传情超过了前朝。

许多理论源发于此。沈祥龙说:“咏物之作,在借物以寓性情,凡身世之感,君国之忧,隐然蕴于其内,斯寄托遥深,非沾沾焉咏一物矣。”

这在唐代不少咏蝉诗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此时诗中蝉充当的意象,既是寄托的有意安排,又是性灵的流露。

“别愁逢夏果,归与入秋蝉”(李端《晚游东田寄司空曙》)之类的富有寄托而又体现特定意象的诗比比皆是。文人寄寓于蝉而形成一种悲剧美,构造起点缀诗坛的鲜明意象,它掩映出文人对政治、社会、人生的心理感受,充分反映了诗人的主体精神。

这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上。(一)、以显示出时间变化意象在文化天道的循环的时间直线性体现出来。

引出好一种自我的时间意识,这是诗人运用寄托手法赋予蝉的最基本的意象。化成成虫的蝉的一生是十分短暂的,庄子说它“不知春秋”,(《庄子*逍遥游》)。

蝉的这一习性与诗人的情感巧妙的引起了共鸣。对个体生命的关注和自怜,使历代作家普遍产生了生命短暂而宇宙永恒的伤逝之感,其实质乃是一种强烈的时间意识。

“这种意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与人的生命本身紧密相关联,它的核心乃是生命现象与自然运行的双向同构感应在心中引起的深刻顿悟,其具体表现为人对自身生命的惊恐、悲叹,把握和执着。”诗人刻意写蝉,看似对小昆虫的怜惜,而实质上寄托了一种“夕阳好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惜时之感,这是一种砭人股骨的力量。

初唐诗人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六首 其十二》:“玄蝉号白露,兹岁已蹉跎。群物从大化,孤英将奈何。”

该诗表面写蝉在白露到来。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