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莲的古诗和名句

咏莲诗赋 青阳渡 晋·乐府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 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咏芙蓉 南朝·梁 沈 约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采 莲 南朝·梁 吴均 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 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 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 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 咏同心芙蓉 隋 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 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 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 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夏歌 南朝·梁 萧 衍 江南莲花开,红花覆碧水. 色同心复同,藕异心无异.咏荷诗 江 洪 泽陂有微草,能花复能实. 碧叶喜翻风,红英宜照日. 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 如何霜露交,应与飞蓬匹. 采莲曲 隋 殷英童 荡舟无数伴,解缆自相催. 汗粉无庸拭,风裙随意开. 棹移浮荇乱,船进倚荷来. 藕丝牵作缕,莲叶捧成杯.秋池一株莲 隋 弘执恭 秋至皆空落,凌波独吐红. 托根方得所,未肯即从风.古风 (其二十六) 唐 李 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子夜吴歌(其二) 唐李 白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采莲曲 南朝梁 刘孝威 金桨木兰船,戏采江南莲. 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 房垂易入手,柄曲自临盘. 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折荷有赠 唐 李 白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赋得涉江采芙蓉 南朝·陈 祖孙登 浮照满川涨,芙蓉承落光. 人来间花影,衣渡得荷香. 桂舟轼不定,菱歌引更长. 采采嗟离别,无暇缉为裳.越 女 唐王昌龄 越女作桂舟,还将桂为楫. 湖上水渺漫,清江不可涉. 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叶. 将归问夫婿,颜色何如妾.咏江南可采莲 南朝梁刘 缓 春初北岸涸,夏月南湖通. 卷荷舒欲倚,芙蓉生即红. 楫小宜回径,船轻好入丛. 钗光逐影乱,衣香随逆风. 江南少许地,年年情不穷. 东林寺白莲 唐白居易 东林北塘水,湛湛见底清. 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茎. 白日发光彩,清飚散芳馨. 泄香银囊破,泻露玉盘倾. 我惭尘垢眼,风此琼瑶英. 乃知红莲花,虚得清净名. 夏萼敷未歇,秋房结才成. 夜深众僧寝,独起绕池行. 欲收一颗子,寄回长安城. 但恐出山去,人间种不生.京兆府栽莲 唐 白居易 污沟贮浊水,水上叶田田. 我来一长叹,知是东溪莲. 下有青污泥,馨香无复全. 下有红尘扑,颜色不得鲜. 物性犹如此,人事亦宜然. 托根非其所,不如遭弃捐. 昔在溪中日,花叶媚清涟. 今年不得地,憔悴府门前.你好望采纳哦。

2.写莲的古诗

【江南】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采莲曲】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标题】:莲

【年代】:唐

【作者】:唐彦谦

【体载】:五律

【内容】:——————–

新莲映多浦,迢递绿塘东。静影摇波日,寒香映水风。

金尘飘落蕊,玉露洗残红。看著余芳少,无人问的中。

【标题】:宝泉寺送李益端公归邠宁幕

【年代】:唐

【作者】:卢纶

【体载】:五排

【内容】:——————–

参差岩障东,云日晃龙宫。石净非因雨,松凉不为风。

恋泉将鹤并,偷果与猿同。眼界尘虽染,心源蔽已通。

莲花国何限,贝叶字无穷。早晚登麟阁,慈门欲付公。

3.关于莲花的诗词有哪些

嫩竹犹含粉,初荷未聚尘(徐陵《侍宴》) 荷香销晚夏,菊气入新秋(洛宾王《晚泊》) 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王维《临湖亭》)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李白《别储邕至剡中》) 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杜甫《为农》) 荷香随坐卧,湖色映晨昏(刘长卿《留题李明府溪水塘》) 荷深水风阔,雨过清香发(欧阳修《和圣俞百花洲》) 沙上草阁柳新暗,城边野池莲欲红壮(杜甫《暮春》) 荷叶似云香不断,小船摇曳入西陵(姜夔《湖上偶居杂咏》) ▲上述诗句中的荷花即莲花。

4.三首写莲的古诗词

【标题】:莲【年代】:唐【作者】:唐彦谦【体载】:五律【内容】:——————–新莲映多浦,迢递绿塘东。

静影摇波日,寒香映水风。金尘飘落蕊,玉露洗残红。

看著余芳少,无人问的中。【标题】:宝泉寺送李益端公归邠宁幕【年代】:唐【作者】:卢纶【体载】:五排【内容】:——————–参差岩障东,云日晃龙宫。

石净非因雨,松凉不为风。恋泉将鹤并,偷果与猿同。

眼界尘虽染,心源蔽已通。莲花国何限,贝叶字无穷。

早晚登麟阁,慈门欲付公。【标题】:比红儿诗(并序)【年代】:唐【作者】:罗虬【内容】:——————–姓字看侵尺五天,芳菲占断百花鲜。

马嵬好笑当时事,虚赚明皇幸蜀川。金谷园中花正繁,坠楼从道感深恩。

齐奴却是来东市,不为红儿死更冤。陷却平阳为小怜,周师百万战长川。

更教乞与红儿貌,举国山川不值钱。一曲都缘张丽华,六宫齐唱后庭花。

若教比并红儿貌,枉破当年国与家。乐营门外柳如阴,中有佳人画阁深。

若是五陵公子见,买时应不啻千金。青丝高绾石榴裙,肠断当筵酒半醺。

置向汉宫图画里,入胡应不数昭君。斜凭栏杆醉态新,敛眸微盻不胜春。

当时若遇东昏主,金叶莲花是此人。匼匝千山与万山,碧桃花下景长闲。

神仙得似红儿貌,应免刘郎忆世间。越山重叠越溪斜,西子休怜解浣纱。

得似红儿今日貌,肯教将去与夫差。诏下人间觅好花,月眉云髻选人家。

红儿若向当时见,系臂先封第一纱。锋镝纵横不敢看,泪垂玉箸正丸澜。

应缘近似红儿貌,始得深宫奉五官。金缕浓薰百和香,脸红眉黛入时妆。

当时便向乔家见,未敢将心在窈娘。通宵甲帐散香尘,汉帝精神礼百神。

若见红儿醉中态,也应休忆李夫人。拔得芙蓉出水新,魏家公子信才人。

若教瞥见红儿貌,不肯留情付洛神。芳姿不合并常人,云在遥天玉在尘。

因事爱思荀奉倩,一生闲坐枉伤神。笔底如风思涌泉,赋中休谩说婵娟。

红儿若在东家住,不得登墙尔许年。一抹浓红傍脸斜,妆成不语独攀花。

当时若是逢韩寿,未必埋踪在贾家。树袅西风日半沉,地无人迹转伤心。

阿娇得似红儿貌,不费长门买赋金。五云高捧紫金堂,花下投壶侍玉皇。

从到世人都不识,也应知有杜兰香。戏水源头指旧踪,当时一笑也难逢。

红儿若为回桃脸,岂比连催举五烽。虢国夫人照夜玑,若为求得与红儿。

醉和香态浓春睡,一树繁花偃绣帏。知有持盈玉叶冠,剪云裁月照人寒。

若使红儿风帽戴,直使瑶池会上看。明媚何曾让玉环,破瓜年几百花颜。

若教貌向南朝见,定却梅妆似等闲。世事悠悠未足称,肯将闲事更争能?自从命向红儿去,不欲留心在裂缯。

自隐新从梦里来,岭云微步下阳台。含情一向春风笑,羞杀凡花尽不开。

舍却青娥换玉鞍,古来公子苦无端。莫言一匹追风马,天骥牵来也不看。

槛外花低瑞露浓,梦魂惊觉晕春容。凭君细看红儿貌,最称严妆待晓钟。

薄罗轻剪越溪纹,鸦翅低垂两鬓分。料得相如偷见面,不应琴里挑文君。

南国东邻各一时,后来惟有杜红儿。若教楚国宫人见,羞把腰身并柳枝。

照耀金钗簇腻鬟,见时直向画屏间。黄姑阿母能判剖,十斛明珠也是闲。

轻小休夸似燕身,生来占断紫宫春。汉皇若遇红儿貌,掌上无因著别人。

鹦鹉娥如裛露红,镜前眉样自深宫。稍教得似红儿貌,不嫁南朝沈侍中。

拟将心地学安禅,争奈红儿笑靥圆。何物把来堪比并,野塘初绽一枝莲。

浸草漂花绕槛香,最怜穿度乐营墙。殷勤留滞缘何事,曾照红儿一面妆。

雕阴旧俗骋婵娟,有个红儿赛洛川。常笑世人语虚诞,今朝自见火中莲。

渡口诸侬乐未休,竟陵西望路悠悠。石城有个红儿貌,两桨无因迎莫愁。

谁向深山识大仙,劝人山上引春泉。定知不及红儿貌,枉却工夫溉玉田。

倾国倾城总绝伦,红儿花下认真身。十年东北看燕赵,眼冷何曾见一人?今时自是不谙知,前代由来岂见遗。

一笑阳城人便惑,何堪教见杜红儿。京口喧喧百万人,竞传河鼓谢星津。

柰花似雪簪云髻,今日夭容是后身。青史书时未是真,可能纤手却强秦。

再三为谢齐皇后,要解连环别与人。绣帐鸳鸯对刺纹,博山微暖麝微曛。

诗成若有红儿貌,悔道当时月坠云。薄粉轻朱取次施,大都端正亦相宜。

只如花下红儿态,不藉城中半额眉。妆成浑欲认前朝,金凤双钗逐步摇。

未必慕容宫里伴,舞风歌月胜纤腰。琥珀钗成恩正深,玉儿妖惑荡君心。

莫教回首看妆面,始觉曾虚掷万金。自有闲花一面春,脸檀眉黛一时新。

殷勤为报梁家妇,休把啼妆赚后人。轻梳小髻号慵来,巧中君心不用媒。

可得红儿抛醉眼,汉皇恩泽一时回。千里长江旦暮潮,吴都风俗尚纤腰。

周郎若见红儿貌,料得无心念小乔。月落潜奔暗解携,本心谁道独单栖。

还缘交甫非良偶,不肯终身作羿妻。汉皇曾识许飞琼,写向人间作画屏。

昨日红儿花下见,大都相似更娉婷。魏帝休夸薛夜来,雾绡云縠称身裁。

红儿秀发君知否,倚槛繁花带露开。晓月雕梁燕语频,见花难可比他人。

年年媚景归何处,长作红儿面上春。逗玉溅盆冬殿开,邀恩先赐夜明苔。

红儿若是三千数,多少芳心似死灰。画帘垂地紫金床,暗引羊车驻七香。

若见红儿此中住,不劳盐筱洒宫廊。苏小空匀一面妆,便留名字在钱塘。

藏鸦门外诸年少。

5.写出三篇以上赞莲的诗文及出处

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很早就出现了描写莲的诗句.“彼泽之陂,有蒲与荷”(《诗经·陈凤·泽陂》);“山有扶苏,隰有荷华”(《诗经·郑风·山有扶苏》);“制菱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屈原《离骚》).南北朝乐府民歌中咏莲的作品更是屡见不鲜.“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生并头莲”(《清商曲辞·青阳度》);“千叶红芙蓉,昭灼绿水边”(《清商曲辞·读曲歌》).一曲曲清新秀丽的民歌把江南水乡莲花盛开的美景描写的如诗如画.唐诗中也不乏赞美莲花的作品.“莲开花覆水,莲谢藕在泥.不学清萍叶,随波东复西”(丁鹤年《采莲曲》);“看取莲花净,应方不染心”(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宋代著名学者周敦颐更是爱莲成癖,他在《爱莲说》中写道:“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浊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一段尽善尽美的描写,充分表现了作者对莲花的倾慕之情.。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