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能过形容龙虎山的诗句以及形容龙虎山的景点的词以及形容张天师的词

玉盂祝水起波云,笔下雷声泣鬼神.龙虎山前山后间,先生活尽几多人.出自:《赞历代天师·第二十三代讳季文字仲归》 年代:宋 作者:白玉蟾朝代:宋 作者:方回《送赵仁则官满西归三首》宇宙今年气数新,不愁无地著闲身.西成稼穑占鱼梦,南纪干戈息马尘.随分田园胜仕宦,及时儿女了婚姻.细思便合从君去,龙虎山中作道人.年代:宋 作者:王镃《寓龙虎山示张炼师》莲盂送别万峰云,龙虎山前过小春.草履惯穿枯岭叶,布衣犹带旧京尘.毡寒不见游仙梦,路远谁怜倦客贫.东望海门归未得,北风吹雪满唐巾.年代:宋 作者:夏元鼎《祷正一真君》未登龙虎榜,且登龙虎山.一见三清易,三年一第难.剑埋光射斗,鸡鸣晓席关.乾坤谁整顿,拟伴赤松闲.明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所撰《龙虎山志》序言写到:龙虎山“历魏、晋、唐、宋,代有褒崇,若山川之胜,宫宇之丽,人物之繁,仙迹之异,道行之神,爵望之显,代之慕拟歆羡者,或美之于诗文,垂之金石,传递一千余载而嗣之者愈久愈昌.”其人文自然景观的绝妙,由此不难想见.我国古代名著《水浒传》开篇第一回“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写得就是龙虎山的景致和发生在龙虎山的故事.如书中写到洪太尉口诵天尊宝号,纵步上山寻找张天师,“将到半山,望见大顶直侵霄汉,果然好座大山.正是:根盘地角,项接天心.远观磨断乱云痕,近看平吞明月魄.….千峰竞秀,万壑争流.瀑布斜飞,藤罗倒挂.虎啸时风生谷口,猿啼时月坠山腰.恰似青黛染成千块玉,碧纱笼罩万堆烟”.真是生花妙笔,把龙虎山缥缈仙气与充满野趣的山水描写得了神入化,惟妙惟肖.龙虎山是我国典型的丹霞地貌.山体经过自然界长年的风化剥蚀及造山运动作用,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峰峦岩窟、奇山怪石;穿过景区的泸溪河又像一条玉带,把两岸99峰、24岩、108处自然人文景观以及10大美景串连在一些,山因水活,水因山媚,构成了一幅巨大的丹山依碧水的秀丽画卷,自然景色极为壮观.三十代天师张继先就此曾留下千古名句:“一条涧水琉璃合,万叠云山紫翠堆”.王安石在游览中,也曾即兴赋诗一首:“湾湾苔径引青松,苍石坛高进晚风;方响乱敲云影里,琵琶高映水声中.” 历史上龙虎山是我国最著名的道教圣地,游历过龙虎山的历史名人也非常多.如唐代的皮日休、顾况、吴武陵,宋代的苏东坡、王安石、晃补之、曾巩、陆九渊、文天祥,元代的赵孟頫、揭傒斯,明代的夏言、徐霞客,清代的袁枚等等,并且都留下了不少著名的诗词歌赋、摩崖石刻和题咏碑碣,这些都成了龙虎山宝贵的文物,不少诗词咏被收进了清代娄近垣编撰的《龙虎山志》之中. 山巍巍,水悠悠,乘筏水天游.青山映绿水,翠竹掩红楼,仙女献花藏深处,情侣情长留;两岸青松影,一江笑语稠,云随白鹭鱼戏柳,仙境尽风流;飞篙花影碎,极目锦屏舒,深潭峡谷隐龙虎,此处胜瀛洲.。

2.请教一下“张天师”的传说

张天师张道陵 张道陵字辅汉,是张良的八世孙。

他身长九尺三寸,浓眉大脸,红顶绿眼,鼻子高挺,眼睛有三个角。垂手过膝,有浓密的胡子,龙行虎步,十分威武。

汉光武进武十年生于天目山,他母亲梦见巨人自称是魁星下降。身穿锦绣并且拿了一枝奇花给她。

他母亲接过来就醒了,只觉得满室异香,整月不散。 由此感应而怀孕,张道陵诞生那天,有黄云笼罩在房子上,紫气弥漫在庭院中。

房间里光华如有日月照耀,并且又闻到梦中的异香,久久不散。 张道陵自幼聪慧过人,七岁就读通了老子道德经,天文地理河图洛书地无不通晓。

后来被选为贤良方正的官,然而虽然做官,而他却志在修道,不久就隐居到北邱山里,有一只白老虎衔神符送到他座榻旁。 汉和帝曾经赐他做太傅,并封他为冀县侯,三次下诏他都婉拒了。

他后来到了四川,爱上四川的山明水秀,于是就隐居在鹤鸣山上。山上有只石鹤,每次一叫就表示有得道的人来了。

张道陵在此苦心修道,不久就听见神鹤的叫声。 张道陵和弟子王长一起修炼龙虎大丹,一年有红光照室,两年有青龙白虎来保护丹鼎,三年丹成,他也就成了真人。

不久他又遇到神人指点,修成了最高的道术。他能飞行天上,能听见极远的声音,又能分身隐形,比如他能一面在池上划船,同时又在堂上吟诗,变化万千、神奇莫测。

顺帝年间某夜,太上老君降临在他住的地方,授给他雌雄剑和许多符?,要他诛灭横行四川的六大鬼神。 张道陵精修千日,炼成了种种降魔的法术。

不久八部鬼帅各领鬼兵共亿万数为害人间,他们带来各种瘟疫疾病、残害众生。张道陵于是在青城山上设下道坛,鸣钟扣罄,呼风唤雨指挥神兵和这些恶鬼大战。

张道陵站立在琉璃座上,任何刀箭一接近他就立刻变成了莲花。鬼众又放火来烧,真人用手一指,火焰又烧了回去。

鬼帅一怒又招来千军万马重重包围,不料真人用丹笔一画,所有鬼兵和八大鬼士都纷纷叩头求饶。但是他们口服心不服,回去后又请来六大魔王,率领鬼兵百万围攻青城山。

张道陵神闲气定,不为所动,他只用丹笔轻轻一画,所有的鬼都死光了,只剩下六人魔王倒在地上爬不起来,只好叩头求饶。 张道陵再用大笔一挥,一座山分成两半把六个魔王困在里面,动弹不得。

于是魔王只得答应永世不再为害人间。 由于张道陵除魔去病,救活万人,百姓都跑来追随他,拜他为师的一时竟达好几万人。

张道陵就把他们组织起来,并且订定律令、分配职务,教给他们道理,劝他们努力行善,就这样慢慢成立了道教团体,而张道陵本人也就名副其实地成了道教的祖师。 东汉桓帝永寿元年九月九日,在四川赤城渠亭山中,上帝派遣使者持玉册,封张道陵为正一真人,他在飞升前授给长子衡斩邪二剑,叫他要驱邪诛妖,佐国安民,世世由一个子嗣来继承他教主的地位。

嘱咐完毕,张道陵就和弟子王长、赵升三人一起升天而去,而他所创立的道教一直在民间传到今天,由于他规定入教者需交五斗米,因此也称「五斗米教」。 。

3.赞美”龙虎山”的诗句有哪些

赞美”龙虎山”的诗句有:1.玉盂祝水起波云,笔下雷声泣鬼神.龙虎山前山后间,先生活尽几多人。

2.宇宙今年气数新,不愁无地著闲身。西成稼穑占鱼梦,南纪干戈息马尘.随分田园胜仕宦,及时儿女了婚姻.细思便合从君去,龙虎山中作道人。

3.远挹高风自汉迁,老松犹带昔年青。留侯高卧衣冠冷,鼻祖重来印剑灵。

4.素书一束展经纶,世业留侯异等伦。紫府群仙天上籍,碧桃流水洞中春。

5.凿开风月长生地,占却烟霞不老身。虚靖当年仙去后,未知丹诀付何人。

1. 明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所撰《龙虎山志》序言写到:龙虎山“历魏、晋、唐、宋,代有褒崇,若山川之胜,宫宇之丽,人物之繁,仙迹之异,道行之神,爵望之显,代之慕拟歆羡者,或美之于诗文,垂之金石,传递一千余载而嗣之者愈久愈昌.”其人文自然景观的绝妙,由此不难想见。

2. 我国古代名著《水浒传》开篇第一回“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写得就是龙虎山的景致和发生在龙虎山的故事.如书中写到洪太尉口诵天尊宝号,纵步上山寻找张天师,“将到半山,望见大顶直侵霄汉,果然好座大山.正是:根盘地角,项接天心.远观磨断乱云痕,近看平吞明月魄.….千峰竞秀,万壑争流.瀑布斜飞,藤罗倒挂.虎啸时风生谷口,猿啼时月坠山腰.恰似青黛染成千块玉,碧纱笼罩万堆烟”.真是生花妙笔,把龙虎山缥缈仙气与充满野趣的山水描写得了神入化,惟妙惟肖。

4.关于飞天的古诗

1、月下飞天境 唐.李白 《渡荆门送别》

2、霜飞天苑御梨秋 唐.王昌龄 《九日登高》

3、窅映飞天言 唐.常建 《张天师草堂》

4、一雁背飞天正寒 唐.杜牧 《贺崔大夫崔正字》

5、羽盖飞天 汉.元李治 《七夕宴悬圃二首》

6、更堪寒暮雪飞天 宋.吕渭老 《水调歌头·抚床多感慨》

7、插翅飞天陲 唐.韩愈 《寄崔二十七立之》

8、素女结念飞天行 唐.鲍溶 《弄玉词二首》

9、文句飞天聪 唐.李群玉 《始忝四座奏状闻荐蒙恩授官,旋进歌诗,延英》

5.张天师指的是谁

“张天师被娘打–有法没处使”是句歇后语。

显然,先不管这张天师是谁,有什么”法”,被娘打时也只能乖乖领受。而人们之所以选择张天师作为例子,则是为了更加强调这种无奈,因为张天师以法力高强著称。

人们一般用这个歇后语形容一个人遇到特殊的情况,虽然本来是有手段的,却无法施展出来。 那么,张天师是谁,他有些什么法术呢?张天师,指的是道教创始人张道陵。

张道陵,字辅汉,东汉末年生于沛国丰(江苏省丰县)。为创汉功臣张良之八世孙,史书又称其为张陵。

他不仅熟悉《道德经》等道家经典,还是一位大儒,从其学者有千余之众。据说他夜里被太上老君托梦授以”正一盟威符录”,学得驱使神灵之法。

太上老君又授予他三五斩邪雌雄剑、阳平治都功印、平顶冠、八封衣、方裙、朱履等法宝。从此他成了专门驱赶妖魔鬼怪的天师,并创立了道教,后在龙虎山修道炼丹,最终得道成仙。

至于法术,应该说我们常见的后世道士之术基本上都是由张道陵传下。具体而言,道教的炼丹之术,以及咒语符术,都是张道陵所创。

尤其捉鬼驱邪之法,可说是张道陵乃至后世天师派道士的看家本领。而”张天师被娘打,有法没处使”里所说的”法”着重强调的,便是张道陵的捉鬼驱邪之术。

6.常建的诗句有那些

题破山寺后群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马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闻钟磐音。宿王昌龄隐居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江上零兴江上调玉琴,一弦清一心。

冷冷七弦遍,万木澄幽阴。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

始知梧桐枝,可以徽黄金。送李十一尉临汉冷冷花下琴,君唱渡江吟。

天际一帆影,预悬离别心。以言神仙尉,因致瑶华音。

回轸抚商调,越溪澄碧林。燕居青苔常满路,流水复入林。

远与市朝隔,日闻鸡犬深。寥寥丘中想,渺渺湖上心。

啸傲转无欲,不知成陆沉。塞上曲翩翩云中使,来问太原卒。

百战苦不归,刀头怨明月。塞云随阵落,寒日傍城没。

城下有寡妻,哀哀哭枯骨。昭君墓汉宫岂不死,异城伤独没。

万里驮黄金,峨眉为枯骨。回车夜出塞,立马皆不发。

共恨丹青人,坟上哭明月。吊王将军墓嫖姚北伐时,深入几千里。

战徐落日黄,军败鼓声死。尝闻汉飞将,可奈单于垒。

今与山鬼邻,残兵哭辽水。送陆擢圣代多才俊,陆生何考第。

南山高松树,不合空摧残。九月湖上别,北风秋雨寒。

殷勤叹邓凤,早食金琅歼。送李大都护单于虽不战,都护事边深。

君执幕中秘,能为高士心。海头近初月,橱里多愁阴。

西望郭犹子,将分泪满襟。漳州留别贤达不相识,偶然交已深。

宿帆谒郡佐,帐别依禅林。湘水流入海,楚云千里心。

望君杉松夜,山月清猿吟。听琴秋夜赠寇尊师琴当秋夜听,况是洞中人。

一指指应法,一声声爽神。寒虫临砌默,清吹袅灯频。

何必钟期耳,高闲自可亲。泊舟呼胎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

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平沙依雁宿,候馆听鸡鸣。

乡国云霄外,谁堪羁旅情。江行平湖四无际,此夜泛孤舟。

明月异方意,吴歌令客愁。乡园碧云外,兄弟禄江头。

万里无归信,伤心看斗牛。古意 共作四首牧马古道傍,道傍多古墓。

萧条愁杀人,蝉鸣白杨树。回头望京邑,合沓生尘雾。

富资安可常,归来保贞素。高楼夜弹筝高楼百徐尺,直上江水平。

明月照人苦,开帘弹工筝。山高猿秋急,天静鸿雁鸣。

曲度犹未终,东峰霞半生。落菜长安家园好在尚留秦,耻作明时失路人。

恐逢故里写花笑,且向长安度一春。塞下铁马胡裘出汉营,分废百道救龙城。

左贤未通新华折,过在将军不在兵。顾法院胜景门闭对远山,竹深松老半含烟。

皎月殿中三度磐,水晶宫里一僧禅。岭猿杳杳袅袅清且切,鹧鸪飞处又斜阳。

相思岭上相思泪,不到三声合断肠。三日寻李九庄雨歇杨林东渡头,永和三回荡轻舟。

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送宇文六花映垂杨汉水清,晓风林里一枝轻。

即今江北还如此,愁杀江南离别情。戏题湖上湖上老人坐矾岛头,湖里挑花水却流。

竹竿袅袅波无波际,不知何者吞香钩。吴故宫越女歌长君且听,芙蓉香满水边城。

岂知一日终非主,犹自如今有怨声。古意井底玉冰洞地明,玻由粮护青丝索。

仙人骑凤披彩霞,挽上银瓶照天阁。黄金作身双飞龙,口衔明月喷芙蓉。

一时渡海望不见,晓上青楼十二重。古兴轴转井上双梧桐,飞鸟衔花日将没。

深闺女儿莫愁年,玉指冷冷怨金碧。石榴裙据峡蝶飞,见人不语梁峨眉。

青丝素丝红绿丝,织成锦券当为谁。渔浦春至百草绿,胶泽闻鸽鹏。

别家投钓翁,今世沧浪情。沤绽为缦袍,折麻为长缨。

荣誉失本真,怪人浮此生。碧水月自阔,安流净而平。

扁舟与天际,独往难能名。造整十少府微风吹霜气,寒影明前除。

落日未能别,萧萧林木虚。愁烟闭千里,仙尉其何如。

因送别鹤操,赠之双鲤鱼。鲤鱼在金盘,别鹤衰有徐。

心事则如此,请君开素书。海日马镫曲稍次中流作夜寒宿芦苇,晓色明西林。

初日在川上,便澄游子心。晴天无纤翳,郊野浮春明。

波静随钓鱼,舟小绿水深。出浦见千里,旷然谐远寻。

扣船应渔父,因唱沧浪吟。宿五度溪仙人得道处五度溪上花,生根依两崖。

二月寻片云,愿宿秦人家。上见悬崖崩,下见白水瑞。

仙人弹棋处,石上青萝盘。无处求玉童,翳翳唯林峦。

前溪通新月,聊取玉琴弹。张山人弹琴君去芳草绿,西峰弹玉琴。

岂推丘中赏,兼得清烦襟。朝从山口还,出岭闻清音。

了然云霞气,照见天地心。玄鹤下澄空,翩翩舞松林。

改弦扣商声,又听飞龙吟。稍觉此身妄,渐知仙事深。

其将炼金鼎,永矣投吾管。闲斋卧病旬时结阴霖,帘外初白日。

斋沐清病容,心魂畏虚童。闲梅照前产,明镜悲旧质。

同施四五人,何不来问疾。行药至石壁,东风变萌芽。

主人门外绿,小隐湖中花。时物堪独往,春帆宜别家。

辞君响沧海,烂漫从天涯。梦太白西岭梦寐升九崖,杳霭逢元君。

遗我太白峰,寥寥辞垢氛。结守在星汉,宴林闭伍三。

格授覆徐翠,巾舄生片云。时往溪水间,孤亭昼仍瞑。

松峰引无影,石做清霞文。恬目缓舟趣,并心授马群。

春风又摇掉,潭岛花纷纷。客有自燕而归哀其老而赠之赢马朝自燕,一身为二连。

记亲拜孤家,移葬双陵前。幽愿从此毕,剑心因获全。

孟冬寒气盛,抚辔告言旋。碣石海北门,除寇惟朝鲜。

离离一寒骑,袅袅驰白天。生别皆自取,况为士卒先。

寸心渔阳兴,落回族等悬。西山一身为轻舟,落日西山际。

7.古代 张天师 是 修为大概是多少

张天师一般指张道陵 张道陵(公元34年正月十五日晚 —156年或178年),字辅汉。

东汉时期正一盟威道(即天师道)的创始人。道教徒称他为”祖天师”、”正一真人”、”三天扶教大法师”。

相传张道陵以虎为座骑,与太极左宫仙翁葛仙翁葛玄、许真君许逊、崇恩真君萨翁真人萨守坚为四大天师。 张道陵原籍沛国丰县(今江苏丰县),出生于丰县城西南邀帝城以西的古村落盘庚村(阿房村,一曰盘冢村,今江苏丰县宋楼镇刘王楼村),相传为张良后人。

东汉汉光武帝建武十年生。少年时精通《道德经》,曾经在太学学习。

汉明帝时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任巴郡江州(今重庆市)令。后来隐居洛阳北邙山,学习长生之道,朝廷征为博士,但是称病不去。

汉和帝时又征为太傅,三诏不就。汉顺帝时在鹤鸣山创建五斗米道,自称太上老君“授以三天正法,命为天师”,“为三天法师正一真人”,并得道书24篇。

汉桓帝时在四川苍溪县境的灵台山(又名天柱山)飞升,相传年123岁,道教称为“祖天师”。 另外据传《老子想尔注》即张道陵或张鲁所作。

当时其弟子有300多人,并设立二十四治,为后来天师道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从张道陵这一脉传承下来的天师道,正是以符箓见长,故又称符箓派,也叫正一派。

“正一”二字的意思是正以驱邪、以一统万。 《崆峒问答》曰::何谓正一?正者不邪,一者不杂。

正一之心则万法归一,故曰正一。“。

8.带有降魔杵的古诗句

《偈颂一百零四首》

年代: 宋 作者: 释绍昙

寺踞千峰,十方同聚。

家贼难防,令人惊怖。

正法明王,怒发冲冠。

作如是言休惊怖,侬家自有降魔杵。

粉碎髑髅,裂开肠肚。

热铁洋铜满满盛,鼻绳牵入泥犁去。

佛子将谓出家行菩提路,谁知反不如狼虎,

累及七代先灵,生身父母。

号天血泪啼红雨,哑,怨恨恁谁诉。

《偈公六十五首》

年代: 宋 作者: 释咸杰

贤劫千佛数,末后最殷勤。

倒握降魔杵,高标利物拳。

心肝无屈曲,肠胃有区分。

神通愿力虽无尽,且为山僧护法门。

《偈颂四十二首》

年代: 宋 作者: 释祖先

今朝五月端午,不用书符呪语。

只将者个拄杖,用作降魔铁杵。

楚大夫活捉狞龙,张天师倒骑猛虎。

触翻东海鲤鱼,直得倾贫下雨。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