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名里带颢字的诗词有哪些

《八和》

年代: 宋 作者: 刘克庄

困拈架上书苏醒,愁倩杯中物破除。

子美所称惟白也,仲尼自谓不回如。

食才藜糁宁无肉,行以筇枝可当车。

圣世未尝违物性,飞潜初不间鸢鱼。

《和子由四首 送李供备席上和李诗》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家声赫奕盖并凉,也解微吟锦瑟傍。

擘水取鱼湖起浪,引杯看剑坐生光。

风流别后人人忆,才器归来种种长。

不用更贪穷事业,风骚分付与沉湘。

《和和承制见赠》

年代: 宋 作者: 邵雍

自度无能处世间,经冬经夏掩柴关。

青云路稳无功上,翠竹丛疏有分闲。

犹许艳花酬素志,更将佳酒发酡颜。

年来老态非常甚,长惧英才未易攀。

2.“颢”字开头的诗句

江淹《悼室人诗》

颢颢气薄暮。{艹/敕}{艹/敕}清衾单。

阶前水光裂。树上雪花团。

庭鹤哀以立。云鸡肃且寒。

方东有苦泪。承夜非膏兰。

从此永黯削。萱叶焉能宽。

贺知章《奉和御制春台望》

青阳布王道,玄览陶真性。欣若天下春,高逾域中圣。

神皋类观赏,帝里如悬镜。缭绕八川浮,岧峣双阙映。

晓色遍昭阳,晴云卷建章。华滋的皪丹青树,

颢气氤氲金玉堂。尚有灵蛇下鄜畤,还征瑞宝入陈仓。

自昔秦奢汉穷武,后庭万馀宫百数。旗回五丈殿千门,

连绵南隥出西垣。广画螓蛾夸窈窕,罗生玳瑁象昆仑。

乃眷天晴兴隐恤,古来土木良非一。荆临章观赵丛台。

何如尧阶将禹室。层栏窈窕下龙舆,清管逶迤半绮疏。

一听南风引鸾舞,长谣北极仰鹑居。

韦应物《答李博士》

休沐去人远,高斋出林杪。晴山多碧峰,颢气疑秋晓。

端居喜良友,枉使千里路。缄书当夏时,开缄时已度。

檐雏已飖飏,荷露方萧飒。梦远竹窗幽,行稀兰径合。

旧居共南北,往来只如昨。问君今为谁,日夕度清洛。

王之道《念奴娇》

碧天无际,乍雨清烟霭,风开云月。人在南楼,剧谈胜咏,拥碧油旌节。银阙腾辉,冰轮驾彩,颢气资高洁。大星不见,更容萤火明灭。须烦翠杓琼杯,华笺象管,与我酬清绝。谁使琵琶声到耳,轻赋荻花枫叶。露脚斜飞,河阴低转,香篆环三杰。莫辞终日,舞腰重看回雪。

陈尧佐《游永明寺》

附郭山光峭若烟,倚空楼殿白云巅。

孤轩半出青松杪,颢气疑游碧汉边。

惜别拟留风外燕,伤秋因感雨中蝉。

人家掩映藏鱼浦,岛树扶疏没水天。

痛饮岂同莲社客,狂歌聊许竹林贤。

忘形且尽尊前乐,休忆楼岩与济川。

3.带有“聪”字的古诗有哪些

1.初秋夜坐赠吴武陵

唐代 柳宗元

稍稍雨侵竹,翻翻鹊惊丛。

美人隔湘浦,一夕生秋风。

积雾杳难极,沧波浩无穷。

相思岂云远,即席莫与同。

若人抱奇音,朱弦縆枯桐。

清商激西颢,泛滟凌长空。

自得本无作,天成谅非功。

希声閟大朴,聋俗何由聪。

2.陪李侍御访聪上人禅居(一作陪柏台友访聪上人)

唐代 孟浩然

欣逢柏台友,共谒聪公禅。石室无人到,绳床见虎眠。

阴崖常抱雪,枯涧为生泉。出处虽云异,同欢在法筵。

3.遇薛明府谒聪上人

唐代 王昌龄

欣逢柏梁故,共谒聪公禅。石室无人到,绳床见虎眠。

阴崖常抱雪,枯涧为生泉。出处虽云异,同欢在法筵。

4.劝人庐山读书

唐代 李群玉

怜君少隽利如锋,气爽神清刻骨聪。

片玉若磨唯转莹,莫辞云水入庐峰。

5.舜城怀古

唐代 项斯

禅禹逊尧聪,巍巍盛此中。四隅咸启圣,万古赖成功。

道德去弥远,山河势不穷。停车一再拜,帝业即今同。

4.求 带轶的古诗词

我分析了一下,和“轶”字相近的从古诗词中化出的字有:超、恰、凌、媲、阗、袭、轨、韊、迈。 要是想给双胞胎取名字,你这个想法不错,因为古诗词常有对仗两个字意思相近的,我找了一下带“轶”字的古诗词,全在下面,希望有所帮助。

带“轶”的古诗词有:(还得优美一点的)

醉落魄/一斛珠 吕渭老

明窗读易。时才人地俱超轶。偶然一坠槐安国。说利谈功,这事怎休得。何时置酒图书室。挥弦目送西飞翼。夜来已觉春笋溢。月影三人,一醉旧相识。

嵩山十志十首·倒景台 卢鸿一

天门豁兮仙台耸,杰屹崒兮零澒涌。穷三休兮旷一观,

忽若登昆仑兮中期汗漫仙。耸天关兮倒景台,

鲨颢气兮轶嚣埃。皎皎之子兮自独立,云可朋兮霞可吸,

曾何荣辱之所及。

六州 无名氏

炎图盛,六叶正,协重光。膺宝瑞,更法度,智勇超轶成汤。昭回云汉烂文章。震扬威武慑多方。生民帖泰拥殊祥。封人祝颂,万寿与天长。岂知丹鼎就,龙下五云旁。飘然真驭。游衍仙乡。泣彤裳。伊落洋洋。嵩峰少室相望。藏弓剑,游衣冠,俊功盛德难忘。泉台寂、鱼烛荧煌。银海深、凫雁翱翔。想像平居谩焚香。望陵人散,翠柏忽成行。犹馀嵩峰月,夜夜照幽堂。千秋陈迹凄凉。

杜诗 乾隆

杜诗于我有何缘,每一见之不忍舍。

寒为衰日可宜冬,暑作雄风足消夏。

于唐拔尔轶卢骆,在汉绰然媲班马。

清词丽句空古今,一一皆从性中写。

呜呼今而有其人,磬折吾当拜风下!

送曾子固倅越得燕字 苏轼

醉翁门下土,杂遝难为贤。

曾子独超轶,孤芳陋群妍。

昔従南方来,与翁两联翩。

翁今自憔悴,子去亦宜然。

贾谊穷适楚,乐生老思燕。

那因江鲙美,遽厌天庖膻。

但苦世论隘,聒耳如蜩蝉。

安得万顷池,养此横海鳣。

挽巽斋先生欧阳大著 文天祥

徘徊西河上,月落众星稀。

哲人萎中道,雨绝将安之。

昔者丽鸿藻,玉振含清晖。

名理轶晋魏,雅言袭轲思。

连驾觐驰道,并坐侍端闱。

及门怀燕婉,升堂接逶迤。

方期黄鹄翔,忽作朝露晞。

黔娄不盖体,延陵有遗悲。

层阿翳寒树,平楚暧希微。

帷(左巾右荒)衣广柳,缟冠涕如縻。

水从章江去,云绕楚山飞。

已矣如有闻,斯文不在兹。

梁鼓吹曲 木纪谢 沈约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木纪谢。

火运昌。

炳南陆。

耀炎光。

民去癸。

鼎归梁。

鲛鱼出。

庆云翔。

韊五帝。

轶三王。

德无外。

化溥将。

仁荡荡。

义汤汤。

浸金石。

达昊苍。

横四海。

被八荒。

舞干戚。

垂衣裳。

对天眷。

坐岩廊。

胤有锡。

祚无疆。

风教远。

礼容盛。

感人神。

宣舞咏。

降繁祉。

延嘉庆。

5.古诗秋月程 颢

秋月

程 颢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译文

清澈的溪水流过碧绿的山头,悬空一泻而下,澄清的水与蓝天在月色的映照下构成了一副空明澄澈的秋景画卷。这秋色把人世间隔在三十里之外,空中是悠闲自在的白云,山上是悠闲自在的红叶。幽静的秋色是多么令人陶醉啊!

文学赏析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前两句借水中的倒影写景。这两句诗实际上化用了谢灵运《登江中孤屿》中“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两句诗的意境。因为清溪不可能流过碧山头,所流过的只能是碧山头在水中的倒影。清亮的溪水绕着碧绿的青山,缓缓流来,碧蓝的天空倒映于水中,是那样澄明、纯洁,两者融为一色,浑然一体。如果没有天地间弥漫着皎洁、明亮的月光,诗人就不能在秋夜中欣赏水之清,山之碧,水之澄鲜了。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后两句即景抒怀。诗人在静观秋光月色之中油然而生出一丝超尘脱俗、悠然自得之物外心境。“白云”、“红叶”,既是带有象征意义的幻像,又是诗人在秋月下所见的山林实景。从象征意义上说,这“白云”的任意漂游,“红叶”的飘逸自得,更是诗人悠闲清静心境的真实写照。

作品题为“秋月”,而笔墨却始终集中在写秋月笼罩下的山间小溪上,这就是构思的独到之处。碧绿的山头,碧蓝澄静的夜空,悠悠飘荡的云朵,飘逸洒脱的枫叶,这些都是围绕着缓缓流淌的小溪而写的,但是却无一不浸染着明亮、柔和的月光。全篇无一笔写月,却又处处见月,可谓大家手笔。

6.古诗里带霓字的

楚辞·九歌·东君青云衣兮白霓裳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羽旄扫霓,云旗拂天。——班固·《东都赋》

霓为衣兮风为马。——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云披雾裂虹霓断,霹雳掣电捎平岗。——柳宗元《笼鹰词》

唐 李商隐 《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得四十一韵》:“浓蔼深霓袖,色映琅玕中。”

后蜀 毛熙震 《女冠子》词:“翠鬟冠玉叶,霓袖捧瑶琴。”

宋 苏轼 《两桥诗·西新桥》:“昔桥本千柱,挂湖如断霓。”

唐 杜牧 《题池州弄水亭》诗:“断霓天帔垂,狂烧 汉 旗怒。”

清 纳兰性德 《浣溪沙·姜女祠》词:“海色残阳影断霓,寒涛日夜女郎祠。”

三国 魏 曹丕 《黎阳作》诗之三:“白旄若素霓,丹旗发朱光。”

唐 李白 《杂曲歌辞·侠客行》:“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明 徐渭 《赋得清秋落叶》:“ 白帝 乘秋秉素霓, 青蛾 挟露弄风威。”

唐 李贺 《送秦光禄北征》诗:“髯胡频犯塞,骄气似横霓。”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竞渡歌(节录) (唐)张建封

李贺《绿章封事》:“青霓扣额呼宫神。”

唐 白居易 《江南遇天宝乐叟》诗:“ 贵妃 宛转侍君侧,体弱不胜珠翠繁。冬雪飘颻锦袍暖,春风荡样霓裳飜。”

朝 齐 谢朓 《赛敬亭山庙喜雨》诗:“排云接虬盖,蔽日下霓裳。”

元 袁桷 《秋雪联句》:“白藏缟衣舞,颢气霓裳呈。”

元 袁桷 《甓社湖》诗:“ 灵妃 夜度霓裳冷,轻折菱花玩月明。”

唐 钱起 《柏崖老人号无名先生男削发女黄冠自以云泉独乐命予赋诗》:“长男栖月宇,少女炫霓裳。”

郁达夫 《病后寄汉文先生松木君》诗:“大罗天上咏《霓裳》,亦是当年弟子行。”

清 纳兰性德 《明月棹孤舟·海淀》词:“一片亭亭空凝伫,趁西风,《霓裳》徧舞。

7.带有“聪”字的古诗有哪些

1.初秋夜坐赠吴武陵 唐代 柳宗元 稍稍雨侵竹,翻翻鹊惊丛。

美人隔湘浦,一夕生秋风。 积雾杳难极,沧波浩无穷。

相思岂云远,即席莫与同。 若人抱奇音,朱弦縆枯桐。

清商激西颢,泛滟凌长空。 自得本无作,天成谅非功。

希声閟大朴,聋俗何由聪。 2.陪李侍御访聪上人禅居(一作陪柏台友访聪上人) 唐代 孟浩然 欣逢柏台友,共谒聪公禅。

石室无人到,绳床见虎眠。 阴崖常抱雪,枯涧为生泉。

出处虽云异,同欢在法筵。 3.遇薛明府谒聪上人 唐代 王昌龄 欣逢柏梁故,共谒聪公禅。

石室无人到,绳床见虎眠。 阴崖常抱雪,枯涧为生泉。

出处虽云异,同欢在法筵。 4.劝人庐山读书 唐代 李群玉 怜君少隽利如锋,气爽神清刻骨聪。

片玉若磨唯转莹,莫辞云水入庐峰。 5.舜城怀古 唐代 项斯 禅禹逊尧聪,巍巍盛此中。

四隅咸启圣,万古赖成功。 道德去弥远,山河势不穷。

停车一再拜,帝业即今同。

8.诗名里带广字的诗词有哪些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广陵秋月对月即事 陈羽

霜落空月上楼,月中歌唱满扬州。

相看醉舞倡楼,不觉隋家陵树秋。

广陵诗 权德舆

广陵实佳丽,隋季此为京。

八方称辐辏,五达如砥平。

大旆映空色,加箫发连营。

层台出重霄,金碧摩颢清。

交驰流水毂,迥按浮云甍。

青楼旭日映,绿野春风晴。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