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闲适隐逸诗句大全

《归园田居·其一》

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其二》

晋·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人,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归园田居·其三》

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归园田居·其四》

晋·陶渊明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圬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归园田居·其五》

晋·陶渊明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春中田园作》

唐·王维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思远客。

《田园乐·其一》

唐·王维

厌见千门万户,经过北里南邻。

官府鸣珂有底,崆峒散发何人。

《田园乐·其二》

唐·王维

再见封侯万户,立谈赐璧一双。

讵胜耦耕南亩,何如高卧东窗。

《田园乐·其三》

唐·王维

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

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田园乐·其四》

唐·王维

萋萋芳草春绿,落落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田园乐·其五》

唐·王维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田园乐·其六》

唐·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田园乐·其七》

唐·王维

酌酒会临泉水,抱琴好倚长松。

南园露葵朝折,东谷黄粱夜舂。

《渭川田家》

唐·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2.闲适隐逸诗句大全

《归园田居·其一》 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其二》 晋·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人,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归园田居·其三》 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归园田居·其四》 晋·陶渊明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圬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归园田居·其五》 晋·陶渊明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春中田园作》 唐·王维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思远客。《田园乐·其一》 唐·王维 厌见千门万户,经过北里南邻。

官府鸣珂有底,崆峒散发何人。 《田园乐·其二》 唐·王维 再见封侯万户,立谈赐璧一双。

讵胜耦耕南亩,何如高卧东窗。 《田园乐·其三》 唐·王维 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

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田园乐·其四》 唐·王维 萋萋芳草春绿,落落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田园乐·其五》 唐·王维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田园乐·其六》 唐·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田园乐·其七》 唐·王维 酌酒会临泉水,抱琴好倚长松。

南园露葵朝折,东谷黄粱夜舂。 《渭川田家》 唐·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3.关于隐逸的诗

是采菊。.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归园田居》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还有4首同名背不出来,你找找吧~)

4.古诗鉴赏11求隐逸诗2首+赏析

《饮酒》赏析 张宇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首诗给人以什么印象呢?闭上眼睛,脑海中便会出现这样一幅画面,青山锁于云雾之中,好似神仙境地。 一位青衣方巾、容貌清瘦的隐士渐渐显出了身形,他从容地在竹篱下拈起一朵小小的菊花,与飘渺的远山相对而视……不一会儿山雾四散,有几只鸟悠然地天边飞过。

真是一幅飘逸的“深山隐士”水墨图。 领略完诗境,再悟诗意,我觉得全诗有几个地方特别值得注意,一个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中的“远”很重要,它是诗境的先前条件。

朦胧而又真切的青山绿水是他内心追求的境界,陶渊明在现实生活中的压抑尽可在隐居中消散,但他并未因此放弃了自己的追求,而是改变了追求的目标: 把外界的、现实的、实实在在的目标,变成了内界的、虚幻的、心灵化的目标。他希望能在另一种生活中体现自己的价值, 这样一个纯心灵化的世界里,诗与美的灵感可以自由抒发,从而感受到在现实的自我价值也可以在这个美丽的“远方”实现。

另外,就是关于最后一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忘”。“忘”字用得妙: 言可忘,语可忘,乐可忘,苦亦可忘。

一切在生活中的不满、痛苦与失意都可以在一个“忘”中解决。我想把“忘”字和诗题“饮酒”结合起来,当时饮酒之风极盛,许多文人雅士经历不如人意,便会借酒消愁,陶渊明也一定是要达到“醉”的境界,如果清醒时看到的现实令人痛苦,那还不如去“醉”,“醉”起码可以使人缩回内心达到短暂的忘却。

从本质上说,醉、忘、隐、远都是对现实的回避,都是从外界回到自己的本心,我们可以说这是消极的,但更可以说是无法选择的。陶渊明有高洁的个性,他若不想为五斗米折腰就非陷不可。

确切地说,隐居生活是他内心的幻想,而不是真的生活,对于他,对于当时的一切人,幸福永远是在远方。 “当生活在别处时,是梦、是诗、是艺术。

而当彼处一旦变为此处,崇高感随即变为生活的另一面,残酷。”于是荒渺感产生了,平淡、似是而非的幸福和幸福背后的痛苦也逐渐凸现了出来。

我们在品味、欣赏隐士们淡泊出世的人生态度时,又怎么不能不为他们的命运产生深深的思索呢? 归园田居 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共有五首,这是其中的第三首。从表面上看,这首诗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但把这首诗和其他的诗对比来看,作者的“愿”其实有它特殊的内涵。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这两句写在南山下种豆,草很茂盛豆苗却稀稀疏疏的。

起句很平实,就像一个老农站在那里说话,让人觉得很亲切。作者虽志在田园,但初归时的劳动效果不大理想,庄稼长得不好,豆苗还没有草多。

这一方面是因土地荒芜贫瘠,杂草丛生,地广人稀,难以根除;另一方面也说明他不善于劳动,一个封建士大夫,刚离官职的县太爷,既没有耕作经验,又没有耕作能力,种不好庄稼,也是情理中的必然。 他对“草盛豆苗稀”的状况是不甚满意的,但不文过非,这符合他一贯“任真自得”的性格。

萧统说他为人率直,不矫饰言辞,曾与人饮酒,不论贵贱,若先醉,便对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诗人襟怀坦荡如此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为了不使豆田荒芜,诗人一大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来。

虽然很辛苦,但他并不抱怨,这从“带月荷锄归”的美景就可以看出来。“晨兴”写早起;“带月”写晚归,看出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辛劳。

“理荒秽”,写他归耕后垦荒工作的艰难。尽管每天劳动时间很长,从日出到月出,身体很疲惫,然而诗人没有丝毫怨言,反而有“带月荷锄归”的悠闲笔调写出他劳动后的轻快。

陶诗于平淡中又富于情趣。陶诗的情趣来自于写意。

“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我们好象看见诗人在月出山岗后,心满意得地扛着锄头,哼着诗句,漫步归家的情景。 此时,人与月与自然环境构成了一个和谐的统一体,诗人心灵的舒畅,通过艺术的笔触,净化为一种崇高的自然美、精神美、诗歌美,活脱出一个美好静谧的意境和悠闲自得的形象。

“带月”句可说是神来之笔,它变劳苦为欢快,化困倦为轻松,具有点染之功。

“种豆南山下”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幽美之句;前句实,后句虚。 全诗在平淡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路窄草长,夕露沾衣,但衣服打湿了有什么可惜的呢?这两句是进一步写田园荒芜,归耕艰难。以上六句叙写耕作生活,真切朴实,宛如在目。

“衣沾不足惜” 这句话看似平淡,但这种平淡正好映射了结尾这一句“但使愿无违”,使得“愿无违”强调得很充分。这里的“愿”更蕴含了不要。

5.描写“闲适隐逸”诗句有哪些

《游山西村》宋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

《乡村四月》宋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清平乐》唐 晏殊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绝句》唐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过故人庄》 唐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6.描写“闲适隐逸”诗句有哪些

《游山西村》宋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 《乡村四月》宋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清平乐》唐 晏殊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绝句》唐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过故人庄》 唐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7.唐代隐逸酒诗在历史上有哪些记录

唐代隐逸之风甚盛,其原因在于文人学者对黑 暗现实不满,郁郁不得志,理想抱负不得实现,穷愁 潦倒。

他们大多数都借酒浇愁,以酒为友,而不饮酒的隐者,反被视为奇特的现象,李白在《嘲王历阳不 肯饮酒》中说得明白:“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

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空 负头上巾,吾于尔何有?”这里用陶渊明《饮酒》诗中“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之原句原意,表明隐者对 酒的看重,用酒诗反映他们的思想和生活。

李白在《留别西河刘少府》诗中说得明白东山 春酒绿,归隐谢浮名”。东山春酒翠绿,吸引隐者隐 居,而隐居之目的却在于谢绝浮名浮利,这是因为浮 名浮利为害甚大:“浮名浮利过于酒,醉得人心死不 醒”(杜光庭《伤时》)。

因此要“寄酒全吾道,移家爱远 山”(皇甫冉《送朱逸人》)。“全吾道”,就是成全自己 的理想节操,回归自然。

在这一思想支配下,他们“我逃名迹遁西林,不得灞陵倾别酒”(王建《姑苏怀古送 秀才下第归江南》)。“酒里藏身岩里居,删繁自是一家书”(方干《题玉笥书强处士 W。

“闲钓江鱼不钓名, 瓦瓯斟酒暮山青”(崔道融《钓鱼》)。“羞看稚子先拈 酒,惟望平生归采薇”(元稹《酬复言长庆四年郡斋感 怀见寄》)。

“伯伦嗜酒还因乱,平子归田不为穷”(韦 庄《将卜兰芷村居留郡中在仕》)。“何处难忘酒,逐古归故园”(白居易《何处难忘酒七首》)。

“不矜轩冕爱 山林,许到池头一醉眠”(白居易《令狐尚书许过弊居先赠长句》)。由此看来,唐代文人隐居的原因有四。

一是政治上受打击受排挤;二是谢绝浮名浮利,不与 世俗俯仰;三是归隐别有隐优,只可体会,不可言传; 四是热爱山林自然,保持真纯之性。 胸怀大志,得不到施展抱负的机会,只得隐居民 间,以酒为伴,其中以李白的个性最为突出。

他终生 费九牛二虎之力,才得到一个“供枣翰林”,做过短时期的御用文人。其余的时间,他要么是在漫游,要么 是在剡中、庐山等地隐居。

作为隐士的李白,朝夕都不能离开酒。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 醉欲眠君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山中与幽人对 酌》)。饮酒目的已达,请友暂回,明朝若有意,再来续饮。

若没有酒,即使再好的山水风光也将因之减色。 “玉壶系青丝,沽酒来何迟?山花向我笑,正好衔杯时。

晚酌东窗下,流鸾复在兹。 春风与醉客,今日乃相 宜”(《待酒不至》),美酒不来,多么遗憾!再如“且复 命酒樽,独酌陶永夕”(《春日终南山松龛旧隐》)等, 都以酒醉为最大的快乐。

然而隐者醉酒,自有其因:“我有紫霞想,缅怀沧州间。且对一壶酒,澹然万事 闲。

横琴倚高松,把酒望远山”(《春日独酌二首》之 二)。 这里的“紫霞想”与“澹然万事闲”,显然是理想 与现实发生了矛盾,不得已而隐居的,这已与陶渊明 很相近了。

李白还曾大声疾呼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为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用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 有饮者留其名。……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将进酒》)。

岑夫子、丹丘生即岑勋和元丹丘,都是当时的隐士、李白的朋友。此可 谓古代最富吸引力的饮酒宣言书和隐居鼓动饲。

此乃隐居原因之四。有些文人自己并未隐居,但与隐者的思想情趣 相似,故与隐者为友,赞其隐居生活。

“称是秦时避世人,饮酒相欢不知老”(李白《山人劝酒》)。“陶然美酒 酣,所谓幽人吉”(权德舆《星名诗》)。

“昨日山家春酒 浓,野人相劝久从容”(于鹄《醉后寄山中友人》)。 “酒 待山中饮,琴将洞口弹”(张籍《卢常侍寄华山郑隐者》)。

“陶潜政事千杯酒,张翰生涯一叶舟”(韦庄《江 边吟》)。以上盛赞隐者生活之欢愉和逍遥自在,无忧 无虑,这与尘世若网,尔虞我诈,备受压抑,穷愁潦 倒,形成鲜明的对照。

难怪有的诗人羡慕隐居生活:“吾将求退与翁游,学翁歌醉在渔舟”(元结《宿丹崔 翁宅》),这的确是当时一般文人的心声。 饮酒是隐居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

凡隐者皆多 饮酒,不饮酒即被视为怪事。“三尺焦桐为活计,一壶美酒是生涯”(吕岩《七言》)。

“幽人渴如何,酝兰为酒 浆”(陈陶《种兰》)。“贪将到处士,放醉乌家亭”(皎然 《枣酬李中丞洪湖州西亭即事见寄兼呈吴冯处士对中丞量移湖州刺史》)。

“欲识封人愿,南山举酒杯 (钱起《观花驾自凤翔还》)。“务退门多掩,愁来酒独 斟”(戎昱《辰州建中四年多怀》)。

“爱山却把图书卖, 嗜酒空教僮仆赊”(方干《山中》)。除了自斟自酌外, 还与友人对酌。

“开襟成欢趣,对酒不能罢”(孟浩然 《宴包二融宅》)。 “幽人对酒时,苔上闲花落”(钱起 《古藤》)。

“老夫相劝酒,稚子待题文”(钱起《秋夜梁 七兵曹同宿二首》之二)。“对酒溪霞晚,家人采蕨还 (钱起《过孙员外蓝田山居》)。

隐居处所环境幽雅,寂静恬美,没有尘杂之音。 “山莺朝送酒,江月夜供诗”(岑参《送严黄门拜御史 。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