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迎新春的古诗大全
1、《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元日·玉楼春》
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沈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3、《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4、《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5、《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唐·孟浩然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6、《除夜》
唐·白居易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7、《除夜》
唐·曹松
残腊即又尽,东风应渐闻。
一宵犹几许,两岁欲平分。
燎暗倾时斗,春通绽处芬。
明朝遥捧酒,先合祝尧君。
8、《岁除夜》
唐·罗隐
官历行将尽,村醪强自倾。
厌寒思暖律,畏老惜残更。
岁月已如此,寇戎犹未平。
儿童不谙事,歌吹待天明。
9、《除夜》
唐·尚颜
九冬三十夜,寒与暖分开。
坐到四更后,身添一岁来。
鱼灯延腊火,兽炭化春灰。
青帝今应老,迎新见几回。
10、《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11、《卖痴呆词》
宋·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12、《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唐·孟浩然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2.含“迎”字的诗词有哪些请帮忙搜集含有“迎”字的
祀雨师乐章·亚献终献 包佶奠既备,献将终.神行令,瑞飞空.【迎】乾德,祈岁功.乘烟燎,俨从风.陈宫 罗邺白玉尊前紫桂香,【迎】春阁上燕双双.陈王半醉贵妃舞,不觉隋兵夜渡江.少室山韦炼师升仙歌 皇甫冉红霞紫气昼氲氲,绛节青幢【迎】少君.忽从林下升天去,空使时人礼白云.延和阁诗 唐无名氏延和高阁上干云,小语犹疑太乙闻.烧尽降真无一事,开门【迎】得毕将军.春秋战国门陈蔡君 周昙楚聘宣尼欲道光,是时陈蔡畏邻强.庸谋但解遮贤路,不解【迎】贤谋自昌.渡淮作 吴融红杏花时辞汉苑,黄梅雨里上淮船.雨【迎】花送长如此,辜负东风十四年.荆南席上闻歌 吴融【迎】愁敛黛一声分,吊屈江边日暮闻.何事遏云翻不定,自缘踪迹爱行云.雩祀乐章·豫和 唐无名氏鸟纬迁序,龙星见辰.纯阳在律,明德崇禋.五方降帝,万宇安人.恭以致享,肃以【迎】神.江城子 和凝斗转星移玉漏频,已三更,对栖莺.历历花间,似有马蹄声.含笑整衣开绣户,斜敛手,下阶【迎】.江城子 和凝【迎】得郎来入绣闱,语相思,连理枝.鬓乱钗垂,梳堕印山眉.娅姹含情娇不语,纤玉手,抚郎衣.寄远 田娥忆昨会诗酒,终日相逢【迎】.今来成故事,岁月令人惊.泪流红粉薄,风度罗衣轻.难为子猷志,虚负文君名.送春 姚合昨【迎】今复送,来晚去逡巡.芳尽空繁树,愁多独病身.静思倾酒懒,闲望上楼频.为向春风道,明年早报春.送洛阳张员外 姚合饯客未归城,东来驺骑【迎】.千山嵩岳峭,百县洛阳清.朔雁和云度,川风吹雨晴.藓庭公事暇,应只独吟行.长安秋夜 章孝标田家无五行,水旱卜蛙声.牛犊乘春放,儿童候暖耕.池塘烟未起,桑柘雨初晴.步晚香醪熟,村村自送【迎】.答李滁州题庭前石竹花见寄 独孤及殷疑曙霞染,巧类匣刀裁.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游蜂怜色好,思妇感年催.览赠添离恨,愁肠日几回.送江陵全少卿赴府任 独孤及冢司方慎选,剧县得英髦.固是攀云渐,何嗟趋府劳.楚山【迎】驿路,汉水涨秋涛.鶱翥方兹始,看君六翮高.秋日送择高上人往江西谒曹王 皎然超然独游趣,无限别山情.予病不同赏,云闲应共行.斋容秋水照,香氎早风轻.曾被陈王识,遥知江上【迎】.咏数探得七 皎然邹子谭天岁,黄童对日年.求真初作传,炼魄已成仙.鹤驾【迎】缑岭,星桥下蜀川.逢君竹林客,相对弄清弦.冬至日陪裴端公使君清水堂集 皎然亚岁崇佳宴,华轩照渌波.渚芳【迎】气早,山翠向晴多.推往知时训,书祥辨政和.从公惜日短,留赏夜如何.送李秀才赴婺州招 皎然山开江色上,孤赏去应迟.绿水【迎】吴榜,秋风入楚词.猿清独宿处,木落远行时.见说东阳守,登楼为尔期.送唐别驾赴郢州 皇甫冉莫叹辞家远,方看佐郡荣.长林通楚塞,高岭见秦城.雪向峣关下,人从郢路【迎】.翩翩骏马去,自是少年行.送李使君赴邵州 皇甫冉出送东方骑,行安南楚人.城池春足雨,风俗夜【迎】神.郢路逢归客,湘川问去津.争看使君度,皂盖雪中新.与张諲宿刘八城东庄 皇甫冉人闲当岁暮,田野尚逢【迎】.莱子多嘉庆,陶公得此生.寒芜连古渡,云树近严城.鸡黍无辞薄,贫交但贵情.即事 喻凫抱杖立溪口,【迎】秋看塞门.连山互苍翠,二水各清浑.笛发孤烟戍,鸦归夕照村.萋萋芳草色,终是忆王孙.赠卢逸人 善生高眠岩野间,至艺敌应难.诗苦无多首,药灵惟一丸.引泉鱼落釜,攀果露沾冠.已得嵇康趣,逢【迎】事每阑.送人游岭南 司空曙万里南游客,交州见柳条.逢【迎】人易合,时日酒能消.浪晓浮青雀,风温解黑貂.囊金如未足,莫恨故乡遥.共佳人守岁 刘绮庄桂华穷北陆,荆艳作东邻.残妆欲送晓,薄衣已【迎】春.举袖争流雪,分歌竞绕尘.不应将共醉,年去远催人.令狐相公见示,题洋州崔侍郎宅双木……刘禹锡金牛蜀路远,玉树帝城春.荣耀生华馆,逢【迎】欠主人.帘前疑小雪,墙外丽行尘.来去皆回首,情深是德邻.送史九赴任宁陵,兼呈单父史八时监…… 刘长卿趋府弟联兄,看君此去荣.春随千里道,河带万家城.绣服棠花映,青袍草色【迎】.梁园修竹在,持赠结交情.扬州雨中张十宅观妓 刘长卿夜色带春烟,灯花拂更燃.残妆添石黛,艳舞落金钿.掩笑频欹扇,【迎】歌乍动弦.不知巫峡雨,何事海西边.。
3.有关辞旧迎新的古诗
辞旧迎新的古诗:
1)《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2)《卖痴呆词》
(唐)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3)《除夜》
(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4)《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5)《元日 玉楼春》
(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6)《除夜》
(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7)《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8)《已酉新正》
(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9)《癸已除夕偶成》
(清)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10)《凤城新年辞》
(清)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11)《甲午元旦》
(清)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12)《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董必武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
13)《春节看花市》
林伯渠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列队,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4.有“迎寒”的古诗
《寿星明/沁园春》
年代: 宋 作者: 无名氏
玉露”迎寒“,金风荐冷,正兰桂香。觉秋光过半,日临三九,葱葱佳气,蔼蔼琴堂。见说当年,申生谷旦,梦叶长庚天降祥。文章伯,英声早著,腾踏飞黄。双凫暂驻东阳。已种得春阴千种棠。有无边风月,几多事业,安排青琐,入与平章。百里民歌,一樽春酒,争劝殷勤称寿觞。愿此去,龟龄难老,长侍君王。
《贺新郎·田舍炉头语》
年代: 宋 作者: 汪晫
田舍炉头语。便如何学得,三变美成家数。村酒三杯狂兴发,拔剑偶然起舞。只麽也、”迎寒“送暑。待草万言书上阙,似忧端、倚柱东邻女。卿相事,未易许。渔歌且和芙蓉渚。又何须、淫辞媟语,诃风诋雨。劝人生、且随缘分,分外一毫莫取。那富贵、由天付与。身蹈危机犹不觉,如布衣、自在都无阻。空博得,雪千缕。
防瘴和残药,”迎寒“补旧襦。——白居易《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
5.古诗《迎春》
《迎春》宋 韩琦
覆阑纤弱绿条长,带雪冲寒折嫩黄。
迎得春来非自足,百花千卉共芬芳。
阑:栏杆。折:损,意谓白雪减损了迎春花的嫩黄色。这两句大意是:纤弱细长的绿色枝条覆盖在栏杆上,嫩黄色的花朵顶风冒雪,凌寒开放,不怕把自己鲜艳的色泽损伤。
迎春花是早春开放的花卉,她不畏冰雪,不怕严寒,与玉梅、水仙、山茶合称“雪中四友”。迎春枝条细长呈蔓状,先开黄花,后长绿叶。~是韩琦这首咏物小诗的前两句,既写了迎春花的形和色,又突出了它“带雪冲寒”的品格,可谓形神兼备,状物毕肖。这就为下文进一步赞颂她“迎得春来非自足,百花千卉共芬芳”作了很好的铺垫。
6.迎新年的古诗词,急
一、《元日》
宋代: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
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二、《拜年》
明代: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译文:
友人拜年都是递上名片不求见面,因此我的屋中已堆满了名贵拜贴。
我也随潮流向他人投送拜贴,世人认为这样更简易,但不会认为这是空虚的礼节。
扩展资料
《元日》作于王安石初拜相而始行己之新政时。为摆脱宋王朝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危机以及辽、西夏不断侵扰的困境,1068年,宋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对”,王安石即上书主张变法。次年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同年新年,王安石联想到变法伊始的新气象,有感创作了此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元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拜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