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许浑的《姑苏怀古》颔联 中“争”和“占”的表达效果,

一草一木总关情 ——许浑《姑苏怀古》诗组赏析 许浑是晚唐时期最为重要的诗人之一,其咏史诗独具一格,在咏史诗写作上影响重大。

然而他也是一个饱受贬褒毁誉的诗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我们挑选了许浑的组诗《姑苏怀古》浅谈许浑诗歌创作。

许浑(844年前后在世),字用晦,一作仲晦,祖籍安州安陆,寓居润州丹阳(今属江苏),遂为丹阳人。武后朝宰相许圉师六世孙。

文宗大和六年(832)进士及第,先后任当涂、太平令,因病免。大中年间入为监察御史,因病乞归,后复出仕,任润州曰《丁卯集》。

其诗皆近体,五七律尤多,句法圆熟工稳,声调平仄自成一格(将律句三字尾的声调改为“仄平仄”对“平仄平”,以显示拗峭变化),即所谓“丁卯体”,为后人所效仿。诗多写“水”,故有“许浑千首湿”之讽。

《姑苏怀古》,姑苏,即姑苏山,在今江苏苏州市,春秋吴王阖庐始于山上建台,在其子夫差时峻工,人称姑苏台,其台横亘五里,夫差曾在台上备宫妓千人,为长夜之饮,越国攻吴,吴太子友战败而焚之。后人常借吟咏姑苏台来抒发对吴越争霸历史的感喟。

本组诗就是许浑舟行经过姑苏,登台吊古所作。由于历史记载缺失,每一首诗的创作时间已经很难考证。

我们首先看《姑苏怀古》第一首: 宫馆馀基辍棹过,黍苗无限独悲歌。荒台麋鹿争新草,空苑凫鹥占浅莎。

吴岫雨来虚槛冷,楚江风急远帆多。可怜国破忠臣死,日日东流生白波。

首联叙登台 。开门见山,“宫馆余基 ”指姑苏陈迹。

下句登台吊古望见“黍苗”, “黍苗”即“黍离”也,《诗经·王风·黍离》小序说周大夫行役过故都宗庙宫室之地,看到到处长满禾黍,感伤王朝颠覆,故有黍离之悲之说。“悲歌”即含黍离之悲意。

这一联以叙事起,以情语接,用一“悲”字奠定全诗感情基调。颔联以赋笔铺写姑苏台遗区景象,但扯中意蕴䷱藏。

通过精确而富于表现力的形容词与动词的侮饰迎接,把历史陈迹的死寂与自然生命的生机盟一于有机的画面中,形成强烈的生和死的比差,活生生地逼出人们心中历史无情、自然永恒的悲情暗示出作者吊古的情绪。颈联使用比兴扃法表现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感受。

“吴”、“楚”字雳,可以引发历史联想,恊风飘絮,雨打浮萍既为国破家亡象征意象,并可被认为其意味着“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晚唐政治现状,似此似彼,彼此难分。 尾联照应个首,“忠臣”,指伍子胥,据《史记卷四十一越王句践世家第十一》载,“三年,句践闻吴王夫差日夜勒兵,且以报越”,即将束手就擒的越王勾践,采用范蠡之计,遣大夫种为使,赴吴国假投降,“子胥进谏曰:仂不灭越,后必悔之。

句践贤君,种、蠡良臣,若反国(将为乱”,“吴王弗听,兂赦越,罢兵耈归‍。吴王夫差偏信伯嚭谗言,迫子胥自杀,弃尸江中,后来越国果然击败吴国。

“可怜”叡,是诗人对伍子胥悲剧命运的哀悯爱叹。本诗在整个意境空间中灌注伤亊悲古的悲怆凄凉之气,这种风格为吆人极推崇,宋人范晞文说:“ 用物而不为物所赘,写情而不为情所牵,李、杜之后,当学者许浑而已。”

(《对床夜语》)可见许浑七律,在唐朝诗人中,是占有很高地位的,本诗亦可以证明这一点。 再看《重经姑苏怀古》二首其一 越兵驱绮罗,越女唱吴歌。

宫尽燕声少,台荒麋迹多。茱萸垂晓露,菡萏落秋波。

无复君王醉,满城颦翠蛾。 《重经姑苏怀古》二首其二 香径绕吴宫,千帆落照中。

鹳鸣山欲雨,鱼跃水多风。 城带晚莎绿,池连秋蓼红。

当年国门外,谁识伍员忠。 第一首诗首联同样开门见山,写姑苏城刚刚发生之事。

绮罗指穿着绮罗的人。多为贵妇、美女的代称。

越兵驱绮罗,越国的官兵驱赶女性。越女: 春秋时女剑术家。

据《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载:“越有处女,出于南林……越王乃使使。 ‘越王即加女号曰越女。”

战乱纷纷,越女悲歌,民不聊生。其间的辛酸可想而知。

接着颔联一片荒芜景象铺展开来,“燕声少”“麋迹多”与上一首手法雷同。这里提到“茱萸”一来点明写作时间正值重阳,本事家人团圆之时,但由于战乱或许已是家破人亡,亲眷不在,加上秋日肃杀之景,平添满腔愁绪和悲凉。

尾联,翠蛾即妇女细而长曲的黛眉,这里借指美女。这联感慨:君王醉酒已是往事,满城翠蛾恐怕早已四散而去,繁华已逝,旧人难寻。

处在晚唐的许浑吊古伤今,气数已尽的唐王朝经历安史之乱又何曾不是如此残败之景。 第二首中首联,以“吴宫”破题,“千帆”本是象征新生事物的意象,但是诗人一句“落照中”就将整个意境的色彩化为暗淡与落寞。

颔联中“鹳鸣山欲雨”,鹳鸣《诗.豳风.东山》:”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

鹳鸣于垤,妇叹于室。洒埽穹窒,我征聿至。

“郑玄笺:”鹳,水鸟也。将阴雨则鸣,行者于阴雨尤苦,妇念之,则叹于室也。

“后用为典故,谓思妇因天将雨而为其征夫担忧。这两句“山欲雨”“水多风”就写出了凄凉悲切之感。

尾联又是跟《姑苏怀古》第一首一样吊念伍子胥,表达悲悯之情。整首诗歌通过“吴宫”、“落照”、“鹳”等意象构建出古、荒、废、残、空的特色,表现出凄丽浑莽的意境美。

另外,由于杜牧与许。

2.怀古诗,急用

怀古诗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七律《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台城》刘禹锡

台城六代竞豪华,

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

只缘一曲后庭花。

《江南》杜牧

车书混一业无穷,

井邑山川今古同。

戊辰年向金陵过,

惆怅闲吟忆庾公。

《君山》 刘禹锡

属车八十一,

此地阻长风。

千载威灵尽,

赭山寒水中。

《春草官》刘长卿

君王不可见,

芳草旧宫春。

犹带罗裙色,

青青向楚人。

《易水》马戴

荆卿西去不复返,

易水东流无尽期。

落日萧条蓟城北,

黄沙白草任风吹。

《姑苏台》 陈羽

忆昔吴王争霸日,

歌钟满地上高台。

三千宫女看花处,

人尽台崩花自开。

《景阳台》徐铉

后主忘家不悔,

江南异代长春。

今日景阳台上,

闲人何用伤神。

阊门 韦应物

独鸟下高树,

遥知吴苑园。

凄凉千古事,

日暮倚阊门。

《吴宫》陆龟蒙

香径长洲尽棘丛,

奢云艳雨只悲风。

吴王事事须亡国,

未必西施胜六宫。

3.许浑的塞下曲意思

许浑 夜战桑乾北, 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 犹自寄寒衣。 《塞下曲》是以边塞风光和边塞战争为题材的新乐府辞。

许浑的《塞下曲》是同题诗中最短小的一首。前两句仅用十个字描写了发生在桑乾河北的夜战。

这次夜战的结果,使得半数左右的战士再没有回来。在成千上万的牺牲者中,有一位战士,在他牺牲的次日早晨还有家信寄来,信中告诉他御寒的衣服已经寄出。

这是一个在战争年代很普通、也很真实的悲剧。 诗用纯客观的叙事,真实地反映现实。

表面看来,作者对诗中的边塞战争既不歌颂,也未诅咒,但从他描写战争造成的惨重伤亡看,他是十分同情在战争中牺牲的战士,是不赞成这场战争的。由于许浑生活在中唐时代,唐帝国已日益走下坡路,边塞诗多染上了时代的感伤情绪。

此诗基调是凄惋、哀伤的。 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一个显著的特点是运用“以少总多”的手法来反映现实,诗人在成千上万的牺牲战士中,选择了一个战士的典型性的情节,即“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来突出牺牲战士的悲剧,使人对牺牲者和家属寄予深刻的同情,这实际上是对制造这场战争的统治者的无声谴责。

诗纯用白描手法,四句诗纯是叙事,不发任何议论,而倾向性却从作者提炼出来的典型事件上,自然流露出来。艺术风格显得自然、平淡、质朴。

但平淡并不浅露,思想深刻,很耐人寻味,又能平中见奇,善作苦语,奇警动人。“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令人不忍卒读,也不忍回味,悲剧的气氛很浓。

4.”许浑一身湿,杜甫一身愁”出自哪里

许浑集中佳句甚多,然多用水字,故国初士人云“许浑千首湿”是也,谓如《洛中怀古诗》云:“水声东去市朝变,山势北来宫殿高。”〔若其它诗无水字,则〕此句当无愧于作者。罗隐诗,篇篇皆有喜怒哀乐心志去就之语,而卒不离乎一身。故“许浑千首湿”,人以“罗隐一生身”为对。又云:“杜甫一生愁”,

似优于前矣。

「陪王尚书泛舟莲池」许浑

莲塘移画舸,泛泛日华清。水暖鱼频跃,烟秋雁早鸣。

舞疑回雪态,歌转遏云声。客散山公醉,风高月满城。

他基本上所有诗都有描写水。

5.分析一下杜牧的咏史怀古诗

杜牧的咏史诗,立意高远,气魄宏大而又情致深浓,风格豪放。

首先,他在咏史诗中表现了卓绝过人的史识。咏史诗是通过对某一历史事件的吟咏,对其作出新的评价与判断。

当然,这种评价与判断是诗的方式而不是史的方式,是活生生的形象显现,而不是干巴巴的抽象的概念推理,是有情有味有声有色感人至深的诗篇,而不是《东来博议》式的史论。 杜牧的咏史诗,不但有精彩的议论,而且不缺乏神韵,是其咏史诗感人至深的重要原因。

杜牧《题商山四皓庙一绝》云:“吕氏强梁嗣子柔,我与天性岂恩仇。南军不袒左边袖,四老安刘是灭刘。”

商山四皓辅助太子刘盈登基一事,在一般诗人笔下都作为美谈出现,认为是奇功一件。杜牧却不以为然,他认为由于刘盈柔弱,致使吕氏专权,给刘氏宗室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造成了政局的危险和混乱。

因而四皓恰恰是帮了刘氏的倒忙,这不仅在对四皓功过的评价上与传统观念大相径庭,而且是对重嫡庶长幼而轻个人素质的传统立嗣观念的质疑,表现出诗人独特的历史眼光与超凡的历史见解。 这首诗,表现了杜牧超卓的史识。

这是因为杜牧能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体现了他不同凡俗的政治见解。精警的议论给人以深刻的启示,诗人在对史事的咏叹中又带上了极浓厚的感情色彩,因此,他的咏史诗警拔凝练,并有深厚的韵味,富于艺术的感染力。

其次,表现出强烈的怀才不遇之感。在封建社会怀才不遇是个普遍现象,这是由当时的社会制度所决定的。

因此表现怀才不遇的这类诗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它是对封建社会扼杀人才的批判与抗争。如《感怀诗一首》、《洛中送冀处士东游》等。

试看他的《朱坡绝句三首》之一:“故国池塘倚御柳,江城三诏换鱼书。贾生辞赋恨流落,祗向长沙住岁余。”

他在慨叹自己虽有贾谊之才,但遭遇连贾谊都不如,一生坎坷,故发之为诗,流露出强烈的怀才不遇之感。 再次,展现兴亡之感,怀古伤今,抒发盛世难再的惋惜和对时势的忧虑。

杜牧,独特的个性与社会的更加腐败、国家的更加衰亡决定他的感伤之气更浓,如杜牧的《题武关》:“碧溪留我武关东,一笑怀王迹自穷。郑袖娇娆酣似醉,屈原憔悴去如蓬。”

这前四句,诗人带着看似戏谑,实则悲愤的心情沉思着这一古老的历史,然后又转为一种沧桑之感:“山墙谷堑依然在,弱吐强吞尽已空。”最后两句:“今日神圣家四海,戍旗长卷夕阳中“,诗人在这里表现的是一种矛盾的景象,既然是神圣一统,而非衰亡的楚国的那种情形,为何又要用给人以一种没落感的夕阳来作为衬托呢? 再看《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前两句说得好象很轻松,很放达,但后两句,特别是“江海去”、“望昭陵”这两个意象,却给我们一个强烈的印象,诗人有满肚子的话要说,他渴望唐太宗的时候,他在憧憬地回忆那个天下清一、道不拾遗的仁政时代。

但这一切都已经过去,他只是怅然地眺望着那个前代英主永远安息的地方,什么也不想说。杜牧抒写兴亡之感的还有《西江怀古》、《经古行宫》等,这一类诗大量存在。

因而,读他的咏史诗,可以感受到诗人强烈跳动的脉搏,可以感受到诗人从历史的回顾中审视唐代现实的那种揪心和沉痛的悲哀。 第四,强烈的现实性。

大多笔锋犀利,语含讥讽,对最高统治者腐化淫靡的生活作了尖刻的讽刺。《台城曲二首》其一云:“整整复斜斜,隋堤簇晚沙。

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谁怜容足地,却羡井中蛙。”

第三句将敌军兵临城下,皇帝仍然淫乐的场面作了鲜明的对比,奇绝痛绝,嘲讽弥切。再看最为有名的《过华清宫三绝句》中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将唐玄宗、杨贵妃荒淫误国的故事深刻地揭露出来了。

第五,注重意境创造和情感抒发,将深刻的思想与悠长的情韵融合在一起。立意高深,形象鲜明,意境优美,情韵深长。

《题桃花夫人庙》也是画面对比鲜明的绝妙诗篇:“细腰宫里露新桃,脉脉无言几度春。至竞息亡源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

以绿珠的刚烈殉情反衬息夫人的忍辱求活苟且偷生。后面两句谴责之论就在人面桃花默默无言这种意境中展开,让人丝毫不觉粗率浅露,相反让人感到诗的意境更深一层。

在两种形象的强烈反差对比中,表现了他对息夫人的鄙弃与斥责,虽然表现手法委婉含蓄,而诗人的感情十分强烈。赵翼评此诗说:“以绿珠之死,形息夫人之不死,高下自见;而词语蕴藉,不露讥诮,尤得风人之旨耳!”总之,展示鲜明对比的历史画面,能以最省俭的笔墨,将其饱满丰富的感情,表现得痛快淋漓。

广义上的咏史诗从表现形式上说主要分为怀古和题咏古迹两种类型。它(特别是怀古的)不同于纯咏史,主要在于它们的表达方式有所区别。

狭义咏史注重于史实本身的详述和议论,而怀古则侧重于从史实引起的联想、感慨,并且对古迹所在的现实氛围有所描写。正因为杜牧把抒情、写景的艺术手法融进咏史诗中,使感性形象饱含浓郁的感情,形成带有理性意韵、韵致流动的意象,由这些意象交织而成的整体是一种情绪型的意境,渗透了诗人的情感和历史的深沉思索,而不纯粹是。

6.许浑的诗词名句有哪些

1.《咸阳城东楼 / 咸阳城西楼晚眺 / 西门》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沉 通:沈)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2.《塞下曲》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3.《谢亭送别》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4.《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 行次潼关逢魏扶东归》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5.《早秋三首·其一》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

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

6.《金陵怀古》

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7.《秋思》

琪树西风枕簟秋,楚云湘水忆同游。

高歌一曲掩明镜,昨日少年今白头。

8.《途经秦始皇墓》

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

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

9.《客至》

得路逢津更俊才,可怜鞍马照春来。残花几日小斋闭,

大笑一声幽抱开。袖拂碧溪寒缭绕,冠欹红树晚徘徊。

相逢少别更堪恨,何必秋风江上台。

10.《姑苏怀古》

宫馆余基辍棹过,黍苗无限独悲歌。

荒台麋鹿争新草,空苑岛凫占浅莎。

吴岫雨来虚槛冷,楚江风急远帆多。

可怜国破忠臣死,日月东流生白波。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