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仕女一句话的诗句

佳人 杜甫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女,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西施咏 王维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粉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长恨歌 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谩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洛阳女儿行 王维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 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

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罗帏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

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 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

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 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只是熏香坐。

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沙。

丽人行 杜甫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微?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稳称身。 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

紫驼之峰出翠釜,水晶之盘行素鳞。 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

黄门飞?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实要津。

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 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

灸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画,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离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描写仕女的诗有哪些

仕女题画诗词是题在仕女画上、以仕女画为核心,表现画面情景,传达仕女情怀的诗词。本文主要着眼于植物意象,以仕女题画诗词的植物意象为研究对象,讨论它们在仕女画与题画诗词之间的诗画关系。

费丹旭的《四季仕女图・采梅图》,画中有小溪、梅枝、溪石、一位女子。左侧上题写一首七言绝句:“翠羽声中春梦残,扑襟香雪影珊珊。可知一样梅花骨,不畏东风料峭寒。”“影珊珊”三个字简洁清雅地表现出仕女的外表美。第二联写到仕女的内在美,即如梅花般拥有“不畏寒”的骨气。

包栋自题词《浣溪沙・题仕女图》:“仿佛烟波十四桥,柳阴深处小停桡,一声莺歇一声箫。桃叶桃根歌宛转,江花江草梦迢遥,几时同载趁归潮。”画中意象――柳、烟雾、小舟、莺等,诗人采用更为诗意的写法纳入词中,不但展现画境,更加深此副仕女图的艺术感染力。

朱孝臧在《虞美人・题任颐临窗观梅图》里,根据画面梅花下笔,第一句写“黄昏笛里梅风起,蔓草罗裙地。”将画面上仕女观看的梅花当作现实中的梅花,在黄昏时候吹起了梅风,带来缕缕梅香。

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首句“愁”就为整首词的感情基调作好铺垫,也传达出画面的凄清意境。末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是这副仕女画要表达的画意。

3.关于仕女诗词歌赋

1、长裙垂缦流苏坠,红裳临新。一室清纯,不在眉边在了尘。书香萦绕方圆地,几笔天真。白水伊人,藏作深坞一段珍。

2、素香淡影,词心媚骨,远世不招人妒。送尽东风,闲看碎红无数。称心是、无拘生涯,自在是、无羁人旅。笑伊人、一片天真,稚情未去幻天宇。纤裳飘袂若舞。清妆柳眉轻描,绰约如许。泠泠弦音,漫传今宵心语。此生约、休负人心,携子手、风雨同赴。共沉沦、天上人间,美眷效神侣

3、关雎 <<;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4、凤求凰·琴歌佚名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何日见许兮,慰我彷徨。

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

5、

钗头凤·陆游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6、钗头凤·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

7、秋风词·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亲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8、江城子·苏东坡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9、长相思·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长相思林逋。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10、卜算子·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4.形容宫女的诗句

杜荀鹤《春宫怨》

早被迫娟误,欲妆临镜慵。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4、白居易 《上阳白发人》

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

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

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

同时采择百余人,零落年深残此身。

忆昔吞悲别亲族,扶入车中不教哭;

皆云入内便承恩,脸似芙蓉胸似玉。

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

妒令潜配上阳宫,一生遂向空房宿。

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

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

春日迟,日迟独坐天难暮;

宫莺百啭愁厌闻,梁燕双栖老休妒。

莺归燕去长悄然,春往秋来不记年。

唯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

5.形容美丽女子的古诗有哪些

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编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

——摘自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回头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杨玉环出自白居易的《长恨歌》

嘴不点而含丹,眉不画而横翠

如描似削身材,怯雨羞云情意。举措多娇媚。

淡眉如秋水,玉肌伴轻风

西施咏 王维

艳色天下重,西施久宁微?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邀人傅脂粉,不子著罗衣.君宠亦娇态,君怜无是非.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绣幕芙蓉一笑开,

斜偎宝鸭亲香腮,

眼波才动被人猜。

6.古诗词加仕女什么才是真的气质

在这个网红脸普遍的时代,长得美不再是评判一个人是否是美女的标准了,关键那还得看气质。那么什么是气质呢?气质,《辞海》释义:“人的相对稳定的个性特点和风格气度。”气质是根据人的姿态、样貌、穿着、性格、行为等元素结合起来,给别人的一种感觉。婉约也好,豪放也罢,下面让我们从古诗词和仕女图中感受那未曾谋面却隐隐若现的气质。

● 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香。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 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 芳容丽质更妖娆,秋水精神瑞雪标

● 云一涡,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

●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

● 眉梢眼角藏秀气,声音笑貌露温柔

●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 冰肌自是生来瘦,那更分飞后

● 君还知道相思苦,怎忍抛奴去

●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 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 慕彼之华服兮,闪灼文章

● 娴静犹如花照水,行动好比风扶柳

●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 笑颜如花绽,玉音婉转流

●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 美人既醉,朱颜酡些

● 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

●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 凤眼半弯藏琥珀,朱唇一颗点樱桃

● 珠缨旋转星宿摇,花蔓抖擞龙蛇动

● 花心定有何人捻,晕晕如娇靥

● 温柔几许缘何散,爱恨声声怨

● 羡彼之良质兮,冰清玉润

●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 皎皎兮似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回风之流雪

● 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

● 爱彼之貌容兮,香培玉琢

● 千秋无绝色!悦目是佳人!倾国倾城貌!惊为天下人!

●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 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 美彼之态度兮,凤翥龙翔

● 其静若何,松生空谷

● 柳腰春风过,百鸟随香走

●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 芸芸众神赞,飘飘仙子舞

●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 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 纤腰之楚楚兮,回风舞雪;珠翠之辉辉兮,满额鹅黄

7.描写女红的诗句

女红——属于中国民间艺术的一环。

在过去多半是指女子的针线活方面的工作,像是纺织、编织、缝纫、刺绣、拼布、贴布绣、剪花、浆染等等,举凡妇女以手工制作出的传统技艺,就称为“女红”。中国女红艺术的特点是讲究天时、地利、材美与巧手的一项艺术,而这项女红技巧从过去到现在都是由母女、婆媳世代传袭而来,因此又可称为”母亲的艺术”。

大体上分纺织、浆染、缝纫、刺绣、鞋帽、编结、剪花、面花、玩具等九类。 女红,旧时指女子所做的纺织、缝纫、刺绣等工作和这些工作的成品。

“女红”最初写作“女工”,后来随时代发展,人们更习惯用“女工”一词指代从事纺织、缝纫、刺绣等工作的女性工作者,它的本义反而被置于从属地位,为避免混淆,人们用“红”为“工”的异体,“女工”的本义被转移到“女红”一词上,而它本身则转型成功,借另一意义获得重生。《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旧时指女子所做的纺织,缝纫,刺绣等工作和这些工作的成品。

《辞海》的解释要全面的多:女工,(1)亦作“女功”,“女红”。旧指妇女所作的纺织,刺绣,缝纫等事。

(2)旧指做女红的妇女。今泛指女工人。

女功,同“女工(1)”。文献记载 《淮南子·齐俗训》:“锦绣篡组,害女工者也。”

《礼记·郊特牲》:“黼黻文绣之美,疏布之尚,反女功之始也。” 《史记·货殖列传》:“太公劝其女功,极伎巧,通鱼盐。”

《汉书·哀帝纪》:“齐三服官,诸官织绮绣,难成,害女红之物,皆止,无作输。” 颜师古注引如淳曰:“红亦工也。”

吴质《在元城与魏太子笺》:“女工吟咏于机杼。” 《桃花扇·栖真》:“庸线懒针,几曾作女红。”

历史 从养蚕栽棉到纺纱织布,从穿针引线到缝衣置服,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在五千年的中华民族文明史中,纺织和服饰是两朵艳丽夺目的奇葩,所以,与之密切相关的女红活计,它的历史应该是很悠久了。

据考古发现,一万八千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山顶洞人已经使用骨针缝缀兽皮;距今七千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河姆渡人不但会使用骨针,而且会使用捻线和纺轮;而四千多年前的良渚文化,则出现了麻线和绸片,丝线和丝带等原始的纺织品,这些都形成了女红及其用品的雏形。我国三千多年的农业社会,不仅树立了以农为本的思想,同时也形成了男耕女织的传统,女子从小学习描花刺绣,纺纱织布,裁衣缝纫等女红活计,在江南一带尤为重视。

特别是到了明清时期,社会对于女性的要求,夫家对于择妻的标准,都以“德,言,容,工”等四个方面来衡量之,其中的“工”即为女红活计。再加上当时手工业高度发展,女红在这个时期才从普遍的意义上真正广泛的流行起来。

作为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女红活计,在古代的艺术作品中亦有所反映,最脍炙人口的诗赋,莫过于唐朝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这首千百年来被人们用来勉励自己知恩图报的绝妙好诗,同时也描述了慈母为儿子缝衣纳衫做女红的画面。

同是唐代的另一位诗人秦韬玉,一首《贫女》诗,把一位擅长针黹的女红巧手贫家女的闺怨刻画的淋漓尽致,同时还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感:“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在绘画作品中反映女红图景的,最早的可追溯到唐代画家张萱的《捣练图》;再有河北井陉县出土的金代墓室中的粉绘《捣练图》。

它们分别再现了宫廷和民间的女红场景。清代画家任薰所绘的绣花仕女扇面,则展示了一位古代千金小姐以绣房女红为消遣,养性的奢华生活。

另外,有关女红的神话传说,名人逸事亦不少。战国时期荀子的《蚕赋》和晋代干宝《搜神记》中都有蚕神马头娘的神话;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有关于织女的传说;孟母用停机断织比喻废学来教育孟子的故事,被汉代的刘向编进了《列女传》中;元末明初陶宗仪所著《南村辍耕录》中记载了元代女纺织家黄道婆的事迹。

当然,自古以来的女红高手亦是层出不穷。据说三国时期的吴王赵夫人就有“三绝”绝活:可在指间以彩丝织成龙凤之锦是为“机绝”;能用针线在方帛之上绣出“五岳列国”地图是为“针绝”;又以胶续丝发作罗丝轻幔是为“丝绝”。

相传唐代永贞元年有一奇女子卢眉娘,年仅十四就能在一尺绢上绣七卷《法华经》,字仅粟粒之大,且点划分明,然品题章句,竟无遗漏。到明代,上海的顾绣出类拔萃,名扬四海,其中的刺绣高手代表人物为韩希孟。

清末民初也有一位较出名的女红刺绣专家沈寿,曾入宫廷传授绣艺,办过绣校和女红传习所,为了更好的研究刺绣,甚至还东渡日本考察。另有《雪宦绣谱》女红专著出版问世,影响深远。

在服饰方面,登峰造极的服装恐怕莫过于皇宫贵族的龙袍官服,凤冠霞帔了。然而,令人感到遗憾的是,随著时光的流逝,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机械化替代了手工活,女红也因此受到很大冲击,原本小。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